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产科DIC早期诊断及治疗环节中不同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站7例产科DIC,总结去除诱因,早期抗凝治疗等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7例患者5例治愈,6例患者妊娠终止后行子宫切除,5例存活。1例产科处理欠缺死亡,二者具有明显差异,5例患者使用肝素时未选择用药时机,其治愈率与未用肝素者无明显差别。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病是治疗产科DIC的关键,早期抗凝治疗和补充凝血因子均是治疗DIC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捷 《中国医药指南》2011,9(33):256-257
目的探讨DIC(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06年6月~2011年7月收治的105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5例DIC患者经治疗,抢救成功92例,死亡13例。结论早期准确诊断DIC病因,并对症治疗是治疗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梁金梅  林钊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8):2795-2796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对23例产科急性DIC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治愈出院,3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产科急性DIC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只有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去除病因,早期综合治疗及预防并发症,才可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往往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凶险、母婴病死率高。现将我院2003—03~2006—03发生的15例产科DIC的诊疗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DIC是产科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直接威胁产妇的生命,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必须重视并积极处理.我院自1998年至2002年共抢救产科DIC八例,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我院自1998年至2002年共分娩12035例,抢救产科DIC8例,占0.66%。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38岁,平均28.5岁,初产妇4例,经产妇4例。发生在妊娠晚期6例,妊娠中期2例,自然分娩3例,剖宫产5例,抢救成功6例,产妇死亡2例。围生儿7例,均存活,死胎1例。1.2诱发DIC的病因重度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致胎死宫内1例,前置胎盘3例,羊水栓塞2例,子宫收宿乏力致产后大出血2例。1.…  相似文献   

6.
7.
毛玲 《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4):79-79
产科弥慢性内凝血(DIC)是一种由多种疾病引发的血管内凝血的病理过程。病情凶险,母婴死亡率已跃居孕产妇死亡之首。早期诊断正确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1996年3月~2004年3月收治产科DIC26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7年以来成功抢救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简称DIC)3例,现报告如下。例1,19岁。G_1P_0孕37周。因腹痛伴阴道出血8小时于1987年9月1日入院。体检:BP110/70mmHg。贫血外观。腹壁紧张,子宫板样硬,压痛明显,胎位不清,胎心消失。外阴血染。宫口开2cm。拟诊为胎盘早剥,即于局麻下行剖宫产术,术时伤口渗血较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前风险评估和合理治疗对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选取了2004年9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产妇中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的患者共5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了积极的治疗方法,加强术前风险评估及孕期保健;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的26例患者在抢救后,死亡的有1例,子宫切除的有14例,早产12例,死产2例,死胎2例,足月出生的有12例。对照组的26例患者在治疗后死亡的有6例,子宫切除的有9例,早产14例,死产3例,死胎3例,足月出生的有6例。结论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情比较严重,且变化较快,容易发生脏器功能衰竭症状,产妇的病死率较高,新生儿病死率也较高。通过术前风险评估及孕期保健,加强术后观察及合理治疗,能有效降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弥散性(弥漫性、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一些临床表现,例如:感染性中毒性休克晚期的呕血、便血,手术或意外严重创伤的渗血不止,胎盘早期剝离诱发的子宫大量出血,华弗氏综合征等,已早为人注意。但对其病因、发病机制还有许多问题不全清楚。近10年来通过反复动物实验、临床及尸检研究,发现上述疾病的病理变化具有一种共同性,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因而使许多疾病中的一些症状征象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使治疗方法有所改进。这是近10年来病理与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妊娠妇女产后出血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棘手。能否消除病因,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1997年1月-1999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23例DIC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对其致病因素、诊断及防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最早由Schneioler于1951年在产科病例中提出的概念[1],此后一直受到基础、临床学界的持续关注和重视。DIC是由不同病因导致局部损害而出现以血管内凝血为特  相似文献   

13.
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某些疾病因素导致的一种严重病理过程,发病急,其势凶猛,病死率高,因此早期诊断及治疗是产科医师关心和探讨的问题。现将我院3年中成功抢救18例DIC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伴多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其中产科引发的DIC占5%~12%。且多数起病急骤,病势凶险,母婴病死率高,本文对6例DIC病人的诊断、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25例产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例进行临床治疗综合分析,提高对DIC早期诊断,治疗的认识,以进一步掌握抢救时机、挽救生命。方法对病例病因,DIC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早期治疗、愈后情况作分析。结果痊愈22例,死亡3例。结论妊娠合并DIC是产科危急重症,应从病因上提高謦惕,早期诊断,早期使用肝素,及时补充凝血物质,必要时果断作全宫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治经验。方法对11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妇治愈8例,好转2例,死亡1例。结论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产科较严重的急症,处理不及时,易导致孕产妇死亡。  相似文献   

17.
羊水栓塞在临床上是一种起病急,病死率极高的产科急症,常表现有急性呼吸循环衰竭、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和多脏器损害。从1996年至2002年,我院曾发生羊水栓塞5例,均产生严重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其中死亡3例,抢救成功2例。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及其诊治经过 例1,女,40岁。孕6产1。孕40周,因不规则腹痛7小时于1996年7月14日入院。患者孕期检查正常。查体:神清,体温正常,血压105/75 mmHg,心率80次/分,律齐,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18.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是一种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 ,可以发生在许多疾病的病理过程中 ,它是在严重疾病的基础上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凝血系统被激活 ,凝血亢进 ,从而导致机体微血管因子继发的激活纤溶系统并伴有血小板功能障碍 ,引起全身性出血。产科DIC是许多致病因素导致  相似文献   

19.
万和平  李慧琴  傅菊英 《江西医药》2008,43(11):1206-1208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7例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例资料。结果18例治愈,9例死亡。结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去除病因,合理使用肝素,输入大量新鲜血液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本人多年临床抢救患者和对于急慢性病例的体会,针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体会和文献观点提出讨论,重点关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治疗,对症状和检查结果进行定性量化,提高诊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