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微最元素硒、锌、镁之间的关系。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依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两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45例、DR组47例,同时设对照组42例。所有检测者均测定微量元素硒、锌、镁的浓度。分析病例组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微量元素硒、锌、镁降低(在NDR组P〈0.05,DR组P〈0.01),NDR组与DR组比较微景元素降低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病人有缺乏微量元素硒、锌、镁的倾向,糖尿病有视网膜病变者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更低。微量元素的缺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定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测定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应用。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眼底病变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单纯型及增殖型3组,用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测20例正常对照组和76例2型糖尿病患者IMT。结果糖尿病组IMT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R的严重程度与IMT呈显著正相关(r=-0.633,P〈0.05)。2型糖尿病患者IMT增厚组并发DR的发生率(46.94%)高于IMT正常组(24.27%),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IMT的改变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关,IMT测定有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型Hp感染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及感染率。方法:对130例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眼底照相诊断,根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两组,70例有并发视网膜病变组(DR组)和60例无并发视网膜病变组(NDR组)及正常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有无Hp感染,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结果:130例2型糖尿患者中Hp感染者58例(44.61%),其中70例DR组中Hp感染者36例(51.42%,60例NDR组中Hp感染者22例(36.66%。50例正常对照组中Hp感染者18例(36.00%。DR组Hp感染率高于正常组和DR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DR组与正常组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HbAlc、TG、CHO、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DR组(P〈O.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高于正常人,尤其是伴有视网膜病变者;Hp感染与DR、糖化血红蛋白增高、脂代谢紊乱的发生可能有—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雾化吸入γ-干扰素(IFNγ)对免疫低下大鼠肺部抗感染能力的影响。方法:检测气管内注射白色念珠菌、或气管内注射白色念珠菌并雾化吸入IFNγ1、3、7d的免疫低下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的 吞噬及杀菌功能,抗原提呈功能,培养上清中TNF-α活性和IL-1β、IL-6水平,以及血淋巴细胞杀菌功能和血清IFNγ活性,IL-1β、IL-6水平,并于第7天进行左肺白色念珠菌培养计数。结果:雾化吸入IFNγ组大鼠肺白色念珠菌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大鼠(P<0.05);雾化吸入IFNγ组大鼠AM的吞噬及杀菌百分率,Ia抗原表达的阳性率、AM培养上清中TNF-α的活性及IL-1β与IL-6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大鼠(P<0.01,P<0.05);两组间血清IFNγ活性、IL-1β和IL-6水平,以及感染后第7天淋巴细胞杀菌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雾化吸入IFNγ可明显增强免疫低下大鼠肺部细胞免疫反应和抗感染能力,但对血细胞免疫状态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与血脂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及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改变的关系。方法:对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确诊为无DR 50例和有DR 80例患者进行血脂测定。结果:有DR组与无DR组血脂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有DR组不同中医证型血脂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病证由阴虚热盛→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演变过程中血脂有上升趋势。结论:血脂的异常改变是导致DR的重要因素之一,且与中医证型的演变存在着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血清病毒载量与IFN-γ和IL-4的关系,为CHB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含量和酶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IFN-γ和IL-4含量,按HBV DNA含量(拷贝/ml)把CHB患者分为高病毒载量组(≥10^7/ml),中载量组(10^6-10^5/ml)和低载量组(<10^5/ml)。结果:CHB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IFN-γ显著降低(t=4.20,P<0.01),IL-4显著增高(t=6.36,P<0.01)。高、中、低载量组之间比较:IFN-γ、IL-4含量有显著差异(分别F=3.65,P<0.05,F=4.89,P<0.05)。IFN-γ在高载量组最低,低载量组最高;IL-4在低载量组最低,高载量组最高。结论:CHB患者存在一定程度TH1/TH2型细胞的失平衡,以TH2型细胞因子表达占优势,并随着病毒载量增高而加重。因此,调节TH1/TH2型细胞平衡有助于清除HBV和治疗CHB。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生长因子TGF-α、IGF-1、IGF-2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87例2型糖尿病血TGF-α、IGF-1、IGF-2水平,其中UAE>200μg/min的32例为DN组,UAE<30μgmin的55例为DM组,25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DN组TGF-α测定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DM组(P<0.01、P<0.05);IGF-1测定值DNA组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DM组(P<0.01,P<0.05);DN组及DM组IGF-2测定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细胞生长因子TGF-α、IGF-1、IGF-2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染铅对大鼠脾脏NOS、NO、SOD、MDA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染铅对大鼠脾脏一氧化氮合酶(NOS)活力、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及其与血铅相互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经饮水(加0,18.4,184.0mg/L醋酸铅,分别供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自由饮用)染毒,测定脾脏NOS活力、NO含量、SOD活力、MDA含量。结果 NOS活力高剂量染铅组7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90d高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90d高于对照组(P<0.05);NO含量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60d、90d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OD活力高剂量组14d、30d、60d、90d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30d、90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DA含量高剂量组14d、60d、90d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0d时显著低于低剂量组,90d时显著高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在各时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铅与脾脏NO含量呈倒S型剂量-效应曲线;血铅与脾脏SOD活力呈倒抛物线型剂量-效应曲线;血铅与脾脏MDA含量呈正抛物线型剂量-效应曲线。结论 铅可引起大鼠脾脏NOS活力、NO含量、SOD活力、MDA含量改变,表明铅可引起体内氧应激反应导致脂质过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人剖胸术后血糖水平与切口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糖尿病人剖胸术后血糖水平与切口感染的关系及其合理的控制标准。方法:以胸外科择期手术病人为研究对象,将65例并存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组)与随机抽取的232例同期手术非糖尿病病人(对照组),按照相应手术后血糖水平对比分析,数据资料以卡方处理。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总的切口的感染率分别为16.92%和5.17%,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差异性(P<0.01)。组内比较:糖尿病组随术后血糖水平的增高,切口感染率增加(P<0.05);对照组术后血糖水平变化与切口感染无关(P>0.05)。组间比较:术后血糖≤9.9mmol/L,两组切口感染率无差异性(P>0.05);10.0-14.9mmol/L区间内两组切口感染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在降低切口感染率方面,糖尿病人血糖控制较非糖尿病人更具有切实的临床意义;(2)术后血糖水平以9.9mmol/L为上限标准,在符合临床实际的同时,能有效地控制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炎症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静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2):244-24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0例DR患者血糖(BS)、糖化血红蛋白(HbAlc)、sICAM—1、IL-6和CRP水平,并与24例未并发DR的T2DM(NDR)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糖尿病患者组BS、HbAlc、sICAM—1、IL-6和CRP等各参数均高于与正常对照组(P〈0.01),DR组sICAM—1、IL-6和CRP高于NDR组(P〈0.01)。结论ICAM—1、IL-6和CRP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损伤,并在DR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桂珍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59-1260,127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20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空腹血糖血浆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并检查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统计分析HbAlc水平与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率的关系。结果①208例患者中有眼部视网膜病变者(DR)31例,无视网膜病变(NDR)者177例,DR组HbAlc值为(6.539±1.377)%,NDR组HbAlc值为(5.588±0.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HbAlc水平的升高,DR检出率呈增高趋势。②208例患者中有微量蛋白尿(UMA)的患者27例,无微量蛋白尿(N1mdA)患者181例,UMA组HbAlc值为(6.276±1.191)%,NUMA组HbAlc值为(5.696±0.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HbAlc水平的升高,LIMA检出率呈增高趋势。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血浆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对于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铜蓝蛋白(CER)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受试对象112例,分为3组,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46例;Ⅱ: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46例;Ⅲ: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血清CER进行检测,比较各组血清cER水平. 结果患者Ⅰ、Ⅱ组的血清cE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R组患者血清CER水平明显高于NDR组(P<0.01). 结论血清CER水平变化参与了DR的发生、发展过程,与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9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50例,糖尿病非视网膜病变组(NDR组)45例。测定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叶酸、维生素B12、总胆红素水平。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DR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6.67μmol/L)高于NDR组(13.9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叶酸水平(7.5μmol/L)低于NDR组(11.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8)。DR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10.45μmol/L)低于NDR组(11.40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胆红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B型利钠肽和左室舒张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眼底荧光造影(FFA)及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检测对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87例糖尿病(DM)患者依据FFA分为:DM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增殖期组;C组:健康对照组。DR组依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分期分成DRl组、DR2组和DR3组;再将DR组依据尿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DRA组:UAER〈20μg/min;DRB组:UAER〉20μg/min。各组测血清TCFβ1。结果 (1)UAER:DR组高于DM组,并随糖网进展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TGFβ1:DR组高于DM组和C组,DRA组低于DRB组;DR1组低于DR2组和DR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FFA异常早于UAER升高。TCFβ1在Ⅰ期糖网已升高,并随糖网及DN的加重而升高。UAER随糖网进展而升高。FFA与TCFβ1可能是DN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茶色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h尿液内皮素(UET)排泄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茶色素治疗,3次/d,每次0.24g口服。两组疗程均为8周。通过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 UET、尿白蛋白的排泄率(UAER)变化。结果 糖尿病肾病(DN)患者24h UET排泄量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治疗组治疗后24h UET、UAE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P<0.01),对照组治疗后24h UET、UAER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8周后24h UET、UAER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24h尿ET降低与UAER降低呈正相关(P<0.01)。结论 DN患者UET明显增多,茶色素可能通过抑制DN患者体内,尤其肾脏产生ET致尿液排泄ET减少,从而可对DN患者肾脏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和保护作用,为临床治疗DN患者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糖尿病患者角膜神经形态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纳入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角膜共聚焦显微镜检查,以评价角膜神经形态改变。糖尿病患者进行微血管并发症检查,分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及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NDPN);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及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糖尿病肾病组(DN)及无糖尿病肾病组(NDN)。结果角膜神经纤维密度(CNFD)、角膜神经分支密度(CNBD)、角膜神经纤维长度(CNFL)等在NDPN组、NDR组、NDN组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DPN组、DR组、DN组较NDPN组、NDR组、NDN组进一步降低(P0.001)。CNFD、CNBD、CNFL与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PMNCV)、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SNCV)及腓肠神经波幅(SSmv)显著相关(P0.01)。结论角膜神经改变可早期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未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中即可检出角膜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微量元素硒、锌、镁之间的关系。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并依据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两组: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45例、DR组47例,同时设对照组42例。所有检测者均测定微量元素硒、锌、镁的浓度。分析病例组微量元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微量元素硒、锌、镁降低(在NDR组P<0.05,DR组P<0.01),NDR组与DR组比较微量元素降低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病人有缺乏微量元素硒、锌、镁的倾向,糖尿病有视网膜病变者比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者更低。微量元素的缺乏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李昌明  肖青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0):1422-1423
本文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A、CIV和尿ALB水平变化及临床价值结果显示,糖尿病无肾病组血清HA、CIV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尿ALB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糖尿病肾病组血清HA、CIV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尿ALB较对照组升高更加显著(P〈0.001),与糖尿病无肾病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1)认为尿ALB测定对DN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血清HA、CIV和尿ALB联检对DN病情严重程度的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负荷下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的动态变化与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51例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组28例,非大血管病变组23例;正常对照组15例;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Y)中0、60、120、180min各点血清FFA值,比较3组FFA动态变化,并就FFA的影响因素作相关分析。结果各时间点FFA水平:大血管病变组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0、60、120和180min,P均〈0.05,P〈0.01);较非大血管病变组升高,仅空腹P〈0.05。非大血管病变组较正常对照组升高,180min末达统计学意义,余各点P〈0.05。60minFFA下降幅度:正常对照组较非大血管病变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OGTY中,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各点FFA显著升高,三组FFA动态变化存在差异,FFA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男性2型糖尿病患病程与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的关系,方法:同时测定24例正常人和62例男性2例糖尿病患的骨密度(BMD),血骨钙素(BGP),骨型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原氨基末端肽(NTx)、甲状旁腺素(PTH),血钙、血磷和血浆白蛋白,根据病程将糖尿病分为I组;病程<5年,31例:Ⅱ组:病程5-10年,20例;Ⅲ组,病程>10年,11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K组)比较,I组和II组患BMD,BGP,BAP,PTH和NTx差异无显意义(P>0.05),Ⅲ组糖尿病BMD明显下和,P<0.05,BGP,BAP,NTx和PTH显增高,P<0.01。结论:病程(大于10年)是男性2型糖尿病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