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临床治疗常见病,发病率呈现逐年不断增高且愈趋年轻化。随着医学的发展,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已得到国际公认,并已成为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重要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大大降低了心肌梗死的死亡率,在常规西药治疗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心绞痛发作或心功能不全症状,体能下降,明显影响生活质量。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如何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和生活质量,以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中医药治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均给予临床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芪参胶囊.治疗8周后比较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芪参胶囊对于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程静  李静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134-1135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芪参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及心电图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脂、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结论运用芪参胶囊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心脏缺血缺氧,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芪参胶囊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影响。方法将85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均分为联合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血糖控制及硝酸异山梨酯口服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参胶囊。以7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血糖控制上,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 PPG及Hb Alc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在血糖三个指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血脂控制上,治疗后两组患者在TG、HDL-C及LDL-C上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联合组在TG及LDL-C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芪参胶囊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调节血糖血脂异常,降低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疗效。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抗心绞痛常规治疗,治疗组加芪参胶囊和血府逐瘀汤;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芪参胶囊、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临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芪参胶囊。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芪参胶囊,疗程均为30 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孙艳玲 《河南中医》2013,33(6):893-894
目的:观察参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心阳不振、气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活心丸治疗,治疗组采用参桂胶囊治疗,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情况等方面比较,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芪参胶囊联合美托洛尔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标志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口服美托洛尔片,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服芪参胶囊,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和6 min步行试验结果,并比较两组的心绞痛发作情况、hsCRP、IL-6和NT-proBN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6.67%(P 0.05)。治疗后,治疗组证候积分、SDNN、QTd、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心肌耗氧量、hs-CRP、IL-6、NT-proBN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且治疗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LVEF、LVDD、6 min步行试验均较治疗前上升(P 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芪参胶囊联合美托洛尔能提高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改善心电图指标,缓解心绞痛,提高心功能,改善血清炎性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芪参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1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玉岭 《河南中医》2010,30(8):770-771
目的:观察芪参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2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应用芪参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56.7%、93.33%;对照组分别为25.42%、63.56%,两组疗效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心电图改善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35.83%、72.50%,对照组分别为20.34%、50.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芪参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心脏缺血、缺氧,使心电图异常变化得到迅速纠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现代特征进行专家调查。方法运用Delphi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的现代特征开展两轮专家调查。结果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普遍多见气虚、血瘀、痰浊及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较稳定性心绞痛多见气滞、血瘀、痰浊、热蕴、寒凝、阳虚及气阳两虚,气虚、阴虚及气阴两虚相对少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较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实性证候要素,气虚、阴虚等虚性证候要素则普遍少见;冠心病心力衰竭多见气虚、血瘀、水饮、阳虚、痰浊、阴虚,心气不足与气虚血瘀水停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最常见证候类型;冠心病心律失常较其他分型多见血虚、阴虚、热蕴及心脾两虚、气血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结论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特征存在共性规律与个性特点,基于专家共识的调查结果对于冠心病临床辨治具有一定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8例冠心病患者的证候分布与组合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才  农一兵  林谦  宋麦芬 《中医杂志》2008,49(1):62-63,66
目的探讨冠心病证候分布特点及基本病机。方法168例住院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完成病史、中医证候的采集,作出冠心病或非冠心病诊断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138例冠心病以血瘀证(92.0%)和气虚证(81.9%)最为多见,且两者出现比例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各中医证候构成比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冠心病证候以三证组合最多,气虚血瘀证为其基本证候组合。结论气虚、血瘀是冠心病患者的基本证候特点,并且以其组合为基本证候组合形式。  相似文献   

13.
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候要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痹心痛中医病性证素的分布、主要组合规律及冠心病不同类型证素分布。方法对223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中医病性证素分布的临床调查,分析病性证素的分布及组合情况,并分析冠心病不同分型证素分布规律。结果胸痹心痛常见病性证素分布频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阳虚、寒凝;其组合情况:双因素组合中,气虚+血瘀最多,其他依次为气虚+阴虚、血瘀+气滞、血瘀+痰浊、气虚+痰浊、阳虚+血瘀、气虚+阳虚、血瘀+阴虚;三因素组合中,气虚+阴虚+血瘀最多,其次为气虚+痰浊+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血瘀+痰浊、阳虚+血瘀+气滞;冠心病心绞痛与心肌梗死中医病性证素分布存在差异。结论胸痹心痛在治疗上应标本兼顾,以益气活血、滋阴化痰的方药为主。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医证候特征的文献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崔英子  邓悦 《环球中医药》2012,(12):889-892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辨证分型的相关文献进行研究,以分析冠心病中医证候特征的变化规律。方法对1970~2009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医学数据库发表的冠心病中医证候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对其中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塞的中医证型、证候要素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冠心病临床上常见的证候类型为气虚血瘀、痰浊内阻、心血瘀阻、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等证型。上述证型在冠心病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中的分布比例各有侧重,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以气虚血瘀、痰浊壅盛最为常见,心肌梗死以气阴两虚最为多见,而心力衰竭以阳气亏虚最为多见。在相关证候要素的分布中,心绞痛、无症状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排名前三位的证素为血瘀、气虚、痰浊。心力衰竭的证素排位为阳虚、气虚、血瘀、痰浊。结论发现"本虚标实"仍是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机。冠心病本虚以气虚、阴虚为主,标实以血瘀、痰浊、气滞多见。  相似文献   

15.
从络病学说论治冠心病心绞痛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从中医络病学说探讨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和治疗,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位在心之络脉,主要病机为心气虚乏,络脉瘀阻,绌急出痛,制定了补益心气,活血通络,解痉止痛的治疗大法,并组成益气药和虫类药为主的通心络胶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根据山东中医药大学附院心内科近10年的489例住院病例回顾性调查结果,结合中医理论和古今文献系统地分析了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证治特点。489例冠心病中医证型多见于气阴两虚型(41%)、气虚血瘀(39%)、痰湿壅盛(36%)、痰瘀痹阻(17%)、气滞血瘀(11%)、心阳不振(5%)。其中401例心绞痛以气虚血瘀占42.39%,88例心肌梗塞以气阴两虚证占68.18%居各组证型首位。研究表明:热证在冠心病中占60%左右。由此提出清化瘀热应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法则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脑心通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通心络胶囊为对照,进行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试验.采用区组随机化将264例病例按实验组与对照组3∶1的原则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98例,对照组66例.试验组给予脑心通胶囊,对照组给予通心络胶囊.连续服用28 d.观察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硝酸甘油停减率、心电图改善、心绞痛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等.结果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4%和7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1%和34.9%,硝酸甘油停减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8%和89.4%,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8%和86.4%,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瘀血闭阻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通冠胶囊对气虚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临床上气虚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4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冠胶囊,治疗后第1天、第7天、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症候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多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包括胸闷、胸痛等气虚血瘀症状,总有效率为92.31%,而对照组有效率为71.42%,治疗组中医症状量化评分及临床症状总体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冠胶囊应用于气虚血瘀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气虚血瘀症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地域冠心病证候表现和“冠心病心血瘀阻证”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150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来自长沙、太原和新乡3个不同地域,在质量控制的前提下,进行中医证候的判定,并对不同地域“冠心病心血瘀阻证”的危险因素进行描述和对比研究。结果冠心病总体临床证型分布显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心阴亏虚〉气滞心脉〉心气亏虚〉寒滞心脉〉心阳亏虚,3个不同地域心血瘀阻证的分布相近:心血瘀阻证危险因素的地域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上。结论“冠心病心血瘀阻证”为冠心病最常见的证型,其危险因素分布均表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这种差异可能与各地域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及其影响下的患者人群体质和生活习惯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主要目的]分析中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资料来源]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放心肌梗死多因素调查表。[选择文献量及依据]①研究类型:问卷调查。②研究对象:①年龄30~90岁。②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③辨证分型:气滞血瘀、寒凝心脉、痰瘀互结、阳虚水泛、心阳虚脱、气阴两虚兼血瘀。排除外周栓子脱落导致冠状动脉栓塞;侵入性诊疗操作引起冠状动脉血流中断;其他部位疾病直接导致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数据提炼规则及应用方法]根据心肌梗死多因素调查表,分析相关因素: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缺乏运动、过度疲劳、暴饮暴食、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回醇等方面差异。中医证型:统计中医各证型例数,比较各证型差异。使用Microsoft Excel2013建立数据库,按照年龄(中青年:年龄〈60岁;老年:年龄60≥岁)分析各因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影响。[数据综合得出结果与结论]①中青年男性患者比例较大,中青年同时具有多种危险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②中青年AMI患者家族史、吸烟、饮酒、缺乏体育运动、暴饮暴食、过度疲劳等因素比例高于老年;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比例低于老年组。③辨证分型发现老年气阴两虚兼血瘀型占50.89%,中青年痰瘀互结型占42.42%。不同AMI患者危险因素特点不同,中医分型发现,不同年龄组各证型所占比例差异较大,二级预防应该对不同年龄采取不同策略,有针对性的进行早期防治,以期降低AMI发病率。[未来展望]扩大样本量,做进一步调查研究,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及辨证施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