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臂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腕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我们采用前臂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手及腕部皮肤缺损 15例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5例 ,男 9例 ,女 6例。年龄 11~ 4 7岁。缺损位于手掌、背侧及腕部 ,缺损范围 :3cm× 4 cm~7cm× 7cm。电击伤 3例 ,机器压伤 3例 ,刀割伤 2例 ,车祸伤 7例。其中 8例伴神经 ,肌腱损伤。电击伤者 3例伤口为二期闭合 ,二期修复神经和肌腱。手术方法 将桡侧筋膜蒂岛状皮瓣蒂部设计在桡骨茎突部 ,尺侧筋膜蒂岛状皮瓣蒂部设计在尺骨茎突上方 1.5~ 2 .0 cm处 ;前臂掌侧正中筋膜蒂皮瓣蒂部设计在近侧腕横纹…  相似文献   

2.
目的报道应用头静脉-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掌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前臂桡侧设计并切取头静脉-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筋膜皮瓣,逆行转位修复手掌背部及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11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12cm×8cm,最小为6cm×5cm。结果11例中除2例皮瓣远端浅表坏死外,9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48个月随访,外形和功能满意。结论头静脉-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岛状筋膜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便,可以修复虎口、手掌和手背桡侧及近指间关节以近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3.
带前臂外侧皮神经的逆行筋膜皮瓣转移修复虎口皮肤缺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 5~ 46岁。机器伤 6例 ,电灼伤 3例。虎口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偏掌侧 5例、偏背侧 4例 ;9例均急诊手术。皮瓣切取范围约 4cm× 7cm× 1 0cm。1 .2 手术方法取前臂中立位 ,以桡骨茎突与肘窝肱二头肌腱外侧连线为轴心线 ,以桡骨茎突近侧 1 .5~ 2cm处为旋转点 ,在前臂中段桡侧设计皮瓣 ,前臂外侧皮神经及桡动脉的体表投影线均包含在皮瓣内 ,蒂宽 3~ 4cm ,皮瓣切取后通过皮下隧道或明道转移至虎口创面 ,在鼻咽窝处将皮瓣远端的前臂外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吻合 ,缝合皮瓣与创缘…  相似文献   

4.
腕部桡尺神经浅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在桡、尺骨远端骨折处经皮穿针固定提供一个安全进针区域,减少桡、尺神经浅支的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成人前臂标本18侧,观察桡、尺神经浅支的走行规律。结果桡神经浅支从肱桡肌和桡侧腕长伸肌腱平均间穿出点与桡骨茎突纵向平均距离(L_1)为[(7.4±0.7)cm,(?)±s,下同]。其中16侧在穿出点与桡骨茎突纵向平均距离(L_2)为(4.5±0.6)cm处发出一级分支,称为尺侧支(Ⅰ)和桡侧支(Ⅱ);尺侧支的桡侧分支(I a)与桡骨茎突的横向平均距离(L_3)为(1.0±0.3)cm,桡侧支与桡骨茎突横向平均距离(L_4)为(0.8±0.3)cm,纵向平均距离(L_5)为(1.5±0.4)cm。2侧桡神经浅支桡侧支被前臂外侧皮神经所替代。尺神经浅支手背支均从尺骨茎突的掌侧走行,与尺骨茎突距离为(0.9±0.3) cm。结论以桡骨茎突为中心,横向距离0.4cm.纵向距离0.6cm的椭圆形区域为桡神经分布相对盲区.从该区经皮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可有效地减少桡神经浅支损伤的发生率。尺骨远端骨折应从尺骨茎突背侧经皮进针相对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带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蒂的桡骨茎突骨(膜)复合瓣转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一种修复掌、指骨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新型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以来应用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的骨(膜)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掌指骨缺损12例,该复合瓣以桡骨茎突和第2掌骨头的连线为轴心线,以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构成筋膜蒂。皮瓣最大6cm×3cm,最小3cm×2cm;骨(膜)瓣最大3cm×1.5cm,最小2cm×1.5cm。结果术后12例复合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修复,X线显示骨缺损和骨不连在术后2~3个月达到骨愈合,但6例有不同程度的掌指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好转;术后随访8~12个月,手部外形及功能均较满意。结论桡神经浅内侧支营养血管骨(膜)皮瓣的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手背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第1、2、3掌骨和拇、食指指骨近节部分缺损。  相似文献   

6.
<正> 创伤或爆炸伤所致手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修复比较困难。我们采用以桡神经浅支营养动脉为蒂的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随访6个月~1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0~53岁。皮瓣面积最大12cm×10cm,最小8cm×5cm。5例因爆炸伤致虎口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2例因冲床伤致手背软组织缺损,掌指关节、掌骨外露,伸肌腱缺损。采用以桡神经浅支营养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7.
骨间掌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应用骨间掌动脉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6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应用解剖骨间掌动脉在旋前方肌上缘分为两支 ,一支为主干延续支 ,在旋前方肌深面走向远端 ,终于腕掌侧动脉网 ,另一支穿过骨间膜成为背侧支 ,于拇短伸肌、指总伸肌间隙向远端走行 ;在拇短伸肌肌腹肌腱移行处发出皮支 ,其长约 3.0 cm,动脉直径约 1mm,行至筋膜内分出上行支、下行支。上行支走向前臂近端桡侧与骨间背动脉桡侧支之降支形成吻合。背侧支主干向远端走行时分为两支 ,加入腕背动脉网。静脉回流以伴行静脉呈迷宫式途径回流。若头静脉也包括在皮瓣内 ,…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三角纤维软骨修复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的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骨间前动脉腕背支在伸肌腱深面贴骨间膜背侧下行至尺骨茎突上(1.6±0.8)cm处分为内、外侧终支,并分别与尺动脉腕背支、桡动脉腕背支吻合.腕背支近端较恒定地发出尺、桡侧骨皮支,其中尺侧骨皮支经伸肌间隙沿尺骨小头走行,沿途分出皮支和尺骨骨膜支.尺侧骨皮支长(1.4±0.7)cm,外径( 0.9±0.2)mm,可提供3.1cm×3.2cm×0.3cm尺骨远段背侧骨膜瓣.结论可以尺动脉腕背支为蒂设计尺骨远端骨膜瓣转位修复三角纤维软骨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三角纤维软骨修复提供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骨间前动脉腕背支的走行、分支及分布。结果:骨间前动脉腕背支在伸肌腱深面贴骨间膜背侧下行至尺骨茎突上(1.6±0.8)cm处分为内、外侧终支,并分别与尺动脉腕背支、桡动脉腕背支吻合。腕背支近端较恒定地发出尺、桡侧骨皮支,其中尺侧骨皮支经伸肌间隙沿尺骨小头走行,沿途分出皮支和尺骨骨膜支。尺侧骨皮支长(1.4±0.7)cm,外径(0.9±0.2)mm,可提供3.1cm×3.2cm×0.3cm尺骨远段背侧骨膜瓣。结论:可以尺动脉腕背支为蒂设计尺骨远端骨膜瓣转位修复三角纤维软骨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前臂背侧嵌合骨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2例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骨间后动脉皮支分布,支配尺侧腕伸肌神经支与血管交叉点血管的外径及骨间后动脉与前动脉吻合情况。同时观测尺骨茎突近端5cm范围内,尺骨背侧骨膜血管支数目及血运来源。结果骨间后动脉沿途发出6-10个皮支,在深筋膜浅层形成丰富血管网吻合。可分为两种类型,Ⅰ型:间隔1-2cm发出皮支(15例);Ⅱ型:分远、近两组(7例)。支配尺侧腕伸肌神经支与血管交叉点动脉外径(1.4±0.2)mm。在尺骨茎突近侧(2.4±0.5)cm处骨间后动脉与前动脉腕背支形成恒定吻合。尺骨茎突近侧5cm范围内,骨间后动脉向尺骨远段发出(3.0±0.8)支骨膜支(19例);骨间后动脉发出2支骨膜支,骨间前动脉背侧支发出1支骨膜支(2例);骨间前动脉背侧支发出2支骨膜支(1例)。结论以骨间后动脉为蒂可切取前臂背侧皮瓣、尺骨远端骨瓣形成嵌合组织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合并小块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1.
自 1998年始 ,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的桡骨皮瓣修复虎口孪缩 3例 ,修复第 1掌骨及虎口桡侧皮肤缺损 4例 ,修复第 4、5掌骨手背尺侧皮肤缺损 1例。移植骨皮瓣全部成活 ,虎口未再孪缩 ,骨缺损愈合。该骨皮瓣特点是皮瓣供区与骨瓣供区不在同一平面 ,分离血管蒂时应保留部分筋膜以增加皮瓣血供。切取皮瓣时要保护骨膜及骨膜支 ,防止骨与骨膜分离。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皮瓣血管解剖位置恒定 ,切取方便 ,适应于修复掌骨缺损及重度虎口挛缩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临床应用$山东省诸城市人民医院@张立沼 $山…  相似文献   

12.
创伤或爆炸伤所致手部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修复比较困难。我们采用以桡神经浅支营养动脉为蒂的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随访6个月~1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共7例,男6例,女1例,年龄10~53岁。皮瓣面积最大12cm×10cm,最小8cm×5cm。5例因爆炸伤致虎口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2例因冲床伤致手背软组织缺损,掌指关节、掌骨外露,伸肌腱缺损。采用以桡神经浅支营养动脉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经6个月~1年随访,手外形美观、功能、皮瓣感觉恢复良好。2.方…  相似文献   

13.
1881年Volkmann首次详细描述了缺血性肌麻痹与挛缩.1890年Hildebrand把前臂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后期结果命名为Volkmann挛缩.目前人们已经认识Volkmann挛缩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组织液压力升高,导致前臂密闭的筋膜腔内肌肉和神经循环障碍而产生一系列症状[1].虽历经百余年的实践研究,但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仍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儿童创伤的一个严重的、“灾难性”的并发症[2 -3].本文对儿童前臂缺血性肌挛缩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解剖特点与小腿解剖结构相似,前臂的肌筋膜与尺骨、桡骨、尺桡骨间膜一起构成4个筋膜室,分别为背侧筋膜室、掌浅筋膜室、掌深筋膜室、桡侧筋膜室[4].通常筋膜室解剖位置越深,越容易缺血受压[5]. 掌深筋膜室包括屈拇长、屈指长肌腱、旋前圆肌和旋前方肌等,由于尺桡骨之间的骨间膜坚韧而缺乏弹性,掌深间室的容积侧向扩张最易受阻,故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常首先累及该筋膜室;掌浅筋膜室包括屈指浅、尺桡侧腕屈肌等,该筋膜室位置处于掌深筋膜室的浅面,受累率次于掌深筋膜室;背侧筋膜室包括腕、指伸肌;桡侧筋膜室[6]包括肱桡肌、桡侧腕伸肌等[7].正中神经深支穿行于掌深筋膜室其主干在前臂的中1/3段行掌浅、深筋膜室之间,最易受累;骨间前神经支配指深、拇长屈肌,行于掌深筋膜室底面,故缺血性肌挛缩时,该神经也易受累并加重相应的肌肉损伤;尺神经在前臂中段被尺侧腕屈、指浅届、指深屈肌间所包绕,位置表浅,受累率次于正中神经;桡神经深支和骨间后神经分别位于桡侧筋膜室和背侧筋膜室的底面,位置表浅,受累率较低,多见于严重型的病例.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18岁,因机器辗压伤致右手拇指皮肤合并手背皮肤、虎口及大鱼际皮肤脱套伤5小时入院(见图一)。Ⅰ期行清创、脱套皮肤原位缝合,术后右手拇指皮肤及手背部分皮肤坏死、甲床坏死,拇指指骨与关节及肌腱完好。于术后16天行带足背皮瓣的(足母)甲瓣移植修复术。手术步骤:受区常规清创,于拇指掌侧近端伤口内显露和分离拇指尺侧指掌侧固有神经。于腕桡侧自第二掌骨底至桡骨茎突近4cm处作一斜切口,显露和分离桡动脉、头静脉和桡神经浅支,并从此切口至拇指近侧  相似文献   

15.
带拇指背皮神经筋膜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报道应用带拇指背皮神经筋膜蒂逆行皮瓣修复手部皮瓣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皮瓣设计的应用轴线为掌背第一腕掌关节桡、尺侧至拇指指间关节桡、尺侧为连线 ,旋转点为拇指掌关节处、最远可达指间关节处。皮瓣内带拇指背桡、尺侧皮神经。切取皮瓣面积最大为 4cm× 3cm ,最小为 2 5× 1 0cm。其中修复拇指远端皮肤缺损14例、虎口扩大成形 4例。 结果  17例全部成活 ,1例因静脉回流障碍远端部分坏死 ,经换药处理后愈合。术后随访6~ 12个月 ,扩大虎口的病例能完成对掌功能 ,所修复拇指皮肤外观满意、感觉、运动功能较为良好。 结论 带拇指背皮神经筋膜蒂逆行皮瓣手术操作简便 ,损伤小 ,血供可靠 ,皮瓣厚薄适中 ,具有感觉功能 ,适用于虎口及拇指远端皮肤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拇指桡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 介绍拇指桡侧逆行筋膜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12月 ,对 7例患者用拇指桡侧逆行筋膜皮瓣 ,分别修复拇指指腹、背侧及拇桡侧软组织缺损。皮瓣设计在拇指桡侧 ,以指侧正中线为轴线 ,其蒂部转折点在软组织缺损区以近 0 .5cm~ 1.0cm处。皮瓣面积最大 4.3cm× 3 .0cm ,最小 2 .5cm× 1.5cm。结果  7例的皮瓣全部成活 ,术后随访 5~ 8个月 ,外形美观 ,质地柔软 ,指腹二点分辨觉 (2 PD)为 7~ 12mm。结论 拇指桡侧逆行筋膜皮瓣具有操作简便、质地良好、血供可靠等优点 ,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桡神经浅支腕背皮神经皮瓣和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筋膜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桡神经浅支腕背皮神经皮瓣和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指背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末节指腹缺损27指。结果临床应用27指,术后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观、功能满意。结论该皮瓣移植血供可靠、创伤小、操作简单,是治疗末节指腹缺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前臂后外侧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中、大面积皮肤缺损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6例成人尸体上肢标本,手术显微镜下进行前臂后外侧局部解剖,观测前臂后外侧皮肤的营养动脉、回流静脉、神经支配来源。结果自桡骨lister结节至肱骨外侧髁连线中点附近指伸肌和桡侧腕伸肌肌间隔内有一恒定的皮支动脉营养前臂后外侧皮肤,该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神经支配为前臂后侧皮神经分支,游离移植可切取血管蒂长度为(4.12±0.26) cm,血管起始处外径为(0.91±0.07) mm,是与指动脉口径相仿的穿支皮瓣。结论前臂后外侧皮肤可制成以桡骨lister结节至肱骨外侧髁连线中点附近的指伸肌和桡侧腕伸肌肌间隔皮肤动脉穿支为蒂的游离穿支皮瓣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19.
例 1 男 ,34岁。左手被机器挤压致手掌部离断 3h入院。检查 :左手于掌横纹处除掌骨及指屈肌腱相连外完全离断 ,动脉、掌浅弓及指总神经断裂 ,示指固有伸肌及指总伸肌腱缺损 ,腕背至掌指关节背侧有 7cm× 14cm皮肤缺损。拇指尚完整 ,第二~五指远端无血液供应。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进行。彻底清创后 ,掌浅弓两断端稍游离后分别与第一、三指总动脉吻合 ,指总神经分别对端吻合 ,掌侧皮肤将掌指关节微屈后勉强缝合。示指修成剔骨皮瓣覆盖于虎口处 ,示指的屈肌腱剥离后取出 ,分别修复中、环指伸肌腱。于足背胫侧切取带有 3个分支的大隐静脉 ,近断端…  相似文献   

20.
桡神经前臂各肌支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明确桡神经前臂各肌支的解剖学特征。方法取成人上肢标本47具,肉眼及放大镜下,于肱骨内、外上髁连线上约10cm处,肱肌与肱桡肌间找出桡神经,沿其主干向远端分离出前臂各肌支至入肌点,观察各肌支数目及走行,以肱骨外上髁为测量起点,沿神经走行测量各肌支发出点、入肌点高度,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47具标本中,有35具(74.5%)桡神经深支走行与肱骨外上髁至尺骨茎突连线基本吻合;各肌支数目不等,其中指伸肌支数目最多,平均4.6支,拇长伸肌支及示指伸肌支数目较少,平均仅为1.1支;有29具(61.7%)桡侧腕短伸肌支发自桡神经浅支,15具(31.9%)发自桡神经深支,3具(6.4%)与桡神经浅、深支一同发出。结论前臂于旋前位时,肱骨外上髁至尺骨茎突连线近端7/10可作为桡神经深支的体表投影;指伸肌支、尺侧腕伸肌支及小指伸肌支长度较短及其发出点距桡神经深支穿出旋后肌的位置相对较近是医原性桡神经损伤的重要原因;不同肌支数目差别较大与其所支配肌肉的结构、功能有关;不同报道中桡侧腕短伸肌支起源差别较大可能与解剖过程中人为造成的偏差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