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与窦性心律相比,心房颤动患者的病死率增加32倍。恢复窦性心律对于心房颤动患者改善血流动力学,控制心力衰竭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采用静脉胺碘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患者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房颤发生率为1%,并随年龄而增加。房颤的发作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进行一般处理后,房颤在24~48h内仍未恢复窦性心律者,应用药物或电击复律。奎尼丁、普罗帕酮、胺碘酮、索他洛尔等为临床常用复律药物。奎尼丁可诱发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增加死亡率,目前已很少应用;普罗帕酮亦可致室性心律失常,严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胺碘酮致心律失常发生率最低,不加重心力衰竭,适合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本文将2002年1月至2007年5月,应用胺碘酮治疗房颤30例的转归情况分析如…  相似文献   

3.
范洪起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314-3315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心房颤动患者40例,随机分成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各2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90% (1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 (13/20) (P <0.05).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其缓解期使用胺碘酮进行预防性治疗疗效较好,并能改善其愈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效果。方法 62例心房颤动复律转为窦性心律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各31例。比较2组维持窦性心律的情况。结果胺碘酮组在治疗1、3、6个月维持窦性心律成功率均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用于心房颤动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胺碘酮(可达龙)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方法可达龙1.2g/d静脉滴注,最多连用3d后改口服可达龙片0.2g,2次/d,7d后0.2g,1次/d,共3个月。结果45例维持窦律,总有效率77.6%。其中阵发性房颤36例,有效率85.7%,持续性房颤9例,有效率53.3%。可达龙治疗阵发性房颤有效率明显高于持续性房颤(P〈0.0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可达龙治疗心房颤动尤其是阵发性房颤疗效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胺碘酮快速转复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及其潜在不良反应。方法回顾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就诊电白县沙琅中心卫生院的心房颤动持续时间2~72h的患者12例,均静脉注射胺碘酮250mg,然后用微泵静注入胺碘酮10mg/h维持48h,并观察心率、心律、血压72h。结果12例入组的患者中,4例于服药后6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2例于24h内转复成功,3例于48h内转复成功,1例于72h内转复成功,2例未成功转复,总有效率为83%。其中1例出现过敏及胃肠道反应,另1例出现心动过缓。结论胺碘酮可有效转复房颤或抵制运动及静息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仅用药过程中要警惕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近几年来非瓣膜病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在城市已超过瓣膜病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阵发性房颤可出现或加重血液动力学异常 ,因此尽快地减慢心室率和 /或早期转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是治疗的目标。本文总结了 3 2例非瓣膜病快心室率房颤患者用静脉加口服胺碘酮的治疗结果 ,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资料与方法  3 2例非瓣膜病快心室率阵发性房颤患者 ,均为我科 1 997年 1 0月~ 2 0 0 2年 7月的住院病人。男 1 9例 ,女 1 3例 ,年龄 60 4±1 2 5 4(3 6~ 75 )岁。房颤时平均心室率为 1 44±2 0 8…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首剂负荷量胺碘酮3mg/kg~5mg/kg,10min内缓慢静脉注射,继之以1.0mg/min~1.5mg/min的速度维持静脉滴注,24h后依病情逐渐减量,可维持静脉滴注72h,静脉应用胺碘酮24h后加用口服胺碘酮600mg/d,30min未转复者可给予1.5mg/kg~3mg/kg的追加负荷量。结果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阵发性房颤的有效率可达79.2%,平均转复时间为(35.6±20.8)min。平均转复用药剂量(250±100)mg。1例出现一过性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血压下降、恶心、呕吐,余未见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终止阵发性房颤是安全有效的急诊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晚近,胺碘酮治疗AF的报道颇多。我们采用胺碘酮与地高辛治疗AF,疗效满意,现结合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治疗心房颤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房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洋地黄治疗,观察复律及心室率情况。结果胺碘酮在转复窦性心律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在心室率方面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胺碘酮在转复房颤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熊刚  张后民 《中国药房》2010,(20):1874-1875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与西地兰对阵发性心房颤动(AF)的转复及心室率控制情况。方法:47例阵发性AF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24例、西地兰组23例,分别静脉推注胺碘酮150~600mg、西地兰0.2~0.6mg,观察各组AF的转复、心室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胺碘酮组转复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地兰组(P<0.01);2组治疗前、后的平均心室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胺碘酮组疗效更佳,且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胺碘酮转复心律有效率及心室率降低作用均优于西地兰,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房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入住我科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患者随机地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60)采用0.4mg西地兰,将其溶入至10mL浓度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中,于5min之内静脉推注完毕;观察组(n=60)采用25-100mg的胺碘酮进行缓慢静脉推注,然后以0.5-1mg/min的速度进行持续静脉滴注,直至转为窦性心律。对两组患者心电功能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①两组患者最后均转复为窦性心律,且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室率较治疗前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但是组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上述两组患者在房颤转复时间、药物用量、房颤复发率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③观察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Dd)、HR、室性期前收缩[M(QR)]以及房性期前收缩[(QR)]较对照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④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的比率(38.3%)要明显高于观察组(15.0%),且二者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临床治疗疗效明显,房颤时间明显缩短,胺碘酮用量发生明显减少,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心功能指标、稳定心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治疗后的生存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AMI并发房颤中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云飞  刘仁光  姜凤伟 《中国药房》2011,(28):2632-263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58例房颤患者纳为研究对象,男性38例,女性20例,其中阵发性房颤45例,持续性房颤13例。给予胺碘酮2周内负荷量为7 g,维持量为0.2 g.d-1。结果:随访0.3~6.8年,平均(3.5±1.5)年。显效42例(73.0%),有效8例(13.8%),总有效率为86.1%。其中,皮肤过敏3例(5.0%),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升高3例(5.1%),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2例(3.2%),TSH升高4例(6.9%),间质性肺病1例(1.7%),恶心、腹胀5例(8.6%),视力模糊3例(5.1%)。结论:胺碘酮治疗冠心病房颤疗效高、相对安全,但要注意早期发现及处理甲状腺和肺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代容 《中国药房》2011,(40):3784-378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2010年90例年龄≥65岁的CHF并心房颤动患者,随机1:1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CHF合并心房颤动既能有效控制心室率,又能显著改善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5.
胺碘酮与毛花苷治疗心衰伴快速房颤短时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贵锋  葛德元  胡桃红 《中国药师》2005,8(12):1024-1025
目的:比较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毛花苷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Af)患者的短时疗效.方法:60例CHF伴快速心室率Af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0例、毛花苷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分别静脉应用胺碘酮及毛花苷,观察用药后不同时刻的心室率变化、药物平均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心室率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用药2 h后胺碘酮组心室率下降幅度明显大于毛花苷组(P<0.05);胺碘酮、毛花苷组平均起效时间分别为(26.5±12.7)min和(48.9±14.2)min(P<0.01);胺碘酮、毛花苷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0.0%(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CHF伴快速心室率Af短时效果显著,患者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徐伟 《中国药房》2012,(44):4172-4173
目的:观察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服用胺碘酮转复后窦房结功能与体内甲状腺素水平的关系,探讨心房颤动心电活动的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制定临床研究观察表观察68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均常规给予胺碘酮转复心房颤动,根据转为窦性心律最初1min内的心率数值分为3组,分别检测患者入院时和转窦即刻血清甲状腺素水平,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甲状腺素水平随着心室率的增加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P〈0.05),并且转复后心室率越慢的患者转复前后甲状腺素水平变化越显著。结论:甲状腺素是心房颤动电信号不稳定因素,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张克宁  黄申申  李捷  汤玉凤 《中国药师》2005,8(12):1026-1027
目的:了解胺碘酮在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中的疗效.方法:4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口服胺碘酮后观察P波间期和P波间期离散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P波间期离散度(Pd)和最小P波间期有极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通过测量心电图的P波间期和Pd可观察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性阵发性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南通市通州区人民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阵发性房颤老年患者82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给予胺碘酮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治疗6个月。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情况、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及窦性心律的维持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阿托伐他汀合用治疗老年人阵发性房颤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普罗帕酮口服与静脉应用胺碘酮对于转复新近发生心房颤动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选择新近发生心房颤动在48h内之患者87例,随机分为普罗帕酮组与胺碘酮组进行药物复律。普罗帕酮组43例;起始口服普罗帕酮450~600mg,12h后未转复窦性心率追加300mg。胺碘酮组44例,起始300mg胺碘酮静脉给药1h,后按20mg/kg持续24h。以24h后恢复窦性心率为治疗有效。结果普罗帕酮组有效率83.7%,胺碘酮组84.1%,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平均起效时间普罗帕酮组2.7h,胺碘酮组7.8h,两组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普罗帕酮与静脉应用胺碘酮均可安全有效转复48h内新近发生心房颤动,口服普罗帕酮起效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20.
胺碘酮预防心脏手术后心房颤动效果Meta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系统性评价胺碘酮预防心脏手术后心房颤动(房颤)的效果。方法:通过中英文电子数据库及手工检索的方式,收集胺碘酮与安慰荆比较预防心脏手术后房颤效果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运用Meta分析法进行统计。结果:14篇文献符合纳入排除标准,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结果,RR为0.66(95%CI:0.58-0.76)。亚组分析显示。胺碘酮首次给药时间和给药方式对房颤的预防作用没有影响。敏感度分析证实了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结论:与安慰剂相比。胺碘酮可以有效地降低心脏手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