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12月胃癌患者370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胃黏膜正常患者3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及阴性患者血清和胃液IL-2和IL-8水平。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和血清IL-8水平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和IL-8水平和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和胃液中IL-2水平下降、IL-8水平升高,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IL-2水平下降和IL-8水平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探讨小鼠感染旋毛虫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只小鼠喂食感染旋毛幼虫200条,对照组小鼠不做处理,分别于小鼠感染旋毛虫后第1、2、3、4周随机取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各10只,常规眼眶静脉取血分离血清,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IL-2、IL-8的值. 结果实验组IL-2的含量在感染后第1周低于对照组(P<0.05),在第2、3、4周均低于相应对照组(P<0.01);实验组IL-2含量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呈逐渐下降趋势;实验组IL-8的含量在感染各期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实验组在感染各期之间IL-8含量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结论实验组IL-2、IL-8的含量在感染各期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宿主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均降低,且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随感染时间的延长而呈不断下降趋势,提示旋毛虫在感染宿主后破坏和逃避了宿主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功能,给其在宿主中的生存和发育等创造了有利条件,对宿主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or, sIL-2R) 水平与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 宫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筛查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孕妇 134例, 测定其外周血中sIL-2R水平, 并通过超声影像动态观察其子代生长发育情况直至终止妊娠, 流产、引产或分娩后检测子代标本确定有无宫内感染。结果: 134例研究对象中, 足月分娩者 77例,妊娠结局不良者 10例, 获得子代标本者 64例, 其中 21例CMVDNA阳性, 其母体外周血sIL-2R平均水平 258 41±15 44U/ml, 43例无宫内传播者母体外周血sIL-2R平均水平 188 41±21 35U/ml, 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2 52, p=0 02)。10例妊娠结局不良者孕妇外周血sIL-2R平均水平 (223 66±25 15U/ml) 高于 77例足月分娩孕妇 (166 67±18 17U/ml)。结论: 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的早期妊娠妇女外周血中sIL-2R水平与病毒宫内传播有一定相关性, 出现流产、死胎等异常妊娠结局者外周血sIL-2R水平具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患者血清CRP、IL-6、IL-8和尿微量白蛋白(UA 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血清IL-6、IL-8和UA lb均采用放射免疫法、CRP则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结果:血清CRP水平GD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 IGT组该指标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GDM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 IGT组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水平GDM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 IGT组水平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A lb水平GDM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 IGT组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GDM组和G IGT组CRP、IL-6、IL-8和UA1b水平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测定其水平对于了解GDM的病情及评估预后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白细胞介素-2(IL-2)及白细胞介素-8(IL-8)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医院2016年1月-12月胃癌患者370例作为胃癌组,选择同期胃黏膜正常患者3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测定两组幽门螺杆菌阳性及阴性患者血清和胃液IL-2和IL-8水平。结果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血清IL-2和血清IL-8水平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幽门螺杆菌阳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幽门螺杆菌阴性:胃癌组胃液IL-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胃液IL-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胃癌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水平低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8水平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P<0.05);对照组: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液IL-2和IL-8水平和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癌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癌患者血清和胃液中IL-2水平下降、IL-8水平升高,胃癌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IL-2水平下降和IL-8水平升高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巨细胞病毒 (CMV) 活动性感染孕妇的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sIL-2R) 水平与孕早期绒毛感染及生长发育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从自愿人工流产或过期流产行清宫手术的孕早期妇女中, 筛查CMVIgM和晚期mRNA均阳性者, 再检测其绒毛组织CMVDNA。然后, 随机选择绒毛CMVDNA阳性和阴性各 50例为观察对象, 检测其孕妇外周血sIL-2R水平。结果: 绒毛组织CMVDNA阳性和阴性的孕妇外周血sIL-2R平均水平分别为 286 66±16 84u/ml和 122 67±23 37u/ml(t=2 65, P=0 01 ), 19例过期流产和 81例自愿人工流产孕妇的外周血sIL-2R平均水平分别为 234 41±11 48u/ml和 158 41±14 48u/ml(t=2 73, P=0 01)。结论 : CMV活动性感染早孕妇女的外周血sIL-2R水平可能与绒毛感染发病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改变与脑梗死的病情、预后的关系,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 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63例,分别测定发病24h内、第3天和第7天的血清IL-6及IL-8水平,然后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梗死体积、早期病情恶化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梗死后血清IL-6及IL-8含量升高,其高峰分别为发病24h内和第3天,达峰时间与入院时中国中风量表(CSS)评分、梗死体积、早期病情恶化无关,而峰值水平与入院时CSS评分、梗死体积、早期病情恶化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4h内的血清IL-6水平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脑梗死后血清IL-6及IL-8水平升高呈时间依赖性,峰值与脑梗死的损伤程度、早期病情恶化有关,IL-6对预后有预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晚期B族链球菌(GBS)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孕晚期(35~37周)GBS感染筛查的726例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孕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统计GBS感染情况,比较GBS感染与未感染及不同GBS感染分级孕妇血清PCT、IL-8水平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BS感染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 726例孕晚期女性中,GBS感染者占11.85%;GBS感染者年龄≥35岁、妊娠期糖尿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5);孕晚期GBS感染者血清PCT、IL-8水平均高于未感染者(P<0.05),并随着GBS感染程度加重血清PCT、IL-8水平逐渐升高(P<0.05);孕晚期GBS感染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感染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血清PCT、IL-8水平升高是孕晚期GBS感染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孕晚期GBS感染者血清PCT、IL-8水平显著升高,其也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PCT、IL-8进行联合检测对孕晚期GBS感染者不良妊娠结局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早期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豚鼠致敏最大值试验(guinea pig maximization test,GPMT)方法建立豚鼠致敏模型,检测并比较TCE致敏豚鼠与未致敏豚鼠血清中IL-6和IL-8的水平,探讨IL-6和IL-8在三氯乙烯(TCE)过敏性皮炎中的作用。方法将豚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溶剂(橄榄油)对照组,DNCB阳性对照组和TCE处理组。采用GPMT法建立豚鼠致敏模型。根据致敏结果及末次激发后采血的不同时点将TCE处理组分为TCE未致敏24h组,TCE致敏24h组,TCE未致敏72h组,TCE致敏72h组。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中IL-6和IL-8的含量。结果DNCB组致敏率为100%,TCE组致敏率为62.1%。溶剂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溶剂对照组相比,TCE未致敏24h组IL-6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E未致敏72h组与TCE未致敏24h组相比,IL-6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溶剂对照组相比,TCE未致敏72组IL-8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中细胞因子IL-6和IL-8水平在TCE诱导的致敏组和未致敏组豚鼠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3(IL-13)水平,探讨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3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IL-8、IL-10、IL-13水平。结果对照组儿童与观察组急性期、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恢复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均P<0. 05),观察组急性期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恢复期患儿(均P<0. 05)。轻症组、中症组、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中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患儿(均P<0. 05),重症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症组患儿(均P<0. 05)。无脱水组、轻度脱水组、中度脱水组、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轻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无脱水组患儿(均P<0. 05),中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轻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重度脱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显著高于中度脱水组患儿(均P<0. 05)。发病后第4天,未转阴组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均显著高于转阴组患儿(P<0. 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IL-8、IL-10、IL-13水平急性期显著升高,恢复期明显降低,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对评估患儿病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贫困山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感染状况以及导致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陕南贫困地区4个县434名中、晚期妊娠妇女,对其进行一般情况及孕期情况的问卷调查,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PCR技术检测孕妇外周血抗HCMV—IgG、IgM抗体及HCMVDNA片段。随访至其生产后(所有随访者均为足月生产),分别于产后2周内、3~14周内对随访产妇采集其乳汁及所生婴儿的尿液,继续进行HCMV的相关检查,区分先天性感染和围生期感染,并结合问卷分析HCM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①贫困山区妊娠妇女HCMV感染率为85.48%(371/434),活动性感染率为8.06%(35/434);总宫内传播率为4.58%(17/371),其中活动性感染者宫内感染率为31.43%(11/35),潜伏性感染者为1.79%(6/336),两组间宫内传播率有显著性差异(χ2=63.704,P〈0.05);②产妇乳汁HCMV阳性率11.86%(44/371),其中活动性感染者乳汁排毒率为85.71%(30/35),潜伏性感染者乳汁排毒率为4.17%(14/336),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确切概率0.000,P〈0.05)。乳汁排毒组中继续母乳喂养者中有14.28%(1/7)发生围生期感染,乳汁无排毒组中无围产期感染,两组间围生期感染率有显著性差异(确切概率0.021,P〈0.05);⑧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在活动性、潜伏性感染与正常对照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4.088、5.610、5.380,均P〉0.05)。孕产次、分娩方式在活动性、潜伏性感染与正常对照组问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值分别为9.383、17.746,均P〈0.05)。结论秦巴山区妊娠妇女HcMV活动性感染率、宫内传播率较课题组之前的研究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其他地区感染水平。妊娠期HCMV活动性感染是导致宫内传播和产后乳汁排毒的重要因素。产后乳汁排毒可造成围生期HCMv感染。  相似文献   

12.
秦巴山区孕期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弱智高发区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流行病学状况。方法 用ELISA和PCR方法对弱智高发区的367例孕妇进行监测及问卷调查,并监测63例孕期CMV感染2两周内母体乳汁CMV—DNA。结果 弱智高发区孕期CMV活动性感染率19.62%,宫内传播率33.33%,产后乳汁排泄率39.02%;孕期CMV感染与年龄、化程度、经济状况、胎次及病理性生产史有关,与孕周无关。结论 提示在弱智高发区也应重视CMV的监测,化程度低、经济状况差、胎次及有病理性生产史,应视为孕期CMV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型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与孕妇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发病的关系,从分子免疫学角度探讨巨细胞病毒宫内感染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植物血凝素刺激下产生Th1型细胞因子(IFNγ,TNFα)及Th2型细胞因子(IL-4)的水平。结果(1)正常妊娠组孕妇IFNγ、TNFα分别为421±164ng/L与709±145ng/L,明显低于未妊娠妇女501±149ng/L和813±200ng/L。正常妊娠组孕妇的IL-4为34±6ng/L,明显高于未妊娠妇女的26±5ng/L(P<005)。巨细胞病毒感染组IFNγ、TNFα的水平分别为589±165ng/L和1145±311ng/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妇女,巨细胞病毒感染组的IL-4为22±3ng/L,明显低于正常妊娠妇女(P<005)。(2)正常妊娠组孕妇IFNγ/IL-4,TNFα/IL-4比值分别为12±4和20±5,明显低于未妊娠妇女的16±2和3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IFNγ/IL-4比值26±6,TNFα/IL-4比值为50±8,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妊娠期母体趋向于Th2型细胞因子参与的体液免疫,而避免Th1型细胞因子参与的细胞免疫。巨细胞病毒感染孕妇体内Th1/Th2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总结连续三年孕产妇系统管理的基础上,对山区农村如何实施孕产妇系统管理进行了探讨。认为充实提高基层妇幼保健队伍,逐步改变阻碍和制约系统管理措施的交通、经济、文化、生育观等方面的落后状况,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使之成为高危孕产妇的诊治抢救中心,将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等系统管理措施向高危孕产妇倾斜,是提高山区农村孕产妇系统管理水平,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和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女性外周血激活素A及卵泡休止素水平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敏感度、特异性激活素A及卵泡休止素放射免疫测定(R IA)法,分析妊娠女性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与卵泡休止素水平变化规律。结果:利用R IA法检测正常妊娠女性血中激活素A水平变化显示,随孕龄的增加,激活素A水平逐渐升高;卵泡休止素水平与激活素A水平变化相似,也随孕龄增加趋势;对激活素A及卵泡休止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r=0.88。结论:妊娠女性外周血激活素A与卵泡休止素水平变化与孕龄有关,两者的水平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和羊水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的变化。方法选取三亚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60例为A组,同期50例胎膜早破未发生感染孕妇为B组; 50例正常分娩的孕妇为C组。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与羊水样本中IL-6、IL-8的含量变化。结果三组研究对象血清及羊水中IL-6、IL-8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孕妇血清及羊水中IL-6、IL-8的含量均高于B组和C组(P<0.05); 60例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其中绒毛膜羊膜炎孕妇32例,非绒毛膜羊膜炎28例,绒毛膜羊膜炎孕妇血清与羊水中IL-6、IL-8的含量均高于非绒毛膜羊膜炎孕妇(P<0.05)。结论胎膜早破并发感染孕妇血清和羊水中IL-6和IL-8均呈现高表达,可以通过检测IL-6与IL-8的含量变化对胎膜早破并发感染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无乳链球菌(GBS)感染者阴道分泌物中白介素-8(IL-8)水平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孕晚期感染GBS患者105例为感染组,其中胎膜早破62例、无胎膜早破43例;IL-8<800ng/L 36例、≥800ng/L 69例;另选同期本院无生殖道感染孕晚期孕妇100例为正常组,检测孕妇阴道分泌物中IL-8水平,随访至分娩,统计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阴道分泌物中IL-8水平感染组(1032.62±402.35 ng/L)高于对照组(35.51±52.69 ng/L),胎膜早破组IL-8(1235.62±529.37 ng/L)高于无胎膜早破组(739.92±319.07 ng/L)(均P<0.05)。感染组孕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褥感染、新生儿感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组新生儿感染率高于无胎膜早破组(均P<0.05)。IL-8≥800 ng/L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24.2%)高于IL-8<800 ng/L组(5.6%)(P<0.05)。结论:孕晚期生殖道GBS感染孕妇阴道分泌物IL-8水平显著增高,IL-8水平可能与GBS孕妇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有关。检测阴道分泌物IL-8水平有助于预测妊娠期孕妇生殖道GBS感染,预防异常妊娠结局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秦巴山区人巨细胞病毒(HCMV)先天性感染对婴儿的影响及更昔洛韦对症状性患儿干预性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和其所生子女血清中HCMV-IgM,PCR法检测新生儿生后2周内血清中HCMV-DNA.收集病例组中婴儿临床及实验室资料,患儿给予更昔洛韦治疗2周,追踪其疾病变化及转归.结果 秦巴山区孕期HCMV宫内传播率为36.49%(27/74);孕期HCMV活动性感染与婴儿先天性感染之间关系密切(χ2=17.58,P<0.001).HCMV先天性感染可对新生儿各系统器官造成损害.有症状患儿经更昔洛韦治疗2周后HCMV转阴率为64.29%(9/14),患儿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谷氨酰转移酶、谷丙转氨酶等肝功指标明显降低.结论 HCMV先天性感染对婴儿损害严重,更昔洛韦对有症状患儿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