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温病病因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夏学传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5):3-5
从梳理历代医学温病病因认识的基础上,对规划教材《温病学》有关论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括剖析。认为应超越温病与伤寒学派争论的局限,以更高层次的外感病为研究对象,构建属于外邪的六淫和疠气二元病因理论,进而形成融合寒温的外感病学。 相似文献
3.
徐连春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5,(4)
一、温热毒邪属于戾气 现行《温病学》三版教材把“温热毒邪”作为与戾气并列的病因(四版征求意见稿与此相同),其所引起的疾病即各论中的温毒,包括大头瘟、烂喉痧两个具体病种。 在戾气之外提出“温热毒邪”既有理论失误,又有逻辑混乱。人们知道,有关这类病因,王叔和提出过时气,异气,巢元方提出过乖戾之气,吴又可综合各家之长提出了杂气,疫气、戾气等。其致病都有传染与流行的特点。尤其是吴氏论述疫病最详。他认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10.
大明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81,(2)
温病热变最速,用药尤关重要。热在皮毛肌肉,未入胃府化燥,固当辛凉透汗,若热邪内传,汗不外出,内则口燥而渴,舌苔干黄灰滞,若妄用辛温发散,可致津液干枯,而发厥成痉。误用苦寒清火,化燥伤阴,则热闭神昏。误用消导攻下,则痰食阻结,而成动风厥逆之证。惟宜用泻热存津药物,救其津液,外证可得汗而邪有出路,内得清润而病情缓解,这就是吴鞠通所谓:“温病忌汗(指辛温发汗),汗之不唯不解,反生他患。”“只许辛凉解肌,辛温义不可用”。义有“温病小便不利,淡渗不可与 相似文献
11.
12.
朱鹏飞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1(1):4-6
温病中的厥证,是温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阶段,属"阳厥"、"热厥"的范围,是外感性疾病致厥的一种.温病在发展到这一阶段时,常常伴有昏迷、呃逆、痉、瘈等症状.就其病机而言,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火伏阴中而为厥,火出阳分则发热. 相似文献
13.
荀运浩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5(4):329-332
根据中医学因机证治、理法方药的有机联系 ,结合现代医学相关认识 ,试提出科学的温病病因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并据此认为温病的病因即是杂气 ,或作温邪。目前 ,温病病因主要包括有六淫虚邪、四时戾气、挟毒时气与潜血杂气等几类 ,并且可据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合理拓展 相似文献
14.
15.
陈开煌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993,17(5):1-2
本文论述了温病之诊治。作者将清代及近代名医治疗温病高热部分医案分析了温病高热忌发汗;高热神昏急当开窍;高热致痉以泄热养阴及白虎汤铁恒守四大症等方面作了辨析,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徐连春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7,(2)
减少重复 深化内容 温病学作为一门学科,需要有自身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因此有一部分重复内容,但讲授时不能按教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而应按所有课程设置的完整性与系统性进行。有的章节可以自学,需要讲授的只是那些重点,关键或带有难点的章节。如总论之:“温病的病因和发病”、“温病的常用诊法”两章整章重复,中基、诊断讲解甚详且有舌诊幻灯片相助;“温病的预防”一章缺少现实意 相似文献
17.
18.
19.
温病病因从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荀运浩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5(4):329-332
根据中医学因机证治、理法方药的有机联系,结合现代医学相关认识,试提出科学的温病病因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并据此认为温病的病因即是杂气,或作温邪。目前,温病病因主要包括有六淫虚邪、四时戾气、挟毒时气与潜血杂气等几类,并且可据临床实践在此基础上合理拓展。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