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观察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和丁丙诺啡维持治疗(BMT)对海洛因依赖的疗效,探讨二者在提高成瘾者生活质量、降低渴求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采用海洛因渴求评定表和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分别对接受MMT与BMT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维持治疗时间段的量表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未治疗组比较,MMT 1个月、3个月渴求量表得分无显著变化;MMT 6个月、12个月、BMT 12个月,渴求量表得分明显降低;MMT 12个月渴求量表得分低于BMT 12个月,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与未治疗组比较,MMT 1个月生命质量得分无显著变化;在MMT 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四个领域的得分及生命质量总体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T 3个月组、6个月组、12个月组,各组之间生命质量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未治疗组相比,在BMT 1个月时患者生命质量无改善;BMT 3个月时,除心理功能领域无显著改善外,生命质量量表其它领域的得分及生命质量总体评分均明显提高;在BMT 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四个领域的得分及生命质量总体评分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MT 3个月组、6个月组、12个月组,各组之间生命质量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MMT组与BMT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这三个时段,生命质量量表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MMT和BMT均可减少成瘾者对海洛因的渴求,改善成瘾者生命质量,MMT减少渴求的程度高于BMT。另外,二者各有优缺点,成瘾者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HIV感染状况的海洛因成瘾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为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南省前两批开诊的7个美沙酮门诊中接受治疗的HIV+和HIV-海洛因成瘾者的一般情况以及日常治疗信息,分析不同感染状况患者治疗时间、治疗维持率及治疗效果。结果:(1)随访1 a发现,HIV+患者6、12个月的维护治疗率分别是79.7%和59.3%;HIV-患者6、12个月的维持治疗率分别为70.5%和47.7%;两组患者两时点的维持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HIV+患者治疗后"工作"改善不明显,与家人关系改善明显。(3)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高危行为明显减少,但在性行为安全套使用上HIV+患者改善不如HIV-患者显著。结论:HIV+患者较HIV-患者倾向于更长时间维持在MMT治疗中,动员更多的符合条件的HIV+海洛因成瘾者接受MMT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海洛因成瘾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MMT)期间发生的便秘现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的美沙酮不良反应/事件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以不记名方式进行面对面询问,同时查阅其门诊记录、病案等档案。结果:(1)共调查海洛因成瘾者381人,MMT维持期便秘发生率为63.26%。(2)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同样显示便秘的发生与MMT维持期剂量相关(P<0.05),即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越大,上述不良反应的程度越严重。(3)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较严重便秘相关的危险因素有HIV感染(OR=2.572)和MMT维持剂量(OR=1.770),而年龄(OR=0.489)和MMT用药时间(OR=0.315)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海洛因成瘾者在MMT维持期的便秘症状较为多见,其发生主要与维持期美沙酮的剂量、用药时间、HIV感染及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三个月以上的宁波地区汉族海洛因依赖者162例,调查其临床资料和美沙酮维持剂量,分析影响美沙酮维持剂量的相关因素.结果:相关和回归分析表明海洛因成瘾者的学历,入组前最近毒品用量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P<0.05);对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高和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后海洛因依赖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以及影响其改善的因素。方法:采用《生存质量简表(WHO-QOL-BREF)》分别在患者入组治疗时、治疗后6个月随访调查,分析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后以及不同特征患者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150名海洛因依赖者在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6个月以后"生理领域"、"生存质量总分"、"总的生存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上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生存质量得以改善率为58.0%。结论: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能够提高和改善海洛因依赖者的生存质量。有、无工作,吸毒年限和婚姻状况是影响生存质量改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美沙酮维持治疗对海洛因依赖者生存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成瘾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其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药物成瘾者生存质量评定量表》(QOL-DA量表)对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结果:204名海洛因成瘾者在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6个月后,其生存质量得以改善者占93.1%。治疗后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戒断症状及社会功能四个领域的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前后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t=14.77、14.69、16.79、9.85,P<0.001);性别、文化程度和就业状况是影响治疗后生存质量改善程度的重要因素(t=4.15、2.93、-2.627,P<0.01)。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能全面提高海洛因治疗者的生存质量;要进一步巩固治疗效果,需采取积极措施加大社会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7.
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乌鲁木齐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中海洛因成瘾者在吸毒行为、违法犯罪行为、性行为等特征变化情况,为艾滋病防制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对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的170名海洛因成瘾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在人口学、吸毒行为和性行为等情况,而后在随访6个月时再进行调查。结果:在入组6个月后,170名受治者中有55.29%(94/170)保留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有44.71%(76/170)从美沙酮维持治疗中脱失。基线调查时过去3个月的共用针具率为44.07%(26/59),6个月时过去3个月的共用针具率下降至25.42%(15/59),海洛因使用天数从基线时的平均每月的(28.40±2.07)天下降到中期评估时平均每月的(1.90±1.10)天。有工作的比率从基线调查时的32.98%(31/94)上升6个月时的47.87%(45/94)。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在减少高危吸毒行为、性行为,减少犯罪,改善家庭、社会功能等方面是有效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以控制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对海洛因心理渴求的程度和发展规律。方法:应用视觉类比量表(VAS)制定心理渴求程度量表对海洛因依赖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不同阶段、不同剂量、依从性高低三类情况下对海洛因的心理渴求程度进行调查和比较,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海洛因依赖者VAS评分入组前和入组后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入组后15天、3个月、6个月、12个月之间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高依从性组和低依从性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高、中、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程度在随着美沙酮维持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其中在治疗初期下降最明显;服药依从性高者心理渴求程度明显低于服药依从性低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过程中美沙酮剂量的高低对海洛因依赖者心理渴求程度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上海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MMT)试点工作的疗效,为在上海市进一步推广MMT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方法:采用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人员随访监测表、问卷调查表及国家试点工作评估方案,对来自于上海市长宁区9个街镇115例参加MMT海洛因成瘾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分析。结果:⑴同参加MMT前比较,受治者静脉注射毒品的高危行为减少;⑵违法犯罪率降低;⑶受治者家庭关系得到改善;⑷受治者就业率增加;⑸通过MMT发现一批未注册隐性的吸毒人员。结论:通过一年的MMT疗效观察显示:探索对海洛因成瘾者进行社区药物维持治疗的策略、管理办法和技术措施,减少海洛因非法使用及其相关的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和违法犯罪,恢复海洛因成瘾者的社会功能的试点目标已经得到初步的验证。但存在问题和困难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海洛因成瘾者滥用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者在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同时滥用其它药物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尿吗啡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尿液检测分析滥用药物有海洛因、丁丙诺啡、冰毒、安定类、MDMA,问卷调查滥用药物有地分诺酯片,曲马多,安芬待因等。结论:在美沙酮维持治疗中应根据其海洛因成瘾者多药滥用的情况,给予有效、合理的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积极探索后期干预的有效途径及方法,提高MMT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海洛因依赖者在美沙酮维持治疗(MMT)中发生的药品不良事件及其影响因素,为美沙酮(MTD)在海洛因替代治疗中的安全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流行病学描述性研究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萍乡市MMT点收治的海洛因依赖者的美沙酮使用情况及其相关药品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MMT前、MMT期发生的不良事件,统计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其在MMT期间的不良事件发生与MMT剂量作单因素分析,计算相对危险度;在此基础上再行MMT剂量与相关不良事件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的χ2趋势性检验。结果:MMT发生的药品不良事件治疗期高于治疗前。MMT期间的药品不良事件主要为便秘、嗜睡、性欲下降、月经不调、记忆力下降、口干、视力模糊,流泪及复视、少尿、恶心呕吐、阴茎勃起障碍及早泄。其中海洛因依赖者在MMT期间女性月经不调的发生与MMT剂量呈线性趋势性,即MMT剂量越大,女性月经不调(χ2=6.063,P<0.05)的症状越严重。结论:海洛因依赖者在接受MMT中发生的药品不良事件为多系统、多方面的。因此,在施以MMT时需要注意采用安全、合理治疗剂量,监控药品不良事件,预防继发严重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影响重庆市海洛因成瘾者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保持和脱失的主要因素。方法:于2008年8月-2009年1月,调查重庆市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点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成瘾者300例,分析其社会人口学、药物滥用情况、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比较脱失者与维持者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对象在文化程度、吸毒年限、参加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时间和与毒友来往程度等方面对维持治疗保持和脱失有影响(P<0.05)。结论:针对影响美沙酮维持治疗的主要因素对参与治疗者开展相应的干预服务,以提高维持治疗的保持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伴有躯体疾病的美沙酮维持治疗患者在维持治疗6个月期间合并使用海洛因情况。方法:横断面研究,用自拟调查问卷对目标人群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对其在被疾病困扰时,对海洛因的欲望和行为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在被调查的45例病历中,88.9%的患者在出现诸如躯体疼痛、咳嗽或发热等症状时和77.8%的患者在心情不好时有很强的偷吸海洛因的欲望,其中,有50%以上的可能性付诸行动者分别为93.3%和66.7%;另外,55.6%的患者禁不住毒友邀约的诱惑而可能偷吸。结论:虽然美沙酮维持治疗海洛因成瘾效果确切,但合并躯体疾病时仍需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建议加大为该人群提供有利的医疗和社会支持服务,以提高患者操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美沙酮维持治疗(MMT)对女性海洛因依赖者月经周期,生育情况的影响,为维持治疗提供指导。方法:使用自制的女性美沙酮维持治疗者问卷调查表。对51例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1年以上,并且在治疗阶段已生育的女性海洛因依赖者的基本情况,治疗前后月经周期,相关因素问卷调查,予以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月经周期正常16例(31.37%),经量正常23例(45.10%)。性功能正常16例(31.37%)。自我感觉与家人的关系,良好7例(13.73%)。治疗后:月经周期正常48例(94.11%),经量正常45例(88.24%),性功能正常48例(94.11%),自我感觉与家人关系:良好21例(41.18%)。结论: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后月经、生育状况、生活质量明显好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15.
东莞市美沙酮门诊海洛因成瘾者基线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东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海洛因成瘾者的人口学及行为学特点,为采取进一步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统一的《社区药物维持治疗评估基线调查表》对在东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服药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行为学及HIV、HCV感染情况等。结果:在东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服药的人员中30a以下者占86·1%;男性占96·0%,已婚占52·7%;初中文化程度占69·2%;无业/待业者占53·2%。与家庭关系良好者占43·8%。过去一个月(调查前)79·6%有注射吸毒行为,28·8%共用针具。64·4%有未婚性行为,多性伴比例占21·0%,61·5%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过去3个月,10·9%曾违法犯罪。无HIV感染者,HCV感染者占30·3%。来门诊单程花费的时间最短2min,最长3h,平均40min±s27·6min。结论:在东莞市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就诊的服药人员主要是青壮年男性,文化程度低,多为无业/待业者;未发现HIV感染者,针具共用率均较低,但存在非婚性行为、多性伴、安全套使用率偏低等感染HIV的高危因素。建议加大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安全套使用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An accumulating body of research suggests that former heroin abusers in methadone maintenance therapy (MMT) exhibit deficits in cognitive function. Whether these deficits are present in former methadone maintained patients following discontinuation of MMT is unknown. This study tests the hypothesis that former heroin users who have detoxified from methadone maintenance therapy and are drug-free have less pronounced cognitive impairment than patients continuing long-term MMT. METHOD: A series of neuropsychological tests were administered to three groups of subjects: 29 former heroin addicts receiving methadone maintenance treatment, 27 former heroin addicts withdrawn from all opiates, and 29 healthy controls without a history of drug dependence. Testing included 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Revised Vocabulary Test, the Stroop Color-Word Test, the Controlled Oral Word Association Test, the Benton Visual Retention Test, and a Substance Use Inventory. FINDINGS: Both methadone-maintained and abstinent subject groups performed worse than controls on tasks that measured verbal function, visual-spatial analysis and memory, and resistance to distractibility. Abstinent subjects performed worse than their methadone maintained counterparts on tests measuring visual memory and construct formation. Cognitive impairment did not correlate with any index of drug use. CONCLUSIONS: We confirmed previous findings of neuropsychological impairment in long-term MMT recipients. Both patients receiving MMT and former heroin users in prolonged abstinence exhibited a similar degree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Cognitive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receiving methadone maintenance may not resolve following methadone detoxification.  相似文献   

17.
538例海洛因成瘾者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目的了解538例美沙酮维持治疗者的治疗情况。方法按照国家工作组规定的入组标准,收治自愿参加美沙酮维持治疗试点的患者,对受治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538例中,能坚持维持治疗者429例(79.7%),脱失109例(20.3%);经过美沙酮维持治疗后,482例(89.6%)保持操守;静脉注射毒品和违法犯罪现象得到控制;社会功能有所恢复,有104例(25.7%,104/404)找到了工作;检测出的HIV感染者6例全部进入美沙酮维持治疗。结论美沙酮维持治疗在改善吸毒者的社会功能、降低毒品危害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