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囊肾合并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多囊肾合并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有多囊肾、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患者DSA检查为前交通动脉瘤,经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肾功能异常无进一步发展。结论对于有多囊肾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家族史的患者需完善动脉瘤的筛查,如发现颅内动脉瘤,需根据肾功能情况积极予以合适的治疗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5岁。因突发头痛5d入院。检查:神志清楚,颈稍有抵抗,余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头颅CT检查发现脑底池及蛛网膜下腔出血。拟诊断颅内动脉瘤。住院当天在局麻下行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  相似文献   

3.
CT血管造影指导颅内破裂动脉瘤超早期手术   总被引:5,自引:10,他引:5  
目的研究单一依靠CT血管造影(CTA)资料,在超早期手术夹闭破裂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方法从2004年6月至2007年2月,共有12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行CTA检查。其中有78例在出血后72h内完成CTA检查,并对57例患者单一依靠CTA资料急诊行超早期动脉瘤夹闭术。结果125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有78例在出血后72h内完成CTA检查,71例发现颅内动脉瘤,其中有57例行超早期开颅动脉瘤夹闭术。57例超早期开颅手术动脉瘤患者,多发动脉瘤4例,共61个动脉瘤,术中夹闭动脉瘤60个,动脉瘤包裹1个。CTA能很好地显示动脉瘤的大小、形态、同载瘤动脉及周边骨性结构的关系,为手术提供了足够的有用信息。结论容积重建成像CTA是一种可靠、无创的快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能为破裂动脉瘤的超早期夹闭手术提供详实的影像学资料,满足在急诊状况下开颅夹闭手术所需。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2年来收治的6例颅脑损伤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了解出血类型与头部损伤的关系,提出创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咏瘤诊断的可能性。结果6例创伤后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经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囊状动脉瘤破裂出血,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例,后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分别行血管内栓塞(4例),开颅动脉瘤夹闭(2例)治疗,无再出血,全部治愈。结论颅脑损伤后应注意合并颅内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可能性,尤其是基底池或侧裂池出血者。积极的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颅脑损伤中常见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raumaticsubarachnoid hemorrhage,tSAH),是导致颅脑外伤后加重继发脑损伤(脑血管痉挛、脑梗塞、脑积水等)的主要因素。我科2003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治73例tSAH患者,现总结并分析如下。1对象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56例,女17例,年龄27~76岁,平均42.3岁。其中,交通事故伤37例,坠落伤23例,击打伤13例。均于伤后12小时内入院,入院时GCS积分:21例3~8分,30例9~12分,22例13~15分。1.2影像学检查患者均行头部CT检查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其中18例行腰椎穿刺检查,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CT显示蛛网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Dyna CT(数字平板C型臂血管造影系统CT成像技术)应用的影像学特征、临床使用方式、及对治疗方法的影响,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水平。方法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使用Dyna CT技术的病例65例,所有患者手术后均行Dyna CT扫描并与移动螺旋CT对照评估。结果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55岁,男∶女性别比为1∶1.5。经Dyna CT扫描并经移动螺旋CT证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内血肿、脑室内出血、脑积水等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对16例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患者应用Dyna CT评估支架打开情况。结论Dyna CT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中有独特的优势,但也有其缺点。本研究认为Dyna 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诊断足够清晰,特别是支架辅助栓塞动脉瘤中对支架打开情况的评估,对栓塞策略的采取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临床资料 脑动脉瘤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26~68岁,平均46岁。42例共45个动脉瘤,按治疗方式将42例分为脑动脉瘤夹闭组和介入治疗组。突发头痛、呕吐等41例,单侧瞳孔散大10例,双侧瞳孔散大2例,去脑强直1例,单侧动眼神经麻痹10例。42例均行全脑血管造影,证实为颅内动脉瘤。CT发现单侧蛛网膜下腔出血19例,SAH伴脑室出血12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且住院期间死亡的24例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死亡原因.结果 死亡原因分别为:颅内再出血11例,其中术前再出血5例,介入栓塞术中出血3例,栓塞术后颅内再次出血3例;术后脑血管痉挛或脑梗死8例,其中早期(术后3d内)CT表现为脑梗死3例,晚期(术后3d后)脑血管痉挛或脑梗死5例;椎动脉瘤栓塞术后呼吸骤停1例;肺部感染3例;肾功能衰竭1例. 结论 颅内再次出血、脑梗死或脑血管痉挛、非神经系统并发症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的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9.
Moyamoya病患者颅内出血原因探讨——75例Moyamoya病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Moyamoya病(MMD)发生颅内出血的原因.方法 收集作者近期收治的21例有颅内出血的MM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中报道的54例MMD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5例患者中,CT显示MMD患者脑内出血位于脑实质内47例,脑室内出血2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MMD患者均经DSA证实为伴发颅内动脉瘤.结论 MMD出血主要位于脑实质内或脑室内,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应考虑并存颅内Willis环附近主要动脉动脉瘤可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不同时间点GCS评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我科2008-08-2011-10期间收治的105例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发病3h、6h、24h、72h、1周、2周的GCS评分,同时发病半年后随访,进行格拉斯哥结果评分(GOS),对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研究患者不同时间点的GCS评分与其GO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3h、6h、24h、72h、1周、2周的GCS评分与其GOS评分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24、0.948、0.521、0.541、0.597、0.733。结论 (1)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3h、6h、24h、72h、1周、2周的GCS评分与其预后有相关性,GCS评分应作为其估计蛛网膜下腔出血性动脉瘤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2)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发病6h的GCS评分与其GOS评分相关系数最大,提示必要时发病后6h内复查头颅CT,观察是否有再出血及颅内其他情况变化,以便早期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14.
64排螺旋CTA早期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采用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57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27例,女30例,年龄23~86岁,平均58.3岁.动脉瘤均破裂,行头颅CT证实有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表现为头痛、呕吐、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及颈项强直.Hunt-Hess分级Ⅰ级12例,Ⅱ级25例,Ⅲ级19例,Ⅳ级1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对颅内动脉瘤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疑似颅内动脉瘤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在病情允许条件下首先进行64排螺旋CTA检查,随后进行DSA检查,采用自身配对四格表卡方检验,分析CTA与DSA检查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39例患者经CT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瘤体直径2~26mm),1例患者CTA检查疑似动脉瘤,1例患者CTA检查阴性.41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动脉瘤,1例患者DSA检查阴性.CTA与DSA动脉瘤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63,P=0.608). 结论 CTA对于直径不小于2 mm动脉瘤的早期诊断较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