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癫(癎)患者一旦确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治疗有效后何时撤药及其方法是癫(癎)正规治疗中的重要问题,对此临床医师、癫(癎)患者及其家属都极为关心.及时合理地决定用药和撤药时机对患者的预后、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临床医师往往依据临床经验来决定癫(癎)患者的初次用药和撤药的时机,缺乏循证医学的依据,现对此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癫患者一旦确诊,何时开始药物治疗、治疗有效后何时撤药及其方法是癫正规治疗中的重要问题,对此临床医师、癫患者及其家属都极为关心。及时合理地决定用药和撤药时机对患者的预后、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然而,目前临床医师往往依据临床经验来决定癫患者的初次用药和撤药的时机,缺乏循证医学的依据,现对此综述如下。1癫患者初次用药的时机报道[1,2]显示癫患者治疗前发作的次数与预后成反比,因而建议癫患者应尽早开始治疗。Elwes等[3]对一些从未治疗的癫患者的病史回顾性分析显示,随着时间推…  相似文献   

3.
癫癎并非完全是一种终身疾病,60%~70%患者经过一定时间抗癫癎药(AEDs)治疗后症状能得到缓解(至少5年不发作),缓解后及时合理地AEDs撤药将对患者的预后包括避免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改善生活质量等产生重要影响。对AEDs撤药的研究已有60年历史,然而目前仅依据临床经验撤药,缺乏循证医学依据。对达到撤药的要求、时机及具体方法亦无统一被认可的标准。本文就AEDs撤药对癫癎复发的影响,撤药时机、速度,撤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癫(癎)患者撤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癫(癎)是神经科常见疾病,许多患者需长期服用抗癫(癎)药物(AEDs).AEDs虽能预防癫(癎)发作,但也可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当癫(癎)缓解达一定时间,患者及其家属最关心的是撤药问题.及时而合理的撤药对癫(癎)患者的预后、避免不必要的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将有重要影响.为此,现对缓解期癫(癎)患者撤药问题的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四川地区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奥卡西平和拉莫三嗪等新型抗癫癎药物在儿童癫癎患者中超说明书规定用药(超说明书用药)的现状及安全性,以为临床制定相关用药指南提供数据,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7月-2011年11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和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接受抗癫癎药物治疗的儿童癫癎患者资料,统计此间应用抗癫癎药物的总病例数和服用4种新型抗癫癎药物的病例数。依据药品说明书适应证,判断使用新型抗癫癎药物的医嘱是否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及其药物类型,并计算和分析超说明书用药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共854例癫癎患儿接受抗癫癎药物治疗,其中670例患儿服用4种新型抗癫癎药物中的一种或多种,超说明书用药者406例,占抗癫癎药物治疗总病例数的47.54%(406/854),约占新型抗癫癎药物治疗总病例数的60.60%(406/670)。与按说明书用药患儿相比,超说明书用药患儿年龄更小、单药使用比例更高、全面性发作和癫癎综合征患儿比例更高,其病例数比例分别为左乙拉西坦78.50%(157/200)、托吡酯79.81%(253/317)、奥卡西平21.32%(42/197)和拉莫三嗪33.33%(21/63);不同年龄、单药使用和各种发作类型中以左乙拉西坦和托吡酯超说明书用药现象更为突出。除失访病例外,超说明书用药组患儿以奥卡西平[16.67%(7/42)]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其次分别为托吡酯[14.81%(36/243)]、左乙拉西坦[10.60%(16/151)]和拉莫三嗪[9.52%(2/21)],但是与按说明书用药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75、0.448、0.014、0.109,P=0.540、0.503、0.906、0.742)。结论在四川地区儿童癫癎患者中超说明书应用新型抗癫癎药物的发生率较高,其中以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尤为突出,但新型抗癫癎药物在一定范围内超说明书用药仍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癫(癎)术后抗癫(癎)药物的应用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 2002-2005年在我院接受了手术治疗的170例癫(癎)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时段分为3组,A组:2002年至2003年10月的病例;B组:2003年11月至2004年10月药师与临床医生一起对癫(癎)手术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病例;C组: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接受全程化药学服务的病例.对随访1年后各组之间的疗效、用药安全性、抗癫(癎)药应用依从性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初步探讨术后应用抗癫(癎)药的规律.结果 B组和C组在疗效(71%、81%)、用药安全性、抗癫(癎)药用药依从性等指标上均优于A组(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7.08、15.50,P<0.05).结论 神经内外科医生、药师合作的个体化癫(癎)术后全程化服务是一种较新的、有效的癫(癎)术后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7.
托吡酯(Topiramate,TPM,商品名妥泰,Topamax)是一种新型抗癫(癎)药物,于1995年开始在临床应用.国内关于TPM作为添加治疗难治性癫(癎)的报道较多,未见TPM单药治疗新诊断成人癫(癎)的报道,我院癫(癎)中心于2008-12-2010-12采用TPM单药治疗新诊断成人癫(癎)患者10例,对其进行了开放性自身对照临床研究,观察和评价其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癫癎无发作2年以上的患者抗癫癎药(AEDs)撤药前脑电图异常(样放电)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入组标准共筛选229例癫癎控制、达到无发作2年以上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229例患者中,脑电图持续异常者为48例(21.0%)。多因素分析发现首次发作后脑电图出现异常放电(P=0.000,OR=9.07,95%CI:3.39-24.28)以及多药联合治疗(P=0.019,OR=2.70,95%CI:1.17-6.17)是脑电图持续异常(样放电)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癫癎首次发作后脑电图异常(样放电)、AEDs多药联合治疗是癫癎发作控制患者的脑电图持续异常(样放电)的危险因素,撤药应慎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继发癫(癎)(EP)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80例脑卒中继发癫(癎)的患者从就诊之日起派出特定的医护人员进行为期16个月的跟踪观察记录,根据结果分析该80例患者的发病原因和治疗措施.结果 80例脑卒中继发癫(癎)患者中早发型癫(癎)占67.50%,迟发型癫(癎)占32.50%.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但可能与脑出血、脑梗死或心源性脑梗死、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导致的脑缺血因素有关,研究发现最关键的发病部位为皮质,且皮质与皮质下发病有很大差别.治疗时以治疗原发病为主,其次辅以治疗癫(癎)的药物.需注意的是,迟发型癫(癎)是慢性病,需要长期服药.结论 卒中涉及脑血管病变易继发癫(癎),尤其是病变接近于皮层部位的卒中.临床医师应对此提起注意,减少病人的致死、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癫癎药物(AEDs)的致癎作用及对其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总结32例AEDs致癫癎发作加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中以服用卡马西平最多(19.12%)、次之为巴比妥类药物(15%)、苯妥英钠(14.5%)、合并用药(14.29%)、苯二氮( )类(8.69%)、丙戊酸钠(2.78%).32例经停药并合理选择其他抗癫癎药物及减少药物剂量治疗,27例有效,5例无效.结论AEDs能致癫癎发作加重,应合理选择抗癫癎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癫(癎)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分析18例因降糖药物应用不当,发生低血糖反应致癫(癎)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用药后1 h内终止发作4例,1~6 h终止发作13例,1例癫(癎)持续状态于用药后12 h终止发作.结论 低血糖所致癫(癎),在纠正低血糖后,即可控制癫(癎)发作.老年糖尿病患者,以癫(癎)为主要表现时,应常规检验血糖,快速确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影响新诊断癫(癎)患者初次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对155例年龄4~68岁新诊断的癫(癎)患者给予单药治疗,至少观察1年,以稳定期初次发作时间和早期治疗失败时间为终点事件,其中治疗失败的原因包括发作控制不佳和/或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采用Cox回归分析判断癫(癎)患者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对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癫(癎)家族史(HR=2.39,P<0.05)、EEG癫(癎)波(HR=2.05,P<0.005)、治疗前发作次数(HR=1.76,P<0.05)是影响稳定期初次发作时间的因素;女性患者(HR=4.25,P<0.001)、部分性发作(HR=2.54,P<0.05)、EEG癫(癎)波(HR=3.11,P<0.005)是影响早期治疗失败时间的因素.结论 EEG癫(癎)波、癫(癎)家族史、治疗前发作次数、发作类型(部分性发作)、女性患者是影响新诊断癫(癎)患者初次药物治疗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不同抗癫癎药物治疗方案对老年性癫癎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以为老年性癫癎的循证治疗制定最佳方案。方法以elderly epilepsy(老年性癫癎)、drug therapy(药物治疗)、evidence-based medicine(循证医学)等英文词组作为检索词,分别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MEDLINE等数据库,并辅助手工检索获得临床指南、系统评价、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临床对照试验、回顾性病例分析及病例观察研究等方面的相关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经筛选共纳入与老年性癫癎治疗有关的临床指南1篇、系统评价14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Ⅰ篇、临床对照试验2篇和回顾性病例分析2篇;根据Jadad量表质量评价标准,15篇为高质量文献(评分≥4分)、5篇为低质量文献(评分<4分)。经对各项临床试验的治疗原则、不同治疗方法获得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显示:(1)抗癫癎药物是治疗老年性癫癎的主要方法。(2)第二代抗癫癎药物的疗效并未优于第一代,但具有不良反应小、无药物间相互作用、安全性与耐受性高等优势。(3)一线抗癫癎药物推荐选择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加巴喷丁,其次为托吡酯和丙戊酸钠。由于受到老年性癫癎患者共患病多、长期多药治疗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4)新发癫癎患者首选单药治疗,以低剂量给药、缓慢加量、延长给药间隔、改善依从性为治疗原则。结论借助循证医学的评价方法可以为老年性癫癎患者提供最佳临床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老年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癎)发作的原因、临床类型、CT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总结60例30~85岁脑卒2周后因癫(癎)发作而入院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93%患者经抗癫(癎)、降颅压、活血化瘀及支持、对症治疗症状控制,好转出院.结论中老年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癎)较为常见,反复发作的癫(癎)使患者病情进一步加重,故坚持正规治疗,合理用药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难治性癫癎患者外周血中MDR1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难治性癫癎患者外周血中多药耐药1(MDR1)基因的表达以及抗癫癎药物和癎性发作在难治性癫癎多药耐药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检测120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的表达.根据析因设计分癎性发作和抗癫癎药物两个因素,共分为A组(难治性癫癎组)、B组(癫癎治疗有效组)、C组(癎性发作未用药组)和D组(健康正常对照组),各30例.结果 4组的外周血中MDR1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不同(F=4.456,P=0.005),其中癎性发作引起MDR1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F=10.005,P=0.002),抗癫癎药物的作用则不明显(F=0.919,P=0.340),抗癫癎药物与癎性发作两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F=2.445,P=0.121).结论 难治性癫癎患者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是癎性发作而非使用抗癫癎药物的结果,外周血中MDR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监测可以作为评价癫癎耐药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6.
癫(癎)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癫(癎)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即使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手术后也仍须继续服用抗癫(癎)药物(antiepileptic drug,AED)一段时间.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控制癫(癎)的发作,同时没有或少有药物不良反应,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70%~80%的癫(癎)患者经过正规、合理的抗癫(癎)药物治疗后临床发作可以获得缓解[1].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癫(癎)是指除遗传因素外不具有其他潜在病因的癫(癎).一部分药物治疗良好,仍有少部分药物治疗无效.其机制可能有多种:囚长期用药或药物问的相互作用,药物代谢加快,不能达到有效的血药浓度;血-脑屏障(BBB)阻碍抗癫(癎)药(AEDs)在脑内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药物作用靶点改变降低药物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癫癎是一种神经科常见病,尽管大多数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病情能够得到控制,但是仍有大约1/3的病人对抗癫癎药物(AEDs)不敏感,被称为难治性癫癎.目前国际上对难治性癫癎尚缺少一个确切的定义,临床一般将那些接受单一或联合的一线AEDs治疗,血药浓度已达到最大耐受剂量,但癫癎发作仍不能被有效控制者相对地划分为难治性癫癎[1].难治性癫癎预后差,常伴有智能障碍和/或神经缺损症状,致残率和致死率都很高,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癫癎患者对AEDs不敏感(或者称为癫癎耐药)的病理生理基础目前还不清楚,推测可能有内外环境中多种因素参与了这种机制.早先对肿瘤细胞的研究发现,细胞膜上多药转运体(multidrug transporter)如: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的表达和对化疗药物耐药密切相关[2].由此联想到癫癎耐药可能和病灶局部多药转运体的高度表达有关,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将对未来理解癫癎耐药的发生机理和临床治疗难治性癫癎提供有益的帮助,本文就近年来关于脑内多药转运体的表达和癫癎耐药之间关系的研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9.
癫癎为一慢性疾患,因此,评估癫癎外科手术对长期预后可能带来的不可逆性影响十分重要。手术后癫发作是否能够缓解无疑是评估手术疗效的重要参数,手术后是否必须继续服用抗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熏A ED),以及何时停药是医师和患者之间需要沟通并达成共识的问题。一、手术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以癫(癎)为主要表现的低血糖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 分析18例因降糖药物应用不当,发生低血糖反应致癫(癎)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用药后1 h内终止发作4例,1~6 h终止发作13例,1例癫(癎)持续状态于用药后12 h终止发作.结论 低血糖所致癫(癎),在纠正低血糖后,即可控制癫(癎)发作.老年糖尿病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