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血瘀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证之一,自古以来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证治经验,现代中医对血瘀证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为进一步阐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总结和提高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展示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临床治疗血瘀证提供新依据,特面向国内外广泛征稿。现将征稿相关内容通知如下。征稿主题:(1)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方药的相关基础研究;(2)血瘀证的活血化瘀方药的临床研究;(3)血瘀  相似文献   

2.
正血瘀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证之一,自古以来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证治经验,现代中医对血瘀证的中西医基础和临床研究也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为进一步阐明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理论,总结和提高血瘀证及其治疗方法,展示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临床治疗血瘀证提供新依据,特面向国内外广泛征稿。现将征稿相关内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3.
基于目前高血压病血瘀证细胞模型均以静态培养的内皮细胞为研究对象,而体外静态培养的细胞并不能完全符合高血压病血瘀证患者活体细胞的特性,不适合中医整体观、恒动观的传统理论,以及中医特色不强等问题,探讨建立一种以血流动力学改变为主要致病因素的高血压血瘀证细胞模型,并以中医活血化瘀经典方剂进行检验,建立一种符合血瘀的诊断标准,有较公认的病理生理变化指标,用活血化瘀代表方剂治疗可使血瘀状况改善或者逆转的细胞模型,以期为进一步研究血瘀证实质和活血化瘀方药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有关现代血液学方法在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指出在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密切联系中医临床的基础上,运用血液学方法中有关血凝-纤溶系统和血小板的基本理论及检测手段,深入探索血瘀证的实质和活血化瘀作用机理,将有助于加强中医宏观辨证与微观指标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活血化瘀方药的合理应用与深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瘀证是临床常见证候,<内经>中即已有"血脉凝泣"及"脉不通"等的记载.自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思维基础上,对"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法",从临床、基础及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现代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所建立的血瘀证诊断标准已被临床中医师及中西医结合学者们广泛采纳和应用,进一步阐明了活血化瘀的基本治疗规律与作用原理,活血化瘀理念在医学界已得到共识.  相似文献   

6.
逐瘀法对血瘀证血清内皮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血瘀证涉及临床各科多种疾病,活血化瘀法、方、药也为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提供了有效措施.方法通过血瘀证的动物实验,对我们使用的经验方治疗血瘀证进行观察、研究、探讨血瘀证及其治疗过程对内皮素变化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明确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法作用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1.典型的血瘀证伴有异常的内皮素升高.2.逐瘀生新方能使血瘀证家兔血清内皮素含量下降.结论活血化瘀法能调整动物机体状态,降低血清内皮素(ET)含量,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从而改善血瘀证.  相似文献   

7.
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糖尿病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人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与血瘀证紧密相关,血瘀证是多种并发症的病理基础。笔者于临床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糖尿病60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法对免疫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由20例原发性不孕,16例继发性不孕组成的42例免疫性不孕症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为肾阳虚血瘀证22例和肾阴虚血瘀证14例,肾阳虚血瘀证采用补肾阳、活血化瘀、调经助孕法中药治疗,肾阴虚血瘀证采用益肾阴、活血化瘀、调经助孕法中药治疗,治疗时间为1~3月。结果肾阳虚血瘀型免疫性不孕总有效率86.36%明显高于肾阴虚血瘀型免疫性不孕的64.29%(P<0.05);原发性免疫性不孕与继发性免疫性不孕的中医药治疗效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化瘀法治疗免疫性不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7):670-670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为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循环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鉴于活血化瘀在防治循环系统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推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的深入研究,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8):735-735
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是中医、中西医结合研究中最为活跃、最富有成果的领域之一。循环系统疾病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鉴于活血化瘀在防治循环系统疾病中的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推动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的深入研究,经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批准,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拟于2009年10月底在山东省济南市举办“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病高层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院士结合循环系统疾病的防治就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的新成果、新理论、新方法作演讲,同时举办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继续医学教育班。  相似文献   

11.
恶性血液病血瘀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恶性血液病患者血瘀证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12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血瘀证的临床观察和血浆血小板α颗粒蛋白(GMP-140)及D-二聚体(D-D)的检测。结果 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血瘀证的检出率为69.64%。血瘀证组血浆GMP-140及D-D检测的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P〈0.01)。结论 恶性血液病血瘀证患者血小板的激活与消耗增多,并有继发性纤溶存在。血浆GMP-140及D-D的水平与血瘀  相似文献   

12.
血瘀证临床常见 ,以疼痛固定不移 ,如针刺刀割 ,夜间加重 ,同时有肿块 ,按之不移 ,反复出血 ,色暗有块 ,皮肤瘀斑 ,肌肤甲错 ,以及面色、舌色青紫 ,脉涩或结代或无脉症等为辨证要点。其病证变化多端 ,见于多种疾病之中 ,笔者就临床所治此证列举数例以证之。1 脑鸣昏厥证刘某 ,  相似文献   

13.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瘀证是中医学未病、潜病状态的一类病证,可引起中风、痹证、肿瘤等多种疾病,甚至可导致死亡,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近年来,对血瘀证的中西医结合研究逐步加深,活血化瘀作为血瘀证的主要治疗方法.临床上,活血化瘀主要依靠药物、艾灸等方法的运用,治疗各种病因导致的血瘀证.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血瘀证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瘀理论源自《内经》,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中血瘀证研究已经成为中西医结合最紧密的研究领域之一。在气滞、气虚、痰凝、阳虚、血热、外伤等致瘀因素作用下,血瘀证患者会产生血液及血管两方面的病理变化,这些变化与肿瘤的形成和转移有一定的关系,基于这种关系衍生出了运用活血化瘀法抗肿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目前血瘀证的造模方法主要有仿照病因病机造模和重复病理过程造模两种,但能够全面体现血瘀证四诊要点的复合模型暂时还未出现。舌诊是血瘀证诊断的一个核心环节,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舌色、舌苔、舌质、舌下络脉等领域,但评价标准和方法尚在摸索当中。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理论认为:本病多属本虚标实,标实多为血瘀;现代医学已证明,本病早期就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在治疗上活血化瘀法应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6.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据临床观察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常兼见口唇色暗,面有瘀斑或肌肤甲错,舌质紫黯或黯淡,脉细涩,舌下静脉青紫等体征。因此从血瘀探讨糖尿病的病机,从血瘀立论,以活血化瘀为中心,辨证论治糖尿病,逐渐为医学界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暖宫散瘀法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给予口服暖宫作用的中药汤剂治疗本病;对照组以少腹逐瘀丸治疗。结果:观察了3个月经周期,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4%;对照组总有效率81%。结论:可见暖宫散瘀中药汤剂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有良好效果,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The study of "Practical Diagnostic Criterion of Blood Stasis Syndrome(PDCBSS)"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gram—Clinical Experience and Academic Idea Research of Famous Doctors(Prof.CHEN Ke-ji)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during the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近10年内盆腔瘀血综合征(PVCSS)的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医院数字图书管数据库近10年来关于中西医研究PVCSS的相关文章.从PVCSS中西医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PVCSS西医和中医方面病因病机明确,而西医治疗进入瓶颈阶段,中医药治疗效果明确,但缺乏临床验证。结论:值得深入研究具有中医临床特色的安全、高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通过梳理历代医家对瘀血学说的论述,可以看到瘀血学说起源于《内经》,奠基于仲景,成长于隋唐,发展于宋金元,成熟于明清,随着近代血瘀证研究的深入,中医气血学说必将有所突破,从而促使中医在学术上出现一次大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