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下颌第三磨牙常常因最后萌出,导致生长位置不足而阻生,阻生易引起冠周炎、食物嵌塞及邻牙破坏等并发症,故临床上常常需要将其拔除,传统劈冠凿骨法拔除智齿术中术后常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拔牙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1]。目前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常采用劈冠凿骨法和高速涡轮机法分牙去骨,本文观察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其治疗过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拔牙效率和降低拔牙术中术后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在萌出过程中,因周围组织存在阻力而不能萌至正常咬合位置,使某些口腔内微生物容易在此大量繁殖生长,引起冠周炎,颌面部蜂窝织炎,第二磨牙远中邻面龋坏。由于该牙的周围阻力及生长发育变异,拔除时常会遇到困难或断根现象,为此,术前常规拍 X 线片了解牙根形态及周围组织的阻力情况对于拔除术有很大帮助。我们就352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X 线牙片进行了详细观察和分析,并结合临床讨论。  相似文献   

4.
黄英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7):215-216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周炎初期拔除下颌高、中位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可能性,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120例处于急性冠周炎初期的下颌高、中位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即时拔牙组与缓解期拔牙组,每组60例。分别于急性冠周炎初期与炎症缓解期拔除患牙,观察记录手术时间、术后张口受限程度、肿胀程度、疼痛程度及干槽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即时拔牙组60例患者均在急性炎症初期拔除患牙,而缓解期拔牙组仅47例患者按医嘱及时复诊拔除患牙。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张口受限与疼痛程度及干槽症的发生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掌握恰当的适应症.选择在急性冠周炎初期拔除下颌高、中位阻生第三磨牙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缩短疗程、减少就诊次数,而并未增加手术时间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牛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路洪波 《哈尔滨医药》2011,31(4):257+259-257,259
目的 研究复方胶原蛋白海绵(collagen sponge)预防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把5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250例,常规方法拔除磨牙后,实验组拔牙窝内放置复方胶原蛋白海绵,对照组牙窝内不放任何药物.术后7 d复诊和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出血、张口受限方面...  相似文献   

6.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与留的利弊是许多学者和临床工作者研究的课题。就3年来收集的在门诊就诊的240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对邻牙的影响及治疗方法作一调查分析,结果表明:3种常见的阻生牙中,以近中阻生牙对自身及邻牙的危害大,对机体危害风险随年龄递增而上升,所以应及早拔除。垂直阻生牙是急性冠周炎的主要病源牙,应当拔除。40岁以后,垂直阻生牙呈可萌出趋势且对机体危害风险下降,应予保留。水平阻生牙虽然对邻牙危害不大,但因萌出困难,为避免并发症,应尽早拔除。  相似文献   

7.
丁芳  张霞 《贵州医药》2005,29(11):1050-1050
我院从2001年始对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开展四手操作护理方案,经过116例患者的治疗后,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就其四手操作的护理经验及护理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马红冰 《北方药学》2011,8(12):93-93
目的:探讨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并发症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对350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的回顾性分析,将其中发生术中并发症的17例病例的原因归类,提出最佳防治措施。结果:本组病例中,操作失误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结论:术前充分估计手术难易程度,操作规范,选择正确的拔除方法,可有效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微创拔牙技术相较于传统拔牙方式的优势。方法选取来本院口腔科就诊的46例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对照组采用传统拔牙方式拔除下颌阻生的第三磨牙。对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判定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为(20.7±5.5)min,对照组患者手术所用时间平均为(32.7±5.8)min。实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2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1例,占4.3%,对照组23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有4例,占17.4%,实验组拔牙后并发症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拔牙技术在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治疗中手术时间及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都优于对照组患者,有利于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下颌急性智齿冠周炎与第三磨牙位置的关系。方法统计我院158例下颌急性冠周炎患者,观察智齿冠周炎发生的解剖因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58例急性智齿冠周炎以垂直阻生最多见,96例(60.76%),垂直阻生龈瓣覆盖76例(79.16%),中位阻生87例(55.06%)。结论垂直阻生、冠周深盲袋大龈瓣、中位阻生的下颌第三磨牙是发生冠周炎的高危因素,可以作为预防性拔牙的指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碘仿明胶海绵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干槽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拔除下颌阻生智齿266颗,术后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即牙拔除后牙槽窝内植入碘仿明胶海绵,咬棉球30min;另一组为对照组,即牙拔除后牙槽窝内不放置任何填充物,只咬棉球30min。对两组干槽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有7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为5.83%,而碘仿明胶海绵组只有1例发生干槽症,发生率为0.68%。两组的发生率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磺仿明胶海绵能有效地预防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后干槽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涡轮钻开沟劈开法、劈凿劈开法及常规法与涡轮钻法相结合拔除下颌阻生智齿的效果。方法下颌阻生智齿患者300例,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A组采用涡轮钻开沟劈开法,B组采用劈凿劈开法,C组采用常规法与涡轮钻法相结合拔除阻生智齿。结果实验A组和C组较B组拔除时间短,术后恢复较好,干槽症发病率低。结论涡轮钻开沟劈开法及常规法与涡轮钻法相结合拔除下颌阻生智齿比凿骨劈开法并发症少,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分析评价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观察下颌第三磨牙( mandibular thaid molar,MTM)与下颌管(mandibular canal,MC)的位置关系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2年5月期间行CBCT检查的存在下颌第三磨牙的104名成年患者(191颗牙)的下颌第三磨牙与下颌管关系进行分类比较,利用CT自带图像处理软件(examvision)对图像测量分析。通过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91颗牙中,共有85颗MTM与MC有接触,在下颌第三磨牙和下颌管的位置关系以及接触的概率均与性别无关(P>0.05) ,而是与二者的位置关系有关,MC位于MTM 舌侧和根间时,二者接触的几率最大。 结论:颌骨CBCT可以完整准确的反映下颌管与下颌第三磨牙的位置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派力奥治疗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来本科就诊的冠周炎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0例常规局部冲洗后上派力奥,对照组46例常规局部冲洗后上牙康,2~3d后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派力奥在治疗下颌第三磨牙冠周炎中,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张宏波  王元银 《安徽医药》2018,22(5):932-934
目的 探讨0.25%氯霉素灭菌溶液的应用对于减轻高速涡轮钻辅助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术后并发症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中低位阻生第三磨牙,拟行高速涡轮钻辅助拔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阻生牙拔除后关创前使用0.25%氯霉素灭菌溶液冲洗拔牙创面,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Ⅱ、Ⅲ度面部肿胀14、4例,Ⅱ、Ⅲ度疼痛30、5例及Ⅱ、Ⅲ度张口受限10、2例均小于对照组25、7例,42、8例和28、4例(P<0.05).结论 高速涡轮钻辅助拔除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时,使用0.25%氯霉素灭菌溶液冲洗拔牙创面,可以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少年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对患者第三磨牙萌出位置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0年6月在本院正畸治疗中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并以同期本院收治的未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的56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下颌第三磨牙位置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第三磨牙位置均有不同程度改变,观察组主要表现为下颌第三磨牙萌出间隙增大,长轴与平面的交角变化量大。结论: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后,第三磨牙萌出间隙明显增大,有助于下颌第三磨牙的正常萌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就独一味胶囊加甲硝唑与单独用甲硝唑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预防伤口出血、感染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进行了临床比较研究,结果发现,独一味胶囊加甲硝唑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伤口愈合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单独使用甲硝唑(P〈0.005),进而表明,独一味胶囊对下颌阻生牙拔除术后预防伤口出血、感染与促进伤口愈合具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地塞米松黏膜下注射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6年11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上海市静安区牙病防治所收治的拔除下颌第三磨牙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地塞米松4 mg组(51例)和地塞米松8 mg组(52例)。对照组术前于下颌第三磨牙黏膜周围1 cm范围内注射生理盐水。地塞米松4 mg组术前于下颌第三磨牙黏膜周围1 cm范围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4 mg。地塞米松8 mg组术前于下颌第三磨牙黏膜周围1 cm范围内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8 mg。观察3组的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症状严重度(Po SSe)量表评分,比较3组的术后肿胀程度和最大张口程度。结果治疗后,地塞米松4 mg组和地塞米松8 mg组饮食、言语、肿胀、疼痛、日常生活评分和总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地塞米松8 mg组这些观察指标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地塞米松4 mg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地塞米松8 mg组1级肿胀占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地塞米松4 mg组,而3、4级肿胀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地塞米松4 mg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地塞米松4 mg组和地塞米松8 mg组最大张口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黏膜下注射地塞米松可改善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后症状,可减少术后肿胀程度,增加术后1周最大张口程度,且地塞米松8 mg优于地塞米松4 mg,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Introduction Impacted third molar extraction causes considerable swelling in the days immediately following surgery. The aim of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was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methylprednisolone as a single 40-mg intramuscular dose in controlling the complications of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 surgical removal.Materials and methods Thirty-five patients were evaluated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a consecutive sampling and double-blind study with intrasubject measurements. Extraction comprised ostectomy with tooth sectioning of both lower third molars under local anesthesia.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40 mg of methylprednisolone injected into the gluteal region, while the controls received no such medication. In each individual one molar was randomly assigned 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other to the control series – with extraction of the two teeth being spaced 1 month apart. Evaluations were made of postoperative pain, trismus and swelling, and measurements were obtained for oral aperture and various distances (tragus-lip commissure, gonion-lip commissure and gonion-external canthus of the eye) before surgery and 2–7 days after extraction. Statistical correlations were made based on the Student t-test for the comparison of means of related samples.Results A statistically and clinically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was observed 2 days after surgery between methylprednisolone administration and increased oral aperture and diminished facial swelling. Likewise, less pain was recorded in the study group 6 h after surgery.Conclusion The results confirm the efficacy of methylprednisolone in providing a more comfortable postoperative course after surgical extraction of impacted lower third molars.  相似文献   

20.
项欢  陆钰  沈洋  吴海珍 《安徽医药》2017,21(7):1322-1324
目的 评估术前拍摄锥形束CT(CBCT)及预防性服用甲钴胺对下颌阻生智齿拔除引起下牙槽神经血管束损伤后出现下唇麻木症状的控制效果.方法 90例拔除与下颌神经管关系密切的阻生智齿的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术前60 min给予甲钴胺片(连续口服,1周内若未出现神经症状则停用)+术后常规消炎止痛治疗,对照组仅术后常规消炎止痛治疗,待病人出现下唇麻木症状时才给予营养神经的药物.采用病人主诉下唇麻木症状和两点辨别觉的方法评估两组病人出现术后神经损伤的情况,并追踪这些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出现下唇麻木症状的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下唇麻木并服用营养神经药物后,所有病人均于术后6个月内恢复.结论 对CBCT显示与下颌神经管关系密切的阻生智齿拔除的病人预防性给予营养神经药物可以减少术后口唇麻木的发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