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原发性肝癌(PHC)发生、发展、转移、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50例PHC、13例良性肝肿瘤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结果PH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及良性肝肿瘤患者(P〈0.01),并与肿瘤直径、AFP水平、有无腹腔积液、有无肝外转移、临床分期及治疗效果有关。结论PHC患者血清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肝癌发生、发展、转移情况及治疗效果.可能成为预测肝癌转移及疗效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
徐天敏  卫峥  张建中  黄和冲  王永忠 《江苏医药》2008,34(12):1203-1204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 79例PHC经CT或B超引导下肝脏穿刺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MIF和VEGF水平.结果 PHC组血清中MIF和VEGF浓度分别为(56.2±18.1) ng/ml和(531.9±102.7) 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9.6±12.3) ng/ml和(223.2±72.6) pg/ml(P<0.01);在PHC组中Ⅰ期、Ⅱ期和Ⅲ期MIF浓度分别为(54.8±11.2) ng/ml、(81.1±28.5) ng/ml和(97.6±25.6) ng/ml;VEGF浓度分别为(527.6±132.7) pg/ml、(546.5±107.4) pg/ml和(579.4±81.3) pg/ml;组间比较亦有明显差异(P<0.05);PHC组中MIF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745).结论 MIF和VEGF参与了PHC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可作为监测PHC进展、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受体(VEGF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6例肝癌切除标本中VEGF、VEGFR的表达,分析VEGF、VEGFR与肝癌临床发病特征、术后生存时间、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本组76例1年后复发29例、2年后复发16例,累计1、2年平均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1.85%±5.57%、40.97%±5.63%;76例肝癌手术标本中VEGF阳性表达61例,阳性率80.3%,VEGFR阳性表达67例,阳性率88.2%,并且统计发现VEGF、VEGFR的阳性表达和肿瘤的大小、数目、有无包膜、术前是否肝内转移都是影响肝癌术后复发与生存率的关键因素,而VEGF及VEGFR的阳性表达与肿瘤体积大小、有无包膜、术前是否转移更是密切相关;VEGF、VEGFR的表达二者之间也相互关联。结论 VEGF、VEGFR过度表达与肝癌术后复发及生存时间密切相关,联合分析二者的表达对肝癌手术治疗的预后判断有更大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
张鹏 《中国医药指南》2013,(23):486-486
目的通过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了解其在原发性肝癌表达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所收治的肝癌患者9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同时选取2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样本作为对照样本。采用ELISA法对血清当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VEGF和TNF-α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有合并肝炎患者显著高于无合并肝炎患者,发生癌细胞转移患者显著高于未发生癌细胞转移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癌表达中有重要意义,可了解患者的免疫状态,判断患者病情和转移情况,应该在今后临床工作当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尹岩伟 《江西医药》2006,41(7):457-459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方法采用EUSA法于放疗前后检测40例肺癌患者VEGF的水平。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肺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Ⅲ期患者VEGF水平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与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放疗后2周和放疗后1月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放疗前和放疗后NR+PR组血清VEGF水平分别高于CR+PR组,放疗后血清VEGF水平比放疗前下降,但NR+PD组VEGF水平下降不明显。结论治疗前血清VEGF水平处于低水平患者。近期疗效好,血清VEGF水平处于高水平患者具有潜在复发和转移,近期疗效差。检测血清VEGF水平动态变化.有助于肺癌患者临床分期、病情检测、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7.
罗庆丰  黄传生  高玟  涂侃 《江西医药》2006,41(12):958-960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微血管密(MVD)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互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使用免疫组化Maxvision TM二步法检测原发性肝癌的VEGF表达和用CD34标记微血管密度,在400倍显徽镜下计数。结果 50例原发性肝癌中其表达VEGF阳性率为52.0%,VEGF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大小、肝门淋巴结转移。肿块卫星灶密切相关。VEGF阳性表达率与病理分级、病理分型无关。MVD值增高肿瘤的大小、肝门淋巴结转移,肿块卫星灶密切相关。MVD值增高与原发性肝癌的分级、分型无关。结论 VEGF和MVD在肿瘤的生长漫润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VEGF的表达与MVD值是判断愿发性原发性肝癌转移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肺癌病人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3例肺癌病人放疗前后血清VEGF的水平,与20保健康人作对照。结果显示,放疗前肺癌组血清VEGF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非常显意义(P<0.01),放疗结束时及放疗后3-6个月血清VEGF水平明显下降(P<0.01)。放疗后有6例血清VEGF含量持续高水平状态,均在6个月出现复发或转移。结论:血清VEGF水平动态变化,可为肺癌病人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提供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可促进肿瘤组织微血管的生成并增强肿瘤浸润能力,但其在原发性肝癌(PHC)血清中的水平及相关性少有报道。本研究通过测定PHC患者血清中MMP-9和VEGF的水平变化,以期探讨其与PHC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11.
目前研究认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是刺激肿瘤血管生成最强、最特异的因子,在肝癌组织中都有高表达。由于中晚期肝癌病灶巨大且多发,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bolization. TACE)成为中晚期原发性肝癌(HCC)主要的治疗手段。我们检测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后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与肿瘤中碘化油填充量及形态分布相互比较,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膀胱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水平变化 ,探讨其与肿瘤的分级、分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 EL ISA法检测 4 8例膀胱癌患者 ,2 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和 3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 VEGF水平。结果 :膀胱癌患者血清 VEGF的水平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症组和诊断对照组。膀胱癌患者 VEGF的水平与肿瘤的分级、分期有关 ,其中局部浸润性癌显著高于浅表性癌 (P<0 .0 1) ;远处转移组显著高于局部浸润组 (P<0 .0 1)。G3级患者 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 G1 级和 G2 级 (P<0 .0 1)。结论 :膀胱癌患者血清中 VEGF水平显著升高 ,并与肿瘤的分级、分期及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基质金属蛋白-9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5年1月在某院普外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的7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做为实验组,5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基质金属蛋白-9(MMP-9)的表达。结果:实验组血清VEGF、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和MMP-9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直径、是否存在癌栓和分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MMP-9与VEGF在原发性肝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且与肿瘤直径、是否存在癌栓和分化程度有关,并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和治疗疗效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Sandwich EHSA)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30例转移,30例未转移)血清VEGF水平,并与30例正常人和30例结直肠良性肿瘤患者血清VEGF水平比较。结果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结直肠良性肿瘤组(分别P=0.000,P=0.000);有肿瘤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无肿瘤转移的患者(P=0.001);结直肠良性肿瘤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血清VEGF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而用于结直肠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并可能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病情进展的动态监测及预后判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刘高金 《江苏医药》2003,29(8):628-628
肾病综合征(NS)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是大量蛋白尿,而蛋白尿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及机械屏障的异常而引起。近年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具有强烈的血管通透性作用,且发现VEGF、的表达与某些肾脏疾病密切相关,它可以影响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及机械屏障。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膀胱癌(B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BC分期、分级的关系及手术前后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62例BC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出现复发(19例)或远处转移(2例)者、50例正常人血清中VEG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BC组的血清VEGF水平(269·2±58·3)ng/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5·5±22·3)ng/L(P<0·01),并与肿瘤的分期、分级相关;其中浸润性癌T2-T3(275·7±41·2)ng/L组明显高于浅表性癌Tis-T1(214·6±32·4)ng/L组(P<0·01),浸润性癌T4(338·8±43·7)ng/L组明显高于T2-T3组(P<0·01),G3级VEGF水平(332·9±45·6)ng/L显著高于G1级(231·2±38·5)ng/L和G2级(252·6±45·3)ng/L,G1级和G2级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血清VEGF水平(142·4±31·8)ng/L明显下降(P<0·01),而术后复发及转移组血清VEGF水平(256·3±93·2)ng/L再次明显上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VEGF表达与膀胱癌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相关,血清VEGF水平可作为膀胱癌患者手术前后病情监测及判断复发的一个新瘤标。  相似文献   

17.
邹奇飞  张峰 《江苏医药》2006,32(5):436-438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2(Ang-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与肿瘤的血管发生、入侵/转移能力和肝细胞性肝癌(HCC)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肝癌组织中Ang-2和VEGF的表达,并通过对CD34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的微血管密度(MVD)。结果肝癌组织Ang-2表达和病理学分期、门静脉侵犯明显相关(P〈0.05)。VEGF和Ang-2均表达阳性时肝癌组织中MVD显著上调,且预后较差(P〈0.05)。结论肝癌Ang-2和VEGF的共同表达能诱导肿瘤血管发生,并和肝癌的入侵与恶性程度以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原发性胆囊癌(PGC)生长、转移等生物学行为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研究47例PGC组织中VEGF及其受体(KDR)的定位与表达。结果:PGC组织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为65.96%,阳性物质主要位于肿瘤细胞浆,KDR阳性物质位于癌细胞及癌组织旁的血管内皮细胞。VEGF表达在PGC高分化型(62.86%),Nwvin临床分期Ⅰ~Ⅲ(56.2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患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5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组;同期100例其他科室未患有乳腺相关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检测血清VEGF水平.比较两组VEGF水平;实验组不同临床分期、不同淋巴结转移状态患者血清VEGF水平.结果 实验组血清VEGF水平为(186.4...  相似文献   

20.
胃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50例胃癌患者血清的VEGF水平进行测定,并同期检测30名健康人的血清VEGF水平作为对照。结果胃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VEGF水平与胃癌肿瘤大小、血管侵犯、淋巴结受累及远处转移密切相关;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上升,VEGF水平亦明显升高。VEGF水平与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及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结论血清VEGF水平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术前检测血清VEGF水平,对预测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