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80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懿 《贵州医药》2010,34(6):520-521
新生儿多器官功能损害(MODS)多继发于全身严重缺氧状态和感染性休克,是许多新生儿危重疾病的表现。一旦进入器官衰竭期,往往难以逆转。如何有效控制MODS发展,避免器官衰竭的发生,是临床救治的关键。现将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2006—2008年收治的80例MODS患儿的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提高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认识,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方法 分析本院NICU2008年10月~2011年6月收治的42例感染性休克新生儿的临床表现、引起死亡的高危因素及实验室资料的治疗方案的有效性.结果 42例患儿中,25例新生儿痊愈,7例放弃治疗,10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并发多脏器衰竭.临床早期表现均有反应差、嗜睡,肌张力低下、灌注不良,皮肤苍白发花.约46%的患儿伴有呼吸支持增加及呼吸节律的改变,仅31%的患儿有低血压.结论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病死率较高,休克往往发生在血压降低之前,早发现、及时有效地治疗至关重要.多脏器功能衰竭者预后差,累及脏器越多,病死率越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326例新生儿窒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引起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硬肿症、心肌损害、肾脏损害,严重者引起呼吸衰竭、D IC、肺出血、坏死性肠炎。结论多脏器功能损伤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且随窒息程度加重而加重,预防窒息是预防多脏器功能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多脏器功能损伤的关系。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326例新生儿窒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引起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硬肿症、心肌损害、肾脏损害,严重者引起呼吸衰竭、D IC、肺出血、坏死性肠炎。结论多脏器功能损伤与新生儿窒息密切相关,且随窒息程度加重而加重,预防窒息是预防多脏器功能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新生儿休克是新生儿期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其发病原因极为繁杂,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感染最为常见[1]。且本病临床症状表达不具显著特征,病情进展急骤,一旦患儿出现明显症状时,则提示已累及多个器官功能,病情已进展至不可逆性后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也因临床症状在不同时期的特异性表达,家属往往难以理解,从而引起医疗纠纷[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与病情危重程度、多脏器功能损害的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6.
高频震荡通气在新生儿呼吸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呼吸功能衰竭可由多种疾病引起,病情危重常威胁患儿生命。传统的呼吸机治疗有可能造成肺损伤,引起一些并发症,笔者对48例由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是儿科常见的危重病症之一。为了提高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认识,探讨最佳的临床治疗手段,现将近年来我院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转运对救治危重新生儿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近三年危重症转运新生儿的病种分布及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转运患儿主要疾病为早产,缺氧缺血性脑病,呼吸系统疾病,占转诊例数的80.17%,其中胎龄<32周共97例(占8.4%),32~37周共306例(占26.3%).这些疾病多与产科因素,围产期窒息合并脏器损伤有关.结论 加强围产期保健和推广"新法复苏",对提高新生儿的救治水平至关重要;新生儿转运系统的建立,促进医院之间交流,共同提高急救水平,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及伤残率.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呼吸衰竭是一种常见的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较高。常继发于中枢性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参照《乎吸衰竭》的诊断标准(贾杰,1981)并根据呼吸衰竭的程度将本组分为轻度(18例)、中度(28例)和重度(12例)。本组男42例,女16例;年龄≤3天47例,>3天11例;早产儿21例,原发病为新生儿重度窒息32例,新生儿颅内出血6例,新生儿肺炎11例,新生儿蒙被综合征1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2例,新生儿肺出血3例,新生儿吸入综合症3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应用东莨菪碱0.03mg/kg·次~0.05mg/kg·次,不用稀释。每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新生儿急性微循环功能不全综合征。由于重要生命器官的微循环灌流量不足,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及代谢紊乱,最终引起多脏器功能障碍犤1犦。新生儿休克表现不典型、进展快,易延误,如未及时发现并治疗,可迅速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故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我院新生儿科及NICU在2000年3月~2003年3月共临床诊断新生儿休克60例,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儿中男37例,女23例;日龄0~3天48例,3~7天7例,7~28天5例;体重≤2500g20例,2500~4000g34例,>4000g6例;胎龄32~37周22例,37~42周35例…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受损。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主要有寒冷损伤或感染引起,与产后的环境温度有关。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一般以生后1周内发病,以早产、窒息、感染、低体重、缺氧的新生儿为常见。至今仍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硬肿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和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受损.本病多发生在冬春寒冷季节,主要有寒冷损伤或感染引起,与产后的环境温度有关.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一般以生后1周内发病,以早产、窒息、感染、低体重、缺氧的新生儿为常见.至今仍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现将临...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硬肿症是我国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之一。病因为感染、寒冷、窒息、早产等 ,其病情的严重性除与硬肿的范围和原发疾病相关外 ,多器官功能的严重损害是该种疾病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如急性肾衰、DIC、休克、肺出血等。我院自 1996~ 1998年对中重度硬肿症加用多巴胺治疗 ,有效地预防和减轻多器官功能的衰竭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共收治新生儿中重度硬肿症 3 2例 ,男 19例 ,女 13例。其中早产儿 15例 ,足月小样儿 6例 ,足月适龄儿 8例 ,过期儿 3例。发病原因 :围生期缺氧13例 ,感染 9例 ,寒冷 10例。本组病例中并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呼吸衰竭足月新生儿甲状腺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前瞻性、对照性研究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 1年5月在本科重症监护室住院64例呼吸衰竭早期足月新生儿(观察组,其中又分为危重组和极危重组)和同期出生3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在生后第1天第3天和第10天分别抽取静脉血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测(FT3、FT4和TSH).结果 第1天危重组和极危重组FT3、FT4、TSH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第3天危重组FT3明显低于对照组,FT4、TSH 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极危重组FT3、FT4、TS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10天危重组FT3、FT4、T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极危重组FT3仍明显低于对照组,FT4与对照组无差异,TSH较对照组高.结论 呼吸衰竭足月新生儿甲状腺功能损害严重,病情越重,甲状腺功能越低;疾病恢复后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硬肿症是以皮肤、皮下脂肪变硬、兼有水肿为特点的一组征候群。本病主要由寒冷、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是新生儿期的危重急症,可继发肺出血、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因此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对改善新生儿的临床预后,避免各种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临床应用部分胃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实践过程中发现,对于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早期给予完全或部分胃肠外营养,可降低新生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在危重新生儿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NICU2011年7月~2013年5月份收治的165例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入住NICU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测定动脉血乳酸水平;治疗6h后再次进行动脉血乳酸测定,计算6h血乳酸清除率。根据6h血乳酸清除率将患儿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和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清除率<10%),比较两组间的病死率差异;按入院时乳酸水平将患儿分为乳酸轻度升高人群和乳酸明显升高人群,分别比较两组内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间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乳酸明显升高患儿中高乳酸清除率组病死率显著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乳酸轻度升高患儿中高、低乳酸清除率组间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血乳酸清除率可以作为乳酸明显增高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而对于乳酸轻度增高新生儿的预后判断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入院24h 内动脉血乳酸检测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 NC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2年9月纳入标准的胎龄﹥28周或出生体重﹥1000g 的危重新生儿,以患儿入住 NICU为研究起点,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动脉血气分析并测定血乳酸水平及低灌注情况;以痊愈出院或死亡为研究终点,依乳酸水平分为正常乳酸组、高乳酸组、乳酸中毒组。比较各组间的血乳酸水平和 pH 差异及氧分压、低灌注状态、病死率、住院时间及疾病分布状态。结果危重新生儿131例(NCIS 评分﹤70分125例,符合单项评分标准6例),其中男73例,女58例。平均日龄(4.1±3.1)d,胎龄28-42(35.5±3.3)周;出生体质量1010-4300(2145±926)g;乳酸中毒组死亡率明显高于高乳酸组及正常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乳酸中毒组出现低灌注状态明显高于高乳酸组和正常乳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血乳酸可以作为危重新生儿预后判断的一个良好指标,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与预后的相关性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气胸并发呼吸功能衰竭的抢救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时期非常严重的疾病,而张力性气胸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更是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危重症,危及生命。自2003年6月-2005年11月,我院新生儿内科收治新生儿气胸患儿21例,其中张力性气胸患儿6例,采用内外科综合治疗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多功能呼吸机抢救新生儿呼吸衰竭50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枫 《福建医药杂志》2001,23(4):139-139
新生儿呼吸衰竭 (下称呼衰 )是指新生儿期各种严重疾患所致的呼吸功能不全的重症 ,小鸟 型多功能呼吸机的使用 ,使危重新生儿病死率大幅度下降。我院新生儿科采用多功能呼吸机抢救呼衰患儿 5 0例 ,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0例中 ,男婴 37例 ,女婴 13例 ;年龄≤ 7天 43例 ,>7天 7例 ;早产儿 <37周 2 0例 ,足月儿 2 6例 ,过期儿 4例 ;均符合新生儿呼衰诊断标准。平均上机时间为 85小时 ,其中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10例 ,新生儿胎粪吸入征 5例 ,新生儿肺炎 10例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变 19例 ,感染性休克 1例 ,新…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诊治.方法 回顾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诊治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96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96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儿经积极救治83例痊愈,痊愈率86.45%.10例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3例自动出院.结论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儿是急危重症,对有高危的原发疾病时临床中高度重视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早起临床症状,能够做到早发现,尽早全面积极救治,控制病情发展,阻断全身多系统器官衰竭的序贯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