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国辉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4):111-112,114
目的观察老年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不同CO2气腹压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LC术老年病人42例,随机分成A、B2组,每组12例。A组气腹压维持在1.2~1.6kPa,B组气腹压维持在1.8~2.2kPa,观察2组病人气腹前、后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2组病人气腹前呼吸、循环各参数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气腹后,2组气道顺应性均明显下降,循环各参数(HR、MAP及CVP)和呼吸未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则明显升高,与气腹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或P〈0.01)。气腹后B组呼吸及循环各参数变化与A组比较均有明显变化(P〈0.05)。放气后10min,2组呼吸及循环各数基本恢复正常,与气腹前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CO2气腹压力越大,对病人呼吸、循环的影响越严重。因此,对老年病人应严格控制好气腹压力,以提高LC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全凭静脉麻醉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气腹对新生儿呼吸、循环的影响,以探讨新生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呼吸和循环的管理。方法新生儿腹腔镜手术40例,年龄2~30d,体重2~5kg,ASAⅠ~Ⅱ级。采用全凭静脉麻醉,压力控制呼吸的方法。术中连续监测气腹前、气腹后10、20、30m in及气腹解除后10m in各时点HR、MAP、PetCO2、PaCO2、PaO2、SpO2和ECG变化。结果建立CO2气腹后:HR逐步加快,MAP先升高后下降,PetCO2逐步增高,PaCO2逐步增高与气腹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腹前后PaO2和SpO2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生儿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明显。采用静脉全麻PCV模式控制呼吸的方法,有利于对新生儿呼吸和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不同通气指数的CO_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宏 《右江医学》2004,32(4):330-331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不同通气指数的CO2 气腹共同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Ⅰ组病人采用常规呼吸参数行机械通气 ;Ⅱ组病人采用较快呼吸频率及低潮气量等综合方法行机械通气。观察气腹前后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 ;结果 除两组气腹时间、SpO2 变化无差异外 ,其余各项指标气腹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采用综合方法行机械通气可减轻CO2 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邓胜华 《中国医疗前沿》2011,(20):49+54-49,54
目的观察腹腔镜妇科手术中CO2气腹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4例行腹腔镜妇科择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15min、放气后平均动脉压(MAP)、HR、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和气道压(Paw)的变化。结果与气腹前相比,气腹后15minMAP增高,HR增快,Paw、PETCO2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进行妇科手术时,CO2气腹可对呼吸、循环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控制气腹压力,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可以减少CO2气腹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O2气腹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萍  郑良杰  郝国明  佘赛娟 《广东医学》2006,27(7):1056-1057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O2气腹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50例,全部病例采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分别测定气腹前、CO2气腹后5,15min及放气后1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峰压各项参数。结果 CO2气腹后5,15min的MAP,HR,PETCO2,PaCO2气道峰压各项参数较气腹前、放气后10min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CO2气腹对呼吸和循环有严重影响,因此术中应严密监测呼吸和循环的变化,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CO2气腹对65岁以上老年患者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 65岁以上高危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麻醉90例,男43例,女47例,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身麻醉.结果 CO2气腹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不大,与气腹前比较,无差异(P>0.05); ETCO2 FEV1有效动力性胸肺顺应性(EDC)变化显著(P<0.05),但属正常范围.结论 CO2气腹可引起ETCO2升高、FEV1 EDC轻度下降及轻微的循环抑制,只要严密监测患者各项指标,及时调整处理,老年患者可以很好的耐受腹腔镜胆囊手术.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二氧化碳气腹时对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0例,静吸复合麻醉后,监测血压(BP)、脉搏(HR)、Ⅱ导联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O2)、潮气量(TV)、分钟通气量(MV)、气道峰压(PIP)、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分别在二氧化碳气腹前5min,二氧化碳气腹后5、10、20min及放气后5min时记录各项监测数据。结果二氧化碳气腹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显著升高(P<005),HR增快(P<005),PIP升高(P<005),SpO2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二氧化碳气腹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显著,应严格控制气腹压,特别对老年人、高血压及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方法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1月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全麻下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析手术麻醉效果,于手术各阶段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02)的变化.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均未发生麻醉并发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顺便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患者围术期血压、呼吸、心率基本平稳,无躁动表现.与麻醉前相比,患者在气腹前MAP、HR略降低,气腹后30 min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O2在手术全程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行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靠,能保证患者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C O2气腹对患者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 C)患者,记录麻醉后气腹前(T1)及气腹后5分钟(T2)的HR、MAP、潮气量(VT)、气道峰压(P peak)、SPO2、PaO2及PaCO2的值并加以分析比较.结果 CO2气腹后,HR、MAP显著增高(P<0.05),VT 显著降低(P<0.05),P peak显著升高(P<0.05),PaCO2显著升高(P<0.05),SPO2和PaO2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CO2气腹(15mmHg)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气腹对其呼吸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40例,ASAⅠ~Ⅱ,分为对照组(年龄〈65岁)及老年组(年龄〉65岁),每组20例.分别于CO2气腹前,气腹后30、60、120 min及术毕解除气腹后30、60 min监测记录患者CO、MAP、HR、CVP、SpO2、肺胸顺应性(Comp)、呼气末CO2分压(PETCO2)、气道峰压(Ppeak)、气道阻力(Raw)、抽动脉血测PH、PaCO2值,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在PACU停留时间.结果拔管时间和PICU停留时间年老年组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MAP、HR变化不明显;CO、Comp、pH气腹后明显下降(P〈0.05),CVP、PETCO2、Ppeak、Raw、PaCO2气腹后明显升高(P〈0.05),其中各指标优以老年组变化较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会对呼吸和循环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术中术后应加强呼吸和循环功能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王利秀  谢咏群 《四川医学》2007,28(5):549-550
目的研究硬膜外麻醉用于高龄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方法100例ASAⅠ~Ⅱ级高龄老年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别记录气腹前和气腹后5、153、0、45min的血压、心率、SpO2、PetCO2的变化。结果气腹后的血压、心率、SpO2的变化与气腹前相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气腹后的PetCO2与气腹前比较有明显的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硬膜外麻醉用于ASAⅠ~Ⅱ级的高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气腹压力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人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插管下经腹腔镜行胆囊切除术病人100例,随机分为H组和L组,H组50例,L组50例。H组病人全麻后开始气腹时,气腹压力设定为13~15mmHg,持续给予病人气腹至气腹压力恒定。L组病人全麻后开始气腹时,气腹压力设定为8~12mmHg,间断给予病人气腹至气腹压力恒定。观测两组病例气腹前,气腹后2min、10min、放气后的BP,HR,SpO2的情况。结果:气腹后2min、10minSBP、HR、SpO2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气腹前相比,H组气腹后2minSBP、HR、SpO2有明显变化(P〈0.01),气腹后10minSBP、HR、SpO2有变化(P〈0.05);而L组仅气腹后2minSBP、HR、SpO2有变化(P〈0.05)。2组病例比较,H组气腹后2min、10minSBP、HR、SpO2均低于L组(P〈0.05)。结论:腔镜手术时,高气腹压力对病人呼吸循环系统影响较为明显,术中应避免持续高气腹压力,宜均匀缓慢进气。同时加强护理,以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进行1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方法体会分析.方法 从我院腹腔镜胆囊术中有目的选择100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全麻和硬膜外麻醉下血流动力学和呼吸系统在气腹各阶段的变化分析.结果 全麻组在气腹前HR、MAP降低,气腹后30 min升高(P<0.05).硬膜外组在气腹前后MAP降低,HR在气腹前升高,气腹后降低.两者在SpO2下降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ASA Ⅰ~Ⅱ级的LC术患者,全麻和硬膜外麻醉均能保证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滴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降压的有效性.方法观察38例LC患者,麻醉诱导,建立二氧化碳(CO2)气腹后,收缩压(SBP)>18.66kPa(140mmHg),舒张压(DBP)>12kPa(90mmHg),经适当加深麻醉,血压无明显变化者,经鼻腔滴入硝酸甘油5~7滴(2ml一次性注射器,6号半针头),观察其后5、10、15及30min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心电图(ECG)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经鼻腔滴入硝酸甘油后5、10、15min SBP、DBP,与用药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而HR和SpO2差异无显著性(P>0.05).30min时SBP、DBP、HR和SpO2与用药前无明显差异.结论硝酸甘油滴鼻用于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高血压简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刘艳辉  张志意 《广东医学》2006,27(3):401-40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患儿腹腔镜手术中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变化。方法“静吸 气管插管”全麻下,分别对新生儿、婴儿、幼儿、儿童4组腹腔镜术中进行HR,MAP,ECG,SpO2,Paw,PETCO2,PaCO2监测。结果各年龄组气腹前后SpO2无明显改变(P>0.05),Paw,PETCO2,PaCO2在气腹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新生儿组、婴儿组气腹中高气道压、高碳酸血症的改变更为显著(P<0.01)。新生儿组、婴儿组气腹后同气腹前相比HR有明显增快,幼儿组及儿童组HR变化不明显(P>0.05);4组患儿气腹后MAP均有升高。新生儿组及婴儿组的改变较为明显(P<0.05),脉压差变大。4组患儿均未发现心律失常。结论新生儿、婴儿在腹腔镜手术中呼吸及循环系统的变化较年长儿明显,应加强麻醉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不同麻醉方法下妇科腹腔镜手术中CO2气腹对呼吸及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抽签法将我院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各41例,观察组1行腰-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组2行气管插管全麻.结果 呼吸功能:不同时间段,2组SpO2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腹后及排气后PETCO2、Paw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循环功能:T2时段2组HR、SBP、DBP,T3时段2组DBP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段2组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妇科腹腔镜手术CO2气腹患者,实施腰-硬膜外联合麻醉对呼吸及循环功能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庾俊雄 《右江医学》2002,30(5):401-402
目的 :通过对 6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监测 ,探讨CO2 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术中监测HR、MAP及血气分析 ,比较气腹前后各监测值变化。结果 :气腹前后PH、BE、PaCO2 、HR、VT都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PaO2 、MAP无显著性改变 (P >0 .0 5 )。结论 :CO2 气腹可影响呼吸循环 ,但不会使PaCO2 升高到有害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妇科腹腔镜手术不同麻醉方法对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ET鄄CO2)的影响,探讨围术期护理对策。方法:对30例腹腔镜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选用硬膜外及全麻2种麻醉方法,在气腹前10min、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n分别监测其SpO2和PETCO2变化。结果:硬膜外组在气腹后20min,SpO2较气腹前明显降低,PETCO2较气腹前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全麻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腹腔镜下妇科手术采用全麻方法较安全,术中应加强术中呼吸循环的监测,以保证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65例腹腔镜下斜疝内环结扎术患儿,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中连续监测HR、MAP、SpO2、PIP、PETCO2,观察其在CO2气腹前后的变化.[结果]与术前相比,建立气腹后HR、MAP、SpO2无明显变化(P>0.05),PETCO2显著升高(P<0.01),PIP亦升高(P<0.05).所有患儿均未出现返流误吸、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CO2气腹对小儿生理功能有一定干扰,麻醉处理有一定难度,但只要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中合理用药,加强循环,呼吸功能监测,就能使小儿腹腔镜手术的麻醉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全麻、硬膜外麻醉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激反应及血气的变化.方法 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硬膜外麻醉组(E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 E组),分别测定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30分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BP)的变化,并于上述后两个时点采集动脉血测定去甲肾上腺素(NE)、血糖浓度及血气分析(PH、PCO2、BE).结果 (1)G组在气腹后30分时HR、BP均较E组和E G组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2)G组和E组在气腹后30分时测定NE与血糖较气腹前升高,相比有显著性差异;E G组在气腹后30分时测定NE与血糖和气腹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G组、E组与G E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3)E组在气腹后30分时测定PaCO2较气腹前增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与G组和G E组在上述时点相比有显著性差异;G组和G E组在气腹后30分时测定PaCO2较气腹前增加不显著,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消除气腹及手术引起的心血管及应激反应,且可预防CO2在体内的蓄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