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医院船医疗队海上医疗救护模拟展开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探讨医院船医疗队在海上救护流程及职责,以提高海战时的救护质量。方法根据海战伤的特点,每次100名官兵分别扮演不同的海战伤员。野战医疗所成员50人分成6组,包括指挥组、分类换乘组、手术组、医疗组、医疗保障组和后勤保障组。根据医院船医疗队的流程与各自的职责展开5次训练。分析海战时医院船医疗队救护特点和人员状况,将医院船医疗队的救治岗位进行合理分配,对各级救护人员工作流程及职责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5次模拟训练展开保障能力不同,第1~3次分别为不及格、及格和良好,第4、5次均为优秀,第5次与其他次比较为最好(P<0.01)。结论医院船医疗队南海海上救护流程及职责训练,提高了海上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海上救护理论。  相似文献   

2.
码头救护所展开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码头救护所在海战中的角色不断发生变化,其作用和定义也不断更新.目前,码头救护所作为卫勤保障体系的急救站、收治站、转运站,已成为连接海、陆救护的枢纽,其展开训练应当成为基层舰艇部队卫勤保障训练的重点内容.本文探讨了码头救护所展开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海军疗养院组织码头救护所演练的经验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军事斗争卫勤准备需要 ,根据海军疗养院在战时担负抽组医疗队支援一线的保障任务要求 ,某疗养院、某支队医院和地方医院联合组建码头救护所 ,参加了基地野战条件下的后勤综合保障演练。演练的主要课题有 :卫勤指挥、码头救护所受命、紧急集合、战前动员、快速开进、迅速展开、野战救护 ,海上医疗队到港湾锚地前接伤病员、后送途中救护 ,为返港战斗舰艇补充战材 ,地方救护站野战条件下展开收容等。笔者对海军疗养院组织码头救护所演练 ,提高卫勤保障能力的经验与方法进行了探讨。1 经 验  码头救护所演练贴近实战要求 ,立足野战条…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新需求,探讨如何提高野战医疗所智能化医疗救护能力。方法 分析智能化野战医疗所的内涵、特征和能力需求,提出智能化野战医疗所建设的主要内容,指出智能化野战救护所发展应关注的重点问题。结果 对野战医疗所进行智能化转型升级,加强基于人工智能的卫勤指挥平台、信息通联网络、大数据利用资源库和无人智能化装备建设,极大提升了野战医疗所卫勤保障能力。结论 智能化野战医疗所建设是构建我军新一代卫勤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未来战场医疗救护能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野战医疗所在非战争军事行动时医疗救护的展开效果,提高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方法野战医疗所的10、15、50和120人的编组构成与展开流程的实践回顾。结果本组2314例伤病员中,存活2213例(96%),死亡101例(4%);伤后1h以内死亡23例(23%),24h以内死亡59例(58%);死于创伤合并症者99例(98%),中暑死亡者2例(2%)。结论军队医院野战医疗所在非战争行动时医疗救护的实践,提高了突发事件救护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军队医院野战医疗所的救护经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野战医疗所在平时海上灾害时医疗救援的展开效果,提高海上突发事件的救治能力。方法针对海上突发事件不同规模,探讨野战医疗所的10、15、50和120人的编组构成与展开流程。结果本研究1026例伤病员中,存活987例(96.2%),死亡39例(3.8%);伤后1 h以内死亡9例(23.1%),24 h以内死亡23例(59.0%);死于创伤合并症者36例(92.3%),溺水死亡2例(5.1%),中毒死亡1例(2.6%)。结论军队医院野战医疗所通过平时海上灾害时医疗救援的实践,提高了海上灾害医疗救援的快速反应能力、整体配合能力和救护水平,丰富了军队医院野战医疗所的救护内容与经验。  相似文献   

7.
为加强后勤应急支援保障能力,适应现代高技术条件下海上医疗救护紧急出动、跨区支援、应急展开等卫勤工作,海军某基地于1997年7月在某军港进行了一次舰艇岸基后勤应急支援保障分队演练。有12个后勤专业保障分队和卫勤保障分队共35人参加。医疗救护的要求是对紧急送回某军港的“伤员”救治。要求立即开设码头救护所,具体是对两艘导弹驱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桌面推演教学在野战医疗队组织实施中的应用及效果,以期为创新野战救治训练模式提供参考。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军校35名野战护理培训班学员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案例和道具开展4学时的桌面推演教学。桌面推演教学后,对学员在救护工作组织实施知识、能力、态度方面进行问卷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评价及访谈。结果 学员对野战医疗救护工作的组织实施知识、能力和态度有明显提升,对于桌面推演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焦点小组访谈获取学员学习真实体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综合能力)与意见建议。结论 桌面推演教学法在野战医疗救护工作组织实施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学员救护工作组织实施知识、能力以及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提升野战救护人员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野战医疗所战备药材储备、管理与药学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技术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现代战争的形态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卫勤保障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规律,对我军野战医疗所药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对野战医疗所的人员组织结构,战备药材储备、管理,装箱、摆放,筹措、供应以及药师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等方面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进行探讨,以期提高野战医疗所战时卫勤保障能力,为我军现代卫勤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某医疗队与船坞登陆舰联合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以提升军事卫勤训练质量和海上综合卫勤保障能力。方法 对某舰艇编队救护所医疗队与船坞登陆舰联合开展的20名模拟海战伤伤员救治演练进行分析。结果 笔者总结了联合训练在组织展开、携运行方案、人员能力、平台装备建设、指挥协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经验,并得出相关启示。结论舰艇编队救护所医疗队与船坞登陆舰联合训练尚处在探索阶段,卫勤指挥协同、舰艇医疗系统建设、后方医疗队战备等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军地联合是应急医学救援的发展趋势,建设军地联合应急医学救援信息平台是提升救援水平的重大助力,而研究军地联合应急医学救援信息模型则是其实现的基础,基于部队医院野战医疗所救援流程,结合军队改革新体制,提出了研发军地联合应急医学救援信息模型的总体思路,并探讨了建设信息平台所需的5种基础体系模型。  相似文献   

12.
曾英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8):1116-1118,112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救护,观察组患者提供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有效救护时间、救护成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救护时间与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救护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在室性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及心源性休克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缩短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有效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救护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增强对突发卫生事件的预案认识,提高军队医院卫勤保障能力。方法汶川地震医疗救援实践回顾与反思。结果对抗震救灾卫勤保障工作特点进行了归纳描述与思考。结论建立应急卫勤预案,及时调整方案与实施流程,合理调配卫勤力量,科学实施卫生防疫是震灾医学救援卫勤保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地震灾害的应急医疗救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瞬间导致了巨大人员伤亡和医疗设备损坏。面对震后灾区出现的大批伤员,急需派遣医疗队进行应急医疗救援。如何有效发挥医疗队力量,展开灾区应急医疗救援,已成为一个突出的医学研究课题。本文结合此次汶川地震医疗救援暴露出的问题,探讨了医疗队的组成、科学的物资准备以及现场急救的主要内容和要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防止院前心搏骤停病人急救中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通过对急救进程各环节的分析,整理各环节易出现的纠纷隐患,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急救人员对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病人,防止医疗纠纷的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使心搏骤停的抢救更加顺利。结论通过对心搏骤停抢救的各环节进行分析,合理把握家属心理,对提高院前急救心搏骤停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我国南海海上卫勤保障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提升南战区海上卫勤保障能力,更好履行捍卫祖国主权的神圣使命。方法对我国南海卫勤保障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外军海上卫勤保障经验进行借鉴。结果提出了建立协调的卫勤保障体制;制订全面的卫勤保障计划;建设不同的卫勤保障队伍;实施全面的卫勤训练程序;制订完整的海上救治方法;掌握完美的海上救治技巧;提高抗颠簸的海上适应能力;更新可靠的海上救护装备"八项"对策。结论现代海上平、战时卫勤保障能力的提升,是南战区卫勤保障亟待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严重道路交通伤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护模式及效果.方法 2006-01/2010-10月,院前救护站4人和应急医疗队的4、8、12和48人的编组构成与展开流程的实践回顾.全组展开救护510起,救治严重交通伤病人1976例,对有关伤员现场分类,心、肺、脑复苏,急救手术;后送途中的有效处理;院内急救、手术与术后处理,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制定与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发展相适应的智慧急救平台顶层设计,为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过程 调研组走访院前急救中心、分中心、急救站及院内急诊,通过访谈深入了解北京地区急救信息化现状及问题,分析用户需求,构建智慧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平台顶层设计。结果/结论 顶层设计包括总体架构、数据架构和支撑平台,围绕调度指挥、医疗服务、应急保障、决策管理、公众服务等7大急救职能提出系统功能规划,为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信息化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