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我院1984年以来25例25只眼行国产(PM—MA)J 型后房人工晶体一期植入术,现将手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报告如下,并谈谈粗浅体会。1 术后并发症:1.1 后囊膜浑浊占8%均为儿童;1.2 晶体位置偏斜占8%;1.3  相似文献   

2.
对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2例12只眼作了分析。术后随访3~20个月,裸眼视力≥0.3者10只眼,占83.3%,矫正视力≥0.3者11只眼,占91.7%。脱盲率达100%,脱残率达91.7%。主要术后并发症是角膜内皮水肿、葡萄膜反应、后发障及瞳孔夹持。并对手术操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合并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我院共施行7例7眼,男6人,女1人,年龄20~64岁;其中老年性白内障4例,先天性发育性白内障1例,外伤性白内障2例;均是单眼,另眼视力在0.3以上。 2 手术方法:用显微手术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后,同步注吸器尽量注吸净皮质,前房内注入2%甲基纤维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5年10月至1987年2月一期植入硅凝胶后房型人工晶体52例55只眼,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并就影响术后视力的因素做简要的讨论。一、临床资料 52例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19~76岁,平均56岁。老年性白内障41例,外伤性白内障8例,Fuchs综合征3例。植入双眼的3例均为老年性白内障,一眼手术半年后视力良好,方做另一眼手术。术后观察最长16个月,最短3个月,平均6个月。二、手术方法术前准备主要是扩瞳和降眼压。一般在手术半小时前用0.5%托品酰胺和1%新福林液交替滴眼各3次扩瞳。降压措施主要是在球后麻醉完成之后的间歇性眼球压迫7—10分钟。对于年轻患者,常规滴甘露醇250毫升。手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  相似文献   

5.
我院1996~2000年开展白内障囊外除联合后房型晶体植入17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白内障前房型人工晶体Ⅰ期和Ⅱ期植入的方法及疗效。总结 18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体会。术后随访 6个月~ 1年。结果 :此型人工晶体植入并发症少 ,安全有效 ,可作为不能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首选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32例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术,年龄8-70岁,术后随访0.5至3年,视力≥0.3。提示术中的并发症及手术操作的注意事项,认为在无后囊膜的无晶体眼,采用本术式,能使患者恢复较好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白内障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曹征(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511721)在眼外伤尤其是穿孔伤中,外伤性白内障的发生率较高,且绝大部分为单眼发病,人工晶体植入对这部分患者获得双眼单视功能甚为重要。从1994年以来,我们对12例外伤性白内障患者施行了后...  相似文献   

9.
徐志杰 《广州医药》1998,29(5):30-30
从1990年起我院开展人工晶体植入术,到1996年底,对其中部份或完全无后囊膜支撑的病例38例38眼,采用缝线法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获得比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本组38例38眼,男18眼,女20眼;年龄6~86岁,平均58岁;老...  相似文献   

10.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20例临床分析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王青青海高海拔地区因紫外线强度高、氧分压低、维生素类缺乏等使白内障发病率增高 ̄[1],为主要致盲原因之一。后房型人工晶体以最佳的生理位置、双眼视象差小等优点是当前治疗白内障最有成效的方法。我科1...  相似文献   

11.
自从1977年Shearing氏后房型人工晶体问世以来,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逐渐得到推广应用,给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开辟了新的前景。我院自1985年起开展这种手术,现将术后观察了三个月以上的27例做以下报告,并就其主要并发症做简要的讨论。临床资料一、我们采用国产透明硅凝胶后房型人工晶(PC型),27例均为白内障单眼患者,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后一期植入人工晶体。其中男性16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76岁,最  相似文献   

12.
展晓岚  钟明全 《四川医学》1994,15(6):343-344
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14例疗效分析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643000)展晓岚,钟明全我院眼科自1989年1月至1992年12月开展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14例(136只眼),现将疗效分析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系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  相似文献   

13.
14.
罗康生 《四川医学》2006,27(10):1090-1091
目的探讨43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行Ⅰ期或Ⅱ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结果术后矫正视力≥1.08例(18.6%),0.5~0.928例(65.1%),0.3~0.47例(16.3%)。3例发生一过性高眼压,7例发生创伤性前葡萄膜炎。43例均无大泡性角膜病变发生。结论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路径短,操作简单,作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补充,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补救措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16.
赵秀蓉 《新疆医学》1998,28(1):20-22
我院自1991年8月开展人工晶体植入术以来,取得较好疗效,为了总结、交流经验,现将1991年8月至1996年底开展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101例(110眼)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1例,男性67例,女性34例。年龄8~82岁,平均59.1岁。右眼50例,左眼42例,双眼9例,汉族64例,维吾尔族27例,回族5例,哈萨  相似文献   

17.
<正> 我院自1991年至1994年2月共开展外伤性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十人工晶体植入术25例,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25例均为单眼盲,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6—15岁3例,15—49岁22例。外伤情况:穿孔伤21例,钝伤4例,穿孔伤包括戳伤,  相似文献   

18.
19.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日趋完善,人工晶体材料、制作工艺以及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的植入逐步普及。本院近两年行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6例、40只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本组共36例,40只眼。男性2...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经巩膜睫状沟缝线固定人工晶体方法治疗15例各种原因导致的无后囊膜患者。术后随诊视力、眼压、前节、晶体位置、眼底情况。随诊时间2周~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视力均获提高,其中20%达0.6~1.0,40%达0.2~0.5。主要并发症为晶体扭位。提示,此方法为无后囊患者提供了完全、有效的人工晶体再植入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