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测定虎杖生品与炮制品中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0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06nm。结果:不同炮制品中虎杖苷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盐制〉醋制〉酒制〉豆汁制,而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豆汁制〉酒制〉醋制〉盐制。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可靠,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同时测定,可为虎杖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可靠的参考。不同的炮制方法对虎杖苷、白藜芦醇和大黄素的含量影响较大,其中豆汁制对3种成分的含量影响最大,其虎杖苷含量明显降低,而白藜芦醇和大黄素则升高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RP-HPLC法测定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8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290nm;进样量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 虎杖提取物中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素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10.54...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炮制对虎杖及其炮制品中有效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炮制品中白藜芦醇苷和大黄素进行定性分析,并采用薄层扫谱法和HPLC法对大黄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酒炙品、醋炙品、盐炙品中大黄素含量与生品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 不同炮制方法、辅料对虎杖中大黄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豨莶草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作用。方法:采用在大鼠后肢右侧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的方法建立急性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通过考察大鼠的足趾体积、致炎关节组织腔内白介素10(IL-10) 含量的变化,研究豨莶草乙醇提取物对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豨莶草对大鼠后肢踝关节的肿胀程度有明显改善,血清中的IL-10有明显升高,且豨莶草醇提组比水提组更明显。结论: 豨莶草乙醇提取物对尿酸钠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痛风舒浸膏粉对尿酸所致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双氯芬酸组、痛风舒浸膏粉组,10只/组。采用尿酸钠溶液注入大鼠右侧踝关节腔造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用生理盐水代替尿酸钠。观察各组大鼠用药前后受试关节周径的变化、治疗后关节滑液内白细胞的数量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中K^+、DA、5-HT的含量。结果:痛风舒浸膏粉和双氯芬酸可显著缩小受试关节周径、减少关节滑液中自细胞数量及关节周围软组织中p、DA、5-HT的含量。结论:痛风舒浸膏粉对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有抑制关节肿胀和抗炎、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把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火针治疗组、秋水仙碱治疗组.用火针治疗尿酸钠晶体诱导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观察各组大鼠治疗前后关节周径、滑膜及关节软骨病理变化,检测各组大鼠关节匀浆中的MMP-3含量.结果 火针治疗能明显降低急性痛风大鼠关节肿胀度,抑制滑膜及关节软骨中的MMP-3表达,可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结论 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机制可能与抑制关节滑膜及关节软骨中的MMP-3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痛风宁胶囊(TFN)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影响,阐明TFN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穿刺法对大鼠踝关节注射尿酸钠,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将48只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低(100 mg·kg-1)、中(200 mg·kg-1)和高(550 mg·kg-1)剂量TFN组,秋水仙碱(0.63 mg·kg-1)阳性药对照组,每组8只,均采用灌胃给药。造模后检测不同时间段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检测各组大鼠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踝关节组织匀浆中一氧化氮(NO)水平及血清中尿酸(UA)水平,测定各组大鼠踝关节周围软组织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在0~8 h内阳性药对照组和高剂量TFN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在4h时最明显(P<0.01);低和中剂量TFN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无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对照组和不同剂量TFN组大鼠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降低,其中高剂量TFN组最为明显(P<0.05),低和中剂量TFN组大鼠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对照组和高剂量TFN组大鼠血清中UA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血清NO水平升高(P<0.05);阳性药对照组和高剂量TFN组大鼠软组织及关节液NO水平及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 0.01),低和中剂量TF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FN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烘干、晾干和甲醇新鲜提取对虎杖不同部位中白藜芦醇和虎杖苷量的影响。方法 白藜芦醇和虎杖苷定量测定采用HPLC法,岛津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pack C18柱为色谱柱,甲醇-水溶液(40∶60)为流动相,柱温30 ℃,体积流量0.8 mL/min,检测波长304 nm。结果 通过晾干和烘干处理后,虎杖根皮、叶、根髓部中的虎杖苷和白藜芦醇的量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该结果对于综合开发利用虎杖资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拟改进云南省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传统外敷药剂型, 筛选其中重要有效成分滇重楼制成巴布剂, 并对其炎症调控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 于大鼠足内踝胫跗关节腔局部注射5%尿酸钠混悬液50μL, 制成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对照组外敷无任何药物的巴布剂, 治疗组外敷滇重楼巴布剂, 分别检测4、24、48、72 h后2组大鼠踝关节直径、周长指标的变化.ELISA法检测外周血白介素-1β (IL-1β) 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的变化, 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单核细胞TLR4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滇重楼巴布剂外敷治疗组, 足踝直径及周径在各时间点增加值明显减少, IL-1β在4、24、72 h下降, TLR4表达在48 h降低.结论 重楼巴布剂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IL-1β与TLR4的表达, 减轻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痛风性关节炎小鼠NLRP3/TLRs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6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阳性对照,0.65 mg/kg),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150、100、50 mg/kg),造模给药7 d,每天测定小鼠踝关节肿胀度,观察治疗作用;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表达水平。进一步采用RT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NLRP3/TLRs关键靶点基因及蛋白的表达。结果:关节肿胀度结果显示,小檗碱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8.35%、21.35%、25.35%)和秋水仙碱组(15.35%)与模型组(31.34%)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240,P=0.005)。且各剂量小檗碱治疗后,小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炎性细胞浸润及水肿现象明显减轻。ELIS...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阙散对模型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分别建立大鼠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性关节炎模型,全自动生化分析测定大鼠的尿酸、肌酐、尿素氮,探讨神阙散对高尿酸血症的治疗作用;测定肿胀指数变化,同时取各组大鼠的骨组织进行石蜡包埋、苏木精-伊红(HE)染色进行病理学分析,评价神阙散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实验组模型和对照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造模成功。对高尿酸血症,各给药组和模型对照组相比尿酸、肌酐、尿素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神阙散中、高剂量组差异较为显著。对痛风性关节炎,神阙散高剂量组在用药后2 h即开始对痛风性关节炎产生药理作用,对模型大鼠关节炎肿胀指数具有显著降低作用,在用药后4~8 h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其治疗效果与痛风定和秋水仙碱相当。病理结果显示,神阙散低、中、高剂量组均能改善模型大鼠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结果,且低、中、高剂量组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中剂量组与痛风定和秋水仙碱疗效相当,高剂量组改善作用优于痛风定和秋水仙碱。[结论]神阙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湿痹通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秋水仙碱组,湿痹通高、低剂量组共5组,每组8只。采用踝关节腔内注射尿酸钠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造模后8、72 h各组大鼠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IL-1R)的含量。并测量各组大鼠单位面积关节软组织中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R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炎症指数及功能障碍指数积分均比其它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IL-1、IL-1R含量及关节软组织内IL-1β、IL-1R的表达较其余各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关节软组织内IL-1β、IL-1R的表达湿痹通高剂量组比低剂量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痹通能改善动物模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阻断血清及关节软组织内IL-1和IL-1R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虎杖有效成分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发性2型糖尿病模型KK-Ay小鼠予高脂饲料诱导3周制备DN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大黄素、虎杖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各6只。另设6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组。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干预12周后处死小鼠,取肾脏行HE,PAS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变并进行评分,PAS染色下测定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电镜下观察肾组织超微结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高剂量组小鼠肾小管病变显著减轻(P0.05);大黄素高剂量组,虎杖苷各剂量组小鼠肾小球基质相对面积显著降低(P0.01,P0.05);大黄素各剂量可改善DN模型小鼠肾小球病变,虎杖苷中剂量可明显改善DN模型小鼠肾组织超微结构病变,足细胞足突结构基本正常。[结论]大黄素、虎杖苷能不同程度的减轻DN模型小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对肾脏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木犀草素通过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 88, 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通路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大鼠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60 只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5 组:正常对照组、尿酸钠(monosodium urate,MSU)组、秋水仙碱组、木犀草素低剂量 组(50 mg/kg)、木犀草素高剂量组(150 mg/kg)。于大鼠踝关节局部注射尿酸钠晶体混悬液制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 型,观察各组大鼠不同时间点的关节肿胀指数,并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及滑膜中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IL-1β)、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采用实时PCR检测滑膜 组织中TLR2,TLR4,MyD88 mRNA 水平,蛋白质印迹测定滑膜组织中TLR2,TLR4,MyD88,磷酸化核因子 κBp65(phosphorylated-nuclear factor κB,p-NF-κB p65)蛋白表达,HE染色观察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症细胞情况, 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NF-κB表达。结果: 与MSU组相比,木犀草素高、低剂量组及秋水仙碱组的关节肿胀指数均明 显降低(P<0.05),IL-1β,IL-6,TNF-α 的水平也显著降低(P<0.01),TLR2,TLR4,MyD88 mRNA和蛋白水平及NF- κB的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木犀草素和秋水仙碱组大鼠踝关 节的炎症细胞明显减少,滑膜增生减少,软骨表面光滑,无明显软骨和骨侵蚀。结论: 木犀草素可通过下调TLR/ MyD88/NF-κB通路减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炎症反应,有望成为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熊玉华 《西部医学》2011,23(10):1992-1994
目的探讨水晶丹外敷配合饮食护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35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病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低嘌呤低脂饮食、患肢制动、碱化尿液基础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水晶丹外敷罹患关节,每日更换一次;而对照组也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三餐后加服吲哚美辛肠溶片50mg;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 135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疼痛、肿胀和功能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治疗组(P〈0.01)。结论饮食护理治疗是预防痛风再发作,水晶丹外敷能有效、安全地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骨关节炎性反应,但无证据表明水晶丹能降低血尿酸。同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血尿酸,按时足量服药,在护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吡格列酮对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可行性及机制.方法:于大鼠单侧踝关节腔内注射1 mg (20 mg/ml×50 μl)尿酸钠晶体(monosodium urate,MSU)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以RT-PCR法检测PPARγ在关节炎滑膜0、4、8、24和48 h表达的动态变化.通过比较2、4、6、8、10、12、24和48 h关节炎症、肿胀、功能障碍指数和病理变化观察口服不同剂量(4 mg·kg-1·d-1、20 mg·kg-1·d-1)吡格列酮对关节炎的影响.结果:关节滑膜PPARγ表达呈时间依赖方式增加,在关节炎48 h后尤为明显.在诱发模型24 h内,吡格列酮对关节炎未见明显作用;而在48 h大剂量吡格列酮可显著减低关节炎的炎症、肿胀、功能障碍指数和滑膜炎性细胞浸润,但小剂量疗效不明显.结论:大剂量吡格列酮可显著减轻大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关节炎后期PPARγ表达增加有利于药物起效和痛风的自发缓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受累关节彩色超声图像的变化。方法:选择66例男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分为非布司他组(非布司他40 mg·d-1,n=37)和别嘌醇组(别嘌醇100 mg·d-1,n=29),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UA)、血脂水平和滑膜周围血流信号及受累关节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血UA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6、20和24周,非布司他组患者达到目标血UA值的百分率均较别嘌醇组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非布司他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升高(P=0.001),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别嘌醇组患者治疗前后TC、HDL、LDL和TG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2组患者治疗后大部分痛风结晶消失(非布司他组占71.4%,别嘌醇组占58.9%),非布司他组较别嘌醇组痛风结晶溶解效果更佳。2组患者痛风急性发作期的关节腔积液、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和滑膜周围血流信号均有改善,但2组之间比较未见明显差别。2组患者痛风慢性发作期表现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非布司他可更有效地降低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UA水平,改善痛风急性发作期表现,痛风结晶溶解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7):15-17
目的探讨NLRP3炎性体信号通路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3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实验,分别为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实验和关节滑膜免疫组化实验。每个实验设6组对照实验(正常组,模型组,秋水仙碱阳性药组及GT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例患者。取样观察患者关节滑膜组织,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od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体的表达,分析测定平均积分吸光度(IA)。结果治疗前后对比发现GT中、高剂量组的NLRP3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GT各组IL-1β、IL-6、TNF-α、NF-κB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使用GT和秋水仙碱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时可能会降低NLRP3炎性体信号通路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对患者体内的NF-κB的活化和IL-1β分化成熟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熊玉华 《西部医学》2011,23(8):1558-1559,1562
目的探讨水晶丹外敷配合饮食护理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135例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病人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予以低嘌呤低脂饮食、患肢制动、碱化尿液基础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水晶丹外敷罹患关节,每日更换1次;而对照组也在基础治疗的同时三餐后加服吲哚美辛肠溶片50mg;10天为1个疗程。结果 135例患者均完成治疗及护理。治疗组在疼痛、肿胀和功能评定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多于治疗组(P〈0.001)。结论饮食治疗护理是预防痛风再发作的关键,水晶丹外敷能有效、安全地缓解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的骨关节炎性反应,但无证据表明水晶丹能降低血尿酸。同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血尿酸,按时足量服药,在护理工作中是十分关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