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单次光动力疗法治疗老年黄斑变性合并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确诊的 2 0例 2 0只老年黄斑变性伴有脉络膜新生血管眼经光动力治疗的疗效。随访 3个月。以视力、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为观察指标。结果 按最后一次随访记录分析 ,视力提高 3行者 2例 ;视力提高 2行者 3例 ;提高 1行 5例 ;视力保持不变 1 0例。 1周后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 :8例以典型性为主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荧光渗漏停止 ;1 2例轻微典型性和完全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荧光渗漏均较治疗前减少。随访结束时眼底荧光造影显示 :以典型性为主的脉络膜新生血管 ,4例荧光渗漏停止 ,4例荧光渗漏 ;轻微典型性和完全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现 3例渗漏加重 ;9例荧光渗漏减少或不变。术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显示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明显好转。该组病例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均未见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结论 光动力疗法短期内能封闭或抑制老年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目前尚未见明显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王涛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05-107
目的:观察多波长激光光凝视网膜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RVO)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患者中,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有明确的无灌注区(NP区)且≥5PD及(或)有视盘、视网膜、虹膜新生血管者,立即给予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显示黄斑水肿≥450μm,或视网膜出血较多,FFA检查显示大面积遮蔽荧光者,行玻璃体腔内注射TA4mg治疗,术后定期观察视力、眼压、虹膜、瞳孔、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及无灌注区情况,随访3~21个月。结果:多波长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17例(包括玻璃体腔内注射TA后随访过程中出现视盘、视网膜、虹膜新生血管者8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黄斑水肿明显改善,NP区及视盘、视网膜、虹膜新生血管消退,血管渗漏消失;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36例,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OCT检查视网膜厚度改变,黄斑部厚度在注药后逐渐下降,早期改变明显,黄斑部厚度2.5~3个月时接近正常并逐渐稳定,FFA检查提示血管渗漏减轻。结论:多波长激光光凝视网膜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TA是治疗RVO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部分患者可出现高眼压、黄斑水肿复发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1例60岁男性糖尿病患者在证实感染西尼罗河病毒后3周突然出现右眼视力下降。右眼视力为20/400。眼底检查发现双眼表现为多灶性脉络膜视网膜炎,同时右眼发生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左眼出现严重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右眼黄斑区出现深层、高密度视网膜出血、视网膜混浊和视网膜动脉血管鞘。荧光素血管造影显示右眼黄斑区出现广泛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6月后,患者视力保持不变,在右眼脉络膜视网膜瘢痕周围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1例西尼罗河病毒感染患者发生严重缺血性黄斑病变@Khairallah M.$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Fattouma …  相似文献   

4.
报道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的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后的效果,7例主要表现为典型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患者,经维泊替芬光动力疗法治疗,7例中3例视力提高、2例视力稳定,其余2例视力下降。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范围扩大,治疗后所有的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变区眼底血管荧光造影检查发现无灌注。本例小规模先导研究产生的良好效果,提示对于老年性黄斑变性所致的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患者,光动力疗法应当是一个合适的选择。老年性性黄斑变性患者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对近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  相似文献   

5.
报道1例伴有脉络膜痣(CN)的典型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成功的病例。干预性病例报道。对一53岁女性患者行眼科评估,包括荧光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前瞻性分析临床检查及血管造影资料,以评估视力变化及血管造影变化。TTT治疗3个月后,患者视力由20/100提高到20/40。荧光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显示CN V无渗漏。经过15个月随访,最终视力为20/32。虽然还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TTT的治疗参数,但TTT可能是治疗伴CN的典型黄斑下CN V的一个正确选择。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伴脉络膜痣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43例AM D患者共45眼的脉络膜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易位现象。方法:所有患者由于AM D出现了视力下降(典型膜性病变5例,隐匿性病变14例,混合性病变2例,色素上皮脱离性病变16例,视网膜下出血5例,地图状萎缩3例)。手术切除新生血管病灶后,完成周边全层RPE自体移植术,  相似文献   

7.
王丽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7):835-836,F0003
目的: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观察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方法:用日本Canon相机对30例患者(36眼)进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结合常规眼科检查进行分析。结果: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图像显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有典型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24眼,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6眼,黄斑结瘢6眼;在明确脉络膜新生血管定位和分型中,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呈颗粒状11眼,斑片状7眼,车轮状6眼,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呈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4眼,血管性色素上皮病变2眼。结论: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可早期发现黄斑下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并能确定其位置、范围、数目及性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黄斑下手术试验登记处的患者中,确定手术切除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之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特点,并与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方法:将1999年10月1日至2001年9月1日参加黄斑下手术试验的3组患者手术切除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分别送病理中心检查。试验N组为具有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改变的老年黄斑变性的患者,B组为病变以出血为主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H组为特发性黄斑下CNV或眼组织胞浆霉菌病综合征所致CNV患者。将病变组织的病理类型[视网膜下色素上皮型(Sub-RPE]、视网膜下型、混合型或未定型]、细胞及细胞外成分进行独立分…  相似文献   

9.
王菁 《海南医学》2012,23(12):66-67
目的观察多波长氪激光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1年应用多波长氪激光治疗增殖期糖网60例112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前后均进行视力、裂隙灯、散瞳眼底检查及眼底血管造影。结果视力提高52眼(46.4%),无变化51眼(45.5%),视力下降9眼(8.0%)。眼底荧光造影检查:视网膜新生血管、无灌注区及黄斑水肿消退或部分消退97眼,无效8眼,黄斑水肿加重4眼,玻璃体腔出血行手术治疗3眼。结论多波长氪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殖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例52岁的男性患者因右眼视力下降3周就诊,患者视力为20/120。检查发现后极部隆起的脉络膜痣。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显示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延伸至黄斑区。使用维替泊芬对患者进行两次光动力治疗,其视力增至20/40。纤维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区域消失,并且黄斑区病变消失。最后一次治疗后7个月,患者的视力保持稳定。使用维替泊芬进行光动力疗法对于继发于脉络膜痣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可能是有效的选择。光动力疗法治疗继发于脉络膜痣的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Levy J.$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Soroka Universit…  相似文献   

11.
孙磊 《中原医刊》2014,(22):30-32
目的 探讨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采用光动力疗法(PDT)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20例(20眼),均采用PDT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临床资料.结果 末次随访时,检测视力呈>2行提高者3眼,占15%;保持稳定者16眼,占80%;视力下降1眼,占5%.眼底检查示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缩小或脱离,黄斑渗出、水肿、出血均有程度不等的吸收.视网膜出血在治疗6个月后基本吸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在治疗后3个月检查显示,12只眼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荧光素渗漏静止,CNV闭合占60%,9只眼CNV渗漏好转,占45%.结论 CNV采用PDT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因为短期观察,选取的病例数相对较少,而从根本上,PDT无法杜绝CNV发生,故存在未彻底治疗的情况,长时间不能完全消失,也不能改善远期视力,若需客观评价PDT疗法,需行远期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柏西普与雷珠单抗对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视力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11月新余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康柏西普组(40只眼)给予康柏西普治疗和雷珠单抗组(40只眼)给予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1周和治疗1、3个月后,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治疗1、3个月后,两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和治疗1、3个月后,两组裸眼视力均优于治疗前,且雷珠单抗组均优于康柏西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应用康柏西普和雷珠单抗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裸眼视力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减少脉络膜新生血管面积,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潘秀红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257-3258
目的:观察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确认为缺血型合并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患者,视网膜激光光凝和非光凝治疗对视力和黄斑水肿消退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影响。方法:将65例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65眼,根据患者对激光治疗的依从性分为激光光凝治疗组和非光凝治疗组,激光光凝治疗组采用半导体激光治疗,非光凝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随访比较两组患者视力、黄斑水肿改善方面的差异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情况。结果:激光光凝治疗组与非光凝治疗组在视力恢复、黄斑水肿消退及视网膜新生血管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颞上支静脉阻塞眼的激光光凝治疗较非光凝治疗更有助于促进视力恢复和黄斑水肿的消退,可以明显的降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张晓利  金莹  王淑晶  孟妍 《吉林医学》2006,27(9):1063-1064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hy,TT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例临床诊断脉络膜病变的患者,其中老年盘样黄斑病变(渗出型)182例,脉络膜血管瘤8例,中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10例进行TTT治疗及1 ̄15个月随访观察。结果:老年盘样黄斑病变110例复诊,平均随访1年。其中50例脉络膜新生血管萎缩,占复诊患者45%;视力不变者20例,占18%;视力增进者70例,占64%;视力下降者20例,占18%。脉络膜血管瘤5只眼复诊,平均随诊6个月。1只眼瘤体无变化,其余4只眼瘤体萎缩。视力不变者3只眼,增进及下降各1只眼。中浆合并脉络膜新生血管3只眼复诊,黄斑区水肿吸收。结论:TTT对脉络膜疾病临床疗效肯定,副作用少,是一种很有潜力的脉络膜新生血管、血管瘤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O CT在诊断环形萎缩患者黄斑囊样水肿中的重要性。设计:观察性病例报道。方法:对1例脉络膜视网膜环形萎缩的12岁男孩进行眼科、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血浆鸟氨酸水平为735μm ol/L。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显示双眼包括黄斑中心区的强荧光。O CT显示双眼视网膜内低反射囊性区域,伴有偶发的视网膜层间连接高信号和视网膜增厚。结论: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和O CT都有助于诊断脉络膜视网膜环形萎缩引起的相关黄斑病变,患者只有视力下降而无任何临床证据的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脉络膜环形萎缩的黄斑囊样水肿:荧管造影和OCT评估@Olivei…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光动力疗法(PDT)治疗后1年出现乐观的功能改善结果是否可以持续3年。设计:前瞻性干预性病例研究。方法: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经PD T治疗并随访观察至少36个月的高度近视眼病例纳入本研究。对患者进行远视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表)、阅读视力(Jaeger表)、10°静态视野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OCT检查。主要观察指标:基线、12个月和36个月时测量值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8例患者的20只眼,女性15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64岁(极差36~85)。基线时平均远视力43个字母,12个月和36个月后为53个字母。基线时平均阅读视力为J10.…  相似文献   

17.
中药龙血竭片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龙血竭片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4月门诊及住院确诊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患者共23例26眼。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渗出性)18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眼,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性)2眼。所有患者治疗前均需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等,同时排除青光眼、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改变的患者。采用龙血竭片口服,1日3次,1次1.6 g,连续服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复查,每次复查视力、眼压、晶状体和眼底情况。治疗3个月后另外还需复查FFA。每例患者均需观察3个月以上。结果治疗后痊愈21眼,占80.77%;显效5眼,占19.23%;无效0眼。结论中药龙血竭片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糖尿病(DM)视网膜病变的激光治疗效果。方法: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术后120例DM网膜病变患者(180眼)均采用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确定为增殖前期DM视网膜病变(PPDR)40眼、增殖期DM视网膜病变(PDR)140眼,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随访6~24个月。结果:患者视力、视网膜病变改善的有效率为73.9%、76.1%。3个月后复查视力、眼底、FFA及彩色眼底像,新生血管大部分萎缩,视网膜水肿消退,无灌注区残留补充激光光凝。无黄斑水肿组治疗后的视力显著优于有黄斑水肿组,P<0.05。结论: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置入,及时合理的激光治疗是确保DR患者视力稳定,降低致盲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修方伟  张杰  刘兆荣 《齐鲁医学杂志》2006,21(3):231-232,234
目的 探讨阈下量倍频固体激光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患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30例(32只眼)病人,应用倍频(532 nm)固体激光治疗,术后随访,对比治疗前后视力、眼底及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变化.结果 本组视力提高16只眼(50.0%),视力稳定12只眼(37.5%),视力下降4只眼(12.5%).术后FFA显示视网膜渗出吸收及脉络膜新生血管消失20只眼(62.5%),无变化8只眼(25.0%),络膜新生血管复发4只眼(12.5%).结论 倍频固体激光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具有高度安全性,能够治疗其并发症,并能阻止和延缓其视力下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氪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氪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45例46眼,治疗前后做视力、眼底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术后随访1年。结果 45例患者中视力增高38例,不变者8例,无视力下降。38眼激光治疗后黄斑区出血、水肿完全吸收且FFA显示荧光渗漏消失。结论 氪激光光凝术治疗视网膜黄斑分支静脉阻塞疗效显著,及时光凝有利于患者视力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