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对世界各国卫生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及财力资源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源支助情况。 相似文献
2.
3.
护理模式转变对护理资源配置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正峰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0,16(5):277-277,279
护理模式从疾病护理向整体护理转变的过程中,原有的护理资源布局将重新配置,并对护理资源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改善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合理引导护理资源的流向,加强社区护理资源的配置,是护理模式转变过程中进行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5.
世界卫生系统绩效现状及其改进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提出卫生系统绩效的概念及其评价方法,对世界各国卫生系统的绩效现状进行了衡量,发现很多国家的卫生系统远未发挥最大潜力(即远未达到所能取得的最大绩效)。造成这种绩效差别的原因就是:许多国家的卫生系统在其一项或多项职能的行使中存在着缺陷。接着进一步探讨如何改进卫生系统的四项职能:即监督管理、提供服务、开发资源和筹资,为各国卫生系统提高绩效、实现三大目标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济宁市辖2区3市7县 ,182个乡镇 ,总人口780万人。改革开放20年来 ,全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城市功能日趋提高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到1998年底 ,全市卫生机构发展到1205家 ,其中医院99家 ,乡镇卫生院163家 ,专科防治院 (所 )15家 ,卫生防疫机构14家 ,妇幼保健站11家 ,门诊部 (所 )903个。拥有床位17054张 ,卫生工作人员30532人 ,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4591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卫生事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由于缺… 相似文献
7.
8.
黑龙江省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指导下,为了推动黑龙江省的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由黑龙江省计委、省卫生厅、省财政厅组成了专门的编制小组,负责制定黑龙江省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各方面的协调,编制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编制小组敢于创新,探索出适合黑龙江省的、科学的区域卫生资源配置标准的制定方法。现将编制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总结成文,以供各方面参考。1 编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卫生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卫生资源积累了雄厚的基础,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以致医疗卫生机构、床位、人员膨胀过快,使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利用效率不高。首先,资源的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总体上大部分卫生资源集中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等改革的深入推进,农村村落特征与资源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需要改革传统的以行政区划分为基础的村级卫生资源配置模式以实现配置公平和效率提高,更好地满足农村基层的卫生服务需求。作者在梳理当前村级卫生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区域整合理念,根据地理、人口、健康需求及信息技术等关键要素,提出... 相似文献
11.
大同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大同市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剖析其存在的问题,为大同市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制定卫生人力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2006年大同市卫生人力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大同市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供需基本平衡,但分布不合理,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卫生人员数量明显不足);总体素质偏低(农村尤为明显)。建议: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合理调整卫生人力资源分布,适当增加护理人员数量,提高卫生人力整体素质,重定医学教育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针对中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分析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部完善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推动我国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对2001—2011年我国总体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时间序列的纵向分析评价。结果 2001—2006年我国总体卫生资源配置效率DEA均无效,规模报酬均递增,卫生资源配置在当时规模下的投入未得到充分利用;2007—2011年,2007、2008、2009、2011年DEA均有效,规模报酬逐年递增并趋于稳定不变。非DEA有效的年份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减少111 620所,卫生人员平均减少448 436人,床位数平均减少7.8万。结论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正逐渐趋于合理和稳定,应当继续优化配置卫生资源、提升卫生事业管理水平等方面来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3.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政策取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存在的不足,提出区域卫生规划法制化、存量卫生资源整合、卫生财政投入方式多样化、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化、医保卫生管理一体化、管资产与管人相结合、卫生人力资源调整、引导社会办医等卫生资源配置政策的取向。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 评价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效率变化,为优化北京市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EA方法中的BCC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模型对北京市精神卫生资源分别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结果 2019年北京市仅有5个行政区实现DEA有效,综合效率均值为0.673,纯技术效率为0.882,规模效率为0.760;生态涵养区综合效率最高,平原山区新城次之、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功能区最低;2015—2019年间北京市精神卫生资源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均值为1.080,技术进步率是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提升主要动力。结论 总体上看,十三五期间北京市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效率有所提高,整体水平仍有待提升,资源配置综合效率地区空间分布差异明显,资源冗余与资源匮乏共存,各功能区资源配置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差异,平原山区新城效率最低。建议加大财政投入与支付转移,缩小区间差异,合理调配资源,避免盲目投入,据各功能区定位,全面提高精神卫生资源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和分析深圳市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和合理性,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结合引力模型与基尼系数、集中指数和集中曲线的统计学描述方法综合评价深圳市2016年卫生资源的配置情况。[结果]深圳市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医疗可达性差距较大,基本呈现由中心城区向外逐渐递减的趋势;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62%0.75,按地理分布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81和0.77,处于不公平状态,且两者的集中指数分别为0.16和0.17,倾向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结论]深圳市卫生资源的可达性和公平性有待提升,要以需求为导向,结合人口、地域、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考虑卫生资源的配置,保障医疗服务覆盖薄弱区域居民的就医公平性。 相似文献
18.
区域人群相对医疗服务需要的测量方法及其在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模型:医疗服务利用受需要、供给和社会经济学因素影响,供给在影响利用的同时,受到社会经济学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利用与需要、供给和社会经济学因素的关系模型,找到了合理的需要变量--标化两周患病率.引入反映各市区差异的哑变量,拟合利用与需要的关系模型,得出各市区需要变量系数.结果:将需要变量系数与人口加权后,得到各市区权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这是各市区医疗资源结构调整的标准和依据.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卫生资源配置的现状已成为新医改背景下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从农村基层卫生资潭总量、结构、投入和利用效率等方面对中国农村基层卫生资源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DEA和SFA组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科学、客观和较全面的评价方法对中国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研究,为卫生事业管理科学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和随机前沿分析,分别对2004-2013年间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的技术效率和成本效率进行评价分析,找出影响2种效率的因素。结果 2004-2013年,中国卫生资源配置技术效率不断提高,规模报酬趋于稳定,平均技术效率值为0.997,技术有效率为50%;中国卫生资源配置成本效率差异较大,平均成本效率值仅为0.690,有4个自变量(卫生人员数、诊疗人次、入院人数和平均住院日)对总成本具有负影响。结论 政府相关部门应当重视效率测算,合理解决中国卫生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