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元四大家治疗头痛特色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金元四大家对头痛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的认识。李东垣认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治疗重在甘温健脾;朱丹溪认为“头痛多主于痰”,治疗注重理气化痰;张子和认为头痛多因邪气侵犯所致,治疗注重祛邪安内;刘完素认为火热是引起头痛的主要因素,治疗多用寒凉。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认为,消渴病并发症的发生多与其"瘀血"相关。本文认为消渴病的病机为"精微不得正化",致瘀原因为"高脂痰浊阻络"。由于高脂痰浊的形成是多病因、多脏腑的共同作用。因而,无论消渴病或消渴病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均具有辨证多样性的特点,非传统理论认为的"阴虚燥热"、"津耗血枯"独为之。  相似文献   

3.
西医认为,慢性糜烂性胃炎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机制、胃壁屏障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而中医认为多与外感邪气,以及内伤饮食、劳逸失度、脾胃虚弱、先天禀赋等因素有关。李佃贵教授认为,慢性糜烂性胃炎与浊毒内蕴密切相关,故以化浊、解毒、清热、利湿为法,并创制化浊解毒方,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带下病     
<正> 带下是妇科中常见病与多发病。若带下在量、色、质、味等方面发生变化时就成为病理性带下。带下不是一个单纯性的疾病,很多疾病均可发生带下。目前全国医学界对带下病又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现将各地的报道综述如下: 一、对辨证分型的认识:1.脾虚湿盛:刘氏认为带下是因带脉失约,冲任不固。脾气虚陷而引起;马氏认为壮年及老妇之带下多责之脾,脾虚多白带;罗氏认为脾虚使带脉驰缓,故而带多状如米泔。程氏、陈氏、王氏认为脾虚生湿,则清阳不升,下降为带下。季氏认为带下多为湿,是脾虚  相似文献   

5.
杨晓帅 《吉林中医药》2011,31(8):788-788
夜啼为小儿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新生儿及婴儿,现代认为其病因多与脾寒、心热、惊恐有关。吾师从业数十年,对此病的认识较有见地,认为此病得之多与初生儿脏腑尚未长成有关,心神不得所养,易受惊恐。  相似文献   

6.
目前临床多将糖尿病归属于中医之“消渴”,认为其主要病机是阴虚燥热,主要涉及肺、胃、肾三脏;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等。然临床中大部分糖尿病患者,特别在早期并没有“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且从养阴清热论治效果甚微。导师王茂泓认为糖尿病的关键病机乃“脾之化机障碍”,并从脾胃气化学说论治糖尿病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周雅新  王玉娟 《光明中医》2022,(16):2906-2909
《四圣心源》一书,理论基础多源于《黄帝内经》《难经》,治法多尊崇仲景。黄元御精通阴阳五行、五运六气,以“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立论,十分重视脾胃及其功能,多次强调培补中气,认为脾升则肝肾升,胃降则心肺降。同时黄元御认为“阴易盛而阳易衰”,提出“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故用药时甘、辛味药物为多,而黄氏有言“降胃必用半夏”,《神农本草经》记载其味辛平,现多认为其味辛温,黄元御则认为半夏具有辛燥开通之性的同时,还有沉重下达之性,且专入胃腑,主用于降逆气。  相似文献   

8.
先兆流产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本病可发展为难免流产、稽留流产,严重影响了孕妇的身心健康。中医认为,先兆流产多属肾气亏损、气血虚弱、冲任不固,损伤胎元,引起胎动不安而致流产。现代医学认为,流产的发生与免疫因素有关,抗心磷脂抗体(ACA)是一种累积多系统、多脏器,并呈现在细胞膜上的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9.
杨莉 《河南中医》2009,29(9):854-854
总结了孙友芹老师治疗继发性不孕的经验,认为本病可以排除先天性的生理缺陷,但大多都有流产或宫腔操作病史,多虚多瘀是其病理特点。中医认为,多为肾虚、瘀血、肝郁、湿热所致,临床可分为肾虚胞阻型、瘀血阻滞型、湿热下注型、痰湿内阻型、肝郁气滞型进行辨治,可结合现代医学检查,同时关注男方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10.
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并接受生食,并认为生食更营养、更健康。不过,营养专家认为,生食未必健康,而且还有更大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