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应红  林南等 《四川医学》2002,23(3):319-32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骨髓移植(ABMT)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 ,目前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及某些肿瘤的重要手段。我院自 1993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 ,已经移植 9例 ,现将并发症预防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血液科 1993~ 2 0 0 0年共移植 9例患者 ,男 3例 ,女 6例。年龄 12~ 5 7岁。急性白血病7例 ,恶性淋巴瘤 2例。全部患者均经过化疗达到完全缓解 (CR)后 ,再经过 3~ 4个疗程的巩固化疗后进行移植。其中 6例为 ABMT,3例为 APBSCT。见表 1。1.2 治疗方法 :自体骨髓移植和自体外周血干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移植 (ABMT)、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效果。②方法 应用ABMT和APBSCT治疗 6例急性白血病和 4例恶性淋巴瘤 ,全部病人随访 1.0~ 4.3年。③结果  10例病人移植后全部造血功能重建 ,无 1例病人发生移植相关死亡 ,ABMT和APBSCT后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 .5× 10 9/L时间分别为 12 (9~ 15 )和 10 (9~ 12 )d ,血小板恢复至 >2 0× 10 9/L时间分别为 16 (13~ 2 2 )和 13(8~ 41)d ;移植后无病存活期为 1.4(0 .3~ 4.3)年 ,4例病人至今已无病生存 1.3,1.4,3.8,4.3年 ,6例病人在移植后 0 .3~3.3年复发。④结论 ABMT和APBSCT是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包括自体骨髓移植(ABMT)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目前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及某些肿瘤的重要手段.我院自1993年开展此项技术以来,已经移植9例,现将并发症预防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对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例对CHOP方案为主化疗反应不良的恶性淋巴瘤 ,以HD -VCCA方案化疗加TLI预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自体骨髓移植 (ABMT)两例 ,CTX加VP 16联合rhG 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APBSCT者两例。干细胞 4℃保存 ,72h内回输。结果  4例移植期间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到≥ 0 .5× 10 9/L的时间 ,血小板达≥ 5 0× 10 9/L的时间和网织红细胞比例达≥ 0 .5 %的时间 ,APBSCT和ABMT分别平均为 9.5d和 11d ; 14d和 2 1.5d ; 9d和 16 .5d。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 ,移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水平升高 ,雌二醇 (E2 )水平降低的继发性闭经 2例。 4例已无病生存 8~ 5 7个月。结论 干细胞不冷冻的AH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安全、简便、有效。APBSCT较ABMT造血功能恢复快 ,不良反应小。预处理对性腺有损伤。  相似文献   

5.
Wang HQ  Cui XZ  Ren XB  Liu XM  Dai RZ  Zhang HL  Huang WY  Li W  Hao XS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1):948-951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方法 自 1 991年6月至 2 0 0 2年 1 0月 ,用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 56例。其中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4 4例 ,霍奇金病(HD) 1 2例 ;行自体骨髓移植 (ABMT) 1 2例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 4 4例。外周血干细胞动员方法均采用常规化疗 (CE或CHOP)加粒或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或GM CSF ;或G CSF +GM CSF) 1 0 μg·kg- 1 ·d- 1 。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和MEL 1 4 0mg/m2 (或加Vp1 6 2 0 0mg)+单次全身照射 (TBI) 8Cy。 结果 全部患者移植后均重建造血 ,随访至 2 0 0 2年 1 0月 30日 ,中位随访 1 82 0d。 1、2及 5年后无病生存分别为 85 7% (48/ 56)、60 7% (34/ 56)和 57 1 % (32 / 56) ,最长存活 1 1年。 1 4例 (2 5 0 % )复发。全组患者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 AHSCT联合大剂量放化疗对预后不良、复发或敏感的高度恶性淋巴瘤疗效佳 ,能够改善生存率并优于常规化疗。APBSCT造血恢复比ABMT快  相似文献   

6.
笔者就 31例化疗敏感的实体瘤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后 ,对影响造血功能重建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比自体骨髓移植 (ABMT)造血功能重建快 ,并发症轻。 ABMT加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 CSF)可加快造血功能重建 ;APBSCT加用 G- CSF并不能缩短骨髓衰竭时间。回输干细胞数量、采集干细胞前化疗时间及年龄对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 ;而预处理方案中是否包括放疗、性别及病种对造血功能重建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移植(ABMT)、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F)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ABMT和APBSCT治疗11例急性白血病和6例恶性淋巴瘤,全部患者随访0.6~14年。结果17例患者移植后全部造血重建,无一例患者发生移植相关死亡。ABMT和APBSCT后中性粒细胞恢复>0.5×109/L中位时间分别为16(13~20)d和11(9~14)d,血小板恢复>20×109/L中位时间分别为14(11~16)d和10(8~13)d,移植后无病生存期中位时间为3.8(0.2~14)年,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至今已无病生存分别达5,5,6,6,10年,1例淋巴瘤患者带瘤生存已10年(起病至今14年),4例患者在移植后超过1年后复发。结论ABMT与APBSCT是提高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临床疗效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和晚期肺癌(ALC)的疗效。方法5例急性白血病(AL)、1例霍奇金病(HD)和1例晚期肺癌(ALC)用AHSCT治疗。其中6例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例接受自体骨髓移植(ABMT)。AL和HD均在初次完全缓解后移植,ALC患者在化疗后获部分缓解后移植。AL、HD和ALC分别用MAC方案、MeVEC方案和MeVAM方案预处理。结果7例患者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5例AL和1例HD已分别持续完全缓解450天、313天、276天、112天、81天和171天;1例则ALC患者在移植后完全缓解115天后出现颅内复发。结论初步结果提示AHSCT能延长AL、HD和ALC患者的无病存活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 :分别对 2 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自体骨髓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 8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坚持定期化疗。结果 :2 5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 ,随访 6~ 91月 ,5例死亡 ,2 0例仍长期无病生存。结论 :急性白血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坚持定期化疗 ,可使其移植后复发率明显降低。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是利用化疗和动员剂后外周血干细胞 (PBSC)一过性增高的机会采集、分离、4℃保存外周血干细胞并回输给患者以重建造血功能 ,达到根治白血病及某些其他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手段。我们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 1例 ,联合自体骨髓移植 1例 ,取得了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  2例均系住院患者 ,均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及其他有关检查确诊 ,均系 ANL L - M2 ,年龄分别为 2 1、2 6岁 ,均为第 1次完全缓解 (CR1)期 ,诊断至 CR1时间分别为 34、40 d,CR至移植时间分别为 110、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和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实体肿瘤的作用和效果。方法自2003年9月~2005年11月采用APBSCT治疗实体肿瘤患者12例,其中初治2例,经手术切除肿瘤8例;淋巴瘤2例。(1)动员方案为化疗+G-CSF,经2~3次采集获得MNC中位数为5.2×108/kg的干细胞,其CD3+4细胞为4.3×106/kg,干细胞采集后-80℃冰箱冷冻。(2)预处理方案:12例不同类型的肿瘤选择不同的高剂量化疗方案。(3)预处理后24h,回输自体造血干细胞。(4)出现低血细胞期及低免疫细胞期,给予G-CSF、EPO,静脉丙种免疫球蛋白及中药扶正固本等综合治疗。结果(1)近期疗效:12例患者CR4例(33.3%),PR8例(66.7%),在移植后的7~10d快速重建造血干细胞及免疫细胞的功能并发挥作用,无1例出现感染及出血现象。其中3例未经手术的肿瘤患者,X线胸片、CT扫描示肿瘤病灶有不同范围的缩小,肿大淋巴结消失。(2)远期疗效:每3个月为1周期,随访时间3~36个月。2例患者已死亡(其中1例转移肺癌延长生存期12个月,1例淋巴瘤IV期B延长生存期6个月)。其余患者均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经APBSCT支持下的高剂量化疗治疗实体肿瘤是一种较安全的,能够提高缓解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疗效。方法:分别对2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自体骨髓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或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8例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坚持定期化疗。结果:25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随访6-91月,5例死亡,20例仍长期无病生存。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仍坚持定期化疗,可使其移植后复发率明显降低。造血干细胞进目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最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Zhang B  Huang W  Da W  Zhang Z  Yao S  Gao C  Han X  Wu X  Wang Q  Yu L  Zhang M  Jin H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23-126
目的 分析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DA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9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在确诊后 1年内进行第 1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以足叶乙甙或阿糖胞苷 +环磷酰胺 +分次全身照射进行预处理 ,其中 9例加用卡氮芥 ;第 1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 4~ 10个月进行第 2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方案为足叶乙甙或阿糖胞苷 +环磷酰胺 +马法兰。结果 所有患者两次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 ,第 1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造血重建速度快于第 2次 ,无1例移植相关死亡。中位随访时间 10 78(5 79~ 382 1)d ,存活 12例 (6 3 2 % ) ,复发、死亡 7例 (37 5 % ) ,DAHSCT后 3年无病生存率为 6 3%± 10 % ;其中急性白血病患者第 2次移植时骨髓原始幼稚淋巴细胞或原始粒细胞百分比高于第 1次移植的患者易于复发。结论 DAHSCT移植患者相关死亡率低 ,无病生存率较高 ,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13SCT)较之自体骨髓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大有替代自体骨肉移植(ABMT)的趋势,并为血液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最大的治愈机会。我们于1996年12月以来为3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APBSCT,现将我们对APBSCT中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3例中男三例,女2例。年龄17~48岁,急性白血病首次完全缓解1例,恶性淋巴瘤阳细胞、皿B)回例,小细胞肺癌广泛转移1例。外用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回输:3例均用大剂量化疗加惠尔血(G-CSF)进行动员。至白细胞上升至7.OX10’/I,时用CS3000PI,US血细胞分离机分离外周血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联合超大剂量化放疗治疗恶性淋巴瘤的造血重建及疗效.方法: 18例恶性淋巴瘤经常规化疗完全或部分缓解后行APBSCT治疗,动员方案为VP-16 1 500 mg/m^2 +G-CSF 5 μg/kg.预处理方案: 1例采用单一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TX)3.6 g/ m^2加全身放疗,其余17例采用BEAC+BCNU 450 mg/m^2+CTX3.6 g/m^2+Ara-C 1.5 g/m^2+VP-16 800 mg/m^2方案.结果: 18例患者行APBSCT治疗后均移植成功,重建造血功能,其中1例患者干细胞移植后血常规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其余17例均于干细胞移植后30 d内恢复正常.移植前14例病变达CR,4例达PR,移植后17例达CR,1例达PR.随访10(1~56)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无移植相关死亡.结论:APBSCT联合超大剂量化疗是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安全有效手段,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6.
自 2 0世纪 70年代自体骨髓移植 ( ABMT)治疗恶性血液病以来 ,其适应症不断拓宽。本文对超大剂量化疗后行 ABMT治疗晚期恶性淋巴瘤、肺癌进行了研究。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本组病例均在我院经过临床、影像及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骨髓检查无骨髓转移者。其中男性 2例 ,女性  相似文献   

17.
孙爱华  杨长英  刘林  陈幸华  张萍  张曦  孔佩艳 《重庆医学》2003,32(10):1330-1331
目的:分析总结13例儿童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护理经验。方法:2001年3月~2003年5月采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白血病和淋巴瘤13例,进入层流室后实施心理护理,预处理阶段护理,化疗的毒副作用护理及严格无菌护理操作外,对急性反应加强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全部患儿均安全渡过移植极期,均成功重建造血功能,无1例因护理原因中断治疗或治疗失败。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比较安全、有效的儿童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方法,预处理后的护理是APBSCT护理工作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初期疗效.方法 自2007年6月至2009年4月,以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共1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5例,霍奇金淋巴瘤(HD)4例.全部病例以MOED+G-CSF动员,以CEAC方案预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中性粒细胞大于0.5×109/L和PLT>20×109/L,分别为8.6d、9.8d.随访至2009年5月,4例复发,其余患者无病存活1~23个月.结论 以CEAC方案预处理的APBSCT对于恶性淋巴瘤治疗安全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苏永忠  刘元生 《广东医学》1997,18(8):576-576
我院自1994年11月一1997年1月应用自体造血于细胞移植(包括自体骨髓移植和自体外周血造血于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6例n现分析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l病例选择:6例患者年龄18-43岁,男5例,女1例,其中MZa4例(CRI),CAKI例(慢性期),AMil例比几)、例卜例4予自体骨髓移植(ABMT),例5和例6行自体外周血造血于细胞移植(APBSgy),患者主要临床资料见表1n12干细胞的采集和保存:4例ABMT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取左右骼后上棘同时进行穿刺,采髓1000-lloonu,加入肝素抗凝,2例x:nl:loocr患者单用rhGCSF(惠尔血)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体外净化骨髓技术治疗恶性实体瘤 ,探索肿瘤治疗学的新方法。方法 :13例实体瘤患者自体骨髓移植 6例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7例 ,预处理方案为全身照射加大剂量化疗或大剂量化疗 ,体外净化采用Polyerga 10 0 μg L加IL 2 10 0 0u ml加入骨髓 ,37℃孵育 6h ,观察与评价疗效及治疗相关并发症。结果 :13例中完全缓解 (CR) 8例 ,部分缓解 (PR) 2例 ,总体治疗有效率 76 .9% ;移植相关死亡 2例 (15 .4% ) ,随访 3~ 2 6个月 ,现存活 8例。结论 :Polyerga加IL 2净化自体骨髓 ,可起到清除残留微小病变的作用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实体瘤的缓解率 ,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