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进入老年期,就会出现听力衰退、耳鸣,随后发展到耳聋,听不清声音。老年性耳聋的患病率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高达 30~50%。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老年性耳聋的病因比较多,主要与耳部微血管退化、耳蜗病变及全身功能退化密切相关。但是,如能注意日常饮食调理,可以有效地防治老年性耳聋。  相似文献   

2.
耳朵会老吗?     
毫无疑问,人会老,耳朵也会老。可以说人的听力是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的。耳聋眼花,可谓是老年人的特征。这种由于年老听觉器官功能衰退而产生的听力减退称之为“老年性耳聋”。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周围环境的噪声增加.更加速了人的听觉器官功能衰退。老年性耳聋主要是由年龄增长,听神经纤维、螺旋神经节萎缩,听神经细胞减少致使听力下降。加之  相似文献   

3.
老年性耳聋是由于人类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衰老,而逐渐发生听力减退。常发病于60~70岁以后,导致耳聋的主要原因:一是老年人耳蜗螺旋器的毛细胞和神经节发生变性或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衰退;二是老年血管硬化,可致内耳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听力减  相似文献   

4.
人的听力随年岁增长而日趋衰退的现象,早在两千年前,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已有记载:“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这种年龄因素所致的听力衰退,叫老年性聋。它是由于耳蜗基底膜、听觉细胞和听神经的老化及萎缩所致。 老年性聋有三个特点:一为耳聋,即随年龄的增长双耳发生慢性进行性聋,但发生的年龄和耳聋进展速度却因人而异,有人青年时期即开始,亦有人虽老而不聋。一般说来,人到中年40岁开始出现高频8000—4000赫听力减退,而后才逐渐出现  相似文献   

5.
张心念 《益寿宝典》2012,(11):19-19
不少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会进行性的减弱,并逐渐发展为老年性耳聋。临床上,老年性耳聋的发病率高达60%左右,且常见于65~75岁的老年人。而糖尿病患者会比正常人更易患上老年性耳聋,老年糖友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能预防耳聋的发生呢?  相似文献   

6.
耳聋是指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常与耳鸣同时存在。老年性耳聋多从50岁开始,随着年龄增加,耳聋逐渐加重。多因肾精虚衰或脾气不升所致。所谓肾精虚衰者,常伴头晕  相似文献   

7.
老年性耳聋患者配戴助听器确实能改善听力。但有些老年人担心长期配用助听器,通过提高声音强度,原本就功能衰退的内耳及听神经系统长期受到刺激,会不会加重耳聋?专家们肯定地告诉他们,老年性耳聋患者若能作到适时合理地选戴助听器,是不会加重耳聋的,但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新近发生的老年性耳聋,不要急于配戴助听器,应先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包括药物、运动、按摩、针灸等),若没有改善,再考虑配戴助听器。过早配戴助听器可能会因接受强声刺激而加重耳聋。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下降。该病与全身肌体功能衰退、内耳耳蜗微循环障碍密切相关。如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调节,对保护听神经功能,预防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1)补充锌、铁和维生素D:人到老年,因耳蜗锌、铁含量明显降低,而导致听力减退。老年性耳聋与体内维生素D的代谢异常也有关。科  相似文献   

9.
耳鸣为耳科患者的常见主诉 ,发病率高 ,病因复杂。根据病变部位不同 ,耳鸣患者在听力学上可表现为传导性耳聋、感音神经性耳聋、混合性耳聋或听力正常。本组选8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耳鸣患者和 2 0例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 ,以 2 0例无耳鸣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 ,分析纯音听力图与ABR的关系 ,探讨耳鸣的发病机理。现将纯音听力图和听性脑干反应 (ABR)检查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选近两年门诊的耳鸣患者 10 0例 ,男 41例 ,女5 9例。其中间歇性耳鸣 36例 ,持续性耳鸣 6 4例 ;年龄 2 6~ 6 5岁 ,平均 45岁 ;病程 2周~ 5年 ;鼓膜正…  相似文献   

10.
耳聋眼花,是人们形容衰老的常用词。的确,发生听力损伤者约占65岁~69岁人群的30%、70岁~74岁人群的50%;而在75岁以上人群中,这一比例飙升到约70%。但是,至今被大多数人忽视的是,青年和中年人的耳鸣往往是老年时发生"耳背"的先兆,即青中年时耳鸣的人到了老年往往会发生耳聋。因此,防治老年性耳聋需要从年轻时开始。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耳聋是表现在听力方面的衰老现象。有人用“耳聋眼花”来形容衰老,是有一定道理的。因而,老年性耳聋一直被认为是人到老年耳部发生的退行性变化,一般认为无特效疗法且难以预防。耳聋真的是进入老年期以后发展的必然结果吗? 医学专家们发现:老年性耳聋的发生与高脂血症、内耳迷路动脉硬化和缺乏维生素D有关。芬兰科学家在控制脂肪饮食时发现,长期低脂饮食者的听力显然比高脂肪饮食者更灵敏,原来听力减退者改吃低  相似文献   

12.
<正> 锌缺乏(一)锌缺乏对内耳功能的影响1979年首次发现锌缺乏病人可产生听觉障碍,经补充锌剂后,听觉可恢复正常。另外据115名耳鸣患者血清锌含量分析,提示间断性耳鸣也与锌缺乏有关。锌缺乏是老年性耳聋、耳鸣,眩晕的原因之一。选择锌缺乏的进行性感觉神经性老年聋患者,补充锌剂3~6月,待血清锌恢复正常后复测听力,25%病人耳鸣减轻,至少有20%  相似文献   

13.
78岁的孙奶奶1年前右耳听力突然出现下降,家人以为是年龄较大导致的老年性耳聋,便没有在意。不久,孙奶奶又出现右耳耳鸣的现象。经诊断,孙奶奶患上了听神经瘤。听神经瘤是一种良性肿瘤,通常位于小脑桥脑角内,占小脑桥脑角肿瘤的80%-90%。耳聋是听神经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耳聋症状会逐步加重,且两耳听力并非同步下降,通常症状可历经数月至数年。  相似文献   

14.
要防止或减缓老年性耳聋,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避免噪声刺激 较长时间接触噪声,会使老年人已开始衰退的听觉器官更容易疲劳,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在痉挛状态,使内耳供血不足,听力就会迅速减退,甚至发生噪声性耳聋.所以,老年人应尽量减少噪声对听力的干扰.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耳聋是指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发生的进行性听力下降,是老年人在听力方面的衰老现象。有学者统计,老年性耳聋的患病率在65岁以上的人中高达30%~50%。究其原因,与耳部微血管退化、耳蜗病变以及全身机能退化有关。近年来,医学家研究表明,老年性耳聋与缺铁密切相关。 老年性耳聋的实质是听觉感受器对声信息的敏感性下降。听觉感受器又叫螺旋器,它在内耳的耳蜗中。螺旋器里面的毛细胞是感受声音的关键细胞。为毛细胞供血的微血管直径只有4—5微米,比直径为7.7微米的红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听觉系统也会像毛发变白、牙齿脱落、肌肉萎缩及血管硬化一样逐渐衰老,出现功能障碍,从而引起听力下降,双耳感音传音功能、言语识别能力下降,甚至有自发性耳鸣出现,这就是老年性耳聋,也就是说老年性耳聋是一种生理衰老现象。其发生发展取决于遗传、居住生活环境、身体状况、精神状态等多方面因素,具有明显个体  相似文献   

17.
《人人健康》2004,(12):34
老年性耳聋是指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频听力随之逐渐下降,以至全频听力下降的耳聋,严重者可造成交往障碍.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老年人听力障碍者约占老年人口的50%左右.  相似文献   

18.
耳聋耳鸣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造成耳聋耳鸣的原因很多,有的可能是耳部疾病所致,有的则是全身疾病的一个表现。有些耳聋耳鸣症状可能是突然发病,也可能是缓慢进行性的,甚至是隐袭性的。因此,防治耳聋耳鸣,保护听力是一个值得老年人关心的话题。本期我们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性耳聋伴耳鸣患者在配戴助听器后耳鸣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耳鸣残疾量表(THI),分别在研究开始及配戴助听器2、6个月时对研究对象进行询问并记录,对配戴前后的THI评分分值进行比较。结果配戴助听器前与佩戴2个月、6个月后患者THI评分分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配戴后患者THI分值降低。配戴助听器2个月、6个月THI评分分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配戴助听器前、配戴2个月、佩戴6个月时THI评分降低的差值进行比较,耳鸣频率分组各组间、耳鸣响度分组各组间、不同听力损失水平分组各组间的THI差值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使用助听器可以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的耳鸣症状,一般配戴助听器2个月后耳鸣症状可以获得稳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0.
耳鸣耳聋方     
耳鸣是自觉耳内发响,耳聋是不同程度的听力减退。耳鸣日久,影响听力,可以发展成耳聋。中医辨治耳鸣耳聋的方子主要有: 耳聋1号方;龙胆草6克,焦山栀10克,炒黄芩10克,木通6克,泽泻15克,车前子20克(包),生地15克,柴胡10克,菊花10克,大黄6克,枳壳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