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苇茎Phragmites communis Trin.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有机溶剂提取, 反复硅胶柱色谱和重结晶法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结构 以A549肿瘤细胞株为研究对象, 采用 MTT 法对所分得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结果:从苇茎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 14 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金色酰胺醇酯(aurantiamide acetate, 1)、2,3-dihydroxy-1-(4-hydroxy-3,5-dimethoxyphenyl)-1-propanone (2)、阿魏酸(ferulic acid, 3)、对香豆酸(p-coumaric acid, 4)、丁香酸(syringic acid, 5)、香草酸(vanillic acid, 6)、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 acid, 7)、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nhyde, 8)、棕榈酸(palmitic acid, 9)、十七烷酸(heptadecanoic acid, 10)、β-谷甾醇(β-sitosterol, 11)、豆甾醇(stigmasterol, 12)、α-D-葡萄糖(α-D-glucose, 13)和β-D-葡萄糖(β-D-glucose, 14), 它们对A549肿瘤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活性。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芦苇属植物中分得, 化合物4、5、7、8 和10为首次在该种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苇茎汤出自《千金要方》,异名:千金苇茎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篇·附方》),为治疗肺痈名方,临床上常用于肺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炎、百日咳等病症的治疗。由苇茎、苡仁、冬瓜仁、桃仁组成。主治:肺痈,咳,有微热,唾吐臭痰脓血,胸中隐隐作痛,咳则痛增,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风热毒邪侵肺,阻碍营卫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3.
千金苇茎汤,药味精简、药性平稳,是笔者40年来常用方剂。为探讨苇茎汤临床运用,谈谈个人浅见。1 苇茎汤并非专治肺痈苇茎汤首见于《金匮》,历代方书和近代讲义教材都收录在肺痈门,成为治肺痈专方。明清以降,唯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善用苇茎汤治疗湿温和内儿科疾患。叶氏用于咳嗽、吐血、肺痹、哮喘、风温、暑证、痰证(《临证指南》),昊瑭加杏仁、滑石治“热饮”引起“太阴湿温喘促”、小儿湿痉、麻疹痉咳等(《温病条辨》),大大的扩大了本方临床应用,对近代医家有较大的影响,如近贤蒲辅周认为苇茎汤属通阳利湿法,用于乙脑、  相似文献   

4.
苇茎汤出自《备急千金要方》,主治肺痈证。近年来在临床中应用甚为广泛,可用于治疗大叶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油液吸入性肺炎、右肺中叶综合征、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小儿过敏性咳嗽、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上颌窦炎、鼻窦炎、阑尾周围脓肿、慢性结肠炎等多种证属热毒蕴滞、痰瘀互结所致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黄栌为漆树科黄栌属植物,具有降酶、降黄、利胆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目前,对黄栌的研究多限于抗肝化学性损伤和抗凝血等。为了更好地研究黄栌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本文对黄栌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苇茎汤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苇茎汤出自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由苇茎、桃仁、苡仁、冬瓜仁组成,功能清肺化痰,逐淤排脓.医方主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痛".[1]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苇茎汤出自唐·孙思邈《千金要方》,由苇茎、桃仁、苡仁、冬瓜仁组成,功能清肺化痰,逐淤排脓。医方主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痛。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周敏 《内蒙古中医药》2009,(12):53-53,56
苇茎汤出自唐&#183;孙思邈《千金要方》,由苇茎、桃仁、苡仁、冬瓜仁组成,功能清肺化痰,逐淤排脓。医方主治“咳有微热,烦满,胸中甲错,是为肺痛。笔者运用本方加减治疗临床各科疾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是活血化瘀的经典名方,具有行气止痛、活血祛瘀的作用。通过对近10年有关血府逐瘀汤文献和书籍整理表明,血府逐瘀汤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皂苷类、有机酸类、萜类等主要化学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活性、防止血栓形成、抗炎抗氧化、提高巨噬细胞快速吞噬能力、调节糖脂代谢、抗肿瘤、改善免疫功能、促进血管新生等药理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颅脑损伤、代谢综合征、痛经等。该文从血府逐瘀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以期为该方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蜂胶是我国传统中药,具有补虚弱、化浊脂、止消渴的功效,外用可解毒消肿、收敛生肌。蜂胶中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目前已从蜂胶中分离鉴定出黄酮、酚酸、萜、糖、氨基酸、脂肪族、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类化学成分400余个,其中黄酮、酚酸、萜等类是其主要活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蜂胶具有抗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抗肿瘤、降血糖、调血脂、保肝、神经保护、免疫调节、促进伤口愈合、抑制黑色素生成等广泛的药理活性。临床上,蜂胶常用于治疗牙周炎、口腔溃疡、高脂血症、幽门螺杆菌感染、皮肤烧烫伤、鸡眼等疾病。查阅近20年来国内外蜂胶相关的研究报道,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蜂胶的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连翘化学成分及其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伟  董诚明  杨朝帆  陈浩 《中国现代中药》2016,18(12):1670-1674
连翘作为市场上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其用量近几年逐年增长,而连翘药材主要以野生为主。笔者综述了连翘的资源分布以及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探讨了连翘的开发前景及药用价值,其目的在于最大化利用连翘资源。  相似文献   

12.
徐智勇 《中医药导报》2006,12(11):80-82
通过对近20年来国内外文献的检索与查阅,对蛇莓药材的研究概况,从化学成分、药理、药效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的“经验描述”新药开发模式下,创新药研发无法综合利用已有信息,开发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引发安全性隐患。因此,探索并建立更高效更安全的创新药物临床开发新模式和新机制尤为必要。近年来,FDA和EMEA陆续提出并践行的以“知识综合”为特征的药物临床研究模式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它利用模型与模拟技术定量地综合分析和预测创新药在患者体内的暴露/效应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帮助在获取足够信息的同时,在临床试验中尽量减少所需受试者数量,并保障临床试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10种药用黄芪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黄芪是最常用的中药材药物之一,药用黄芪属植物在国内有明显的地域应用特点。该文论述10种具有代表性的黄芪属植物的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分属5个亚属。10种黄芪属植物分别是簇毛黄芪亚属中的乌拉特黄芪(Astragalus hoantchy),背扁黄芪(A.complanatus);黄芪亚属中的梭果黄芪(A.ernestii),膜荚黄芪(A.membranaceus),蒙古黄芪(A.momongholicus var.mongholicus),多花黄芪(A.floridus),金翼黄芪(A.chrysopterus),草木樨状黄芪(A.melilotoidesll);华黄芪亚属中的华黄芪(A.chinensis);裂萼黄芪亚属中的斜茎黄芪(A.adsurgens)。47种皂苷类化合物中,膜荚黄芪中发现37种,蒙古黄芪10种,梭果黄芪6种,多花黄芪4种;85种黄酮类化合物中,蒙古黄芪40种,膜荚黄芪31种,斜茎黄芪21种,梭果黄芪3种,背扁黄耆15种,乌拉特黄芪3种,金翼黄芪1种,草木樨状黄芪3种;蒙古黄芪中得到6种生物碱。黄芪多糖类因为提取工艺不同,得到的结构有很大差异。药理作用主要从对人体的免疫系统、抗衰老、抗病毒、抗肿瘤以及对心血管方面的作用论述。  相似文献   

15.
陈红映  孙建辉  于泽玥  陈敏  李洪梅 《世界中医药》2021,16(7):1031-1035,1040
玛咖(Lepidium meyenii Walper,Maca)为十字花科独行菜属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源自南美洲,有悠久的食用历史.除了秘鲁当地人食用玛咖,全世界对玛咖的需求都在增长,玛咖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我国,并于2011年获批为新资源食品,现阶段我国云南、西藏等高海拔地区均成功引种玛咖.研究表明,玛咖对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大蒜作为传统的调味品,同时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属药食两用中药。传统上,大蒜主要用于消肿、解毒、杀虫;现代研究表明,大蒜在防治肿瘤、缓解三高、降低胆固醇以及延缓衰老等方面都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受到了众多学者青睐。大蒜主要含有蒜氨酸、大蒜辣素[其不稳定,分解生成小分子硫化物,主要包括二丙烯三硫化物(DATS),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ADS),二烯丙基硫化物(DAS)等,这些成分也是大蒜油的主要成分],蒜氨酸酶、大蒜挥发油、大蒜皂苷、大蒜多糖、微量元素等;其中,大蒜多糖是大蒜中一类重要的化学成分,它也是大蒜药效的物质基础之一。大蒜多糖相对分子质量在9~10 k Da,属于小分子杂多糖,水解发现其主要含有果糖、葡萄糖等,质量控制主要为检测总多糖和多糖分解后的单糖含量;大蒜中大蒜多糖的含量在70%以上;提取方法主要有回流提取法、超声提取法、酶法等。大蒜多糖具有增强免疫、抗氧化、抗病毒、保肝、保护心肌、防止心肌纤维化等多种生物活性,可开发成药品与保健品;除此之外,它还可以作为食品原辅料,用于食品生产。因此,大蒜多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开发利用前景。本文就近10年对大蒜多糖的组成、提取纯化方法、含量测定、药理活性、应用等内容进行了全面归纳总结,为其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连与吴茱萸及其不同配伍的药性研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四性、黄连与吴茱萸近年来的国内外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从黄连与吴茱萸配伍的化学成分、药理及药性的现代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黄连与吴茱萸及其不同配伍的药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配伍后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药理及临床应用方面,而对于药性药效物质基础以及在分子细胞水平对其配伍后药理药效机制的研究不多。结论:黄连与吴茱萸的药性研究亟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8.
当归多糖的药理学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从当归对免疫系统的作用、血液系统的作用、抗肿瘤、抗辐射损伤、镇痛、抗氧化等7个方面,对当归的药理作用进行阐述.旨在指导临床,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自出生后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有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物质,而肝助脾之健运,肝脾相互配合,肝舒脾健,气血充足,外能濡养四肢百骸、筋肉皮毛,内能供应五脏六腑、经脉骨骼,全身内外得以营养旺盛,后天之本坚固.而情志不遂,可导致肝气郁结,疏泄失司,木不疏土,则脾气亏虚,形成了肝郁脾虚证;其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综述地西他滨的药理作用、药动学及临床评价。方法以近几年国内外代表性的论文来依据,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与结论地西他滨的适应证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另有研究,其对镰状细胞性贫血、髓性细胞白血病以及一些实体瘤也有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