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提高角膜塑形术(OK镜)治疗青少年近视疗效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OK镜治疗观察3个月以上的26例51眼近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裸眼视力≥1.0者,A组100%;B组86.36%,C组16.67%,剩余近视度数为:A组-0.47D,B组-0.82D,C组-3.10D。未发明明显损伤及感染;并发症主要是镜片偏心,重影,视力波动,多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轻至消失。结论:在准确查取数据订制镜片基础上,指导患者正确配戴,加强心理护理,预防损伤及感染,则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在青少年近视矫正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63例(126眼)青少年验配数字化角膜塑形镜,对其验配前后进行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地形图、眼轴及眼压等临床指标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配戴后第1天,裸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所有完成随访病例。治疗前后裸眼视力、埘光度眼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眼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曲率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角膜地形图提示镜片定位良好,未见明显镜片中心偏移现象。有2例(411)数7化角膜塑形镜西亡戴者因配戴手法不当引起点状角膜上皮脱落,均予停戴及局部眼药水治疗恢复正常并继续使用;2例(4眼)患者外因导致镜片破损而更换同型号镜片。结论数字化角膜塑形镜能有效减低和控制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快速可逆的治疗近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OK镜是近年来非手术治疗近视快速 ,有效的方法之一。我院自 1999年 7月开始对 132例、2 5 8眼进行了OK镜治疗 ,并进行了跟踪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32例中 ,男 5 1例 ,女 81例 ,共 2 5 8眼 (6例为单眼 ) ,屈光度在 - 1.75D~ - 10 .0 0D ,平均 4.86± 1.79D ,随防时间 6个月~ 2年。1.2 方法 配戴OK镜前行常规眼科检查 ,包括视力 ,矫正视力 ,眼后节及电脑验光 ,角膜曲率 ,直径等 ,并将屈光度 ,角膜曲率、直径等数据传送至厂家。OK镜由美国视康提供 ,配戴后患者 1~ 3d及 1周、2周、1月各复查一次 ,此…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 ,国内许多眼科医疗单位 ,引进了美国逆几何第三代角膜塑形镜治疗近视眼。角膜塑形镜治疗中、低度近视具有治疗效果明显快速 ,且具有非手术操作的特点 ,但角膜塑形镜引起的并发症却不可忽视。我院于 1999年 7月— 2 0 0 2年 12月采用该项技术 ,治疗近视眼 83例 (16 1眼 ) ,现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83例 ,男 4 9例 ,女 34例。年龄 11~30岁 ,<18岁 75例 (90 .4 % )。近视屈光度 <- 3.0 0D 4 6眼(2 8.6 % ) ,- 3.0 0~ - 5 .75D 10 4眼 (6 4 .6 % ) ,- 6 .0 0~- 7.5 0D 11眼 (6 .8% )…  相似文献   

5.
我所于1989-08~1990-10,应用软性角膜接触镜(以下简称软镜)矫正高度近视52例104眼,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l对象与方法软镜由中美合资海昌公司提供,日截型含水量为38%,长戴型合水量为55%,镜片中心厚度0.035~0.07mm,直径14mm。软镜配戴对象均为验光确定的高度近视患者,共52例104眼,男27例54眼,女25例SO眼。年龄17~40岁,平均26岁。配戴软镜前需作眼科检查,符合戴镜条件者则按常规方法予以配戴,配戴时按校正值减低轨镜屈光度,即矫正近视,软镜屈光度要低于普通眼镜。2结果2·1屈光度分布软镇配戴着屈光度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隔天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连续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及框架眼镜控制青少年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7~16岁低度近视患者123例(246眼),随机将患者分为隔天夜间配戴角膜塑形镜组38例(76眼),连续夜间佩戴角膜塑形镜组40例(80眼),配戴框架眼镜组45例(90眼),观察戴镜前和戴镜后1周、1、3、6月和1年的裸眼视力和角膜曲率,观察1年后3组患者的屈光度及眼轴变化.结果 与戴镜前比较,戴镜1周、1、3、6月和1年的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角膜曲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两组角膜塑形镜的屈光度及眼轴长均小于框架眼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角膜塑形镜之间屈光度数和眼轴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天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低度近视效果明显,可提高裸眼视力,延缓屈光度增加,减少戴镜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儿童弱视及时合理地进行治疗 ,我们于 1999年12月起通过配戴矫正眼镜、遮盖疗法、多功能弱视矫治协调器等综合方法 ,共治疗患儿 5 8例 ,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弱视患儿共 5 8例 ,男 2 6例 ,女 32例 ,年龄 4~ 12岁 ,平均 8.5岁。左眼 10例 ,右眼 2例 ,双眼 46例。视力范围为 0 .0 8~ 0 .8。1.2 治疗方法1.2 .1 屈光矫正的配镜原则与方法 治疗弱视患者首先需要配戴矫正眼镜。对内斜视者 ,首先配镜要充分矫正。配镜后要定期复查视力 ,每半年重新散瞳验光一次。调节性内斜视在维护眼…  相似文献   

8.
角膜塑型术 (ortho -keratology)是一种非手术治疗近视的方法。通过配戴透氧硬性接触镜来增大角膜表面曲率半径 ,达到减少角膜屈光度的目的。我院 2 0 0 0年 7月— 2 0 0 1年 4月 ,采用角膜塑型术 (OK疗法 )治疗近视 12 1眼 ,定期随访 3个月 ,在一定范围内能有效减低近视屈光度 ,恢复裸眼视力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 6 1例共 12 1眼 ,女 2 8例 5 6眼 ,男 33例 6 5眼 ,年龄 9~ 2 2岁 ,平均 15 .5岁。角膜中央K值 4 0D~4 6D ,屈光度范围 - 1.0D~ - 9.0 0D ,平均 - 4 .0D ,散光范围- 0 .5D~ -…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治高度近视、使用安全程度及舒适度.方法 对32例(64眼) 来我院验配RGP的患者,根据其屈光度、角膜曲率和配适情况选择合适的镜片.定期观察其配戴RGP的矫正视力、适应性及舒适度.结果 配戴 RGP可以获得良好的矫正视力.RGP镜片屈光度均低于框架眼镜屈光度.戴镜l个月后均感觉较为舒适,镜片中心位置及活动度好,未见有严重角结膜并发症.结论 RGP 对高度近视有良好的矫正效果,明显优于框架镜,且安全有效容易被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角膜上皮病变的有效性。方法:对角膜上皮病变患者23例(28眼),采用软性角膜接触镜镜片连续过夜配戴,同时局部给予1%玻璃酸钠滴眼剂及抗生素滴眼剂,定期检查疼痛缓解情况、眼部改变、镜片的配适状态、镜片沉淀物以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治疗观察时间5~60 d。眼部疼痛症状完全缓解16眼(57.14%),明显缓解10眼(35.72%),无效2眼(7.14%)。角膜上皮完全愈合17眼(60.7%),部分愈合5眼(17.9%),无效6眼(21.4%)。结论:持续配戴角膜接触镜对于角膜上皮病变具有促进角膜愈合和缓解疼痛刺激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病变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2年 12月~ 1999年 12月收治 30例 5 6眼屈光不正患者戴角膜接触镜引起角膜病变 ,并对角膜接触镜片进行了检查 ,现报告如下。1 临 床 资 料1.1 一般资料 :门诊患者 30例 (5 6眼 ) ,年龄 19~36岁 ,平均 2 5 .4岁 ,OK镜 2例 (4眼 ) ,软镜 2 8例(5 2眼 )。1.2 调查、检查项目1.2 .1 屈光情况 :30例均为近视 ,且全部为中、高度近视。1.2 .2 戴镜时间 :最长 8年 ,最短 2天 ,平均 13.6月。1.2 .3 戴镜熟练程度 :熟练 2 8例 ,不熟练 2例。1.2 .4 连续戴镜时间 :每天 10小时左右约 6 8例次 ,连续 4 8小时左右 2例 ,连续 12天…  相似文献   

12.
汤瑞方  张晓峰 《重庆医学》2012,41(22):2312-2314
目的评估持续配戴软性角膜接触镜(博士伦清朗月抛型)治疗角膜病变的指征与疗效。方法非随机选用眼科门诊与住院病例,包括需要缓解疼痛与刺激症状,保护角膜和促进角膜创面愈合等病例。采用镜片连续过夜配戴的同时,根据角膜病变性质,局部适当给予抗生素或人工泪液,定期检查或询问疼痛缓解情况、眼部改变、镜片的配适状态、镜片沉淀物以及眼部并发症。结果接受观察病例共33例(46眼),镜片配戴时间3~45d,平均(23.2±5.1)d。治疗的角膜病包括大泡性角膜病变5例(5眼),丝状角膜炎6例(12眼),角膜上皮糜烂2例(2眼),复发性角膜上皮剥脱症2例(4眼),眼外伤18例(23眼)。症状完全缓解18眼(39.1%),明显缓解28眼(60.9%)。角膜创面或伤口完全愈合39眼(84.8%),部分好转5眼(10.9%),无效2眼(4.3%)。结论角膜接触镜对于多种角膜病具有角膜保护、促进角膜愈合和缓解疼痛刺激等显著疗效,没有明显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李璐 《海南医学》2002,13(1):38-38
隐形眼镜以其具有与框架镜不同的独特优点 ,受到广大青年人的喜爱。随着大面积长期使用 ,也逐步发现一些因隐形眼镜而引起的并发症 ,应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和警惕。1  临床资料邯郸市第三医院视力矫治中心自1993年 4月——— 1996年 4月期间共配戴隐形眼镜 2 34 0例 ,46 44眼 ,其中双眼配戴者 2 30 4例 ,单眼配戴者 36例。通过观察 ,发现并发症 6 0例 ,占配戴总数的 2 .5 6 % ,分析情况见下表。表 1  60例配戴者年龄分布年龄 (岁 )例 %19~ 2 82 94 8.32 9~ 3 53 151.7表 2  60例配戴者眼别分布眼别例 %右 9 15左 7 11.7双 4 473 .3表 3…  相似文献   

14.
王亚斐  孙宝志 《黑龙江医学》2001,25(10):773-773
角膜接触镜现被越来越多人选用。现将我们所见到的角膜接触镜所致角膜病变 3 2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本组 3 2例全部为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度数 - 1 0 0- 6 0 0D ,平均度数为 - 4 5D。其中 ,男性 14例 ,占 4 3 7% ,女性 18例 ,占 5 6 3 %。年龄 14~ 16岁。发病时间连续戴镜 2d~ 6个月不等。1 2 检查方法详细询问患者自觉症状、配戴镜片方法及消毒情况 ,用裂隙灯详细检查镜片清洁情况。1 3 角膜病变情况3 2例角膜病变类型中 ,角膜表面点状混浊 18例( 5 6 2 % ) ,角膜基质层浸润 3例 ( 9 3 % ) ,角膜溃疡 2例( 6 5 % ) ,…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 ,近视眼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寻找一种有效矫正近视的方法 ,成为眼科医生的一个越来越重要的任务。本院于 1 999年 2月开始谨慎地引进并开展了角膜塑型术 (Ortho keratolog ,简称OK镜 )矫正近视 ,以观察其临床效果。本文对在我院使用OK镜矫正近视3个月以上患者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 ,并探讨其临床应用的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 0 2例 1 97眼 ,男 6 4例 1 2 1眼 ,女 38例 76眼 ;年龄 (8~ 2 2 )平均1 5岁 ;近视度数 (-1 .5~ -4 .0 )Ds 1 1 7眼 ,占5 9 .4% ,(>-4 .0~ -5 .5 )Ds 5 3眼 ,占2 6…  相似文献   

16.
随着学生近视发病率增加 ,近视的治疗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多年来眼屈光学者们一直在探索各种治疗近视的方法 ,但角膜手术的高度选择性使大多数中小学生近视除配镜外而无其它较为有效的方法 ,特别是阻止近视的进展成为一大难题 ,我科自 1998年 11月引用美国视康公司提供的角膜矫形技术(Orthokeratolog)治疗青少年中低度近视 ,现将临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从 1998年 11月~ 1999年 8月我科采用角膜塑形镜片 (OK镜 )治疗的患者 346例 ,共计 6 92眼 ,其中男性 149例 ,女性 197例 ,年龄 9~2 3a ,…  相似文献   

17.
角膜接膜镜又叫“隐形眼镜”,投入市场使用 6 0多年来 ,在矫正各种屈光不正、治疗某些角膜疾病、美容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然而使用不当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本文所述引起下眼睑外翻者极为罕见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 ,37岁 ,因右眼下睑红肿 4年 ,于2 0 0 0年 1月来我院眼科就医。该患者因患有近视(约 - 4.2 0 D)于 1989年配戴隐型眼镜 ,每年更新 ,先后更换国产及进口多个品牌 ,开始使用时尚能坚持每 1~ 3d戴取并清洗消毒 ,1993年始右眼经常发红 ,分泌物增多 ,偶伴有视物模糊 ,未予重视。 1994年初因工作繁忙 ,每 2个月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眼屈光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通过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正近视的青少年患者100例200眼,行裸眼视力、等效屈光度、角膜曲率、角膜厚度、泪膜破裂时间及眼压测量5次(配镜前,配镜后1周、1个月、2个月、6个月)。结果裸眼视力、等效屈光度、角膜曲率、眼压均于1周内明显下降,1个月后趋于稳定,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中央厚度、眼轴长度各测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90%患者角膜轻度感染,10.5%患者合并结膜炎,经适当处理后症状均消失。结论角膜塑形镜主要是通过改变角膜屈率,降低患者近视度数,从而提高视力,佩戴后经适当处理,未见不可逆转损伤及严重并发症,降低青少年近视度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杨晓萍  刘军 《四川医学》2003,24(5):513-514
角膜塑形术 (OK镜 )是近几十年在美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 ,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的逆几何第三代OK镜 ,具有安全、快捷、有效的角膜矫形作用[1~ 3] 。 1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7月 ,我院采用角膜塑形术治疗近视眼 81例 15 7眼。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病例 81例 ,双眼 77例 ,单眼 4例 ,其中男 4 7例 ,女 34例 ,年龄 11~ 30岁。 <18岁 73例 ,右眼 79只 ,左眼 78只。矫正前屈光度 <- 3.0 0D 4 2眼 ,- 3 0 0D~ <- 6 0 0D 10 4眼 ,>- 6 0 0D 11眼 ,含有近视散光 - 0 5 0DC~ 0 75DC 30眼 ,- 1 0…  相似文献   

20.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晓莉  曾健  余敏  陈俊 《四川医学》2004,25(5):520-521
目的 探讨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的作用。方法 将诊断为屈光参差性弱视并已进行了半年以上正规弱视治疗无效的 44例患者分为两组 ,A组 17例配戴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 (RGP) ,B组 2 7例继续配戴框架眼镜 ,戴镜后两组同时辅以遮盖等弱视综合治疗 ,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初次配镜 15例RGP矫正视力 >框架眼镜矫正视力 ,2例相同 ,A组框架镜矫正视力 4 3 8± 1 3 7,A组RGP矫正视力 4.5 4± 0 .95 ,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 ;3个月后 ,RGP组有 14例裸眼和矫正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有效率 88 3 % ,平均提高 1 3 2行 ,对照组 1例矫正视力提高 ,有效率 3 7% ,两组疗效具显著性差异 ,P <0 .0 1。RGP组全部患者均能满意接受配戴 ,未发现角膜上皮损伤、结膜明显充血、分泌物增多及眼磨痛、痒、异物感等不适 ;在配戴过程中未出现眼镜护理方面问题。结论 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 (RGP)治疗屈光参差性弱视安全、有效 ,与框架镜、软性接触镜、LASIK手术相比拥有独特优势 ,具有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