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对某院门诊处方合理性进行调研,为制定促进合理用药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行动计划/合理用药国际网络联合制定的国际指标及我国的《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对2011年5月至6月的1440张门诊处方和同期380例门诊患者进行调研,分别统计处方指标、关怀指标及不合理处方。结果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04种,通用名使用率为99.5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8.96%,注射剂使用率为25.07%,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6.92%,处方平均金额为86.79元;关怀指标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6.90min,平均发药交代时间为32s,调配药物率为100%,药品标签标示完整率为100%,患者了解正确用药方法率为90.43%;处方合格率为97.99%。结论该医院门诊处方在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平均金额、平均就诊时间、实际调配药物率、药品标签完整率、患者了解药品用法率等方面均符合合理用药标准。但在抗菌药物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平均发药交待时间等方面不符合合理用药标准;不合理处方主要是药物选择、用法用量、联合用药不适宜,需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市三家医院儿科门诊合理用药国际指标调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市儿科门诊合理用药水平,为探索、推进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结合WHO推荐的合理用药指标,选择我市具有代表性三家医院2008年10月-2009年6月份儿科门诊处方和各30名儿科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处方指标中平均用药品种数为3.07种,通用名使用率为63.90%,抗菌药应用率为59.26%,注射剂应用率为22.96%,基本药物应用率为61.02%,平均每张处方金额为68.48元;患者关怀指标中患者平均就诊时间为7.73min,药品平均调配时间为45.75s,实际药品调配率为100%,药物标示完整率为100%,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法率为94.44%。结论: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基本药物应用率、通用名使用率偏低,抗菌药使用率也有待降低,有待采取相关措施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新疆伊犁州奎屯医院门诊处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和点评,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2011年1—12月处方106 519张进行质量控制,每月随机抽取100张门诊处方,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标准进行点评,对用药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处方平均用药2.15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8.8%;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为25.07%;注射剂使用率为26.59%;基本药物使用率为100%;处方平均金额为147.26元。结论: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率、基本药物使用率、处方平均金额等方面符合合理用药标准;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等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情况。医院应加大管理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4.
门诊处方评价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处方评价,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07年6月-2008年2月门诊处方6521张,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的使用、注射剂的使用、药品通用名、基本药物、处方金额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平均处方用药品种2.6种,抗菌药使用率54.9%,注射剂使用率46.7%,基本药物使用率100%,药品通用名率99.0%,平均处方金额65.6元。结论医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逐步提高,但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门诊合理用药状况,为促进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结合WHO推荐的合理用药国际标准,随机抽查近半年的门诊处方和30名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处方指标:平均用药2.21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99.55%,基本药物使用率为94.06%,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6.64%,注射剂使用率为18.52%。患者关怀指标:平均就诊时间7.54min,平均调配时间3.51 min,实际药品调配率为100%,药物标示完整率为93.33%,患者了解药品正确用药率为96.67%,平均就诊药品费95.52元。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医师、药师与患者的交流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儿科合理用药调研指标及药物利用情况,为促进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儿科门诊处方进行合理用药调研指标进行评估,并对儿科住院患者重点药物进行药物利用指数分析。结果 儿科门诊处方平均用药2.49种,人均次费用73.13元,抗菌药使用率19.74%,针剂使用率16.08%,基本药物使用率15.15%,患儿平均就诊时间为6.06 min,与药师接触的平均时间为0.63 min,实际调配药物率为97%,药袋标示率及通用名使用率均达100%。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61.5%,费用占同期药品费用的14.41%,使用频度最高的为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与氟康唑注射液CDUI>1,单位体质量日剂量偏大。免疫调节剂及中药注射剂消耗金额分别占儿科同期药品的12.19%、0.75%,DUI均<1。结论 儿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但基本药物使用率偏低,患者关怀指标有待一步改善。住院患儿抗菌药使用率偏高,万古霉素与氟康唑注射液使用欠合理。部分药品尚缺少儿童用药合理性评价的数据与标准。  相似文献   

7.
郑东  甘晓菁 《海峡药学》2012,(10):223-224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门诊处方,并对120名门诊就医患者进行调查,以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为标准,统计分析评价我院合理用药水平。结果处方指标:平均用药2.97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基本药物使用率为11.2%,抗菌药物使用率34.97%,注射剂使用率为26.05%;患者关怀指标:平均就诊时间7.25min。平均用药交代时间为22s,调配药物率100%,药品标签完整率100%,患者了解全部处方药用法91.26%。  相似文献   

8.
卢秀华  陈海波 《中国药师》2009,12(8):1123-1124
目的:评价医院干预措施对门诊合理用药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WHO基本药物行动委员会合理用药国际网络编著的《医疗单位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指标》中的处方评价表1,分析2007年8月~2008年5月干预前后门诊内、外、儿、妇、五官科处方用药合理性,评价医院对不合理用药干预对门诊用药的影响。结果:医院干预使处方平均品种数、处方平均金额、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注射剂使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基本药物使用率、通用名使用率都有提高。结论:医院干预对门诊处方合理用药是行之有效的,但个别科室抗菌药和注射剂使用率仍然较高,提示医院在抗菌药和注射剂的合理使用方面干预力度不够,需要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9.
崔海丽  颜久兴  高卫真 《中国药房》2014,(16):1514-1516
目的: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方法:抽取天津市某区全部共9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3年1-10月的门诊处方共7 240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合理用药国际指标,分析其合理用药水平。结果:所抽查门诊处方的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1.8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0.69%,注射剂使用率为26.57%,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53.10%,平均处方金额为86.26元。结论:抽查处方的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药品通用名使用率、抗菌药使用率等指标较为合理,注射剂使用率及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偏高,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较低,有待干预。  相似文献   

10.
邱艳红 《海峡药学》2015,(3):220-221
对2013年1~12月的处方,每月随机抽取3天处方,共13854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标准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我院急门诊处方平均用药3.2种,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100%,处方平均金额43.29元,抗菌药使用率37.53%,注射剂使用率30.68%,合格率93.15%。处方平均用药品种,通用名使用率,平均金额都符合标准,而合格率超过门诊医疗质量考核标准95%,抗菌药,注射剂的使用率都偏高。医院应提高临床医生对处方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合理用药的知识和法规的培训,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处方的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北海市中医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2009—2010年门诊处方共7 256张,对处方中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抽查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达1 428处。注射剂处方1 901张,注射剂使用率为26.21%。抗菌药物处方1 964张,抗菌药物使用率为27.08%。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门诊医师的合理用药水平亟待规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药学干预模式对医院合理用药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住院及门诊处方各300张,对出现的问题给予系统化评估联合药学干预模式,同时选取我院2017年未给予干预模式的住院及门诊处方各300张进行对照分析,观察干预前后处方合格率及药物使用情况。结果:2018年门诊处方和住院处方合格率明显高于2017年,2018年中成药、抗菌药、麻醉药、呼吸系统药及维生素及营养类用药药物利用指数(DUI)相比2017年,更趋近1,说明2018年药物使用更合理。结论:给予系统化处方评估联合药学干预模式,可提高处方合格率,提高对处方满意度,促进医院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市崇文区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门诊第二类精神药品使用情况,为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提供指导,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本院2009年1—12月门诊二类精神药品处方3 841张,采用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作为药物使用研究的单位,以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使用的8种二类精神药品中,7种药品的DUI<1.00,1种药品的DUI>1.00。结论:本院第二类精神药品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4.
于庆生  龚磊  张文志 《中国药房》2011,(41):3927-3928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1-5月门诊处方共4560张,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处方基本指标、不合格处方(处方书写质量、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归类,分析不合格处方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我院平均用药品种数4.1种,抗菌药物使用率59.2%;处方不合格率占调查总数的8.52%,其中书写不规范占调查总数的3.11%,不合理用药处方占调查总数的5.41%,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等。虽然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提高。建议通过完善院内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系统优势及药学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来提高门诊处方质量。  相似文献   

15.
钱进  李志勇 《中国药房》2011,(33):3162-3164
目的:改进我院门/急诊处方质量,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干预前(2010年4-6月)和干预后(2010年7-9月)门/急诊处方各1800张,分成干预前、干预后共2组,以《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对处方基本指标、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合理处方率由干预前的(91.83±3.31)%上升为干预后的(97.11±1.58)%,抗菌药物使用率由(37.60±6.27)%下降为(19.70±3.35)%,注射剂使用率由(22.60±3.21)%下降为(13.20±1.95)%;不合理用药处方由干预前的147张下降为干预后的52张,其中无特殊情况门/急诊处方超常用量由41张下降为18张,未按规定开具抗菌药物由32张下降为6张,用法、用量不适宜由22张下降为12张。结论:规范性处方点评使我院门/急诊处方质量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6.
我院门诊处方合理性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基本情况,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合理用药调研方法与评价指标》、《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为依据,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度门诊处方共66419张,逐一审核并登记处方基本指标并整理不合理处方,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处方基本指标、处方书写质量、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同时随机抽取每月15日的门诊就诊患者30例(共360例)进行患者关怀指标分析。结果:我院每次就诊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2.65种,抗菌药物使用率38.7%。处方不合格率占调查总数的7.1%,其中处方书写不合格率占该项调查总数的93.7%;不合理用药处方占不合格处方总数的6.3%,表现为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当等。患者关怀指标中的平均就诊时间为4.7min,平均取药时间为15.8s,按处方实际调配药品百分率为99.6%。结论:我院门诊处方书写质量及合理用药水平基本合理,但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以随机抽样法抽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每月500张共计12 000张门诊处方,对其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我院门诊用药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无指征用药、选药不适宜、用法与用量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等。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应建立合理用药监督机制,以利于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3年8月为186位患者开具的用药处方310张,根据患者病情分析所开具处方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对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关系进行总结.结果 31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最高的是药物用法用量(33.3%),之后为联合用药(25.0%);患者正确用药与教育程度无明显的相关性,药费、年龄以及抗生素使用种类与处方用药合理密切相关.结论 处方合理性与合理用药指标间有密切联系.我院在门诊药物应用中基本合理,在抗生素应用水平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张卫红 《中国药业》2012,21(1):50-52
目的 了解中医院心理、失眠专科的门诊用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房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提取佛山市中医院2010年9月至12月心理失眠专科门诊用药数据,按用药种类、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用药频度排序前两位是阿普唑仑片、盐酸曲唑酮片;药物利用指数接近或等于1的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远大于1的有阿普唑仑片、艾司唑仑片等,药物利用指数远小于1的有盐酸氟西汀分散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结论 心理、失眠专科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使用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某医院门急诊处方质量、用药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查1 200张门急诊处方,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对其逐一点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 200张门急诊处方中,合理处方520张,处方合理率为43.33%;不合理处方680张(占56.67%),其中不规范处方588张,不适宜处方92张,主要表现为处方书写不规范、遴选药品不适宜、用法与用量不适宜等。结论:该院门急诊处方合理率较低,处方书写质量及用药合理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