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唐素敏 《河北中医》2003,25(6):436-437
镇肝熄风汤出自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由怀牛膝、生代赭石、生龙骨、生牡蛎、生龟版、生杭白芍药、玄参、天门冬、川楝子、生麦芽、茵陈、甘草组成 ,具有镇肝息风之功 ,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引起的眩晕、头痛、僻不遂及中风等证候。笔者以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内科杂证 ,疗效满意 ,现举例如下。1 鼻 衄李某 ,女 ,36岁 ,农民。 1 995 1 0 2 2初诊。患者 2年来每因郁怒鼻部出血 ,出血量约 1 0 0~1 5 0ml,色淡红 ,不经治疗自行停止。 2日前又因情志不畅 ,鼻出血不止 ,量多 ,曾经本院五官科行鼻腔压迫止血及西药治疗 ,出血仍未止 ,伴…  相似文献   

2.
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45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近年来采用胃复安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5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31例,女性14例;年龄29~82岁,平均(67±26)岁;脑血栓26例,脑栓塞4例,脑出血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胃肠功能紊乱3例。脑血管疾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在原发病救治中出现呃逆症状,而胃肠功能紊乱者则排除胃肠器质性疾病引起的呃逆,均经常规止呃治疗无效。1.2治疗方法患者仰卧位,取足三里、内关,用1毫升注射器配7号针头抽取胃复安注射液1ml(10mg),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然后缓慢推进并上下提插,得气后…  相似文献   

3.
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又称哕逆,是指气逆上冲,出喉时致呃声连续,声短而频,且不能自止的病症,可偶然单独发生,亦可呈连续或间歇性发作.现代医学认为由膈肌痉挛所致,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及腹部术后,脑血管意外等病时易出现.笔者自2007年以来应用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50例,临床效果满意.本方法具有用药少,见效快,痛苦轻,操作方便,作用持久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方法]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剂/d,连续5~7d为1疗程。[结果]治疗35例中,治愈15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例。[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镇肝熄风汤临床析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镇肝熄风汤临床析义哈尔滨市跃进医院孟剑,王连荣镇肝熄风汤组方析义近代著名医学家张锡纯上溯《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之理,下合西医“脑充血”之说,认为中风乃气血上冲脑部所致,宜导引气血下行,使之归于平复乃创制镇肝息风汤。方中重用牛膝引血...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胃复安针治疗顽固性呃逆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年来采用胃复安针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1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镇肝熄风汤合活血化瘀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溪市中医院收治的中风急性期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镇肝熄风汤合用活血化瘀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  相似文献   

8.
镇肝熄风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0例均为发病后72h内入院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同时给予吸氧、脱水剂,维持水、电解平衡,预防感染等;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2组均21d为1疗程。均于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早进行康复治疗。经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有效率为70.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9.
自 1 992年以来 ,笔者采用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呃逆 30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0例中男性 1 4例 ,女性 1 6例 ;年龄 1 2~ 63岁 ,平均 2 8岁 ;病程 2 h~ 7天 ,平均 2 4 h。原发病为脑梗死者 4例 ,胆囊炎者 6例 ,胃炎者 1 2例 ,不明原因者 8例。治疗方法及效果患者坐位或仰卧位 ,四肢自然下垂或伸直。取双侧手三里及足三里穴。皮肤常规消毒后 ,用 5ml注射器抽取胃复安注射液 (用量成人为 2 0 mg,7~1 4岁为 1 5mg) ,快速进针 ,予强刺激 ,抽吸无回血后每穴各注射 1 / 4量。注射后再给予强刺激 1次后迅速出针。本组经治…  相似文献   

10.
刘文奇 《新中医》2011,(12):74-75
目的:观察胃复安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肿瘤晚期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注射液,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8.24%。结论:胃复安注射液穴位注射能有效控制肿瘤晚期患者顽固性呃逆。  相似文献   

11.
丁香柿蒂汤治疗腹部手术后并发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丁香柿蒂汤治疗腹部手术后并发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病例,给予丁香柿蒂汤,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5d。结果:50例,痊愈38例,显效7例,好转3例,无效2例,治愈率为76%,有效率为96%。结论:丁香柿蒂汤治疗腹部手术后并发顽固性呃逆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患者,肌肉注射胃复安,加用中药建瓴汤水煎服,每日1剂,并配合针刺攒竹穴等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78%,对照组有效率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复安抑制延脑的催吐化学感受器,具有较强的镇吐作用,伍用重镇、降逆止呕的中药建瓴汤、配合针刺攒竹穴抑制膈神经及腹腔迷走神经的兴奋,治疗脑卒中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有互补作用,且见效快,疗效比较巩固。  相似文献   

13.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眼肌麻痹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观察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眼肌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5例眼肌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对眼肌麻痹有良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并发剧烈头痛的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穴位注射和卡马西平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满意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在副作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减少。结论穴位注射治疗糖尿病患者并发剧烈头痛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氟哌啶醇十山莨菪碱穴注射位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片)+促进胃肠动力药物(莫沙必利片)治疗24h后未见缓解的32例顽固性呃逆患者,予以氟哌啶醇十山莨菪碱穴注射位(足三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复发性进行评估.结果:32例患者中,治愈25例(78.1%),显效2例(6.3%),有效2例(6.3%),无效3例(9.4%),总有效率为90.6%,2例出现嗜睡、乏力、口干症状,1例出现排尿困难,予以下腹部热敷物理治疗后缓解.结论:氟哌啶醇十山莨菪碱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呃逆治疗效果明显,特别是针对神经性顽固性呃逆,但应注意不良反应及原发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肌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患者分为穴位注射组 5 0例和对照组 30例 ,穴位注射组采用维生素 B1 2 及维生素 B1 注射液穴位注射 ,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 ,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面部肌电图变化。结果与结论 穴位注射组治愈率及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1) ,治疗后穴位注射组募集电位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为优 (P<0 .0 5 ,P<0 .0 1)。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为研究资料,按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治疗风湿性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60例风湿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风湿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风湿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耳针配合穴位注射.以疼痛分级法评定止痛效果及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治疗组患者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2组比较,P<0.05;治疗组治疗后炎性指标ESR和CRP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而对照组ESR和CRP下降不明显,前后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ESR和CRP比较,P<0.05,说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耳针配合穴位注射治疗风湿性疼痛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采用黄芪、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各36例。两组取穴均为气海、关元、子宫、次髎等,比较穴位注射和针刺两种疗法对月经过少患者各个治疗阶段月经量的影响,从而分析两种疗法对月经过少的不同疗效。结果穴位注射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分别是100%和9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和治疗2个月后对经量的改善程度均是穴位注射组优于针刺组。结论穴位注射和针刺两种疗法均可有效治疗月经过少,但穴位注射疗法不仅起效较快,而且总体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