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婴幼儿腹泻人类杯状病毒(Human calicivirus,HuCV)感染的流行情况。方法用RT-PCR法检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中HuCV。结果长春地区婴幼儿腹泻HuCV检出率为18%。HuCV腹泻以2岁以下儿童为主(占96%)。流行高峰季节为11月至次年3月。选择19株HuCV进行分子鉴定,16株属GII-4群,2株属GII-3群,另一株属GI-2群,表明GII-4群为本地区优势株。5岁以下儿童中HuCV腹泻在年龄和季节分布上都与轮状病毒腹泻很相似。结论长春地区婴幼儿杯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为我国病毒感染性腹泻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乌鲁木齐地区2011年度5岁以下腹泻患儿中7种病毒性病原的感染情况。方法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和门诊5岁及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15份, PCR 法检测腺病毒( AdV ), RT-PCR 法检测轮状病毒(RV)、爱知病毒(AIV)、人双埃可病毒(HPeV)、杯状病毒(HuCV)、肠道病毒(EV)、星状病毒(AstV)。结果315份粪便标本中7种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RV 27.30%(86/315),AIV 18.41%(58/315),HPeV 12.38%(39/315),HuCV 12.06%(38/315),EV 5.08%(16/315),AdV 3.81%(12/315),2种及2种以上病毒混合感染达17.14%(54/315),未检出AstV。上述病毒感染均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 RV感染主要集中在秋冬季,AIV感染主要集中在下半年,HPeV、HuCV及EV感染主要集中在夏季,AdV感染成全年散发,无明显季节性。结论 RV感染是导致乌鲁木齐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其次是AIV、HPeV及HuCV,EV和AdV感染在婴幼儿腹泻中的致病原作用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南京儿童医院(我院)5岁以下儿童轮状病毒(HRV)、人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和肠道腺病毒(Ad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进行研究,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A组HRV,阳性标本采用RT-PCR法进行毒株分型鉴定;HuCV、AstV和AdV采用RT-PCR或PCR法进行检测。结果研究期间共收集病毒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300份,其中男188例,女112例。年龄1~59月龄,平均(10.5±9.2)月龄。4种病毒检测阳性率依次为HRV(37.7%,113/300)、HuCV(23.7%,71/300)、AstV(4.0%,12/300)和AdV(2.7%,8/300)。①HRVG血清型以G3型(38.9%)最常见,其次为G2型(8.8%);P基因型以P[8](33.6%)为主。G血清型和P基因型组合以G3P[8](15.9%)为主。113份HRV阳性标本中,7~12月龄儿童占43.4%(49/113),高发季节为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②HuCV感染中诺如病毒检出67份,扎如病毒4份。HuCV感染于2009年8月出现一个小高峰,发病年龄高峰为7~12月龄(38/71),24月龄以下患儿占95.8%(68/71)。③10/12例AstV感染发生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月龄分布为2~16月龄。④8例AdV阳性标本PCR产物经克隆测序,AD2、3、5、7、12和41型各1例,AD31型2例。AdV感染高发于2010年1至6月,发病高峰为7~12月龄(4/8)。⑤60.0%(180/300)至少检出4种病毒中的一种。混合感染23份,其中12份(52.2%)为HRV+HuCV,5份(21.7%)为HRV+AstV,2份为HuCV+AstV,HRV+AdeV、HuCV+AdeV、AdeV+AstV、HRV+AstV+HuCV各1份。结论 HRV是引起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最主要的病毒病原,以G3P[8]为主要优势株。HuCV、AstV和AdV也是重要的病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湖南省益阳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及病原学特征。方法对收集的761例腹泻标本采用ELISA和RT—PCR方法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761例腹泻标本病毒检出率为45.9%(349/761),4种病毒阳性率分别为轮状病毒(humanrotavirus,HRV)27.7%(211/761),杯状病毒(humancalicivirus,HuCV)11.4%(87/761),腺病毒(adenovirus,ADV)8.0%(61/761),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4.3%(33/761),其中混合感染17.3%(132/761)。病毒性腹泻好发于6月龄~23月龄婴幼儿(60.5%,316/522),临床表现以水样便(89.2%,679/761),伴呕吐、发热(63.2%,481/761)最常见。结论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腺病毒和星状病毒是引起益阳市婴幼儿腹泻常见的病原体。〈2岁的婴幼儿是腹泻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患儿临床症状以水样便,伴呕吐、发热等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地区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感染状况、临床表现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及儿童保健中心健康婴幼儿粪便标本各428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杯状病毒,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别。结果428份腹泻样本中有63份为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4.72%。其中诺如病毒GⅡ型58例,未检出诺如病毒GI型,札如病毒5例,以诺如病毒GⅡ-42006b型为主要流行株。428份健康对照组标本杯状病毒检出19例,诺如病毒6例,札如病毒11例,2例为诺如病毒GⅡ型和札如病毒混合感染。结论南京地区婴幼儿中存在不同基因型杯状病毒感染,流行毒株以GⅡ-2006b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婴幼儿杯状病毒腹泻的感染状况、临床表现以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集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儿童医院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及儿童保健中心健康婴幼儿粪便标本各428份.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杯状病毒,测序确定其基因型别.结果 428份腹泻样本中有63份为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4.72%.其中诺如病毒GⅡ型58例,未检出诺如病毒GⅠ型,札如病毒5例,以诺如病毒GⅡ-4 2006b型为主要流行株.428份健康对照组标本杯状病毒检出19例,诺如病毒6例,札如病毒11例,2例为诺如病毒GⅡ型和札如病毒混合感染.结论 南京地区婴幼儿中存在不同基因型杯状病毒感染,流行毒株以GⅡ.2006b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成都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掌握本地区病原分布特征,为疫苗研制和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成都地区2006 -2008年度376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及肠道腺病毒(Adv)检测.结果 RV的检出率为37.76%(142/376),其中42例进行G分型,45例进行P分型,G分型以G3型为主21例(50%),其次为G2和G1型,P分型以P[8]型为主21例,其次是P[4]型19例.RV感染主要为6~23月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在10 ~12月份(75.8%).RT-PCR法检出HuCV、AstV及Adv的检出率分别为15.85%、1.64%及2.04%.结论 RV是成都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为G3型、P[8]、P[4]型.除RV外,HuCV也是重要的病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成都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学特点,掌握本地区病原分布特征,为疫苗研制和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成都地区2006—2008年度376例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RV)、杯状病毒(HuCV)、星状病毒(AstV)及肠道腺病毒(Adv)检测。结果RV的检出率为37.76%(142/376),其中42例进行G分型,45例进行P分型,G分型以G3型为主21例(50%),其次为G2和G1型,P分型以P[8]型为主21例,其次是P[4]型19例。RV感染主要为6~23月的婴幼儿,发病高峰在10—12月份(75.8%)。RT—PCR法检出HuCV、AstV及Adv的检出率分别为15.85%、1.64%及2.04%。结论RV是成都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主要病原,其流行的主要血清型为G3型、P[8]、P[4]型。除RV外,HuCV也是重要的病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腹泻患儿中杯状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95份,采用RT-PCR或PCR的方法检测杯状病毒及腺病毒,腺病毒阳性标本利用多重PCR及巢式PCR的方法分型,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295份粪便标本中杯状病毒的检出率为13.2%(39/295),腺病毒的检出率是5.1%(15/295)。分型结果显示:杯状病毒中69.2%为诺如病毒,其余是札如病毒,诺如病毒中以GII-3(13例)为主,其次为GII-4(12例),GII-6(2例);腺病毒主要以F组的41型(10/15)为主,同时还检测到1例A组的31型,2例B组的3型及C组的1例5型和1例6型,两种病毒均主要感染2岁以下儿童,无明显的季节高峰。结论杯状病毒和腺病毒是2010—2011年兰州地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重要病原,长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腹泻患儿中杯状病毒和腺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95份,采用RT-PCR或PCR的方法检测杯状病毒及腺病毒,腺病毒阳性标本利用多重PCR及巢式PCR的方法分型,并对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295份粪便标本中杯状病毒的检出率为13.2%( 39/295),腺病毒的检出率是5.1% (15/295).分型结果显示:杯状病毒中69.2%为诺如病毒,其余是札如病毒,诺如病毒中以GⅡ-3(13例)为主,其次为GⅡ-4(12例),GⅡ-6(2例);腺病毒主要以F组的41型(10/15)为主,同时还检测到1例A组的31型,2例B组的3型及C组的1例5型和1例6型,两种病毒均主要感染2岁以下儿童,无明显的季节高峰.结论 杯状病毒和腺病毒是2010 -2011年兰州地区病毒性腹泻患儿的重要病原,长期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长春地区四种主要腹泻病毒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收集长春市儿童医院5岁以下住院患儿腹泻样本共460例,轮状病毒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法,腺病毒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鉴定.结果 460份标本中轮状病毒占35.22%( 162/460);杯状病毒占20.43%( 94/460),星状病毒占9.78%(45/460),腺病毒占3.70%(17/460),混合感染达7.17%(33/460),发病患儿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对162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结果示G1P[8]为主要流行株,杯状病毒以GⅡ-4亚型为主要流行株,星状病毒为Ⅰ型,腺病毒为Ad41.结论 长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中轮状病毒是最主要病原,其次为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病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四种主要腹泻病毒病原构成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长春市儿童医院5岁以下住院患儿腹泻样本共460例,轮状病毒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采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腺病毒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进行鉴定。结果460份标本中轮状病毒占35.22%(162/460);杯状病毒占20.43%(94/460),星状病毒占9.78%(45/460),腺病毒占3.70%(17/460),混合感染达7.17%(33/460),发病患儿以2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对162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G/P分型,结果示G1P[8]为主要流行株,杯状病毒以GII-4亚型为主要流行株,星状病毒为I型,腺病毒为Ad41。结论长春地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中轮状病毒是最主要病原,其次为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腺病毒。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北京地区肠道门诊就诊腹泻患者人杯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收集北京市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丰台、昌平、怀柔3个区县的肠道门诊就诊腹泻患者450例,采集患者粪便标本,使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粪便标本进行人杯状病毒RNA检测,对RT-PCR阳性标本的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450例患者标本中68例人杯状病毒阳性(68/450,15.11%).选择其中18例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将获得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15株为诺如病毒,3株为扎如病毒.其中诺如病毒GⅡ/4型11株(11/18,61.11%),GⅡ/7型1株(1/18,5.56%),GⅡ组未定型3株(3/18,16.67%).结论 人杯状病毒是北京地区肠道门诊就诊腹泻患者的重要病原,主要流行株为诺如病毒GⅡ/4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兰州地区5岁以下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情况,了解四种主要腹泻病毒在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方法采集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儿科5岁以下腹泻患儿粪便标本290份及儿童保健中心健康婴幼儿正常粪便标本114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抗原,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轮状病毒阳性标本进行分型;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杯状病毒和星状病毒,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腺病毒。结果290份腹泻标本中四种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轮状病毒39.31%,杯状病毒11.38%,腺病毒10.69%,星状病毒4.83%;对114份轮状病毒阳性标本G、P分型,G3型及P[8]型为优势株;114份正常标本轮状病毒检出率为0,杯状病毒检出7例,星状病毒检出1例,腺病毒检出5例。结论病毒性病原在兰州地区婴幼儿腹泻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系统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成都地区5岁以下急性腹泻病患儿进行病毒学监测,了解引起腹泻常见病毒的流行特征,为指导病毒性腹泻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消化科2006年3月至2015年6月5岁以下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并送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病毒RNA提取与检测,并记录患儿临床资料.采用ELISA、RT-PCR方法对轮状病毒抗原进行检测与分型;采用RT-PCR方法对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进行检测与分型.结果 共收集1-59月龄腹泻住院患儿粪便标本份共2 331份(男1 446份,女885份),阳性检出率58.0%,以7-12月龄为好发年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28.3%,11 -12月份为流行季节.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23.3%,9月份为流行季节,诺如病毒GII为主要感染株,未发现暴发流行.星状病毒阳性检出率1.5%,主要于1-3月份检出.腺病毒阳性检出率5.1%,主要于5-8月份检出,2011年有过小流行.2007年以后,轮状病毒的检出率较前明显下降,而同时杯状病毒检出率逐年升高,2010-2015年杯状病毒成为引起5岁以下患儿腹泻的主要病毒之一.绝大多数病毒性腹泻患儿为急性病程(91.2%),以轻度脱水为主,其次为中度脱水,无重度脱水.可伴消化道外表现,轮状病毒的消化道外表现较杯状病毒多见,但在随访中均恢复正常.结论 病毒性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急性腹泻病常见原因,成都地区以轮状病毒、杯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6.
重组Norwalk病毒蛋白-酶免疫分析法对诊断Norwalk病毒和其它人"候选"杯状病毒感染的效力[英]/[JarkerS...JMedVirol.-1993.41.-179~184]用感染以Norwalk病毒,夏威夷,雪山株病毒,小园结构病毒(SR...  相似文献   

17.
诺如病毒(Norovirus,NVs) 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该病原最初由Kapikian于1972年通过免疫电镜法对1968年美国诺瓦克市一次急性腹泻暴发的患者粪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提纯进行抗原体反应得到,当时被命名为诺瓦克病毒.  相似文献   

18.
诺如病毒(Norovirus,NVs) 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该病原最初由Kapikian于1972年通过免疫电镜法对1968年美国诺瓦克市一次急性腹泻暴发的患者粪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提纯进行抗原体反应得到,当时被命名为诺瓦克病毒.  相似文献   

19.
诺如病毒(Norovirus,NVs) 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该病原最初由Kapikian于1972年通过免疫电镜法对1968年美国诺瓦克市一次急性腹泻暴发的患者粪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提纯进行抗原体反应得到,当时被命名为诺瓦克病毒.  相似文献   

20.
诺如病毒(Norovirus,NVs) 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该病原最初由Kapikian于1972年通过免疫电镜法对1968年美国诺瓦克市一次急性腹泻暴发的患者粪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提纯进行抗原体反应得到,当时被命名为诺瓦克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