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工气道持续氧雾化湿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病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92例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采用持续氧雾化温化法和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湿化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痰液黏稠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道湿化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刺激性咳嗽、痰栓形成、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病人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升高,心率、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5)。[结论]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病人的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人工气道持续氧雾化湿化效果观察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观察人工气道持续氧雾化湿化在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65例需要人工气道湿化的颅脑损伤、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按气管切开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两组,单日32例采用持续氧雾化气道湿化法为氧雾化湿化组,双日33例采用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法为滴注湿化组,对两组病人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及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应用持续氧雾化湿化法病人的刺激性咳嗽、痰阻、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感染等发生率显著低于持续滴注湿化组,分别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心率、呼吸频率减慢,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持续氧雾化人工气道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重型颅脑损伤、脑出血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持续氧雾化湿化在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71例需要人工气道湿化的脑出血、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按气管切开日期的单双日随机分为2组,单日35例采用持续氧雾化气道湿化法为氧雾化湿化组,双日36例采用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法为滴注湿化组,对2组病人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及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变化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氧雾化湿化组病人的痰阻、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出血、肺感染等发生率低于滴注湿化组,分别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率、呼吸频率减慢,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经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持续氧雾化湿化能安全、有效地提高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注射用水持续氧动雾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并气管切开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注射用水经氧气驱动雾化面罩24 h持续雾化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常规气管内滴入注射用水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湿化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痰液粘稠、气道粘膜出血、发生肺部感染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的血氧饱和度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注射用水持续氧动雾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效果优于气管内滴入法,且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5.
气管切开后持续雾化吸入气道湿化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神经外科昏迷患者中,常出现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已成为一项有效措施。而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则在救治成功中起着重要作用。我科2005年7月~2008年6月开展了持续雾化湿化气道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氧动雾化与微泵滴注0.45%氯化钠溶液对人工气道患者的气道湿化效果。方法:将60例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两组均用0.45%氯化钠溶液做湿化液,A组采用持续氧动雾化吸入湿化法,B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观察两种湿化方法湿化效果及对患者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的影响。结果:持续氧动雾化吸入湿化法湿化效果显著,对患者痰痂形成、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肺部感染等的影响明显低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结论:对人工气道湿化患者,采用持续氧动雾化吸入湿化法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滴注气道湿化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适于患者使用的气道湿化方法 .方法 随机将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2例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微量泵持续推注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应用常规定时气道滴注湿化气道.结果 对照组出现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黏膜出血和肺部感染患者例数均高于实验组.气道湿化对患者生命体征等参数的影响实验组小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方法 优于定时气管滴入法.  相似文献   

8.
0.45%盐水持续恒温氧气雾化在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45%盐水持续恒温氧气雾化在气道湿化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0.9%盐水100ml进行气道内持续恒温湿化及氧气雾化,观察组采用0.45%盐水100ml进行气道内持续恒温湿化及氧气雾化。结果:两组患者痰液粘稠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1),观察组痰栓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lt;0.01)。结论:使用0.45%盐水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及氧气雾化优于0.9%盐水持续恒温气道湿化及氧气雾化。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持续湿化与间断湿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能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是改善通气功能的一项有效措施。我科于1997年1月~2004年4月对微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与间断湿化2种方法进行了效果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持续氧动雾化与微泵滴注0.45%氯化钠溶液对人工气道湿化效果。[方法]选取颅脑外科收治的60例已行人工气道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气道的湿化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持续氧动雾化,对照组则给予持续微泵滴注。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湿化效果、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氧合指标(SaO_2和PaO_2)。[结果]研究组的湿化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经皮血氧饱和度(SaO_2)和动脉血氧分压(PaO_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建立人工气道的病人来说,采用持续氧动雾化的方法具有更好的湿化效果,安全性和氧合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带有人工气道危重患者采用持续加热湿化吸氧法的效果。方法随机将60例带有人工气道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持续加热湿化吸氧法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人工鼻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痰液黏稠度、管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痰液黏稠度、管道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持续加热湿化吸氧法行气道湿化效果优于使用人工鼻法。  相似文献   

12.
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湿化液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气道湿化量对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重症医学科80例使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0例通过评估病人痰液情况随时调整湿化量,痰液黏稠度Ⅰ度以2~4ml/h、Ⅱ度以4~6ml/h、Ⅲ度以6~8ml/h的速率泵入;对照组40例直接以2ml/h的速率泵入湿化,对两组患者的湿化效果、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情况、刺激性咳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导管更换频次、平均每例每天吸痰次数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湿化效果好,气道黏膜出血、痰痂形成情况、导管更换频次、平均每例每天吸痰次数减少,刺激性咳嗽、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人工鼻联合持续气道湿化技术,通过评估痰液黏稠度,及时调整湿化量,保证了人工气道的湿化效果,有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国内持续气道湿化对人工气道湿化效果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国内使用微量泵或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对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1990年-2008年CBM、VIP、CNKI、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学术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人工检索<国际护理学杂志><中华护理杂志>等杂志,纳入采用微量泵或输液泵持续气道湿化与推注湿化液间断气道湿化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两名评价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而后采用 Cochrane 协作网 RevMan 5.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个RCT,所纳入研究方法学质量均较差,Meta分析结果显示,从肺部感染、痰阻、气道黏膜出血、刺激性咳嗽等方面而进行比较,持续气道湿化对人工气道湿化的效果优于间断气道湿化的方法,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气道湿化可以减少肺部感染、痰阻、气道黏膜出血和刺激性咳嗽的发生,其气道湿化效果优于间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4.
于英华  赵玮  李蓓  邢珍  刘春燕 《护理研究》2012,26(6):523-524
噪声对人体有多方面的危害,尤其对危重病人危害更大。但许多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忽视了噪声对危重病人的影响和危害。南丁格尔说:"不必要的声音是护理中最大的缺点,它无论对病人或健康人都会给予打击。"ICU白天噪声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医用三通管在人工气道持续吸氧及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ICU建立人工气道后脱机且需持续吸氧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医用三通将氧气、湿化液合二为一输入气道内进行给氧与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双管置入方法,即将吸氧管和湿化管分别接上去掉针头的一次性头皮针管后同时插入人工气道内.比较两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患者气道湿化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呼吸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人工气道后持续吸氧及气道湿化的患者中,使用医用三通管将氧气、湿化液合二为一输入气道内,提高湿化效果,减小气道阻力及并发症的发生,从而降低患者平均住院日.  相似文献   

16.
气管切开术后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爱民 《现代护理》2007,13(20):1876-1877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应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的疗效。方法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0例)与实验组(B组,40例),A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给药湿化,B组采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法,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A组气管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持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气道应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40例)与实验组(B组,40例),A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给药湿化,B组采用持续湿化加雾化吸入法,比较2组患者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肺部感染持续时间、气管置管时间、明显短于A组,A组气管置管期间并发症发生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气管切开术后持续气道湿化加雾化吸入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持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8.
人工气道湿化的临床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绍莲 《护理研究》2007,21(24):2167-2169
人工气道的建立和使用是急危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的关键,但人工气道的湿化不够或方法不当都将会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将临床常用的气道温化液和湿化方法、湿化温度、湿化剂量以及湿化效果的判断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