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荔萍 《工企医刊》2005,18(6):51-52
作为煤矿工人的一种职业病,煤工尘肺是尘肺中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煤矿工人吸入矽尘和煤尘所致的以肺部弥漫性纤维性病变的尘肺。煤工尘肺病程进展缓慢,早期几乎无症状,但极易并发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4年5年中,我院共收治1480例煤工尘肺患者(Ⅱ至Ⅲ期),其中有936例患者并发慢性支气管炎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占患病总数的56%。  相似文献   

2.
煤工尘肺是严重危害接尘煤矿工人身体健康和寿命的职业病,并对社会和个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2].探讨煤工尘肺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规律,为进一步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制定有效的尘肺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现就某煤矿1975年~2004年煤工102例尘肺病死因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煤工尘肺是一种危害煤矿工人身体健康的职业病。为了减少生产环境中煤尘对工人健康的危害,制定煤尘容许浓度,多年来开展了各方面的探讨与研究.然而,这些研究多数是现场资料方面的。本文根据18例煤工尸检肺含尘量与尘肺病理分期的相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鄂尔多斯市煤工尘肺发病情况,为进一步加强煤工尘肺防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从事煤炭行业一线作业工人,采用x2检验、秩和检验分析不同接尘工龄、工种尘肺病发生情况.结果 该市煤类行业2011年进行企业健康检查,资料完整的共9 230人,检出尘肺病61例,煤工尘肺发生率为0.66%;掘进工种煤工尘肺发生率(1.11%)明显高于采煤工(0.64%)和辅助工(0.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尘工龄≥30 a的煤工尘肺发生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市煤炭行业尘肺发生率较低,从事掘进工作和接尘工龄长的煤矿工人煤工尘肺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长寿区小型煤矿工人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检出职业禁忌证或疑似职业病,为尘肺病的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尘肺诊断标准》,对该区小型煤矿企业的635名煤尘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时间为2009--2012年。结果煤尘作业工人岗前检查635人,各检查项目异常的235例,总检出率为37.00%。检出疑似煤工尘肺19例(最后均确诊为煤工尘肺),检出率为2.99%。635名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中97.22%的职工有1年以上煤矿工作职业史,疑似尘肺检出率随着接尘工人年龄及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企业应做好岗前、在岗、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而卫生机构在继续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煤矿工人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2006—2010年,黄石市报告新发尘肺病例1255例,主要分布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其中以掘进工和采煤工发病为主,94.21%的病例为煤工尘肺和矽肺,煤工尘肺居多;贰和叁期新发尘肺病例比壹期尘肺发病年龄较早,发病工龄也较短。新发尘肺病例90%以上为壹期,超过一半以上由体检机构发现后经诊断报告。黄石市尘肺病危害形势很严峻,尘肺种类以煤工尘肺为主,具有行业、区域聚集性,尘肺诊断期别越高,发病工龄越短,开始接尘年龄越晚。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杨春林 《职业与健康》2006,22(23):2035-2035
煤工尘肺是严重危害煤矿工人身体健康和寿命的主要疾病。为了探索煤矿工人煤工尘肺病人的死亡规律和原因,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笔者对某矿务局煤工尘肺的死因进行了调查,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1-5]。我们34年共诊断煤工尘肺357例,其中死亡114例。煤工尘肺病例的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用于煤尘致肺早期损伤监测和煤工尘肺病况判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某煤矿64名煤矿工人(掘进工34人作为煤尘高暴露组,采煤工13人作为中暴露组,辅助工17人作为对照组)、45例煤工尘肺患者(Ⅰ期23例,Ⅱ期19例,Ⅲ期3例).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的水平及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I)、第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CV%).结果 与辅助工比较,掘进工、采煤工血清SOD、CAT、MDA水平及VC、FVC、FEV1和FEVI/FCV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煤矿工人比较,Ⅰ期、Ⅱ期煤工尘肺患者血清CAT减少(P<0.01,P<0.01);Ⅰ期煤工尘肺患者VC、FEV1、FEV1/FVC、Ⅱ期煤工尘肺患者VC、FEV1及Ⅲ期煤工尘肺患者FEV1均降低(P<0.05,P<0.01,P<0.05,P<0.05,P<0.01,P<0.05).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CAT、SOD水平与VC、FVC、FEV1均呈正相关(n=109,P<0.05).结论 血清CAT、SOD有可能作为煤尘致肺损伤监测的辅助指标和煤工尘肺病况判断的参考指标,但能否应用于煤尘致肺早期损伤监测,尚不能给出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尘肺病是危害接尘作业人群健康的主要职业病。在目前尚无根治方法的条件下,研究如何预防尘肺发生,延缓尘肺病情发展,减少尘肺并发症,降低尘肺病死率显得尤为重要。为探讨尘肺病死亡规律,笔者对某市建国以来资料完整的602例煤工尘肺死亡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以期摸清影响煤工尘肺病人生命质量和生存年限的各种因素,找出导致尘肺病人早逝的  相似文献   

10.
1892例煤工尘肺死亡病例分析任爱国刘玲韩向午井丽荣杨俊芬胡秀霞煤工尘肺是严重危害煤矿工人身体健康和寿命的主要疾病,为探索煤工尘肺病人的死亡规律和原因,进而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某矿务局1952~1995年间诊断的全部3652例煤工尘肺病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疆昌吉州地区煤矿工人肺功能状况,探讨煤矿工人工种、工龄、尘肺分期及其血脂水平对肺功能的影响,为卫生行政部门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和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昌吉州煤工尘肺患者208人,平均年龄(50.31±9.72)岁,具有可比性的对照123名,分析不同煤矿工人与对照组相比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煤矿工人工种、工龄、尘肺分期及其血脂水平对肺功能各指标均有影响.结论 进一步了解了煤工尘肺病人肺功能的影响因素,为开展煤工尘肺的专项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在宁夏汉族煤工尘肺(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CWP)人群中的分布情况。[方法]从宁夏某煤业集团所属煤矿已确诊的病例中随机抽取110名煤工尘肺病例(煤工尘肺组)、110名煤尘接触者(煤尘接触组)和110名当地不接尘的正常居民(非煤尘接触组)为研究对象,采集静脉血,使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TGF-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结果]煤工尘肺组、煤尘接触组及非煤尘接触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8.30±13.16)岁、(43.86±4.20)岁、(41.73±5.45)岁。煤工尘肺组和煤尘接触组工龄分别为(17.40±7.84)年和(16.95±6.10)年。工种构成:主掘进工在煤工尘肺组和煤尘接触组中分别占48.2%和49.1%。煤工尘肺组和煤尘接触组及非煤尘接触组中吸烟烟龄分别为(10.48±10.12)年、(11.34±10.48)年、(12.65±11.53)年;接尘工龄、工种构成、吸烟烟龄均无差别,均P〉0.05。TGF-β1基因509C/T位点多态性在煤工尘肺组、煤尘接触组及非煤尘接触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51.8%、30.9%、25.5%;等位基因频率T在煤工尘肺组、煤尘接触组及非煤尘接触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40.90%、23.20%、19.10%;煤工尘肺组与煤尘接触组比较,TGF-β1基因中CT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煤工尘肺组不同期别人群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GF-β1-509C/T位点多态性在宁夏地区煤工尘肺者中的分布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13.
尘肺患者196例肺通气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强  刘源 《职业与健康》2011,27(17):1948-1950
目的探讨尘肺病患者肺功能损伤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德国Jaeger公司的Spiro-labⅡ型肺功能测试仪对接触矽尘、煤尘作业人员进行离岗后肺功能测定,并对确诊为矽肺和煤工尘肺患者的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96例尘肺患者的肺功能FVC、FEV1.0实测值与预测值的比值、FEV 1.0%的正常率分别为63.8%、61.2%、58.7%;不同年龄组Ⅰ期尘肺的肺功能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别矽肺与煤工尘肺的肺功能损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与煤工尘肺发生肺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尘肺病可引起患者肺功能损害,随着病程的进展和年龄的增长损害加重;同期别矽肺与煤工尘肺的肺功能损伤程度相近;矽肺与煤工尘肺发生肺通气功能障碍类型相似,且均以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兰州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兰州市新发尘肺病监测资料用Excel和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10年兰州市共报告各种新发尘肺病264例,发病呈增长趋势。兰州市七里河区、永登县及红古区的新发病例较多,占81.8%。不同种类尘肺中,煤工尘肺最多,占46.6%。不同分期尘肺中,壹期病例最多,占83.3%。平均发病年龄为(53.5±11.1)岁,平均接尘工龄为(24.4±10.8)a;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接尘工龄由大到小均依次为煤工尘肺、其他尘肺、矽肺;新发病例主要来源于非公有制企业(49.2%)和中小型企业(59.1%),非公有制企业尘肺平均接尘工龄较公有制企业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病例较多,占42.4%;工种主要分布在矿山开采,占43.6%;开始接尘年代在1971-1980年间新发病例最多,占37.9%。结论兰州市尘肺病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应重点监管中小型非公有制企业,重点加强对煤矿工人和企业退休前后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极簿煤层煤矿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状况并探讨其与煤工尘肺X射线影像特征的关系。方法对15家煤矿井下、地面作业岗位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确诊的672例煤工尘肺病例的X射线胸片进行影像表现的统计分析。结果采煤、掘进、地面卸煤(岩石)岗位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最低5.9%,最高58.4%,平均含量大于10%。极薄煤层煤矿工人工作场所接触的粉尘应为煤矽混合尘,工作场所粉尘浓度最低1.05 mg/m3,最高16.04 mg/m3。所测定的104份煤矿井下、地面工作场所粉尘样品浓度平均值均超过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限值。672份煤工尘肺X射线胸片表现形态为圆形小阴影的病例占90.18%。以圆形小阴影为主的X线胸片中q型占71.12%,p型25.41%r,型3.47%。Ш期煤工尘肺均表现为大阴影。Ⅰ期煤工尘肺小阴影主要分布于中下肺区的占67.33%;Ⅱ期煤工尘肺小阴影主要分布于上中下肺区的95.80%。Ш期煤工尘肺大阴影主要分布于上肺区和上中肺区。结论自贡市煤矿工人接触的粉尘为煤矽混合尘,煤工尘肺病患者X线影像形态大小以q型为主。  相似文献   

16.
北京矿区180例煤矿工人尸检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尘肺病还没有有效的根治手段,预防和治疗尘肺合并症,仍然是最重要的方法.因此系统的研究煤矿工人的多发病和煤矿尘肺合并症,对今后开展煤矿工人劳动保护和职业病防治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现将近年来我们在开展煤矿工人尸检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80例尸检病例来自北京矿区所属各矿,生前有煤矿并下接尘史、未诊断为全肺或有煤工尘肺1期的诊断。煤矿尘肺按国家坐肺病理诊断标准(GB8783—88)诊断。肺组织按尘肺病理诊断标准的要求处理,其它脏器按常规处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根据为有慢性肺部疾患、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煤尘职业暴露所致煤工尘肺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预测职业暴露所致尘肺病的风险概率。方法 选取某热电站输煤车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的非线性回归分析,通过接触呼吸性煤尘浓度及接尘工龄预测煤工尘肺发病概率;采用计算机R语言进行接尘工龄、接尘浓度与发病概率之间关系的风险表征实用性研究。结果 输煤车间作业场所操作工职业暴露于目前呼吸性煤尘浓度5年和10年发生煤工尘肺的风险在10-5~10-6,暴露20年和30年发生煤工尘肺的风险在10-3~10-2o上述结果提示,按职业生涯30年工龄计,发生煤工尘肺的风险将高于可接受风险水平,需要采取防护措施降低患病风险。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煤尘职业暴露定量风险评估方法,以劳动者接尘工龄、呼吸性煤尘暴露浓度与煤工尘肺的风险概率作为风险目标,实用性强,可用于职业病风险管理,为尘肺病的预防控制提供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应用体视学方法,对经GB8783—88诊断的21例煤工肺脏大体标本的煤尘灶、灶周肺气肿、尘肺结节进行了立体计量及分布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均随期别增加而增多,其中煤尘灶居首,各期之间体积分数值皆有非常显著性,可做为煤工尘肺病理诊断分期指标。Ⅰ、Ⅱ期煤工尘肺煤尘灶、尘肺结节上、中叶高于下叶,中、外带多于内带。肺后部尘肺结节多于前部,各期灶周肺气肿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9.
邓琳耀  赵金荣  张颖  王文平 《职业与健康》2008,24(20):2140-2141
目的了解对2007年北京市尘肺病例具体情况,为尘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建立北京市2007年尘肺病例数据库,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期间,北京市共报告尘肺病1132例,主要发生在门头沟区和房山区,2区尘肺病发病数占该市总数的87.0%;各类尘肺发病例数以煤工尘肺为主,占总病例数的86.0%;尘肺病例主要发生在国有企业,占该市尘肺发病总数的94.6%。结论应加大对门头沟区和房山区国有企业煤尘的治理力度,减少煤工尘肺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老年煤工尘肺结核住院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最严重的职业病,患者细胞免疫力低下,病变无法逆转,加之尘肺与肺结核相互因果.肺结核是导致我国目前煤工尘肺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两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健康教育是实施化学药物治疗尘肺结核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提高护理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地控制治疗结核和延长尘肺结核病人寿命,护士根据奥瑞姆自理理论的支持-教育模式[1],对病人实行心理、行为上支持和帮助,以提高保健意识,逐步建立起自理的生活形态而促进康复.现将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及效果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