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坚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3):375-377
【目的】探讨青年人肺癌(年龄≤40岁)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等方面与中老年人肺癌(年龄≥40岁)的差异。【方法】对1998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期间收治的43例青年人肺癌(青年组)及同期收治的186例中老年人肺癌(中老年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和预后。【结果】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年组中女性多(46.5%比29.0%,P<0.05),腺癌比例明显增高(67.5%比25.8%)、Ⅲb~Ⅳ期病变多(73.6%比59.2%)而鳞状细胞癌比例明显低于中老年组(16.3%比56.5%)。青年组中手术治疗及化疗的比例均高于中老年组。中老年组中更倾向于保守治疗。但两组之间的总体生存率无明显差异。【结论】青年人肺癌与中老年人肺癌相比,女性患者比例明显增高,腺癌比例增高,疾病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能提高肺癌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青年人肺癌(年龄≤40岁)和老年人肺癌(年龄≥65岁)的病理类型、临床表现、性别比例、临床分期及对治疗的选择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收集2000~2006年这7年来在我科经病理学证实青年组19例及老年组58例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家族史、起始症状、组织学分类、临床分期及治疗经过进行比较。结果青年人肺癌与老年人肺癌相比,女性患者比例明显增高,腺癌比例增高,疾病进展迅速,恶性度高,且易误诊。结论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能提高肺癌的生存期,老年人因常有其他合并疾病,给治疗带来困难,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分析青年组与老年组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1998年~2004年收治的胃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青年人与老年人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青年组与老年组发病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青年组女性多发,老年组男性多发;胃癌部位,青年组以胃窦部居多,老年贲门部比例增高;青年组病理组织类型分化差,老年组好于青年组,分化好;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青年组胃癌恶性度高,进展快,预后差,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两组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康青年人(青年组)、健康老年人(老年组)及老年肺癌患者(肺癌组)外周血中Helios+调节性T细胞分布比例。方法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青年组、老年组及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4+Foxp3+、CD4+Foxp3+Helios+细胞所占比例,同时比较各组人群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1.青年组、老年组、肺癌组外周血中CD4+Foxp3+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2.77±0.53)%、(3.82±0.61)%、(6.00±2.40)%,青年组明显低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明显低于肺癌组(P<0.01)。2.青年组、老年组、肺癌组外周血中CD4+Foxp3+Helios+细胞占CD4+Foxp3+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47.67±4.53)%、(26.38±4.50)%、(16.76±4.13)%,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P<0.01),老年组明显高于肺癌组(P<0.01)。3.肺癌组中,Ⅰ期、Ⅱ期、Ⅲ期CD4+Foxp3+Helios+细胞占CD4+Foxp3+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18.52±2.99)%、(18.57±3.05)%、(12.13±3.23)%,肺癌Ⅰ期与Ⅱ期患者无明显区别,而Ⅲ期则明显降低(P<0.01)。结论Helios+调节性T细胞在青年组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及肺癌组,早期肺癌明显高于晚期肺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与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老年人组及青年人组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促发因素和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指标 ,确诊为急性。结果 :冠心病危险因素 :吸烟 :老年组占 70 % ,青年组占 95 %。饮酒 :老年组占 76 % ,青年组占 90 %。血脂水平 :血清胆固醇 ,两组P >0 .0 1无显著性差异。血清甘油三脂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促发因素 ;高血压病、糖尿病、心绞痛老年组患病率为 16例 (2 6、6 % ) ,青年组患病率为 2例(10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老年组以双支及多支狭窄为。青年组以单支狭窄为主。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 :老年组 86 .4 4 %± 11.13,青年组 6 5 .6 9%± 11.36 ,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 <0 .0 1。并发症 :室壁瘤 :两组病例均以单支狭窄的发生率为高。心律失常 :老年组以复杂的心律失为主 ,青年组以单纯性心律失常为主。结论 :冠心病危险因素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 ,老年组甘油三脂的水平、以及促发因素明显高于青年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 :老年组以双支及多支病变为主而青年组则以单支病变为主。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 :老年组以重度狭窄为主而青年组以中度狭窄为主。老年组并发症明显高于青年组 ,且程度较青年组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炎与青年人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某院1999年1月至2007年6月住院肺炎患者215例,其中老年人肺炎83例,青年肺炎13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人肺炎特点:冬春季好发,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病变为节段性肺炎和支气管肺炎,合并症多,病程长,疗程长,死亡率高。青年人肺炎特点:无季节性,临床症状典型,主要病变为大叶性肺炎,并发症少见,病程短,疗程短,预后好。其中,治愈:老年组56例(67.4%),青年组122例(92.4%);好转:老年组24例(28.9%),青年组10例(7.5%);死亡:老年组3例(3.6%),青年组0例(0.0%)。结论老年人与青年人肺炎的临床表现有较明显区别,特别是老年人肺炎并发症多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40岁以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分析其病因,危险因素,起病特点和预后。方法对55例40以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进行临床分析,并与同期140例60岁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对比。结果青年组发病男、女比例为12.75:1,青年组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占77.1%,与老年组50.7%相比差别显著(P〈0.01),青年组吸烟为73.7%与老年组53.6%比较差异显著(P〈0.01),青年组酗酒为50.9%与老年组26.4%相比差异显著(P〈0.01),青年组家族史为43.6%与老年组34.2%比差异显著(P〈0.01),青年组高血脂为42.6%与老年组27.3%相比差异显著(P〈0.01)。急性期病死率青年组与老年组分别为6.6%和26.7%,差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40岁以下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吸烟、酗酒、家族史、高血脂是其首要危险因素,起病典型,并发症少,死亡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8.
应用流式细胞仪分别对33例青年人及56例老年人大肠癌细胞DNA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老年人大肠癌DNA非二倍体癌发生率为42.8%(24/56),青年人为75.5%(25/33).前者的非二倍体癌发生率显著地低于后者(P<0.001)。老年组大肠癌细胞PI均值为14.8%,而青年人组为20.9%,后组明显高于前组(P<0.01)。另外,老年人的管状腺癌及DukesC期癌二倍体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人(分别P<0.05).除乳头状腺癌外,老年组各病理类型的细胞PI均值明显低于青年组.本组的结果提示,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来看,青年人大肠癌是一种恶性度高及侵袭性强的肿瘤,而老年人大肠癌则反之.  相似文献   

9.
青老年肺癌临床和病理特点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青年人肺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由于病人比较年轻,临床上常误诊为肺炎、肺结核、胸膜炎等疾病,影响预后。我院1984年4月~1996年5月共收治支气管肺癌532例,其中40岁以下青年人[1]肺癌69例,65岁以上老年人[2]肺癌82例。本文对青年人肺癌与老年人肺癌作一对比,并探讨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特点。两组病例均经痰、手术或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活检等病理学检查证实。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青年组肺癌69例中,男41例,女28例;年龄16~40岁,平均32.4岁。老年组肺癌82例中,男6…  相似文献   

10.
胡燕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5):3532-3533
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与同期确诊治疗的中青年患者60例(≤60岁)心电图、并发症和死亡率。老年组临床症状不典型,老年组多部位、正后壁及广泛前壁梗死较中青年组高,老年组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胆固醇血症明显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症状不具统计学意义。老年AMI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不同于青年人,应针对老年人临床特征加以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11.
罗永忠  周辉  陈建华 《医学临床研究》2013,(10):1995-1996,2000
【目的】分析青年人肺癌的临床病理类型、分期及治疗方法,以期有助于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35岁以下青年人肺癌的临床资料,并将同期入院的65岁以上的80例老年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青年人肺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应关注肺外体征,并应重点关注咯血痰伴胸痛及烟龄较早的青年人。腺癌是青年人肺癌的主要病理类型,占53.8%。在确诊时的晚期患者比例高达65.0%,手术切除率低(17.5%),远期效果不理想。青年组总体5年生存率(5.0%)显著低于对照组(16.2%),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患者生存率(26.0%)与对照组(24.5%)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非手术患者生存率(3.75%)显著低于对照组(13.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年人肺癌的恶性程度高,易被误诊,认清青年人肺癌临床病理特点是早期正确诊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75岁以上高龄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10例老年(年龄≥60岁)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310例患者按年龄分为高龄组(年龄〉75岁,n=170)与老年组(年龄≤75岁,n=140),比较不同年龄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预后差异,筛选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①高龄组男性、合并淋巴结转移、联合切除、肿瘤高/中分化、临床Ⅲ分期、肿瘤直径≥8cm、N3分期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其胃下段肿瘤及N2分期、可耐受化疗所占比例低于老年组(P〈0.05);②高龄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老年组,但仅腹痛、贫血、胃溃疡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③高龄组3年、5年生存率均低于老年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多因素分析显示联合切除、临床分期、N分期、淋巴结转移、耐受化疗是影响高龄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75岁以上高龄胃癌患者以男性多见,多伴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分化程度高、临床分期及N分期晚、肿瘤直径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化疗耐受度低,预后较差;联合切除、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N分期、对化疗的耐受性均为影响高龄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颈部淋巴结转移舌体鳞状细胞癌138例的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部淋巴结转移(pN+)舌体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颈部pN+舌体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比较各因素不同水平生存分布的差异,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全组病例5年总体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分别为44.4%、39.3%。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N+舌体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因素包括pT分期、pN分期、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多因素分析显示: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当颈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组的无瘤生存率高于无放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NM分期以及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是pN+舌体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pN+舌体鳞状细胞癌应常规评价转移淋巴结有无包膜外侵犯。当淋巴结有包膜外侵犯时,术后放疗有可能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肺癌在不同性别及年龄间差异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在男性和女性患者间的差异及年龄对肺癌的影响.方法:将1 003例肺癌患者分别按性别和年龄分组,其中<40岁定义为青年组,≥80岁定义为老年组,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患者鳞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患病率高于女性(35.7% vs 7.4%,P=0.001;9.6% vs 3.5%,P<0.001),腺癌患病率则低于女性(49.9% vs 84.9%,P<0.001),其Ⅲ期肺癌患者比例较女性高(37.6% vs 27.6%,P=0.005),Ⅳ期肺癌患者比例较低(29.4% vs 38-3%,P:0.010).男性患者中咯血症状较明显(32.3% vs 20.0%,P<0.001).男女肺癌患者比例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青年组和老年组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所占比例较其他年龄组高(P<0.001),气急、体重减轻、胸腔积液和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在各年龄组中的比例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5).结论:不同性别肺癌有各自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造成该差异的原因可能与烟草、激素等因素有关.不同年龄肺癌患者有其各自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段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影响不同患者预后的因素,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行回顾性分析,以2005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22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划分为青年组(≤45岁)、中年组(45~60)岁及老年组(60岁)。对比分析三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程度、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神经侵犯率;统计患者1、2及3年生存率。结果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组织学类型,三组对比差异显著,中年组表现最优,其次为老年组,青年组最差。生存率对比提示青年组差于老年组差于中年组,上述差异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年龄患者,其胃癌表现存在着一定差异,且青年组预后最差,临床治疗需要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16.
喉癌全喉与部分喉切除后生存率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喉癌全喉与部分喉切除术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喉癌预后的因素。方法对1994年2月至2001年2月间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139例喉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分析。结果全喉切除术后3年、5年生存率为81%(64/79)、76.4%(42/55),部分喉切除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0%(48/60)、76.6%(36/47)。3年、5年生存率和喉癌术式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病理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均对喉癌术后生存率有影响(P〈0.05)。结论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病理学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都是影响喉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而全喉与部分喉切除术式术后生存率无明显差异。故在不影响生存率的同时,尽量采用部分喉切除术,保留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T1期浸润性肺腺癌5种常见病理亚型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为肺腺癌临床监测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间行肺癌手术,且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浸润性肺腺癌、肿瘤直径≤3 cm的患者,分别选取贴壁状为主型、腺泡为主型、乳头状为主型、微乳头状为主型、实性为主型各24例,5组共计120例。对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肿瘤分化程度、病理亚型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差异;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判定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5组不同病理亚型肺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肿瘤细胞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5组间的胸膜浸润、有无淋巴结转移、术后TNM分期及术后有无复发进展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种肺腺癌亚型中,微乳头状为主型的淋巴结转移率(62.5%)和术后复发转移率(41.6%)最高。进一步行生存率分析显示,贴壁状为主型患者的预后最好,5年生存率为96.0%,微乳头状为主型患者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为66.7%,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亚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术后TNM分期是影响T1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病理亚型、淋巴结转移情况还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均>1)。结论:T1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预后与其病理亚型有关,而其中微乳头状为主亚型患者有着较高的淋巴转移率和更差的预后,对于该亚型的T1期浸润性肺腺癌患者,在术后可能需采取更积极的治疗和严密观察。  相似文献   

18.
陈雷 《中国临床研究》2015,(4):429-431,435
目的 分析多形性肺癌的外科治疗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1年1月至2013年8月进行手术治疗的多形性肺癌患者24例,年龄45~77岁。其中中央型肺癌6例,周围型肺癌18例。术后随访60~112个月。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生存率的差异性检验。结果 24例术后病理确诊为多形性肺癌,ⅠA期2例,ⅠB期4例,ⅡA期6例,ⅡB期6例,ⅢA期6例。有淋巴结转移12例,其中N1 8例,N24例。均予手术治疗,其中行完全切除20例,行肉眼根治切除(镜检切缘显示阳性)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24例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41.67%、29.17%,无淋巴结转移患者(12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45.00%、35.00%,有淋巴结转移者(12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33.33%、25.00%。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3、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 多形性肺癌预后差,应早期手术。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青年与老年胃癌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青年与老年胃癌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21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中青年组和老年组的临床特征差异。结果中青年组女性所占比例较老年组为高,腹痛、上腹包块较老年组多见,腹胀、消瘦等症状较老年组少见;中青年组病程短于3个月的患者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中青年组胃窦部癌发生率高于老年组,责门胃底都癌发生率低于老年组;中青年组分化差的腺癌所占比例高于老年组。而分化好的腺癌比例低于老年组;中青年人胃癌大病灶多见,根治性切除率较老年组低。结论中青年与老年胃癌在性别、临床表现、病程、癌肿的部位及大小、分化程度等方面有不同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影响根治性手术治疗的ⅢA-N2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分析不同亚组的生存率差异。方法回顾中日友好医院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行肺癌根治术,并经病理证实为ⅢA-N2期的92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并用Kaplan-Meier曲线及Log-rank检验分析生存率差异,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类型(P=0.001)、术后治疗(P=0.011)、纵隔淋巴结转移数量>3(P=0.010)、纵隔淋巴结跨区域转移(P=0.010)、纵隔淋巴结多区域转移(P=0.013)是影响生存率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纵隔淋巴结转移数量>3(P=0.007)和跨区域转移(P=0.046)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原发肿瘤在左肺下叶、右肺下叶者最易出现跨区域转移,发生率分别为53.3%和48.0%;其次是左肺上叶(31.6%)、右肺中叶(14.3%)和右肺上叶(11.5%)。结论纵隔淋巴跨区域转移和纵隔淋巴结转移数量>3是独立的生存预后因素,作为ⅢA-N2期NSCLC的一种亚组特征,提示肿瘤侵袭性更高和预后不良。任何部位的肺癌均可发生纵隔淋巴结跨区域转移,下叶肺癌的跨区域转移发生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