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EGCG肉豆蔻酸酯的制备、结构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一种脂溶性的EGCG衍生物.方法:通过酰化反应得到EGCG肉豆蔻酸酯,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进行了元素分析、MS和1H-NMR等表征,同时用活性氧法(AOM)考察了其在大豆色拉油中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该脂溶性的EGCG衍生物为长碳链单取代的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4'-肉豆蔻酸酯,在大豆色拉油中的抗氧化活性与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相当.结论:脂溶性的EGCG衍生物仍保持其固有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在非水体系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绿茶是中国的常用饮品,天然健康且具有广泛保健功效。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是绿茶中含量最高的茶多酚,也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茶多酚EGCG具有抗氧化、抗癌、抗肥胖、保护心血管和预防糖尿病等保健功效;同时,EGCG在肿瘤预防和治疗方面的功效也被广泛研究。EGCG在癌症防治中的抗癌机制包括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停滞、抑制癌细胞转移和侵染、抑制血管生成和影响信号通路等。EGCG作为安全高效的天然预防剂或联合用药中的增敏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作者研究了绿茶中多酚化合物(TP)及其主要成分(一)-表桔儿茶素桔酸酯(EGCG)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及其机理。  相似文献   

4.
绿茶多酚抑制血管形成作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波  朱有华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12):1540-1542
茶是世界范围内的主要饮料之一.绿茶多酚是绿茶中的主要物质,包括儿茶素、黄烷双醇、类黄酮醇和酚酸;其中儿茶素约占70%,主要有表儿茶素(Epicatechin,EC),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in gallate,EGCG)等成分[1].流行病学研究揭示,摄入绿茶多酚能降低冠心病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2].这种良性作用部分来源于其抑制血管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茶作为癌症化学预防物的研究已经经历了20多年,其抑制癌发生发展的机制主要归结于茶多酚结构。而茶主要多酚成分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被认为最具生物活性,因此,对其研究最为透彻。  相似文献   

6.
茶多酚与EGCG对人乳癌细胞株侵袭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茶多酚和EGCG[(-)-epigallocatechin-3-gallate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粘附和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用125μg/ml茶多酚、EGCG处理后人乳腺癌MDA-MB-231高转移细胞株,分别用MTT法、Transwell侵袭运动实验来研究茶多酚、EGCG对细胞的粘附和侵袭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经茶多酚、EGCG处理后,MDA-MB-231对细胞外基质成分的粘附能力降低,同时侵袭能力降低.结论:茶多酚和EGCG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粘附和侵袭运动能力来发押预防肿瘤侵袭的作用,茶多酚的抗粘附侵袭能力表现较EGCG显著.  相似文献   

7.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是从中国绿茶中提取的一种水溶性成份,是一种重要的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突变等活性,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EGCG的药理学和临床试验研究是当今的热门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使得其有望成为新一代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绿茶多酚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VO+生理盐水组、2VO+GTP100组[绿茶多酚100 mg/(kg·d)]、2VO+GTP400组[绿茶多酚400 mg/(kg·d)].采用大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2VO)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结扎后从第4周开始给药,给药4周后通过Morris水迷宫观察大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功能,并采用生化方法检测脑皮质的氧化应激性指标.结果 绿茶多酚缩短慢性脑缺血大鼠Morris水迷宫的逃逸潜伏期,400 mg/(kg·d)的绿茶多酚使大鼠的逃逸潜伏期从第3天开始就显著性缩短.绿茶多酚治疗后大鼠在空间探索实验中在平台区停留时间延长.绿茶多酚降低脑组织氧化性产物MDA的含量,增强SOD活性和组织抗氧化能力,400 mg/(kg·d)剂量的绿茶多酚的作用更显著.结论 绿茶多酚减轻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认知功能损害,其作用可能与抑制慢性脑缺血后的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脑组织的抗氧化机制有关,尤其400 mg/(kg·d)的绿茶多酚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是绿茶提取物茶多酚中量最多的一种生物活性成分,诸多研究表明EGCG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抗氧化、抗菌等.近年来发现EGCG具有抗纤维化作用.而目前尚无有效的针对肝纤维化的药物,预示着EGCG在抗纤维化方面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现针对EGCG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作者研究了绿茶中多酚化合物(TP)及其主要成分(-)-表棓儿茶素棓酸酯(EGCG)对肿瘤细胞多药耐药性(MDR)的逆转作用及其机理。将耐药的人口腔表皮癌细胞株KB-A-1在含有多柔比星(DOX)与TP(40μg/mL),或与EGCG(10μg/mL)的胎牛血清中培养72h,以MTT检测细胞活力。结果显示,DOX与TP或EGCG联用对KB-A-1细胞  相似文献   

11.
绿茶中多酚类化合物包括表棓儿茶素棓酸酯(EGCG)、表棓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棓酸酯(ECG)、表儿茶素(EC)和(-)-儿茶素,其中EGCG是最主要的多酚类化合物。为了探索绿茶抗炎作用机制,作者采用原代人鼻黏膜成纤维细胞和A549支气管表皮细胞,分析了上述5种化合物对IL-8诱导的阻断作用。分别用2、10、50μg/mL的5种绿茶多酚与成纤维细胞和A549细胞共同培养24h,然后培养液用10ng/mL的重组人IL-4、IL-13、肿瘤坏死因子(TNF)-α、干扰素(IFN)-γ刺激24h,再用1ng/mL的IL-1β处理24h。以ELISA分析IL-8,并进行蛋白质印迹分析和RT-PC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初步探讨绿茶提取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的抑制作用,为龋病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 采用抑菌环实验观察EGCG对变形链球菌生长的影响,检测其对变形链球菌产酸能力的影响。结果 EGCG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最低抑菌浓度为6.25 mg/L,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抑菌圈直径越大,pH值变化越小。结论 EGCG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菌、防龋药物。  相似文献   

13.
美国科学家对老鼠和人进行的实验证明,绿茶有防皮肤癌的功效。 早先的研究表明,绿茶中的多酚能杀死癌细胞,并有可能遏制癌变细胞周围血管的生长。绿茶是茶树嫩芽被采摘后立刻对其进行烘干而制成的,这样可以保留大量的多酚。 美国凯斯—西保留地大学的桑托什·卡提亚等在最新一期《皮肤病学文献》上报告说,多酚中最有效的防癌物质是剖培酸表棓儿茶素(EGCG)。他们在研究中让接受紫 外线照射的老鼠饮用绿茶,或者把EGCG涂在老鼠皮肤上。结果发现这可防止老鼠皮肤变红、起水泡以及产生与早期皮肤癌有关的细胞分裂。人体实验表明,把EGCG涂到被阳光照射的皮肤上,能防止皮肤发炎和白细胞的发展,后者是皮肤发生癌变的一种标志。 科学家们强调说,绿茶只是具有防癌功能,而非治疗皮肤癌的良药。因此建议人们每天饮用4~5杯绿茶。 (摘自《健康报》2000年8月24日第1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凤冈富锌硒茶水提取物对抗血小板聚集的潜在药物靶点ERp57 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及 其潜在的有效成分。方法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凤冈富锌硒茶水提取物的主要成分,采用胰岛素浑浊度 分析方法检测提取物对ERp57 蛋白酶的抑制作用,采用体外血小板聚集率实验分析提取物对血小板聚集的干 预作用。采用计算机虚拟筛选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提取物中抑制ERp57 蛋白酶的主要活性成分。 结果 凤冈富锌硒茶水提取物主要存在4 种化合物,提取物对ERp57 蛋白酶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表现出一 定程度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ERp57 蛋白酶的抑制作用最强。 结论 长期饮用绿茶有益于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可能与绿茶抑制ERp57 蛋白酶活性,从而抗血小板聚集 有关,其中EGCG 是其主要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AR25(Exolise)是绿茶的80%乙醇提取物的干浸膏,主要含25%的儿茶素类[以表棓儿茶素棓酸酯(EGCG)计]和5%~10%的咖啡因。每粒 Exolise 胶囊含375mg 的AR25。体外试验显示,AR25完全抑制胃脂酶和胰脂酶的活性,抑制甘油三酯的脂解,降低胃内脂肪酸的释放,并能刺激热产生。作者基于 AR25的上述体外活性又进行了人体研究。10位健康男性随机给予以下3种处理之  相似文献   

16.
绿茶多酚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茶多酚是绿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研究发现,绿茶多酚具有抗氧化、减轻自由基损伤、降血脂、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生物学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绿茶多酚抗氧化作用及其机制,包括清除氧自由基、金属螯合作用、诱导Ⅱ期解毒酶的活化、抑制氧化还原敏感性的转录因子、抑制“促氧化”酶的活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作看用HPLC法测定了希腊地产或从外国引种的共9种葡萄的籽的乙酸乙酯提取物中低分子量多酚的含量,它们是樯酸(GA)、儿茶素(CT)、表儿茶素(ECT)、表樯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桔酸酯(ECG)、表樯儿茶素桔酸酯(EGCG)和原花青素二聚物B1、B2,并进行体外自由基清除活性的试验。  相似文献   

18.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品之一。许多研究表明茶叶具有抗氧化、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功能.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茶多酚中儿茶素类物质。儿茶素类物质主要包括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儿茶素(E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其中EC、EGC为简单儿茶素,ECG及EGCG为复杂儿茶素。研究表明以上4种单体抗氧化能力,以强至弱顺序为EGCG〉EGC〉ECG〉EC。EGCG具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因此逐步成为茶多酚研究的重点。本文对其在国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绿茶中多酚类(GTPP)成分(一)-表棓儿茶素-3-棓酸酯(EGCG)是否对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内活性氧(ROS)清除酶,即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着特异性的调节,或 EGCG 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和生长抑制作用是否会被过氧化氢酶或抗氧化剂逆转仍不清楚,为此作者进行了以下实验。  相似文献   

20.
绿茶多酚是绿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国内外大量研究发现,绿茶多酚具有抗衰老、抗癌、降血压、降血糖、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菌等药理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绿茶多酚药理作用研究的新进展,为绿茶多酚的进一步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