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优选五苓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通过考察滴丸的成型情况,确定冷却剂、冷却温度、滴速及冷却柱长度;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和外观质量为考察指标,对基质比例、载药量、药液熔融温度和滴距4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优选的处方和最佳制备工艺:混合基质中PEG 6000与PEG 4000的比例为3∶1,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1,二甲基硅油做冷却剂,冷却剂温度-5~0℃,药液熔融温度为60℃,滴距为6 cm,滴速40滴/m in。结论由本工艺制备的五苓滴丸外观性状好,溶散时限短,丸重差异小,符合滴丸剂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选益肝灵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主要以滴丸的溶散时限为评定指标,综合考虑丸重变异系数及外观圆整度,从基质,冷却剂的种类,提取物与基质的用量配比等方面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滴制工艺条件为PEG4000:PEG6000为1:1,药物基质比例为1:1,甲基硅油为冷却剂,滴制温度85℃,冷却温度10℃,滴速20滴/min,滴距6cm。结论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及丸重均符合质量要求,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3.
板蓝根滴丸制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影响板蓝根滴丸制备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及丸重差异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板蓝根滴丸最佳滴制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 PEG6000(1∶9)为基质,药物与基质配比为1∶2,料温90℃,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液温度为5℃,滴制口径3mm,滴速为45滴/min,滴距6cm为最佳条件。结论工艺简便可行,评分指标可靠、合理。  相似文献   

4.
均匀设计优化延灯滴丸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溶性高分子材料PEG 6000和PEG 4000为基质,采用均匀设计试验法,制备延灯滴丸.以滴丸的圆整度、外观质量、丸重差异和溶散时限为主要考察指标,优选得延灯滴丸制备的最佳工艺为:以PEG 6000:PEG 4000(1:5)的混合液为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为1:2,液体石蜡为冷却剂,药液温度80℃,冷却管口温度30℃,滴速20滴/min.  相似文献   

5.
盐酸小檗碱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三宝  周兰姜 《齐鲁药事》2008,27(2):113-115
目的研究影响盐酸小檗碱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及丸重差异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盐酸小檗碱滴丸制备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EG1000+PEG4000(1∶1)为基质,药物-基质以1∶4配比,料温95℃,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液温度为5℃,滴制口径3mm,滴速为50滴.min-1,滴距6cm为最佳条件。结论该成型工艺成品率高,符合滴丸的质量要求,可用于盐酸小檗碱滴丸制备。  相似文献   

6.
目的:确立山楂叶总黄酮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滴丸的外观质量、溶散时间以及滴丸的重量差异系数为评价指标,优选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混合基质配比、药液的温度以及冷却剂温度,确定最佳滴制条件.结果:最佳条件为山楂叶总黄酮与基质比为1∶5,混合基质配比PEG 4000∶PEG 6000=1∶2,药液温度为85℃,冷却剂温度为10℃.结论:本方法确定的山楂总黄酮滴丸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7.
陈中文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418-420
目的优选田丹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从滴丸的溶散时间、丸重变异系数及外观质量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田丹滴丸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以药物∶基质=1∶3,PEG6000∶F188=1∶2,滴速为40滴/min,药液温度为85℃,冷凝液温度5℃时制得的滴丸成型性较好。结论制得的滴丸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均符合质量要求,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优选复方川芎滴丸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药物与基质的配比、滴制温度、冷却液的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滴丸的圆整度、丸重差异、溶散时限、外观质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优选滴丸的成型工艺;以滴距、滴速为考察因素,优选最佳滴制工艺。结果滴丸制备的最佳条件为药物中间体与基质配比12,滴制温度80℃,冷却剂温度15~20℃,滴距5cm,滴速40gtt/min。结论该制备工艺合理,简便,易于控制,适用于本制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影响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外观质量及丸重差异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盐酸川芎嗪滴丸最佳滴制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PEG6000(1∶1)为基质,基质与药物配比为5∶1,滴制温度90℃,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滴速为40滴/min,滴距8 cm为最佳条件。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评价指标可靠、合理,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影响复方滴丸成型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丸重差异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实验的方法,优选出滴丸的处方和成型工艺.结果:复方咽扁滴丸最佳滴制工艺条件为:以PEG6000为基质,基质与药物配比为4:1,滴制温度85℃,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滴速50滴/min,滴管温度60℃为最佳制备工艺.结论:该工艺简便、易行,评价指标可靠、合理.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山红调脂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小根  张健泓 《中国药师》2009,12(7):850-852
目的:研究影响山红调脂滴丸制备工艺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以溶散时限、圆整度为指标确定滴丸的处方工艺,以丸重合格率为指标筛选滴丸滴制条件。结果:最佳工艺为滴制温度为85℃,PEG4000与PEG6000比例为1:1,药物与基质的比例为1:5,冷却温度10℃,滴距10cm,滴速20~30滴/min。结论:制得的滴丸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均符合质量要求,该工艺合理、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黄蜀葵花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药物与基质的配比、基质种类、滴制温度和冷凝柱长度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变异系数和外观质量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黄蜀葵花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为药物与基质的配比1:3,基质为聚乙二醇(PEG)4000与PEG6000(1:0),滴制温度为70℃,冷凝柱长度为120cm。结论:优选的工艺合理、可行,制得的滴丸成型率高,形状圆滑,大小均匀,符合滴丸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3.
复方灵芝滴丸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学励 《中国药房》2010,(43):4081-4083
目的:研究复方灵芝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复方灵芝滴丸,以聚乙二醇(PEG)6000与PEG4000比例、中间品与基质比例、液体石蜡与二甲硅油比例为考察因素,以滴丸的丸重变异系数、外观质量及溶散时限的综合评分作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滴丸的处方;采用单因素方法,以滴制、成型情况优劣考察滴丸的滴制工艺。结果:最佳滴丸处方为PEG6000与PEG4000比例1∶1,液体石蜡与二甲硅油比例1∶3,中间品与基质的比例1∶2.5;滴制温度为80℃,滴距为6cm,滴速为26滴·min-1,冷却距离为60cm,冷却温度为2~3℃。结论:选取的处方及滴制工艺合理、简便,适用于本制剂的制备。  相似文献   

14.
五味子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五味子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溶散时限、圆整度及丸重差异等作为综合评定指标,优选出滴丸成型工艺。结果五味子滴丸制备过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PEG4000-PEG6000(1:1)为基质,药物-基质1:4配比,料温85℃,二甲基硅油为冷却剂,冷却液温度10℃为最佳条件。结论该成型工艺成品率高,符合滴丸的质量要求,可用于五味子滴丸制备。  相似文献   

15.
正交试验优选断血流滴丸成型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许雪梅  薛继雄 《中国药房》2009,(18):1397-1399
目的:优选断血流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基质种类、浸膏与基质的比例、药液滴制温度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差异RSD值、溶散时限和滴丸成型率为指标,并进行综合评分,优选成型工艺;以滴距、滴速和滴头内外口径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变异系数为指标,优选滴制条件。结果:优选的成型工艺为以PEG6000为基质,浸膏与基质的比例为1∶3,药液滴制温度为75℃;优选的滴制条件为滴距10cm,滴速50~60滴.min-1,滴头内外口径5.0mm、3.0mm。结论:该工艺为断血流滴丸的制备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蒺藜皂苷滴丸成型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蒺藜皂苷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圆整度、丸重变异系数、溶散时限、外观作为评价指标对蒺藜皂苷与基质的配比、滴制的温度、滴距、滴速进行考察,并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上述因素进行优选。结果:在基质与蒺藜皂苷的配比为5∶1,滴制温度为85℃,滴速为8d.min-1,滴距为12cm时,滴丸成型性最好。结论:该工艺简便、可行,评价指标可靠、合理,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对滴丸制剂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牡荆油滴丸最佳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丸重变异、溶解时限、外观质量等为考察指标,研究基质类型、药物与基质配比、药液温度、冷凝剂温度、滴速等因素对滴丸成型工艺的影响,优化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基质由聚乙二醇6000与聚乙二醇4000混合组成(配比8∶1),药物与基质的配比为1∶7,药液温度为75℃,冷凝液温度为8~10℃,滴速为50滴·min-1。结论该滴丸成型工艺重现性好,工艺简单、可行,适宜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谢予朋  李平华  闫荟 《中国药房》2009,(27):2112-2113
目的:优选左金滴丸的成型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基质种类、药物与基质的比例、药液温度、冷却剂种类为考察因素,以混合状况、成型情况、溶散时间为指标选取基质和冷却剂;以冷却剂温度、滴头的内外径大小、滴距、滴速为考察因素,以丸重差异变异系数为指标选取滴制条件。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液体石蜡为冷却剂,冷却温度为12℃,滴头的内外径大小为3.5/4.9mm,滴距为10cm,滴速为25滴.min-1。结论:该工艺稳定、重现性好,所得制剂成型好,可为左金滴丸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宋妍  周敏  戴博 《中国药事》2012,26(9):956-958
目的 研究影响银泽滴丸制备的各种因素,确立最佳制备工艺.方法 以外观质量、溶散时限和丸重差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以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7 ∶ 1)为基质,药物与基质比例为1∶3,药液温度为85℃,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冷凝剂温度为6℃,滴速为40 d·min-1,滴距为6 cm.制得的滴丸外观质量好、溶散时限短、丸重差异小,与颗粒剂比较吸湿性小.结论 该滴丸质量稳定,适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