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门诊抽血室医院感染标本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门诊抽血室医院内感染情况。方法 :通过对空气培养、医护人员的手、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 4项指标 112 0份标本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112 0份标本检验结果合格 10 30份 ,合格率 92 % ,不合格标本 90份 ,培养出细菌 87份。结论 :通过监测抽血室的医院感染标本 ,了解了院内感染情况 ,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了医护人员之间、医患之间以及和家属之间的交叉感染 ,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预防了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护理管理学     
051915 门诊抽血室医院感染标本检测结果分析 /李爱娣 //齐鲁护理杂志 .- 2 0 0 4 ,10 ( 4) .- 2 57~ 2 58通过对空气培养、医护人员的手、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 4项指标共 112 0份标本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112 0份标本检验结果合格 10 30份 ,合格率 92 % ,不合格标本 90份 ,培养出细菌 87份。通过监测抽血室的医院感染标本 ,了解了院内感染情况 ,有效地减少和防止了医护人员间、医患之间以及和家属间的交叉感染 ,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 ,预防了医院交叉感染的发生。表2参 2 (原文摘要 )0 51916 ICU患者耐碳青酶烯 -鲍曼不动杆菌阳性…  相似文献   

3.
血源性污染是门诊采血室护士感染疾病的主要因素.目前,研究发现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20多种传染性疾病.采血室护士每天要大量采集静脉血标本,在操作过程中易被血液污染.采血室护士是接触带有病原体血液最多的人群之一,容易受到各种病原菌的威胁.因此,如何做好采血室护士的安全防护、减少医院内交叉感染、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现将门诊采血室护士血源性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院内感染管理规范在检验科采血室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院内感染管理、医疗质量管理、医疗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贯彻在检验科采血室的工作流程中。结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减少了交叉感染、降低了职业暴露、针刺伤及血标本的污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检验科采血室实施院内感染管理规范能有效减少交叉感染及血标本污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新生儿室医院感染发生率和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因素,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依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方法,对监测时间段内的所有患儿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监测.结果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例次率从第1监测月份的15.09%降至第12监测月份的2.53%;监测期间新生儿室的病原学标本送检率达到40.5%.结论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医护人员医院感染病原学标本送检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韦炜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4):1858-1859
目的探讨标本采集不规范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人民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 4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血液生化标本。有320份标本溶血(5.00%),6份标本污染(0.09%),1份标本错误(0.02%)。结果标本溶血、采集时机不规范及标本采集之后未及时送检等是标本采集不规范的主要原因。结论标本采集不规范会对生化检验结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医院标本采集人员在采集标本时应该掌握好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时机,并及时送检。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cTnI检测报告周转时间(TAT)的因素,为缩短cTnI报告时间提供依据。方法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实验室管理系统统计2012年6月门诊和急诊患者cTnI的TAT>1h的标本,回顾性调查、分析其延长原因。结果 TAT延长检测实验室分析前处理占14.3%,仪器分析占9.5%,结果审核占4.8%,合计不符合率28.6%(18/63);检测实验室外因素缴费占27.0%,中心采血室采血占19.0%,标本运输占19.0%,取报告占6.3%,合计不符合率为71.4%(45/63)。优化工作流程能将TAT缩短到40min。结论医院各相关部门应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改进工作流程缩短TAT,为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赢取更多的抢救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经过回顾性调查,对本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及致病菌检出情况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 2006-2008年,该医院共送检标本2 261份,其中1469份为医院感染病人标本,阳性率为64.97%。在检出的阳性标本中,以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构成比为92.04%;其次为血液标本,构成比为3.88%。在检出的1 469例医院感染病人不同标本中,检出革兰阴性杆菌944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构成比分别为32.13%、15.58%和9.80%。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65株和白丝酵母菌66株。结论该医院综合ICU病人标本细菌检出率较高,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以呼吸道标本检出率最高,应重点加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影响门诊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室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的进步和人类对疾病的不断认识,现代医学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越来越依赖实验室检验。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是必须获得高质量的标本。因此,采血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检验结果。室前因素指从患者准备抽取标本到送至检验科这一时段的质量控制。由于真空采血管是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检验采血新产品,护理人员必须了解采用真空采血管存在的室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在采集血标本前应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状态、做好采集前的准备、标本运输等工作,做好室前监控,才能保证标本的检验质量。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单位,承担了大量的标本采集工作。本文现对影响门诊真空采血标本质量的室前因素综述如下,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节管理法在采血室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2011年1 ~12月由护理部制订细节管理制度,内容包括:单人核对制、采血用物放置流程、生物安全量化管理.观察采血室人员核对差错率、不合格标本率、护士职业损害情况,并与2010年1~12月进行对比.结果 单人核对法与双人核对法标本错误率差异不显著;实施细节管理后不合格标本率为0.241%,较2010年标本不合格率(0.474%)明显降低(P<0.05);采血室护士感染率由2010年的68.75%下降到2011年的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细节管理,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实施单人核对制度,加强采血用物有序放置,严格量化个人和采血环境消毒任务,能有效提高采血的安全性,防止采血人员的职业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室环境物品消毒效果及病原菌检测。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对不同消毒方法对室内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进行了观察。结果使用紫外线灯管消毒30~60 min后,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清除率为87.3%;用循环风空气净化器运行60 min后,对室内空气中自然菌清除率为98.5%。在两种空气消毒法消毒条件下,室内环境物体表面及其他消毒对象的消毒效果保持也存在差别。结论循环风空气净化装置的应用可明显提高血液透析室空气和室内环境卫生质量,有助于防控透析后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外周血白细胞不高的脓毒症患儿临床特征及病原组成.方法 选取2013-2020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84例外周血白细胞不高的脓毒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仅检出革兰阳性菌患儿分为革兰阳性菌感染组(n=27),仅检出革兰阴性菌患儿分为革兰阴性菌感染组(n=26),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结果 84例患儿,发...  相似文献   

13.
深静脉置管行血液净化治疗临床病例分析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目的总结血液净化治疗患者留置临时性中心静脉导管的经验,探讨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以及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004年2月~2005年6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行临时性单针双腔静脉导管留置术血液净化治疗病例223例,其中颈内静脉置管193例(右181例,左12例),右锁骨下静脉置管21例,股静脉置管9例(右8例,左1例).分析不同置管方法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置管术中的常见并发症有:误穿动脉8例(3.6%),皮下血肿10例(4.5%),穿刺部位渗血3例(1.3%).置管术常见远期并发症有:导管相关感染28例(12.6%),导管栓塞9例(4.0%),导管意外脱落5例(2.2%),血流量不足(血流<180ml/min)21例(9.0%).带管时间3~155天.结论临时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血管通路的一种方便快捷方法,操作技术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是建立血液净化治疗临时性血液通路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8 年陕西省人民医院全自动血培养仪及配套鉴定系统分离病原菌的实验室特征及耐药率分析,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8 年陕西省人民医院临床送检的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率进行回顾 分析。结果 血标本培养的阳性率为9.92%,共分离病原菌962 株,革兰阴性菌598 株、革兰阳性菌354 株、真菌10 株; 其中革兰阴性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占23.0% (221/962) 和肺炎克雷伯菌占18.3% (176/962);革兰阳性菌主要为表皮葡萄 球菌占10.2% (98/962) 和人葡萄球菌占8.5% (82/962);真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占0.6%(6/962)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 占0.4%(4/962)。血培养阳性率较高的科室分别为肝胆外科、急诊外科、血液内科、重症医学科和呼吸内科。大肠埃 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98.2%;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加环素的敏感率 为100%。结论 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其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临床应重视血培养标本的送检情况 和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早期控制血流感染,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终末期肾病血液净化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探讨其医院感染特点。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4-2005年间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住院病史,分别收集并统计血液透析(血透)和腹膜透析(腹透)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调查血液净化患者病史400份,发生医院感染76例次。血透患者医院感染中肺部感染居首位,占53.3%,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次是血流感染及尿路感染,分别占16.7%和15.0%,病原菌均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肺部感染临床情况复杂,真菌感染占一定比例,血流感染发生与深静脉插管保留时间相关,尿路感染中无症状菌尿症占多数。腹透患者医院感染中肺部感染居首位占65.5%,真菌居多;其次是腹膜炎占20.7%,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两组中复数菌感染和多部位感染均占一定比例,且病情严重。结论 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感染种类及病原菌组成复杂,肺部感染最常见,真菌感染率上升。临床医师需高度重视预防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血管内置管后感染监测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血管内置管后感染的病原学,加强预防控制和消毒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4.1~2008.6年本医院住院患者血管内置管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进行了调查。结果浅静脉、深静脉留置、外周中心静脉置管留置、中心静脉插管留置、血透和人工肝等动静脉穿刺置管留置患者共5986例,发生置管相关性感染86例,感染发病率为1.44%。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阳性球菌87例,占60.8%;革兰阴性杆菌47例,占32.9%;真菌9例,占6.3%。多数致病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结论引起血管置管后感染的致病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多数对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方法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32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并结合K B药敏实验法,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进行结果判读。结果住院患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脊液标本1 990份共分离病原菌181株,检出阳性率9.1%(181/1 990)。细菌检出率95.0%(172/181),真菌检出率5.0%(9/181),其中肺炎链球菌19.3%(35/181),表皮葡萄球菌18.8%(34/181),大肠埃希菌17.1%(31/181)。3种主要细菌的分离率较高,主要集中分布在1岁以内患儿。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较高,分别为41.9%(13/31)和50.0%(3/6)。主要的革兰阴性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厄它培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为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细菌。结论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进行培养和药敏实验,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对降低细菌的耐药和提高药物的敏感性,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后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引起经皮经肝胆道引流(PTCD)术后感染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并比较血液细菌培养和胆汁细菌培养在检出致病菌上的差异。方法:对2年来31例梗阻性黄疸患者在PTCD术后感染时分别采集血液和胆汁,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测试。结果:31份胆汁中有29份标本培养出细菌,阳性检出率为93.5%;共培养出细菌37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24株(64.9%),革兰阳性球菌8株(21.6%),真菌5株(13.5%)。革兰阴性杆菌对亚安培南/西司他叮的敏感率最高,为92.3%,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敏感率分别为84.6%、84.6%。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0%,丁胺卡那霉素92.3%敏感。结论:胆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血细菌培养。  相似文献   

19.
Biofilms on indwelling vascular catheters.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BACKGROUND AND METHODS: Some bacteria have a natural tendency to adhere to available surfaces and to form biofilms. Biofilms have been demonstrated on right heart flow-directed catheters, endocardial pacemaker leads, urinary catheters, and other medical devices. In this study, we examined arterial an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that had been in place in ICU patients between 1 and 14 days for the presence of bacterial biofilms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and a special scraping/sonication bacterial recovery technique. The data taken from these processes were compared with skin entry site swabs and blood cultures and correlated with patient data on infection, bacterial colonization, and antibiotic use. RESULTS: Extensive biofilm formation was demonstrat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on all 42 arterial and 26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Bacteria were seen within the biofilms on 69% (29/42) of the arterial and 88% (23/26) of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 These two direct methods for the detection of biofilm bacteria on the catheter surfaces demonstrated the presence of adherent organisms on 81% of devices examined. Some catheters that had been in place for only 1 day were colonized by bacterial biofilms. Biofilm scraped from catheter surfaces and dispersed by mixing and sonication yielded cultures (32% of catheters) of predominantly skin bacteria. In a few instances, the recovery of bacteria from biofilms on vascular catheters coincided with positive cultures from skin entry site swabs and/or from the blood of the patient,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bacterial recovery from the catheter surface, entry site, and/or patients' blood. CONCLUSIONS: Direct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68 vascular catheters that had been in place 1 to 14 days showed that most (81%) were colonized by bacteria growing in slime-enclosed biofilms. In many cases, this colonization of catheter surfaces could be confirmed by special biofilm culture recovery methods. Although the clinical importance of bacterial biofilms on catheter surfaces is speculative, their presence and potential to serve as a nidus for infection and bacteremia in critically ill immunocompromised hosts are cause for concern.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感染的病原菌种类、菌群分布及耐药性情况。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血液科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 292例,采集临床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分析其菌群分布及耐药率。结果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感染的感染率为30.57%。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占47.85%;其次为血液感染占20.97%。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为367株(65.77%),革兰阳性菌为142株(25.45%),真菌49株(8.78%)。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中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真菌则主要是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碳青霉烯类和加酶抑制剂药物在革兰阴性菌感染中敏感率最高,在90.00%以上。革兰阳性菌感染中糖肽类和达托霉素的敏感率都是100.00%,其次是替卡西林/棒酸,敏感率是84.93%。感染的真菌所用的抗真菌药物,敏感率都是100.00%。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感染的感染率较高,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是主要病原菌且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较高,革兰阳性菌和真菌在感染中也占有较高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