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与血病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牌与血病也是密切相关的。一、藏营、裹血《灵枢·本神》篇载:“脾藏营”,《难经·四十二难》谓:脾“主裹血”。“藏营”即指血液的化生与脾有关。“裹”与“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相似文献   

2.
王心好 《新中医》1991,23(7):10-12
《灵枢·本神篇》云:“脾藏营”,营者阴血也,因此脾所藏之营阴即脾阴,故脾阴之含义:一是指脾所化生、所统摄之阴血;一是指由脾升清转输之津液。故脾阴虚证包  相似文献   

3.
脾虚以脾阳虚和脾气虚为多,而脾阴虚临床每每可见。脾阴是指藏于脾中的阴液,即水谷所化生的营血、津液、脂膏之类的精微物质。《灵枢·本神篇》有谓“脾藏营”、“营出中焦”。所以,脾阴既是水谷化生的产物,又是脾胃受纳、腐熟水谷和运化精微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的“脾”与“血”有着密切的关系。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又主中焦之气,化生营气,营气是血中之气。《灵枢·邪客》篇说:“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指出了脾与生血有关。  相似文献   

5.
《灵枢·邪客》云:“卫气者,……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藏六府。”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内经讲义》(1984年版)释;“足少阴之分间,指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的交接处。”《黄帝内经灵枢译释》和《灵枢经校释》均释为“足少阴肾经之起点”,历代注家于此或阙如弗释,或增义为训。  相似文献   

6.
略论藏象与藏腑说之异同刘清安徽省六安市卫生进修学校(237008)张家山《脉书》尚无藏腑说,《灵枢》出现了藏腑理论。《灵枢·热病》谓:“火者心也……水者肾也……木者肝也……金者肺也……土者脾也”。不过,《灵枢》藏腑理论主要围绕“五藏六腑”。如《灵枢·...  相似文献   

7.
《灵枢·营气篇》:“气从太阴出……,从脾注心中。”一日十二地支与脏腑相配,己属脾,午属心。若脾气充盈,则心气旺盛。日中阳隆,人当畏热。正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是不应四时之  相似文献   

8.
营卫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对营卫的阐发内容极为丰富,笔者拟从营卫的生理、病理、治则及临床应用方面略述管见。1 营卫的生理1.1 营卫的含义 营卫在《内经》不同的篇章有着不同的含义,如《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本神》篇曰:“脾藏营”,说明营是水谷化生的精气。《灵枢·营气》篇曰:“精专者,行于经遂,常营无已”,即水谷化生的精气中,精纯的部分,行于经脉之中,经常运转不止。《灵枢·脉度》曰:“脉为营”,指脉是血气运行的管道。《素问·玉机真脏论》曰:“冬脉如营”即冬脉营居于内。《素问·痹论》又曰:“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即卫气是水谷所化生的  相似文献   

9.
1 调肺运脾可强身之气机体气的生成,主要依赖肺的呼吸和脾的运化功能,肺所吸入的清气和脾胃所运化的水谷之气,是组成气的重要物质基础。《灵枢·决气篇》云:“上焦,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是谓气”。又《灵枢·营卫生篇》云:“上焦之气出,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为精液,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因此,呼吸功能与运化功能  相似文献   

10.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乙亥(公元1155年),锦官史崧校正“家藏旧本”《灵枢》九卷,共八十一篇,并增修音释,附于卷未,刻为二十四卷(后人改为十二卷),即为流传至今之《灵枢经》。皇甫谧所见之《针经》,王叔和撰引之《九卷》,王冰所谓之《灵枢》,以及史载之《九灵》、《九墟》等,均与之不尽相同,是为多种古传本。据载北宋校正医书局曾经校正过《灵枢》,但未见其校本传世。  相似文献   

11.
一、脾虚之阴阳五脏皆有阴虚、阳虚之别。脾有阳虚,也有阴虚,这是祖国医学脾胃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内经》就知有脾阴的存在,识脾阴源于中焦。如《灵枢·本神》指出。“脾藏营”,《灵枢·营卫生会》  相似文献   

12.
《灵枢·九针十二原》开始部分有这样一段文字:“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未覩其疾恶知其原”,其中“神乎神客在门”六字,诸家注本标点不一:一种是“神乎神,客在门。”另一种是“神乎!神客在门。”前者是传统标点法,如清代张景岳《类经》注、张志聪《灵枢集注》、马元台《灵枢注证发微》、及今人的《灵枢经白话解》、《灵枢经语释》等;后者最早见于日本丹波元简《灵枢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年7月第1版),后又有  相似文献   

13.
《四川中医》1984年2期发表的《脾阴探讨》一文(以下简称《脾文》),以“脾阴为营”,把“脾阴”与“营”视为一物,混为一谈,似乎欠妥。管见如下: 一、脾阴是营化生二者并非一物“脾阴”究系何物?比较公认的提法如《中医名词术语选释》:“指脾本脏的阴精”,《中医大辞典》:“指存在于脾脏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关于“营”《素问·痹论》云:“营者,水谷之精气也。”《中医名词术语选释》认为是“指饮食所化生的精微物质”。众所周知,人体生命物质如气血津液的化生,皆以“营”为主要物质来源。“营”可化生脾本脏所藏之阴液即脾阴,而脾阴不能化  相似文献   

14.
脾病虚证阴虚有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之五脏,皆有阴阳,脾病虚证,阴虚有之。然综观近代出版的各种中医书籍,对之论及甚少,包括中医院校的教材,亦未见记述,这是很不全面的,有必要为之辨析。1 脾阴虚证医著有载《灵枢·本神》曰:“脾藏营”。《难经·四十二难》曰:“脾裹血”。说明脾脏之阴精,乃是水谷所化生的营血、津液、脂膏之类,营系血之前身,其与气相对而言属阴,为脾脏功能的物质基础,故称脾阴。随着祖国医学脏象、阴阳学说理论的发展,诸医家对脾病阴虚的认识也逐渐丰富起来。其实,脾病有阴虚的内容,先贤早有记载,如汉·张仲景《伤寒论》中之脾约证,指…  相似文献   

15.
奔豚气病《金匮》说:“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考奔豚之名,始见于《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肾脉……微急为沉厥奔豚。”张隐庵谓:“肾为生气之原,正气虚寒,则为沉厥,虚气  相似文献   

16.
《傅青主女科》月经病治肝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运文 《山西中医》1990,6(3):30-31
《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是中医妇科有价值的著作,其中月经病以治肝为主的学术思想颇具特色,兹就笔者学习体会,分述如下。一、肝脾气虚,年老血崩,当补肝脾之气《女科·年老经水复行》曰:“妇人有年五十外或六、七十岁忽然行经者,或下紫血块,或如红血淋……乃肝不藏脾不统之故也。”肝主藏血,以气为用,血属阴,气属阳,故谓“体阴而用阳”。肝之阳气,是肝脏升发和疏泄的一种能力。肝之阴血,是肝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肝脏的这种阴阳关系,与其他各脏阴阳关系一样,都是相互作用,阴阳互根。《灵枢·天年篇》谓:“五十岁肝气始衰”,  相似文献   

17.
“三焦出气”语出《灵枢·五癃津液别论》,这是对“三焦之气”理论的高度概述。如马莳曰:“故三焦者,上焦为宗气之所出,中焦为营气之所出,下焦为卫气之所出。”张介宾亦谓:“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以下就依此分述。营卫二气均源于水谷之精气,都是由谷气所化生的,水谷入于胃中,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其精  相似文献   

18.
《灵枢·营卫生会》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所谓“五十而复大会”,是指营卫之气一昼夜在人体运行五十周次,然后再复会合于一起。然营卫之气一昼夜循行五十周次是怎样推算的呢?五十而复会的地方又是何处呢?根据《内经》有关篇章的记载,营卫之气一昼夜运行五十周次,是据《灵枢·五十营》有关数据推算出来的。《灵枢·五十营》指出:营卫之气是沿着二十八脉循行,“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丈二  相似文献   

19.
自李东恒脾胃内伤学说之兴,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及“脾胃不足之源,乃阳气不足”的理论,脾胃学说得以大倡。明代琦石进而指出“阳虚之证统于脾”,他们对虚劳之活脾以补气升阳为宗。稽之脾阴一说肇自《内经》,《灵枢,本神篇》云:“是故五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脾藏营。”揣之脾阴,当属中焦水谷之“营”及人体所籍以消化水谷精微之津液。后世谈脾与厥漏脾阴之重大作用。东恒“脾为死阴”之说独重脾阳用事,适  相似文献   

20.
五脏皆有阴阳,脾脏也不例外,但历来医家多详述脾阳脾气,极少论及脾阴。脾阴理论内容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灵枢·本神篇》论“脾藏营”,《灵枢·营卫生会篇》论“营出于中焦”…,说明脾阴由中焦之水谷精微所化生。张仲景则从临床证治的角度指出了脾阴虚证的存在,《伤寒论》在治疗外感病时有两个前提,一为“阴阳自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