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HL-60细胞设立实验组、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分姜黄素(0、2.5、5.0、10.0、20.0、40.0 μmol/L)单独亚组和姜黄素(0、5.0、10.0、20.0 μmol/L+30 μmol/L GANT61)联合亚组,于作用24、48 h时观察。采用CCK-8法检测HL-60细胞增殖,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评价体外联合应用药物对细胞毒性作用是否有协同作用;采用AnnexinⅤ-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姜黄素单独亚组和姜黄素联合亚组在24、48 h对HL-60细胞的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24、48 h时,5.0、10.0、20.0 μmol/L姜黄素联合亚组分别与5.0、10.0、20.0 μmol/L单独亚组对HL-60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24、48 h时,10.0、20.0 μmol/L姜黄素联合亚组与0 μmol/L姜黄素联合亚组对HL-60增殖抑制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24 h时,5.0 μmol/L姜黄素与30 μmol/L GANT61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呈拮抗作用,培养至48 h时,呈单纯相加作用;24、48 h时,10.0、20.0 μmol/L姜黄素与30 μmol/L GANT61联合用药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率均呈增强作用。培养至24、48 h时,姜黄素、GANT61和姜黄素+GANT61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培养至24 h时,10.0、20.0 μmol/L姜黄素联合用药分别与10.0、20.0 μmol/L姜黄素单独用药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至48 h时,5.0、10.0、20.0 μmol/L姜黄素联合用药分别与5.0、10.0、20.0 μmol/L姜黄素单独用药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0、10.0、20.0 μmol/L姜黄素联合用药与GANT61单独用药对HL-60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和GANT61联合用药对HL-60细胞增殖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显著促进HL-60细胞凋亡,而且与浓度和时间有关,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Hedgehog信号通路而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Depsipeptide联合阿糖胞苷(Ara-c)、多柔比星(DNR)对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的抑制效应,并定量分析其协同、相加或拮抗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Depsipeptide、 Ara-c、DNR单独或联合处理K562、HL-60细胞株 48 h,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中效原理法判断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结果:①三种药物单用或两药联合作用于两种细胞株,均呈现剂量依赖性抑制效应.②Depsipeptide与Ara-c或DNR联合作用于K562、HL-60细胞株,在低抑制效应时呈现拮抗作用,高抑制效应时呈现协同作用.③改变两药的联合比率影响合用效应.结论:Depsipeptide作为一类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可有效抑制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HL-60增殖;其与传统化疗药物Ara-c、DNR联合可呈现协同作用;联合用药比率是影响抑制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蛋白酶体抑制剂Bor单用或联合DNR对HL-60细胞的凋亡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Bor、DNR及两药联合组和对照组作用于HL-60细胞,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5nmol/LBor作用24h对HL-60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随着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可使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10nmol/LBor与1.0μmol/LDNR联合作用72h细胞凋亡率最高,与同剂量两药单独作用相比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Bor能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Bor联合DNR对HL-60细胞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4.
应用细胞培养的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兔结膜成纤维细胞,观察氟尿嘧啶和地塞米松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情况及抑制后细胞再增殖情况。结果:氟尿嘧啶能有效地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药物抑制后细胞增殖速度明显减慢,当浓度达到100mg/L时,抑制后细胞再增殖达到融合时间平均33d(P<0.01)。地塞米松对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且具有双重性,药物抑制后细胞仍能迅速增生。提示:氟尿嘧啶能有效地应用于防治眼内增殖性病变;地塞米松抑制作用较弱,不宜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水蛭提取物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用液氮快速冻融法制备水蛭提取物,将不同浓度提取物作用HL-60细胞,观察提取物对HL60生长与增殖的影响、诱导调亡效应、并计算出水蛭提取物作用HL-60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浓度高于0.1mg/mL的水蛭提取物对HL60有抑制作用,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水蛭提取物作用HL60细胞48h的IC50为1.4mg/mL;另外水蛭提取物也具有诱导HL60细胞凋亡作用.结论:水蛭提取物可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调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奈达铂(nedaplatin,NDP)联合β-榄香烯(β-elemene)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宫颈癌HeLa细胞,分别将奈达铂(浓度为7.5,15,30,45,60 μg/ml),β-榄香烯(浓度为25,50,100,150,200 μg/ml),单独作用于HeLa细胞后24h、48h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并选取合适的药物浓度(奈达铂15μg/ml,β-榄香烯150 μg/ml),进行联合用药,加药24 h、48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 h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①MTT法显示不同浓度β-榄香烯作用HeLa细胞24 h、48 h后,其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奈达铂组除24h时7.5 μg/ml和15 μg/ml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各组增殖抑制率均明显高于相应正常对照组(P<0.05).②联合用药(奈达铂15 μg/ml,β-榄香烯150 μg/ml)时,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单独用药(P<0.01). 结论 奈达铂、β-榄香烯单独或二者联合作用均能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且联合应用的作用显著高于单独用药,可协同促进HeLa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和顺铂联合应用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观察黄芪多糖和顺铂对胃癌SGC-7901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黄芪多糖能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的增殖,并呈浓度及时间依赖性,黄芪多糖和顺铂联合应用应用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单用黄芪多糖、顺铂组。结论:黄芪多糖在体外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芪多糖和顺铂联合应用效果强于单独用药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苦参碱对急性白血病早幼粒细胞 HL-60的抑制细胞增殖与诱导凋亡作用。方法:以早幼粒急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为实验对象,采用体外培养技术,试验检测不同浓度苦参碱对HL-60细胞活力、细胞周期以及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随着苦参碱浓度(12.5~50μg/ ml)的增加,苦参碱对 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不断增强;苦参碱处理72 h 后的 HL-60细胞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0/ G1期细胞明显增多,S 期细胞明显减少,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苦参碱对于急性白血病早幼粒细胞 HL-60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当归多糖(APS)对人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和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HL-60)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造血细胞体外培养,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等实验血液学技术。结果:APS对正常CFU-GM的体外增殖有显著刺激作用;而对HL-60细胞的增殖却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PS可能通过阻止HL-60细胞从静止期进入增殖周期,抑制DNA的合成等途径来抑制细胞增殖;APS可能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结论:APS有可能成为既能促进正常造血,又能抑制白血病等肿瘤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或分化的天然诱导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SF)对白血病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作用。方法:琼脂半固体集落培养法和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萝卜硫素对HL-60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协同化疗药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PHA-LCM液相-半固体二步培养SF协同化疗药抑制人原代白血病细胞生长。结果:琼脂半固体集落培养法和MTT法证实在一定浓度范围内SF对HL-60细胞增殖抑制(P<0.05,P<0.01),呈剂量依赖性,SF能够增强HL-60细胞对化疗药物高三尖杉酯碱(Hom)和阿糖胞苷(Ara-c)敏感性(P<0.05);PHA-LCM液相-半固体二步培养法证实SF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人原代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P<0.01),呈剂量依赖性,并增加人原代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Hom和Ara-c敏感性。结论:萝卜硫素在一定浓度下有效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并能增强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I3K/Akt抑制剂LY294002单独或联合西妥昔单抗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的作用,以期为肺癌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用药顺序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西妥昔单抗和LY294002,分析单药及不同浓度和联合作用方式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IC50值和CI值,分析药物联合作用的效应是协同、相加抑或拮抗。结果单独作用时,西妥昔单抗与LY294002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7.3±6.2)%、(56.2±6.0)%;联合作用时,LY294002→西妥昔单抗序贯给药(CI=0.41)比同步应用(CI=0.73)可增强疗效,其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4.9±7.5)%和(79.0±7.3)%。结论两药对A549细胞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LY294002→西妥昔单抗序贯联合应用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复尔康注射液对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以阿霉素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复尔康注射液对4种不同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复尔康注射液对人白血病HL-60、人红白血病K562、小鼠黑色素瘤B-16及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42.80μg/ml、146.65μg/ml、463.37μg/ml和945.37μg/ml,在浓度为520μg/ml时,对4种细胞株的抑制率分别为89.12%、80.68%、63.40%和34.92%。结论:复尔康注射液在体外对4种肿瘤细胞株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开发成抗癌新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JS—K对人白血病HL-60细胞、黑色素瘤A375细胞以及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情况。观察JS—K在0.3—10.0Izmol/L浓度范围内对Hela细胞、A375细胞和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计算其抑制率;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MTT法检测发现,JS—K在0.3-10.0μmol/L处理HL-60细胞24—96h,反映活细胞数量的0D值呈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的降低;JS—K对HL-60细胞的生长的抑制率则明显增高;显微镜下也可见,3.0和10.0μmol/L的JS—K作用96h后,HL-60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细胞碎片增加;96hJS—K对于HL-60的IC50为0.58±0.01μmol/L。与空白组比较,0.3~10.0μmol/L JS—K作用Hela细胞、A375细胞24—96h,反映活细胞数量的OD值和镜下所见细胞数量和形态未见明显改变。结论JS—K对Hela细胞、A375细胞的增殖则无明显作用,而对HL-60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ⅠR)抑制剂aIR3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作用。方法选用浓度递增的西妥昔单抗(5~500)mg/mL和aIR3(2.5~250.0)μmol/L,单独或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观察不同时间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及联用时的两药协同系数。结果单药西妥昔单抗与aIR3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均呈浓度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二药单独作用于HepG2细胞72 h最大抑制率分别为42.2%、82.3%,二药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72 h最大抑制率达91.8%。西妥昔单抗与аIR3不同浓度在各时间点的协同系数均小于1。结论西妥昔单抗和aIR3在体外对HepG2细胞的增殖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联合应用时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常规放疗对C6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抑制作用。实验分成对照组,单纯放疗组,单纯用药组,用药联合放疗组。药物与放疗联合组分先放疗后给药和先用药后放疗二种。单纯用药组及药物与放疗联合组设药物浓度设为1.25、2.5、5、10g/L四个亚组。结果 MTT比色法显示常规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与单纯常规放疗相比,早期(24h)药物浓度≥2.5g/L时药物联合放疗抑制率高于单纯放疗;随作用时间延长(48h)药物联合放疗抑制率均大于普通放疗。常规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与单纯应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相比,早期(24h)药物浓度≥2.5g/L时联合放疗对C6胶质瘤细胞抑制率高于单纯用药,但随作用时间延长(48h)抑制率差异不明显。结论 体外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能抑制C6胶质瘤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随时间延长(48h)放疗联合鸦胆子油乳抑制作用高于常规放疗;放疗联合药物与单独用药对C6胶质瘤细胞作用无明显差异。放疗后用药好于放疗前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与吉西他滨联合应用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浓度药物联合处理MDA-MB-231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药物的生长抑制效应;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 测定MDA-MB-231 细胞bcl-2家族蛋白表达.结果:75 μg/ml的西妥昔单抗与10 μmol/L的吉西他滨联合作用于MDA-MB-231细胞的48 h 存活率为48.53%;75 μg/ml的西妥昔单抗与2 μmol/L的吉西他滨联合用药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为 45.7%,较单用吉西他滨的凋亡率16.5%明显提高(P〈0.01);单用吉西他滨可以使蛋白 bcl-2 表达下调,合用后较单用下调更加明显.结论:西妥昔单抗与吉西他滨对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细胞有抑制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两者联合表现为相加或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经引经药桔梗的有效成分桔梗皂苷D分别配伍不同治则下中药有效成分麦冬总皂苷、莪术醇、蛇床子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比色法确定各成分抑制乳腺癌细胞4T1和MDA-MB-231增殖的有效剂量;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桔梗皂苷D与不同治则下中药有效成分的配伍优化;通过MTT法和Transwell实验比较和验证各优化配伍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及侵袭的作用。结果: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最佳配伍剂量。验证实验显示,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优化配伍对4T1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及各成分单用(P〈0.05或P〈0.01);对于4T1细胞,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和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优化配伍对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优于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及各成分单用(P〈0.05或P〈0.01);对于MDA-MB-231细胞,则以桔梗皂苷D加蛇床子素和桔梗皂苷D加莪术醇对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最强,优于桔梗皂苷D加麦冬总皂苷(P〈0.01)。结论:桔梗皂苷D与不同治则中药有效成分优化配伍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效果明确,不同的桔梗皂苷D配伍对效应指标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4-1BBL基因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HL-60细胞生长及诱导其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法合成靶向人4-1BBL基因siRNA,脂质体转染法转染HL-60B细胞;半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前后HL-60B细胞4-1BBL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HL-60B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靶向4-1BBL基因siRNA转染HL-60B细胞后,4-1BBL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细胞增殖被抑制,其抑制作用在转染后48h最明显,增生抑制率达到(22.1±2.3)%;细胞凋亡率增加,由(9.8±2.5)%上升到(32.5±5.1)%。结论:化学合成的siRNA在体外能成功抑制靶基因4-1BBL的表达和HL-60B细胞的增殖,并有助于细胞趋向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FTY720对体外培养QBC939细胞系增殖及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QBC939细胞系,将其分为对照组、FTY720不同浓度给药组。通过MTT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周期和凋亡、细胞侵袭等实验观察FTY720对QBC939细胞系增殖及侵袭的影响。结果:当FTY720浓度为2400 ng/ml时,体外培养的QBC939细胞系的增殖受到明显抑制,抑制率为65.4%( 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QBC939细胞系被阻滞于G1期,并促进其发生凋亡;侵袭实验显示FTY720可以明显抑制QBC939细胞系的侵袭,当FTY720浓度为2400 ng/ml时,侵袭抑制率可达80%。结论:FTY720可抑制体外培养QBC939细胞系的增殖,诱导该肿瘤细胞凋亡,并且抑制其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