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体温新生大鼠肺内组胺变化与肺伤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低体温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仍较常见,重症可致肺出血、微循环障碍、凝血功能紊乱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因低体温引起新生儿死亡中以肺出血为最常见,约占50%[1]。但迄今为止低体温引起肺出血的机制还不甚明了。一些研究表明低体温时肺是最易受损的器官之一,低体温本身可造成肺损伤,严重者可致肺出血[2]。本研究通过监测低体温时新生大鼠肺组织中组胺含量的变化,并结合肺组织病理改变,探讨低体温时组胺在肺损伤发生上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选用健康2周龄Wistar大鼠36只,体重(18.8±1.5)g,雌雄不限,由中国医科大学动物部提供。编号后随机分为低体温组、复温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低温组是将大鼠置于4℃冷室内4 h,肛温降至(18.0±3.0)℃;复温组先以低温组同样方法降温后行快速复温,把大鼠置于传热良好的铁盒内,放在35℃水浴箱中,用小棉被覆盖,同时加灯烤。5~8 h后,使肛温恢复至(37.4±0.3)℃;正常对照组肛温(37.1±0.5)℃。  相似文献   

2.
内毒素致伤后新生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及炎性反应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ai XX  Du Y  Han XH  Shang YX  Han YK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8):617-618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期重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1] 。本研究于 2 0 0 1年 4月~ 2 0 0 1年 8月利用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制备新生和成年大鼠动物模型 ,通过对其肺组织病理改变及炎性反应的观察 ,以阐明LPS引起新生大鼠肺损伤的特点 ,探讨新生大鼠肺出血的机制。材料和方法1 动物模型的制备及分组 :选择日龄 7~ 10d的新生Wistar大鼠 84只 ,体重 11~ 2 0g;成年大鼠 4 2只 ,体重2 5 0~ 30 0g ,雌雄各半 (由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实验动物部提供 ) ,将新生和成年大鼠各随机分成 2组。LPS实验组…  相似文献   

3.
低体温对新生儿的影响(讲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低体温是新生儿期的常见征象,多发生于寒冷季节及低体重儿,以生后1~2周内为高,可引起新生儿各器官功能障碍,致组织损伤,体温越低者死亡率也越高。本文就低体温对新生儿影响予以讨论如下。一、呼吸系统新生儿低体温时可出现呼吸浅表、不规则或呼吸窘迫。尸检发现低温儿常伴大片肺出血,其原因可能由于受寒冷刺激,肺部毛细血管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肺出血新生大鼠肺组织组胺水平的动态变化,以探讨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机制.方法 新生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即实验1组、2组、3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1、2、3组大鼠背部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 ml/kg后放4℃冷室.1组大鼠1 h取出,断头处死;2组4 h取出,断头处死;3组4 h取出后复温,同时注射肾上腺素1次,剂量不变,间隔1 h再注射1次,剂量加倍,出冷室2 h断头处死.肉眼观察肺组织大体病理情况将结果分为5级:Ⅰ级正常肺,Ⅱ级肺水肿,Ⅲ级点状肺出血,Ⅳ级局灶性肺出血,Ⅴ级弥漫性肺出血.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肺组织组胺水平.结果 肺大体病理改变:1组Ⅱ级肺9例,Ⅴ级肺1例;2组Ⅱ级肺7例,Ⅲ级肺2例,Ⅴ级肺1例;3组Ⅲ级肺2例,Ⅳ级肺1例,Ⅴ级肺7例.组间平均RIDIT分析,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3组肺组织组胺水平分别与实验1组、2组及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 在新生大鼠肺出血的形成过程中,肺组织组胺水平明显升高,组胺能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与肺出血的发生可能有密切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休克是危重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新生儿休克的特点是病因复杂 ,临床症状不典型 ,早期症状常不明显 ,等到血压降低症状明显时病情常不可逆、治疗困难 ,病死率很高〔1〕。重度休克很快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 ,尤以肺损伤最多见 ,占80 %。近年来在治疗新生儿休克时 ,引进了呼吸支持这一概念 ,现介绍如下。1 新生儿休克肺损伤的发病机制新生儿休克时较其他年龄组患儿更易发生肺损伤 ,并且进展迅速 ,从开始出现呼吸困难和肺部体征 ,至发生呼吸衰竭或肺出血 ,最终导致死亡 ,常不足 2 4h。新生儿休克时引起肺损伤的机制如下。1 1 呼吸肌疲劳…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肺出血病死率高 ,主要原因有窒息 /缺氧 ,寒冷损伤 /低体温 ,早产 /低出生体重及严重感染[1] ,但发病机制至今未明。在处理出生 1周内寒冷损伤 /低体温患儿中 ,采用快速复温并持续吸高浓度氧之方法 ,常导致肺出血[2 ,3 ] 。本试验拟利用低温缺氧后再复温供氧的方法 ,模拟临床肺出血病因 ,以建立与临床病因相符的新生大鼠肺出血动物模型。材料与方法一、主要材料 石蜡切片机 (德国MICROM ) ;光学显微镜 (日本OlympasBX6 0 ) ;透视电镜 (日本Hitach) ;氧浓度计(美国Maxtec公司 ) ;出生 4~ 7d的二级Wis…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肺出血与急性肺损伤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新生儿肺出血(PHN)是指肺大量出血,至少影响2个肺叶,是新生儿常见的危重病症。新生儿期许多疾病如窒息、休克、败血症、肺炎、肺透明膜病、低体温寒冷损伤综合征等,病情发展至危重阶段均可并发肺出血而死亡。本病病因不清,起病急,早期诊断困难,治疗很不满意,早在上世纪6 0年代,就被国外学者认为是新生儿临床的第一难题。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 ,ALI)是指机体在遭受各种病理刺激(如创伤、休克、感染、败血症、缺氧等)后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以急性弥散性肺泡上皮细胞损伤及肺泡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为主要病理变化,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  相似文献   

8.
内毒素致新生大鼠肺出血肺组织t-PA,PAI-1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内毒素致7日龄新生大鼠肺出血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剂(PAI-1)mRNA表达的变化及可能作用。采用脂多糖(LPS)诱发7日龄新生大鼠肺出血模型,用RT-PCR方法观察肺组织t-PA,PAI-1mRNA表达的变化。发现正常新生大鼠肺组织表达较低水平的t-PA,PAI-1mRNA在肺出血新生儿大鼠肺组织中,t-PA,PAI-1mRNA表达存在逐渐上升趋势,t-PAmRNA表达高峰为给药后2小时,之后表达逐渐下降。PAI-1mRNA表达高峰为给药后2小时至8小时,24小时存活大鼠t-PA,PAI-1mRNA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结果提示:正常新生大鼠肺组织表达较低水平的t-PA,PAI-1mRNA,t-PA,PAI-1可能参与新生大鼠肺出血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9.
探讨内毒素致7日龄新生大鼠肺出血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剂(PAI-1)mRNA表达的变化及可能作用.采用脂多糖(LPS)诱发7日龄新生大鼠肺出血模型,用RT-PCR方法观察肺组织t-PA,PAI-1mRNA表达的变化.发现正常新生大鼠肺组织表达较低水平的t-PA,PAI-1mRNA在肺出血新生儿大鼠肺组织中,t-PA,PAI-1mRNA表达存在逐渐上升趋势,t-PAmRNA表达高峰为给药后2 小时,之后表达逐渐下降.PAI-1mRNA表达高峰为给药后2小时至8小时,24小时存活大鼠t-PA,PAI-1mRNA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结果提示正常新生大鼠肺组织表达较低水平的t-PA,PAI-1mRNA,t-PA,PAI-1可能参与新生大鼠肺出血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探讨内毒素致7日龄新生大鼠肺出血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及纤溶酶原激活因子抑制剂(PAI-1)mRNA表达的变化及可能作用。采用脂多糖(LPS)诱发7日龄新生大鼠肺出血模型,用RT-PCR方法观察肺组织t-PA,PAI-lmRNA表达的变化。发现正常新生大鼠肺组织表达较低水平的t-PA,PAI-1mRNA在肺出血新生儿大鼠肺组织中,t-PA,PAI-1mRNA表达存在逐渐上升趋势,t-PAmRNA表达高峰为给药后2小时,之后表达逐渐下降。PAI-1mRNA表达高峰为给药后2小时至8小时,24小时存活大鼠t-PA,PAI-lmRNA水平基本恢复正常。结果提示:正常新生大鼠肺组织表达较低水平的t-PA,PAI-1mRNA,t-PA,PAI-lmRNA可能参与新生大鼠肺出血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1.
低氧性呼吸衰竭是早产儿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氧疗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和抢救措施,但用氧不当或长期用氧可导致氧中毒,引起相关并发症。慢性肺疾病(chronic lung disease,CLD)是氧疗最常见的肺部并发症。美国的统计资料[1]表明,按矫正胎龄36周仍需氧疗作为CLD诊断标准,出生体重501~1 500 gCLD发生率1990年为19%,1996年上升到23%,而2000年仍为22%,并且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早产儿存活率及生活质量。因此,认识氧疗所致的肺损伤,积极防治CLD,已成为目前临床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核因子-κB抑制 蛋白α(IκBα)在内毒素脂多糖(LPS)致新生大鼠肺出血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7~10日龄Wistar大鼠分为LPS组和生理盐水(NS)组。LPS组腹腔注射LPS 5 mg/kg,按LPS⑸浜蠊鄄斓氖奔浞治0 min,1 h,2 h,4 h,8 h,16 h和24 h组,每组6只;NS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对鼠肺进行大体和光镜观察,分别采用酶联免疫 吸附(ELISA)、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杂交法动态观察肺组织TNF-α蛋白和mRNA表达及IκBα表达的变化。结果:LPS注射后1 h可引起新生 大鼠明显的肺出血及炎性改变。肺组织TNF-α蛋白含量从LPS注射后1 h增加,2 h达高峰; TNF-α mRNA的表达从LPS注射后 0.5 h 明显增强(P<0.01),2 h达高峰;而I κBα于LPS注射后 1 h 起表达很快减弱,明显低于NS组(P<0.05),8 h表达最 弱(P<0.01)。结论:LPS可致新生大鼠肺出血。新生大鼠肺出血可 能与肺组织IκBα蛋白表达减弱,导致NF-κB活化、TNF-α基因转录上调及蛋白合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3.
内皮素致肺出血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拮抗内皮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Chen KZ  Gao XY 《中华儿科杂志》2004,42(6):446-449
目的 观察外源性内皮素 1(exET 1)致肺出血作用及外源性降钙素基因相关肽(exCGRP)对ET 1的拮抗作用。方法 实验① :新生Wistar大鼠 10 0只 ,随机分对照组A组 10只 ,实验组B、C、D、E 4组各 2 0只、F组 10只 ,经气管插管于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 (对照组 )及不同浓度exET 1(实验组 )各 30 μl。实验② :Wistar大鼠 5 0只 ,随机分对照组D1组 10只 ,实验组D2 、D3 、D4、D5组各 10只。于气管内滴入生理盐水 (D1组 )及 4× 10 -6mol/LexET 1(D2 ~D5组 )各 30 μl,30min后D3 ~D5组再滴入不同浓度exCGRP 2 0 μl。③各组滴药 3h后处死动物 ,观察肺组织大体病理及HE染色改变。结果 ①不同浓度exET 1气管内滴入 ,可引起不同程度肺出血 ,其中D组 4× 10 -6mol/LexET 1致肺出血率高达 80 % ,死亡率 2 0 %。②气管内滴入exET 1后 ,再滴入不同浓度exCGRP ,均可减轻exET 1所致肺出血 ,其中 6 7× 10 -6mol/LexCGRP效果最佳 ,肺出血率降至 2 0 % ,死亡率 0 %。结论 exET 1气管内滴入可致肺出血 ,推测肺组织内源性ET 1异常升高 ,是导致肺出血发病机制之一。exCGRP气管内滴入 ,能有效拮抗exET 1致肺出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 38例新生儿肺出血患儿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措施。结果 38例中治愈 2 2例 (占 5 7.89% ) ,死亡 12例 (占31.5 7% ) ,放弃 4例 (占 10 .5 2 % )。体会 :1.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期危重急症 ,治疗棘手 ,预后险恶。 2 .发病危险因素 :(1)生理性 :早产、性别、低体重等 ,本文早产儿发病率占73.6 % ,男 :女 =2 .6 3:1。 (2 )病理性 :缺氧、酸中毒、感染、低体温等 ,其中缺氧是肺出血中最危险因素 ,感染是第二大因素 ,低体温易导致硬肿 ,血液粘滞度增高而发生肺出血。 (3)不合理使用呼吸机是医源性危险因素 :本组采用IPPV +PEEP通气…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肺出血仍然是新生儿期主要的危重疾病及死亡原因。最新的研究提示,一种新的转录因子Forkhead Box f1(Foxf1)的表达参与新生大鼠肺出血的发病机制,Foxf1表达缺陷将导致Notch信号系统异常,并引起致死性肺出血。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肺出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肺出血是新生儿时期的危重疾病,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瞭,临床上缺乏早期诊断的方法,多数是通过病理解剖明确诊断,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活产新生儿的1‰,Esterly报告生后2周以内死亡753例中肺出血有135例,占17.8%,Cole报告新生儿大量肺出血占新生儿尸检的9%。中岛报告87例新生儿尸检中肺两叶以上出血者23例,占26.4%。它的发生与新生儿、早产儿内在的生理缺陷及围产期的重症疾病如重度窒息、肺透明膜病、休克、凝血障碍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常为低体温、局部血运不良所致,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新生儿硬肿症,以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征,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多见于重症感染、窒息、早产及低出生体重儿。严重者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我科采用复方丹参针静脉滴注加维生素E外涂、按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近年研究发现急性肺损伤(ALI)是致新生儿肺出血的重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参与了ALI的损伤过程,但有关两者在肺出血新生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及关系鲜有报道。该研究旨在探讨SPA和TNFα在新生儿肺出血发生中的作用,两者间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斑点免疫印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对照组(n=15),肺出血存活组急性期(n=14)、恢复期(n=14)和肺出血死亡组(n=6)新生儿BALF中SPA,TNFα和血清TNFα水平。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新生儿肺出血急性期BALF中SPA含量(38.50±7.62,29.43±6.57)较对照组(44.88±7.48)显著降低(P=0.024,P=0),且死亡组SPA明显低于存活组急性期(P=0.015),存活组肺出血恢复期SPA水平(45.16±7.25)明显升高,接近对照组(P>0.05);而肺出血存活组和死亡组BALF中TNFα含量(208.54±64.69ng/L,319.16±46.79ng/L)较对照组(96.40±37.82ng/L)显著增加(P=0.011,P=0),死亡组比存活组急性期增加更明显(P=0),且BALF中TNFα的变化较血清中更明显,存活组恢复期BALF中TNFα水平(112.06±35.22ng/L)明显下降,接近对照组(P>0.05);肺出血患儿BALF中SPA水平的下降与TNFα的增高呈负相关(r=0.635,P=0.003)。结论:SPA和TNFα参与了新生儿肺出血的肺损伤过程,为从SPA及细胞因子角度进一步认识新生儿肺出血的发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新生儿肺出血的早期防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肺损伤新生大鼠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早期急性肺损伤(ALI)肺组织水通道蛋白5(AQP 5)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70只新生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及内毒素(LPS)急性肺损伤组(LPS组,7个亚组).LPS组新生大鼠腹腔注射5 mg/kg LPS,各亚组分别在注射后0.5、1、2、4、8、16 h和24 h处死,收集肺组织行病理学观察及测肺湿/干重比值,用免疫印迹法测肺组织AQP 5的表达,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 注射LPS后0.5 h病理可见针尖样肺出血,随时间延长,肺出血从局灶性向弥漫性发展;注射后2、4 h新生大鼠肺湿/干重比值较对照组增高(P<0.05),之后回落;注射后0.5 h,肺组织AQP 5表达开始下调,1~2 h达到最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AQP 5表达逐渐升高,8 h时AQP 5表达接近正常水平,8 h后又出现下调直至24 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大鼠ALI早期即出现明显的AQP5表达下调,并与肺组织湿/干重比值呈负相关,可能是导致肺泡水肿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肺出血是新生儿疾病中的一种危急症候群,是新生儿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常发生在许多严重原发病晚期。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5‰,尸检的1%~40%[1]。新生儿肺出血病因复杂,早期诊断方法缺乏特异性,诊断困难,一旦确诊往往为时已晚,病死率极高。及时治疗以及加强对原发疾病的预防十分重要。现对我院新生儿科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52例新生儿肺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2例,全部符合新生儿肺出血诊断标准[2],男30例,女22例,胎龄<37周31例,37~42周11例,>42周10例。体重<1000g4例,1000~1500g25例,1500~2500g13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