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陶国泰教授主编的《儿童少年精神医学》已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第一部把儿童少年精神卫生问题放在一起论述的专著 ,是我国精神医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儿童少年精神医学是一门研究儿童少年精神疾病和心理卫生的临床学科 ,现在还相当年轻。随着社会的发展 ,一方面家长对子女的养育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 ;另一方面 ,环境变化 ,家长期望值过高 ,加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这些都使得儿童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重视。该书的出版使我们在进行中国儿少精神医学专业人员培养方面 ,多了一本临床参考书 ,也有利…  相似文献   

2.
《上海精神医学》2006,18(2):102-102
近二、三十年来,精神医学有了长足的进展,而作为精神医学主要组成部分的儿童精神医学则进展更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人在增多,他们包括儿童的家长、老师、儿保医生、卫生老师、社区工作者和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已经从身体发育、身  相似文献   

3.
儿童精神医学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韬园 《上海精神医学》1993,5(2):140-142,139
如果说精神病学还是医学中的一个年青分支的话,那么儿童精神医学可以说正处于其少年期,作为一个学科,大概只有五十年左右的历史。近二十年来,又把少年期的精神障碍也划入儿童精神医学范围,更增加了许多有待探索的内容。美国在儿童精神医学上是一个大国,“美国儿童及少年精神医学会”的会员人数就有4800人(Cohen,1992),最早、影响最广的一本儿童精神病学专著也是美国人(L.Kanner)写的,英语又是最通用的国际语言,因而美国文献是被引用最多的文献。  相似文献   

4.
关于儿童生长发育,人们比较注意的是身体健康与智力发展,有关精神卫生问题尚未能引起各界足够重视。近年来儿童保健工作者及儿童精神科医生,虽已开始着手这方面工作,但迄今为止,有关我国儿童精神卫生问题的发病率仍缺乏报导。为了说明儿童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要性,对儿童精神卫生问题的现状及儿童所处的环境和养育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5.
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由生物性自我转变为社会性自我的过程,是无知的幼童在成长时期不断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是模仿与学习成年人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观念,为人处世方法,日常生活知识等),情感反应与表达方式,行为方式及其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礼节等等)的过程,从而形成个人的认知、情感与行为方式与倾向性,即个人的人格。在接受社会环境的各方面的影响时,是有个人的选择性的,这是与个人的生物性气质和天赋的智力水平相关的。遗传与环境的影响都是存在的,而且是很难彻底分清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调查斜视和弱视儿童在抑郁焦虑、精神特质及人格等方面的状况,以及综合干预对上述方面的改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斜视和弱视患儿153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5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测量并比较两组儿童的焦虑抑郁程度、自尊、孤独、人格状况。同时对观察组患儿采取相应综合干预措施,评价其疗效。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自尊水平低下、孤独感、及人格障碍等心理健康问题(P0.05);经3个月综合治疗后,总有效率95.67%。结论斜视和弱视患儿普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自卑、孤独、内向、情绪不稳等人格心理问题,应早期及时给予诊治和及时有效的综合性干预。  相似文献   

7.
由我国著名儿童精神病学家陶国泰教授主编,国内外30多位儿童和少年精神医学专家共同撰写的《儿童少年精神医学》已由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发行。它是我国继李雪荣教授主编的《现代儿童精神医学》以后又一部系统介绍关于儿童和少年精神医学的专著和大型参考书。 全书共分六篇43章,从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医学的遗传、神经生化、神经生理、流行病学基础一章开始,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儿童和青少年神经系统和心理发育、发育评估与临床检查、发育和行为障碍及其治疗,最后以儿童和青少年精神障碍的预防一章结束。  相似文献   

8.
本书是有关儿童心理健康的普及性读物,两位作者是在儿童精神医学领域中耕耘数十载的专家学者,具有丰富的理论和临床经验,在科普园地里硕果累累。该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实为近年来儿童精神卫生方面的一本好书。 本书内容共11章,112千字,包含了儿童心理问题的各个方面,从儿童的心理发育过程,社会家庭与儿童心理的关  相似文献   

9.
"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这是一首在南京脑科医院儿童中心唱了近30年的歌,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儿童中心人都能重温起当年的豪情,想起成立儿童中心时的铮铮誓言——"为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事业而奋斗",而带领我们的、站在队伍最前列的,正是被后人誉为"中国儿童精神医学之父"的陶国泰教授.  相似文献   

10.
我国儿童精神医学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在本世纪30年代就已起步,但儿童精神病学正式开始于50年代。由于10年(1966~1976年)“文革”的破坏,因而,直到80年代初期才开始较有规模的发展。1995年陶国泰教授曾对我国儿童精神医学在近五十年来的情况作了概述[1],1998年在成都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第二次全国学术会议,对近年来我国在儿童精神医学方面的科研成果也进行了总结[2]。取得的主要成绩有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的儿童精神医学组,及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的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先后在南京和福州建立了儿童心…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上的精神医学信息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nternet(国际互联网)对人类生活和文化的影响日益加深,已成为人们科学研究、商业活动、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共享信息的重要手段。这一迅速发展的信息交流资源对医学和精神医学的影响也日益显著。Internet对于及时了解国外医学发展,缩短我国与国际医学最高水平的距离,进而改变我国医学在国际医学界的专业地  相似文献   

12.
编辑先生 :“消除偏见 ,勇于关爱”是全社会对待精神病患者应有的态度 ,这就应该首先尊重他们的人格 ,但他们因为患病 ,人格结构常受到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破坏 ,那具体该怎么做呢 ?护理上又需注意什么 ?请指导 ,谢谢 !精神科护士刘莉答读者来信刘莉同志 :由于疾病的原因 ,精神病患者的人格常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扭曲。如何尊重这些患者的人格 ,是精神医学护理面临的特殊职业道德问题。首先应了解精神病患者的人格状况。心理学认为 ,人格包括 4个方面 :全面整体的人 ,持久统一的自我 ,有特色的个人和社会化的客体。由于罹患精神疾病 ,患者全面整体…  相似文献   

13.
1.变态人格的概念: 精神医学方面人格(personality)与性格(character)虽然有时通用,但实际上两者还有一定区别。人格的内涵要比性格广些,它以性格为核心,还包括了先天性素质、禀赋、气质、智力、适应社会方式与能力、神经活动类型、以及个人心理的其他特点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出自苏联医学科学院精神病研究所,共收集索引病例610例,包括儿童、青年、中年等各时期发病的精神分裂症。一级亲属2674人,二级亲属4090人。索引病例中男性320例,女性290例。与该研究所的流行病学资料(1973)比较,性别分布方面几无差别,发病年龄的分布亦类似,仅在儿童和中年以上发病的人数方面有3~5%的出入。起病于童年和中年的精神分裂症是否与大多数起病于青年时期的病例应属一类,作者援用了 M.Bleuler(1943)对130例晚发性精神分裂症所进行的家族研究,家族中发现有各个不同年龄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其结论为晚发性病例在遗传背景上与其它时期发病的精神分裂症无异。本文将索引病例按发病年龄分组,发现各组中均有从幼至老发生精神分裂症的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精神医学经过70年(1949-2018)从落后逐渐走向先进,70年在社会发展变革中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对每个人来说又是漫长和难忘的历程,70年我们的精神医学度过了恢复创建、倍受摧残到飞速发展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6.
文化精神医学是精神医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国外很受关注的精神医学中新领域之一,除其学科本身的特点外,对开拓临床精神科、心理科医生的视野,提升人文素养颇有裨益。《文化精神医学:学理与应用》和《文化精神医学教科书》是这方面的两本专著,内容丰富翔实,李洁教授为此两著做了评价,现分两期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上海精神医学》2005,17(2):98-98
近二、三十年来,精神医学有了长足的进展,而作为精神医学主要组成部分的儿童精神医学则进展更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的人在增多,他们包括儿童的家长、老师、儿保医生、卫生老师、社区工作者和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已经从身体发育、身体健康转移到心理卫生、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心理卫生已经变成衡量一个儿童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其次,从对儿童心理卫生问题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心理障碍)已经成为阻碍儿童成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报告显示,世界范围内儿童心理障碍的发生率达20%,其中美国2.5%的儿童和8.3%青少年患有抑郁症,而且患病年龄比20年前有提早的趋势;13%的儿童和青少年患有焦虑障碍(NIMH)。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研究报告显示,仅就全球疾病负担而言,精神疾病负担已经超过疾病总负担的15%,抑郁症在世界范围内是5岁及其以上年龄人群致残率的主要原因,以残疾调整生命年为指标,抑郁症在疾病负担上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位居第二。  相似文献   

18.
早年创伤是一个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的大脑发育,继而导致认知功能、人格水平、社会行为的改变。早年创伤主要是父母、监护人或其他年长者对孩子施加躯体虐待、躯体忽视、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或性虐待。美国一项调查显示:儿童虐待事件的发生率高达1.2%[1]。早年创伤影响认知功能的多个领域,包括学习/工作记忆、视觉空间能力、执行功能、言语智能、复杂推理搜决策、学业表现等比]。创伤造成的认知功能改变是目前国内外神经科学和精神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其发病机制仍不明确,鉴于早年创伤与认知功能的关系问题,现就早年创伤对大脑发育、神经认知的影响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儿童行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行为问题是儿童精神医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据报道,患病率为5%~15%在正常儿童中也可见到某些单项行为症状。但是,对于儿童行为问题的概念和分类目前的认识尚不统一。由于其表现形式多样,诊断上有一定困难,还没有较为一致的诊断标准。病因学方面涉及的范围广,研究也不少,但还难以确定其确切的病因。本文现就这几个方面国外研究情况做一大概介绍。一、几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陶国泰教授是我国儿童精神医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著名的儿童精神医学专家,从事儿童精神医学工作已60余年。陶教授出生于1916年6月,江苏无锡市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1941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四年制医学本科,毕业后留校任中央大学医学院住院医师、助教,1943任华西大学医学院住院医师,1946年晋升主治医师、高级讲师,1947年任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主治医师,1948至1949年获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赴美国旧金山加利福尼亚大学精神医学研究所重点攻读儿童精神病学。新中国成立后毅然返回祖国,在南京神经精神病防治院工作,并随即担任南京市第五批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