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小剂量肝素治疗危重儿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对危重儿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的临床疗效及患儿血小板计数、C 反应蛋白 (CRP)水平变化。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 35例SIRS患儿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 ,肝素按 5~10U/kg给予 ,每 6小时皮下注射 1次 ,共用 3d ,应用前后观察临床效果并测定血小板计数及CRP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 ,CRP水平明显下降 (均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 ,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有显著改善 ,P <0 .0 5 ,SIRS的持续时间缩短 ,死亡率也明显降低。结论 小剂量肝素对SIRS的预后有改善作用 ,可以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非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CRP和VW因子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3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多器官衰竭(MOF)分为MOF组(9例)和非MOF组(23例)。取其外周静脉血3 mL,分别用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测定血CRP和VW因子水平。2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SIRS患儿血CRP和VW因子[37 mg/L,(185.50±27.71)%],显著高于对照组[8.5 mg/L,(134.60±20.64)%](P均<0.01);MOF组CRP和VW因子[109 mg/L,(213.79±23.70)%],显著高于非MOF组患儿[30 mg/L,(174.43±20.54)%](P均<0.01)。结论CRP和VW因子测定有助于判断非感染性疾病所致SIRS患儿的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PICU收治的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危重病患儿80例及健康对照80例,其中SIRS患儿依据是否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分为MODS组(20例)和非MODS组(60例);依据原发病病因分为细菌感染组(60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0例);依据预后分为死亡组(12例)和存活组(68例)。入院24 h内检测PCT和CRP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IRS患儿血清PCT、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较非细菌感染组明显增高(P<0.05),2组间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血清PCT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1),2组间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血清PCT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2组间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S患儿血清PCT水平与简化PCI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随着PCIS评分降低,血清PCT水平升高。结论血清PCT水平较CRP能更特异的反映全身炎症反应及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血清酶变化在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儿中的意义。 方法  测定 36例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患儿血清肌酸激酶 (CK)及同工酶 (CK MB)、乳酸脱氢酶 (LDH)、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在不同时期的变化 ,并与同期住院无SIRS的感染性疾病患儿 12 6例对照。 结果  SIRS患儿CK及CK MB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P <0 0 5 ) ,发生MODS和单器官功能不全时各酶水平进一步升高 (P <0 0 1)。 结论  动态监测SIRS患儿血清酶变化 ,有助于判别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测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儿血清补体 (C3 、C4 )活性、C反应蛋白 (CRP)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用全自动免疫比浊定量分析法和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 6 8例SIRS患儿血清C3 、C4 、CRP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及其动态变化。 结果SIRS患儿首次测定的血清C3 [(4 0 6± 1 0 9)g/L]、C4 [(1 6 4± 0 89)g/L]、CRP[(5 7± 2 0 )g/L]及血小板计数 [(6 10± 140 )× 10 9/L]均显著高于非SIRS患儿组和正常对照组 (F分别为 2 77 4、10 2 0、2 2 7 0及196 2 ,P <0 0 5或 <0 0 1) ,但非SIRS患儿组和正常对照组四组参数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动态观察发现 :SIRS组病情好转后四项参数均较好转前低 (C3 、C4 、CRP及血小板成对比较的t值分别为 14 9、8 9、14 7及 18 0 ,P <0 0 1) ;而恶化组CRP持续升高、C3 、C4 和血小板计数持续下降 ,明显不同于好转前 (C3 、C4 、CRP及血小板计数的成对比较t值分别为 8 0、4 7、2 4及 11 4,P <0 0 5或 <0 0 1)。而且病情恶化组SIRS患儿病情变化后C3 、C4 和血小板水平均低于好转组 [C3(1 5 4± 0 6 8)g/L与 (0 86± 0 6 7)g/L ,P <0 0 5 ;C4 (0 45± 0 2 3)g/L与 (0 2 5± 0 0 9)g/L ,P <0 0 5 ;血  相似文献   

6.
小婴儿肺炎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沉 (ESR)、C反应蛋白 (CRP)、血乳酸在肺炎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SIRS/MODS)发病过程中的意义。 方法   61例肺炎患儿根据小儿SIRS诊断标准分为SIRS组 (n =42 )和非SIRS组 (n =19) ,SIRS组根据其符合SIRS诊断标准 2条、3条分为S1 组 (n =3 4 )、S2 组 (n =8) ,于入院第 1天分别测定血沉、C反应蛋白、血乳酸。结果  SIRS组与非SIRS组ESR、CRP、血乳酸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S2 组比非SIRS组ESR、CRP明显升高 (P <0 0 5 ) ;发生 4个器官功能不全组比非MODS组ESR、CRP、血乳酸明显升高 (P <0 0 5 )。 结论  ESR、CRP、血乳酸可作为重度SIRS/MODS的辅助指标 ,肺炎患儿符合 2条标准即诊断SIRS的临床意义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发生的情况及导致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机率和危险因素。 方法  对 938例因单纯感染性疾病住院患儿发生SIRS和MODS的情况进行动态观察和分析。 结果   938例感染患儿中出现SIRS的共 12 5例 ,占 13 3%。SIRS组不论是单器官功能不全还是MODS的发生率均高于非SIRS组 (P <0 0 1)。符合SIRS 4项标准中的项目越多 ,发生MODS的机率越高。SIRS组患儿入院 3d内MODS的发生率 (85 7% )远高于 3d后的发生率 (14 3% )。 结论  SIRS患儿发生MODS的危险性较大 ,与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项目数拟呈正比 ,SIRS患儿应早期干预、综合治疗 ,才能阻断SIRS的继续发展 ,避免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皮下注射对危重儿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疗效及患儿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5例SIRS患儿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肝素按5~10U/kg给予,每6小时皮下注射1次,共用3d,应用前后观察临床效果并测定血小板计数及CRP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前后比较,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CRP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多脏器功能不全(MODS)发生率有显著改善,P<0.05,SIRS的持续时间缩短,死亡率也明显降低.结论小剂量肝素对SIRS的预后有改善作用,可以降低MO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儿童急性胰腺炎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急性胰腺炎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临床特点,探讨SIRS发生与胰腺炎病情轻重的关系。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该院儿科收治的71例胰腺炎患儿进行研究,全部病例分为SIRS组30例、非SIRS组41例;SIRS组中符合小儿SIRS诊断标准2项者为S1组(19例),符合3项者为S2组(6例),符合4项者为S3组(5例)。通过统计学方法总结急性胰腺炎合并SIRS时的临床特点,寻找能预测病情轻重的指标。结果:①重症胰腺炎(SAP)时SIRS发生率为100% ,SIRS组患儿临床症状多以剧烈腹痛和发热为主,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② CRP升高、血钙降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3组CRP平均值(120.40±10.04) mg/L>S2组(75.78±9.50)mg/L>S1组(28.51±8.51)mg/L>非SIRS组(7.98±2.82) mg/L,CRP分界点在110 mg/L时诊断SAP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都是最高,分别是50%和96.8%;③SIRS组CT改变较重。结论:SIRS组患儿临床症状多以剧烈腹痛和发热为主,CRP、血钙水平、CT可作为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辅助参考指标,CRP值随着SIRS诊断指标符合项目的增多而升高,当SIRS诊断指标符合项目多于3条时应警惕SAP的发生,CRP≥110 mg/L时SAP存在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小儿腹泻引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ODS)的情况。方法 将 1 78例腹泻患儿分为SIRS组和非SIRS组 ,对MODS及单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IRS组MODS及单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均高于非SIRS组 (P <0 0 5 )。结论 腹泻伴SIRS患儿发生MODS的危险性大 ,特别是以突发的SIRS为主要临床表现而腹泻较轻的患儿危险性更大 ,病死率高。因此 ,对于腹泻患儿应针对病情选择药物 ,避免滥用抗生素 ,预防SIRS的发生 ;对于SIRS的患儿应早期干预 ,选用有效敏感的抗生素 ,保护各器官功能 ,预防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患儿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VW因子 )、D 二聚体 (D D)及C 反应蛋白 (CRP)的变化 ,与病情危重程度的关系。 方法  符合SIRS一项诊断标准评一分 ,按SIRS评分将患儿分为SIRS2、SIRS3及SIRS4三组 ,每组各 2 0例。于急性期和恢复期抽血用ELISA法测定VW因子和D D ,免疫比浊法测定CRP ,并与非SIRS患儿进行比较。同时对SIRS患儿行危重症评分分为危重症组和非危重症组。 结果  SIRS患儿急性期血VW因子、D D及CRP含量均增高 ,且随SIRS评分增加 ,升高程度更显著 ;三者在危重症组也明显高于非危重症组 (P均 <0 0 5 )。SIRS4组符合危重症标准及发生MODS的例数均高于SIRS3和SIRS2组 (SIRS4与SIRS2比较 ,P <0 0 5 )。 结论  SIRS时血浆VW因子和D D明显升高 ,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受到损伤 ,凝血功能出现紊乱 ,当SIRS程度加重、病情恶化时 ,升高的程度更显著。CRP水平可反映SIRS患儿体内炎症反应的程度 ,并与病情的危重程度密切相关。SIRS评分可作为临床判定患儿病情轻重的简便易行的指标 ,SIRS评分越高 ,提示病情越重 ,若结合血VW因子、D D或CRP水平可更准确地判定病情的危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 以2006年1月至12月收住郑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小儿危重症评分≤70分的SIRS患儿96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感染性SIRS 54例,原发病包括重症肺炎、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中毒性痢疾.非感染性SIRS 42例,原发病包括颅内出血、药物中毒、一氧化碳中毒、捂热综合征、溺水、脊髓肿瘤、小脑肿瘤.观察两组PCT、IL-6、IL-8、CRP、WBC水平及动态变化.结果 感染性SIRS组血清PCT水平高于非感染性SIRS组(P<0.001);脓毒症发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时72 h血清PCT水平进行性升高(P<0.001).脓毒症患儿IL-6、IL-8水平高于严重脓毒症和MODS患儿(P<0.05);严重脓毒症与MODS患儿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感染性SIRS脓毒症发展成MODS的患儿中,72 h的CRP、WBC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PCT可作为小儿细菌感染和判断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敏感性、特异性优于传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其与SIRS/MODS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初步探讨SIRS及MODS的发生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该院PICU神经系统疾病患儿26例,用IMMULITE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入院第1,3,5天TNF-α,IL-1β,IL-6的含量。结果:第1,3,5天TNF-α,IL-1β,IL-6含量在SIRS组、MODS组及死亡组均较非SIRS组、非MODS组及非死亡组明显升高(P<0.05)。且死亡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TNF-α,IL-1β,IL-6的含量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为探讨细胞因子在SIRS/MOD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指导临床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血沉(ESR)及血常规白细胞(WBC)和中性粒细胞(NE),探讨它们的变化与MPP病情轻重的关系,以利于临床评估病情,防止病情恶化,判定疗效。方法:住院MPP急性期患儿92例,入选MPP患儿分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组和非SIRS 组。SIRS组中符合小儿SIRS 诊断标准2项者为S1组, 符合≥3项者为S2组。入院初及治疗1周后分别检测血清CRP , PCT,ESR及血常规。结果:①入院时CRP均值各组均增高,增加值S2组>S1组>非SIRS组(P<0.01, 0.05)。治疗1周后,各组CRP指标较入院时均明显下降,但S2组仍高于S1组和非SIRS组(P <0.01)。②入院时PCT均值非SIRS 及S1组无增高,S2组明显高于前两组(P < 0.01);治疗1周后,非SIRS组和S1组较入院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S2组较入院初明显下降(P < 0.01),但S2组仍显著高于S1组和非SIRS组(P< 0.01)。③入院初S2组ESR较非SIRS组和S1组显著增快, 各组ESR入院初与治疗1周后比较无明显变化。④S1 和 S2组入院时血WBC计数和NE均高于非SIRS组,且S2组高于S1组(P< 0.05),治疗1周后S1 和 S2组血WBC计数和NE与入院初比较有所下降。⑤在各项炎性相关因素指标(CRP,PCT,ESR,WBC/ NE)中,非SIRS组中以CRP单项增高为主,占65%;S1组2项增高为主,占56%; S2组以3项及以上同时增高为主,占70.4%。结论:CRP是MPP急性期炎症反应的敏感检测指标,动态监测CRP可判断MPP病情轻重、帮助判断治疗效果,结合PCT,ESR,WBC及NE多项感染炎症指标检测结果,能更准确地预测MPP病情严重程度、发生合并症及混合细菌感染的可能。[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4):347-350]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浓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8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和50例非感染患儿的血清CRP和总IgE浓度,根据发病诱因,将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分为过敏诱发组、病毒感染诱发组和细菌感染诱发组,检测哮喘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分析各组患儿及正常儿童的血清CRP变化。结果在哮喘急性发作时,细菌感染诱发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最高(19.55±17.61)mg/L,过敏诱发组(5.45±4.32)mg/L、病毒感染诱发组(8.61±8.03)mg/L轻度升高,与正常对照组(1.61±1.25)m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正常对照组、过敏诱发组、病毒感染诱发组、细菌感染诱发组儿童所对应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0~2 mg/L、2~10 mg/L、5~16 mg/L、≥16 mg/L,当CRP≥16 mg/L时应考虑发作诱因为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大。血清CRP、总IgE及食物呼吸过敏原之间没有显著性关系。结论过敏诱发、病毒感染诱发哮喘急性发作血清CRP浓度范围一般为2~10 mg/L、5~16 mg/L,哮喘急性发作时血清CRP≥16 mg/L时注意细菌感染及合并肺炎。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严重感染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新生儿重症感染的关系,对1995年1月至2000年12月收入ICU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的48例患儿进行分析,其中男32例,女16例;平均孕周36周(27周~42周);平均出生体重1.85kg(1.1kg~3.5kg);平均入院日龄7.8天(2小时~28天)。按照第二届世界儿科ICU大会和Hayden提出的SIRS诊断标准和分级进行分组,结果显示,95.8%符合SIRS诊断标准(46/48例),符合脓毒症7例,严重脓毒症16例,脓毒性休克23例。随着SIRS病情的进展,病死率增高,脓毒症组无死亡,余2组死亡率分别为31.2%和78.3%(P<0.01);随SIRS病情加重,MODS病例增多,脓毒症组无发生,余2组分别为37.5%和95.7%(P <0.01)。提示SIRS诊断标准亦适用于新生儿严重感染,该分组可以区别疾病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7.
血清CRP在小儿感染性休克中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 (CRP)在感染性休克患儿中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 5 1例感染性休克患儿为实验组 ,其中好转存活患儿 2 5例 ,死亡患儿 2 6例 ;2 5例一般感染患儿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儿入院及经治疗 3d、7d的血清CRP水平 ,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入院时CRP值 ,死亡组、存活组与一般感染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存活组入院治疗 3d与入院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而治疗 7d较前均明显降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死亡组治疗 3dCRP水平与入院时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血清CRP值的高低与感染性休克危重症严重程度有关 ,CRP越高 ,病情越重 ,预后越差。血清CRP水平可作为感染性休克病情发展及疗效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标准作为脓毒症诊断标准对重症感染有判定和预测作用,大样本研究观察到SIRS标准对脓毒症诊断较宽泛,不一定适用于急诊应用,本文探讨SIRS标准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对儿科急诊感染评估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急诊就诊的发热(体温>37.5℃)患儿,记录患儿的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检测就诊当日患儿的CRP及不同处置方式,分析SIRS标准及CRP对发热患儿感染病情判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784例发热患儿中,符合SIRS标准392例,其中住院治疗9例,符合SIRS标准的情况与患儿最终处置方式无关(χ2=4.714,P=0.194),SIRS标准对脓毒症患儿感染严重程度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低;以CRP>8mg/L为异常,发热患儿中363例CRP异常,其中符合SIRS标准的215例,住院6例,CRP是否正常与急诊发热患儿最终处置方式有一定相关性(χ2=46.750,P<0.01);SIRS结合CRP对感染患儿的最终不同处置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83,P<0.01).结论 SIRS标准可能并不适用急诊重症感染的诊断,但SIRS标准结合CRP等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对急诊发热患儿感染情况的预测.  相似文献   

19.
调查儿科危重症病房(PICU)原发性和继发性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病率和两类MODS的临床特点,并探讨临床治疗对策。对2000年1月到2001年12月期间收入PICU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以队列研究方法对MODS的发病率进行分类统计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2年共收治患儿941例,年龄中位数为12个月(1月~180月),<1岁485例(51.5%)。有先天性或慢性疾病史319例(33.9%),恶性病史41例(4.4%)。MODS累积发病率为16.9%(159/941例),发病密度为16.2/1000病人天。原发性MODS 108例(67.9%),继发性51例(32.1%)。原发性MODS好发于<1岁婴儿,急性起病。原发感染性疾病、气道梗阻、重度脱水或心跳呼吸骤停为常见危险因素。继发性MODS多存在慢性疾病状态和恶性病,以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脓毒血症(sepsis)、难治性休克为主要表现。原发性和继发性MODS病死率分别为50.9%和74.5%。提示PICU的MODS累积发生率为16.9%,原发性和继发性MODS发生率和病死率不同。对不同类型的MODS宜采用相应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