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以猪心肌线粒体为材料,应用免疫转印技术检测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自身抗体。结果表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心肌线粒体30kd多肽抗体。检测的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52.38%。  相似文献   

2.
扩张型心肌病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是否有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存在及其意义,方法:以人心肌线粒体作抗原,应用免疫点印迹(Immuno-dot blot)对24例DCM、20例健康献血者(HBD)进行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检测,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其抗原分子量。结果:10例(41.7%)DCM患者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阳性,而HBD组0%;早期患者阳性率(70%)明显高于晚期患者(21.4%)(P<0.05);DCM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人心肌线粒体特异性抗原的分了量为30KD。结论:①在DCM患者血清中存在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支持DCM与自身免疫有关,对该抗体的检测可作为DCM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②该抗体是DCM患者的早期指标,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消失;③DCM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的检出率与心功能无明显关系;④该抗体的特异性抗原可能为人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扩张型心肌病 (DCM )患者血清中是否有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存在及其意义。方法 :以人心肌线粒体作抗原 ,应用免疫点印迹 (Immuno -dotblot)对 2 4例DCM、2 0例健康献血者 (HBD)进行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检测 ,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其抗原分子量。结果 :10例 (41 7% )DCM患者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阳性 ,而HBD组 0 % ;早期患者阳性率(70 % )明显高于晚期患者 (2 1 4% ) (P <0 0 5 ) ;DCM抗体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心功能指标 (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心胸比例 )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人心肌线粒体特异性抗原的分子量为 3 0KD。结论 :①在DCM患者血清中存在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 ,支持DCM与自身免疫有关 ,对该抗体的检测可作为DCM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②该抗体是DCM患者的早期指标 ,随着病程的进展 ,逐渐消失 ;③DCM抗人心肌线粒体抗体的检出率与心功能无明显关系 ;④该抗体的特异性抗原可能为人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压力超负荷大鼠肥厚心肌线粒体内膜ADP/ATP载体(AAC)转运活性的变化.方法 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腹主动脉缩窄组,术后5周及15周观察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心室重构指标,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大鼠心肌线粒体,用抑制剂终止法测定线粒体AAC的转运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心肌线粒体内腺苷酸含量.结果 大鼠腹主动脉缩窄术后5周出现左心室肥厚,术后15周加重伴心功能减退;术后5周AAC活性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15周时AAC活性显著减低与线粒体内(ATP+ADP)含量下降相一致.结论 压力超负荷后心功能减退的肥厚心肌AAC转运活性降低,使能量产生和利用异常,提示AAC活性改变是肥厚心肌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及心功能减退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6.
7.
点免疫PAP法在抗心肌线粒体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武汉430022)医院科技开发公司隗荣华医院传染科李淑莉心血管病研究所廖玉华,涂源淑本文应用点免疫结合试验[1]结合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DI-PAP)法检测抗心肌线粒体抗体,对...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探讨抗心肌线粒体ADP/ATP载体(ANT)自身抗体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以及人工合成ANT多肽在代替天然ANT蛋白中的价值,用人工合成ANT多肽免疫大鼠,分别在末次免疫后第14、28及42天时行血清抗ANT多肽抗体检测及在体心功能测定。结果表明,63%(17/27)大鼠产生了特异民性抗体ANT多肽抗体,抗体阳性率以末次免疫后第28天时最高(80%),大鼠心功能损害亦在此时最明显。相关分析表明,  相似文献   

9.
免疫印迹法在抗dsDNA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晔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8):4383-4383
目的 评价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免疫印迹法分别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样本进行比对,来验证免疫印迹检测抗dsDNA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选用抗dsDNA抗体阳性样本30 份,抗核抗体(ANA-IIF)阳性样本30份,阴性样本76份,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结果与ELISA 法和IIF法符合率高,敏感度达96.7%特异度达98.7 %.结论 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dsDNA抗体 可获得很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试剂盒操作简单方便,结果判读容易,适合基层检验人员操作,值得在临床推广,作为常规初筛实验.  相似文献   

10.
ELISA及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肌球蛋白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抗肌球蛋白抗体的优缺点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猪心肌组织中提取的心肌肌球蛋白作抗原,以ELISA和免疫印迹法检测48例扩张型心肌病(DCM)和40例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抗肌球蛋白抗体;同时与人工合成的肌球蛋白重链抗原对比。结果 ELISA和免疫印迹法对DCM组抗肌球蛋白抗体检测的阳性率相近(50%对43.8%),但后者能区分针对抗原亚单位的抗体,前者则不能。猪心肌肌球蛋白与人工合成多肽的ELISA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相关性(P<0.01)。结论 以人工合成肌球蛋白重链作抗原,采用ELISA检测抗肌球蛋白抗体既有助于DCM与冠心病的鉴别诊断,又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自身抗体浓度与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DCM患者57例,正常体检者59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抗β1-AR自身抗体浓度和LVEDV.结果 DCM患者抗β1-AR自身抗体浓度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LVEDV呈正相关(r=0.63).结论 DCM病患者血清抗β1-AR自身抗体浓度与LVEDV密切相关;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在DCM的发病机制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心肌重构患者血清中抗β1受体自身抗体和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变化特点、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心室壁增厚、心腔与心壁比值增大、拟行手术的患者28例,正常人10例作为对照.应用链霉亲和素-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技术(SA-ELISA),测定血清中抗β1受体自身抗体;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CD3+、CD4+、CD8+含量及CD4+/CD8+比值,IgG、IgA、IgM及C3、C4含量.结果当心肌发生重构时,患者产生抗β1受体自身抗体,随着术后好转,该自身抗体也会随之降低.当抗β1受体自身抗体存在时,机体的细胞免疫CD4+/CD8+比值明显增高,体液免疫5项指标均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与细胞免疫基本一致.结论心肌重构后,患者抗β1受体自身抗体的变化能反映术后疗效及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可用来指导临床治疗.免疫功能的变化,说明心肌重构早期,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应注意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性预防感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及线性免疫印迹法(LIA)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 386例患者标本同时采用IIF法检测ANA和用LIA法检测特异性自身抗体,结合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AID组和非AID组,将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IF和LIA诊断AID的灵敏度分别为83.02%和60.38%,特异度分别为65.87%和84.13%,两者联合检测诊断AI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3%和94.58%,阴性预期值为85.22%;在222例IIF与LIA结果不一致的AID患者中,有129例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RA),其中结果为IIF(+)LIA(-)的,诊断为RA的114例,占62.30%;结果为IIF(-)LIA(+)的,诊断为RA的15例,占38.46%,其次诊断为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占30.77%,没有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例。结论 IIF和LIA联合检测,可提高AID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且对排除AID诊断是有一定意义的。当两种检测结果不一致时,应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作进一步相关检查,以便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抗Sa抗体的检测方法,研究抗Sa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通过3组正交试验选择免疫印迹法检测抗Sa抗体的最适条件,并用该法检测RA、其他自身免疫病及健康人血清,用免疫胶乳凝集法检测血清中的RF。结果抗Sa抗体对RA的敏感性为42.7%,特异性为100%;RF对RA的敏感性为72.0%,特异性为79.2%。结论抗Sa抗体对RA的特异性高于RF与RF结合使用有利于RA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印迹法检测46例1型糖尿病(T1DM),118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和60例正常人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素抗体(IAA),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T1DM患者的ICA、GADA和IAA阳性率分别为47.8%、69.6%、15.2%,显著高于T2DM和正常组(P<0.01),3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7%和96.7%.结论:免疫印迹法检测糖尿病患者自身抗体对糖尿病的诊断和分型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ANA、抗ds-DNA及ENA多肽抗体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华  郑颖  林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28):6767-6768
目的:探讨检测抗核抗体谱ANA,抗ds-DNA及抗ENA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7例已确诊为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和53例正常体检者的血清进行ANA、抗ds-DNA及ENA多肽抗体的检测,ANA用生物薄片间接免疫荧光法、抗ds-DNA用绿蝇短膜虫间接免疫荧光法,抗ENA用斑点法进行测定。结果:自身免疫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ANA阳性率为74%;抗ds-DNA阳性率为53.2%;抗ENA阳性率为68.8%;抗ds-DNA对SLE阳性率为88.9%,抗ENA谱对鉴别病种意义很大,其中抗Sm对SLE阳性率为42.2%,抗SS-A对SS阳性率为40%。结论:ANA是自身免疫性疾病重要的一类抗体,为非特异性抗体,可作为初筛指标。抗ds-DNA、抗Sm为诊断SLE的特异性指标,抗ds-DNA可作为SLE治疗和监测的指标,抗ENA谱可用于鉴别病种.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和对照分析,可用于自身免疫疾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7.
近年的研究显示,精子膜抗原与生育关系密切,其抗体的产生可导致免疫性不育。目前比较快速的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法是斑点免疫渗滤法,但经与酶免试剂盒相比,市售的胶体金免疫渗滤试剂盒灵敏度不十分理想。因此,我室用自己提取的精子膜抗原,建立了快速检测AsAb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近年的研究显示,精子膜抗原与生育关系密切,其抗体的产生可导致免疫性不育。目前比较快速的抗精子抗体(AsAb)检测法是斑点免疫渗滤法,但经与酶免试剂盒相比,市售的胶体金免疫渗滤试剂盒灵敏度不十分理想。因此,我室用自己提取的精子膜抗原,建立了快速检测AsAb的实验方法。一、材料和方法1.对象不育症患者来自河南大学医学院男性病研究所门诊部,共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25~33岁。对照血清10份来自女学生。2.试剂AsAb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金标抗体及渗滤实验包装盒购自华美生物工程公司。精子膜抗原为本室自制。硝酸纤维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微阵列蛋白质芯片技术建立定量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自身抗体(cTnIAAb)的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并评价该方法的检测性能。方法以心肌肌钙蛋白I(cTnI)-C融合蛋白为检测抗原,对抗原点样浓度、封闭液、封闭时间和二抗进行筛选,以检测结果信噪比最大为标准优化条件。以10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cTnIAAb检测灰度值的第95百分位数为临界值,建立cTnIAAb检测的标准曲线,并评价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检测性能(稳定性、精密度、最低检测限、线性范围等)。采用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500例血清cTnI>0.1 ng/mL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ACS组)的血清cTnIAAb,采用免疫印迹法验证其特异性。结果最优实验条件:抗原点样浓度为50μg/mL,封闭液为2%人乳,最佳封闭时间为12 h,二抗为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羊抗人IgG抗体。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高、低值cTnIAAb的精密度良好,变异系数(CV)均<15%;空白限(Lo B)、检测限(LoD)分别为0.12、0.23 AU/mL;线性范围为0.23~815.00 AU/mL。免疫印迹法结果显示,cTnIAAb阳性样本和阳性对照在相对分子质量40000~55000处均出现特异性条带。ACS组血清cTnIAAb阳性率为8.4%(42/500),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2/100)](χ2=5.023,P<0.05);但血清cTnIAAb浓度2个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CS组cTnIAAb与cTnI无相关性(r2=0.1,P>0.05)。结论自建的定量检测cTnIAAb的微阵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可为cTnIAAb的临床应用提供较好的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抗角蛋白抗体免疫印迹检测技术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抗角蛋白抗体(Anti-keratin antibody,AKA)的免疫印迹检测技术,探讨其临床适用性和实用性。方法提取大鼠食管上皮组织的角质层抗原,通过SDS-PAGE电泳后将其转移到硝酸纤维素(NC)膜上,对病人标本进行AKA的免疫印迹检测,以间接免疫荧光法作对照。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干燥综合征(SS)的AKA阳性率分别为45.8%,8.6%和16.7%。结论免疫印迹法检测AKA比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具有更好的灵敏度,而且操作简便,结果易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