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无偿献血现状 从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后,柳州市的无偿献血工作已进行了近6年。在市政府、有关单位和无偿献血工作者的艰辛努力下.至2004年7月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于无偿献血。至今已13个月.经过了春节和寒暑假等特殊时期以及用血量增加20%左右,我们除了满足辖区的临床用血需求.还有效地支援了南宁、崇左、贵港、河池等地市。  相似文献   

2.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市的无偿献血工作稳步发展,无偿献血率从1998年的不足30%上升至2007年的100%。笔者长期从事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病例时有发生,笔者在工作中遇到因献血不良反应诱发歇斯底里(又名癔症)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10年来,全国各地掀起了无偿献血的热潮,顺利实现了有偿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涌现出许多无偿献血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象青岛、大连、成都、珠海、太原、莱芜等许多城市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被授予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光荣称号。然而,夏、冬两季受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各地血站都会面临淡季缺血,这是摆在全国采供血机构面前的共同难题。  相似文献   

4.
丁永波 《地方病通报》2006,21(4):61-61,67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自1998年颁布实施以来,国内无偿献血模式大多采取以街头流行采血车采血为主,这种形式既具有机动性强,服务快捷方便,又可边宣传边采血,使无偿献血由指令性计划无偿献血向自愿无偿献血工作方向大转移,从而使自愿无偿献血者比例逐年上升.但如果不加强街头采血前的首问筛选工作及初筛检测关,就会造成采集后的血液在初、复检时报废.笔者对造成2003年1~6月的2 770名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者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1998年10月《中国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下简称《献血法》)颁布以来,我国无偿献血事业飞速发展,全国先后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源于无偿献血。但近几年各地自愿无偿献血面临重大的挑战,去年陆续有不少地区不同程度出现临床用血告急,通过媒体紧急呼吁公众应急参加无偿献血的现象常有发生。强化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工作是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的重要保障,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无偿献血长效机制,笔者就无偿献血宣传等方面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自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献血法》,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到自愿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在这支可贵的献血队伍中,少部分志愿者在献血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精神、身体、采血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周围环境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出现献血后头晕、心慌等不良反应,甚至献血不成功。为了减少献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无偿献血者对服务的满意度,保障无偿献血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自愿无偿献血与计划无偿献血对血液质量的影响,确保血液安全。方法:用ELISA法对2003-2007年莆田市79138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BsAg、抗-HCV、抗-TP检测,用速率法对ALT进行检测。结果:自愿无偿献血56792份,计划无偿献血22346份,从2003-2007年,各年的自愿无偿献血逐渐上升,计划无偿献血逐渐下降,自愿无偿献血总不合格率2.993%;计划无偿献血总不合格率3.916%,2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次以上无偿献血人群中,自愿无偿献血含有31.997%,计戈Ⅱ无偿献血含有18.030%;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次献血400ml中人群中,自愿无偿献血含有43.017%,计划无偿献血含有8.198%,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为保证血液安全,应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尽快由部分计划无偿献血向街头自愿无偿献血过渡。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无偿献血工作得到广泛宣传,人们对无偿献血的认识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街头献血车,无偿献血人数急骤增加,但献血时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给献血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也有损献血者信心和积极性,同时给献血者带来痛苦,甚至会造成献血者的流失。为此,本课题对献血过程中不良反应相关性原因进行探讨,为推动无偿献血健康有序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自199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献血法》以来,越来越多的公民加入到自愿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多数献血者在采血车内完成献血过程。采血车为血液中心采集血液和献血者参与献血提供了便利,但由于采血车处于人流密集地区,车内空间有限,外部环境复杂,如何保证采血环境的安全卫生、防止医源性感染的发生、保证血液  相似文献   

10.
一、疟疾防治工作的成绩与现状全国各地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组织实施《1986~1990年全国疟疾防治规划》,积极开展疟疾防治工作,5年内休止期服药人数1410万人次,预防服药2457万人次,治疗病人和疑似病人102万人次,血检10050.6万人次,平均每年在1647万人口地区实施灭蚊措施,疟疾防治取得了显著成绩。疟疾发病人数1985年为56.3万至1990年减少  相似文献   

11.
正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率先实现临床用血100%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400ml献血率达99.78%。近年来由于医疗用血的不断增长,各地陆续出现用血紧张的情况,季节性缺血现象在洛阳市也时有发生。如何动员更多的人参加自愿无偿献血,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是解决采供血矛盾的根本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开展了影响献血行为因素的调查,为科学动员无偿献血者,制定适应新变化的招募策略,壮大无偿  相似文献   

12.
<正>自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国实现了有偿献血到无偿献血的转变,但血液安全问题却日益突出。采供血机构在严格的按照国家标准做好献血者的筛查和血液的检测同时,要做好无偿献血及血液安全知识的宣教工作,提高公民的血液安全意识,是构筑血液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从低危人群中招募献血者,对保障血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  相似文献   

13.
黄聪 《内科》2009,4(2):320-321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以来,无偿献血事业迅速发展,实现了从有偿献血、义务献血向无偿献血的平稳过渡,大部分地区的临床用血完全来自无偿献血。要想把无偿献血工作做的更好,就要加大宣传力度,告知献血前的注意事项,以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而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献血者的积极性和热情,对无偿献血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为避免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建立一支固定、安全的献血队伍,确保临床用血需要,除了考虑如何为献血者提供舒适的献血环境和做好献血前后心理护理外,笔者发现献血不良反应与时间段有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健康报于2005年9月16日~2005年9月30日2次报道了西南某省、市区人民医院因非法采供血被罚6万元的情况;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2005年1月8号日也具体报道内蒙古某地区一个县级医院非法采供血致16人感染艾滋病事件,随后相关人员受到严肃处理,给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和惨痛教训.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正式颁布实施,随后又分别制定和施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站基本标准》及《血站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输血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患者在接受输血的同时也面临风险。因为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输血的血清学检查只做甲型、乙型肝炎和梅毒。80年代开始检查丙型肝炎(HCV)。90年代才对供血者检测艾滋病。经输血还能传播什么疾病,到目前还是未知数。献血法颁布以前,部分地区无序采血,造成艾滋病传播。1998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实施,使输血有法可依,这是防范输血风险的重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不合格报废血液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临床评价肝功能的常用指标,也是卫生部对采供血机构颁布的《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中规定的强制检验项目之一.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实施,流动采血车、献血屋采血成为血站血液来源的主要途径.由于受流动采血的设备条件和无偿献血的流动性及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本站对献血者不进行ALT初筛.根据对血液不合格项目的统计,ALT不合格的比例最高,已超出报废血液的50%.因此,通过对ALT不合格报废血液的原因分析,有针对性的采取一些措施,降低因ALT不合格的血液报废显得尤为重要[1].现将我站自2003年以来的ALT不合格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就相应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自1998年颁布《中华人民献血法》之后,黄冈市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很大发展,特别是近几年,全市的临床用血几乎100%来自无偿献血,并且已逐步形成了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为了解本市的无偿献血者传染性指标的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实施全民食盐加碘后8~10岁儿童碘营养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湖北省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措施后人群碘营养现状。方法采用人口比率概率抽样法(PPS),检测盐碘、儿童尿碘及儿童甲状腺肿大(甲肿)率。结果湖北省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分别从1995年的92.1%和47.8%上升至2005年的99.8%和96.2%;触诊法儿童甲肿率从1995年的11.2%下降到2005年的6.5%;尿碘中位数在200~390μg/L。结论人群碘营养状况良好,湖北省已经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献血法》自1998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无偿献血工作发展迅速,为我国医疗临床急救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临床用血完全依靠无偿献血。但是,随着临床用血量的日益增大,临床用血告急的现象经常出现,血液紧张给采、供血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作为工作在最前线的采血人员,如何解决血液紧张局面,准确、到位、有效的招募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无偿献血招募的技巧和策略做一下简要的总结。1血源招募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自1998年10月《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果断取消了有偿献血,全面推行了无偿献血制度。由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献血事业蓬勃发展,无偿献血由最初的政府行为转变成了现在市民的自觉行动,成千上万的人民群众踊跃参与无偿献血活动,无偿献出的血液基本能够满足临床急救用血的需要。然而,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成分血就不是那么容易,这是因为机采血小板的特殊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