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睡眠是整个脑部特有的现象 在人的一生中,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由此可见睡眠对每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睡眠的质量决定着生活的质量。可是一个人为什么要睡眠?这个问题一直是科学家想要彻底解决的问题。最近,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科学家们针对睡眠的原因提出了几种说法,  相似文献   

2.
“晚上一杯奶,有个好睡眠” 流言:牛奶中含有一种能使人疲倦欲睡的化合物L-色氨酸。L-色氨酸是大脑合成5-羟色胺的主要原料,而五羟色胺能使大脑思维活动暂时受到抑制,从而使人想入睡。因此晚上喝牛奶好,有利于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相似文献   

3.
刘芬 《妇幼健康》2005,(11):40-42
做梦是人体一种正常的、必不可少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人入睡后,一小部分脑细胞仍在活动,这就是梦的基础。人为什么要做梦,不做梦会有什么反应呢?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睡眠启动相关问题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婴幼儿睡眠启动相关问题的治疗方案。 方法将2004年5~9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睡眠专科门诊就诊的85例睡眠启动相关问题的患儿随机分为行为干预组、苯海拉明组和苯巴比妥治疗组,分别在治疗开始后1周、4周及3个月对患儿的睡眠状况进行分析。同时通过问卷对婴幼儿睡眠启动相关问题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3组治疗在3个月以内的疗效相仿,但是行为干预治疗在缩短入睡时间方面的长期疗效较为突出,而苯巴比妥治疗组短期对于戒除入睡依赖行为有一定的优势。影响婴幼儿睡眠启动相关问题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有抚养人状况、孕产史、家庭环境等。 结论行为治疗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可以作为治疗婴幼儿睡眠启动相关问题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5.
《妇幼健康》2004,(3):42-44
当宝宝哭闹或睡眠不安时,一些年轻妈妈便将宝宝抱在怀中或放入摇篮里摇晃,宝宝越哭越凶,妈妈摇晃得也就越猛烈,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养生有三大法宝一三寒、两倒、七分饱。所谓“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所谓“子午觉”,就是指在子时和午时按时入睡,子时是从23时到次日凌晨1时,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是一天中阴气最重的时候,也是睡眠的最佳时机,子时之前入睡有利于养阴;  相似文献   

7.
《中外妇儿健康》2006,(3):47-47
睡眠是人正常的生理需求,深沉、甜美的睡眠是每个人所希望拥有的,不过任何人在其漫长的一生中,都难免会遇到失眠的现象。精神、创伤、药物、浓茶也可能导致失眠。那么,性生活不和谐不完美是否也会导致失眠呢?回答自然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8.
睡多久才够     
有些人每天只睡4~5小时就能恢复精力,精神很好,不会感觉疲劳。有些人睡8~9个小时还是觉得很困。睡眠过少的人患上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疾病的概率较高,但睡眠过多也会对健康造成危害,有研究显示,肥胖、打鼾就与过度睡眠有关。  相似文献   

9.
海伦 《妇幼健康》2005,(2):19-20
拉伸筋骨是保持身材的最佳方案,每天睡觉前,在床上折腾1分钟,坚持2星期左右,你就会看到效果!特别是在睡觉前,做适当的运动,既能够锻炼身体,也能够帮助改善睡眠。入睡后,身体进行新陈代谢,体内的废物会自动排出体外。如果体内的排泄功能特别活跃,那么废物和水分就容易排出,除了可以避免水肿外,对瘦身也有帮助。  相似文献   

10.
睡眠是人类必不可少的一项生理活动,与人类的生理、心理功能以及病理状态密切相关。很多人有过被各种睡眠问题困扰的经历,10%~23%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问题。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睡眠障碍的研究。癫痫发作存在昼夜分布规律,且有睡眠-觉醒依赖性,睡眠-觉醒节律与癫痫存在多种联系,且癫痫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症状也多种多样。因此,熟悉、掌握儿童睡眠障碍与癫痫的相互关系对癫痫的诊治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1.
《妇幼健康》2005,(9):90-91
很多人都讨厌打鼾,尤其是当两口子在一个屋子里睡觉的时候,一人鼾声如雷,另一人便无法入睡了。不过,这问题也不是不能解决,唱歌就有助于治疗打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鼾症病因对睡眠障碍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总结72例鼾症患儿的病因。对5~8岁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的鼾症患儿34例进行临床症状统计,分析小儿鼾症对睡眠障碍的影响;同时选取37例5~8岁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与同年龄段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的鼾症患儿相比较,分析睡眠质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小儿鼾症的主要病因为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临床症状中入睡打鼾、张口呼吸为主要症状,伴随症状中主要表现为注意力缺陷、夜间睡眠反复惊醒。5~8岁鼾症患儿夜间睡眠总量缩短;~7岁鼾症患儿当前身高、当前体质量降低;~8岁鼾症患儿当前身高、当前体质量降低,夜间睡眠觉醒次数增多,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小儿鼾症影响睡眠,导致睡眠障碍,进而影响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据健康专家的调查,有不少人在清早觉得醒不过来,老是睡不够。这并不是说他们比别人懒,而是说明他们需要更多的睡眠.并需要提高睡眠质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睡眠失调中心主任沙森博士说:“你之所以起不来,就是因为你没有睡足。”  相似文献   

14.
据健康专家的调查,有不少人在清早觉得醒不过来,老是睡不够。这并不是说他们比别人懒,而是说明他们需要更多的睡眠.并需要提高睡眠质量。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睡眠失调中心主任沙森博士说:“你之所以起不来,就是因为你没有睡足。”  相似文献   

15.
《妇幼健康》2005,(1):30-30
人的睡眠是最完整、最系统、最有效的休息方法,也是科学养生的重要内容。但如果忽略了睡眠中的一些细小事情,会对健康不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子宫全切术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干预的有效价值。方法 选取50例行子宫全切术治疗患者,通过随机化分组模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叙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主观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用时、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主观质量、入睡时间、睡眠用时、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45.40±4.82)分、SDS评分(41.34±6.86)分相比对照组(56.51±5.23)分、(51.35±8.70)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叙事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全切术患者中,可稳定不良情绪,提升睡眠质量,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东省中山地区某小学6~12岁学龄儿童的夜间睡眠时间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2005-11-12,随机整群抽取广东省中山市城区某小学6~12岁全部学生,共2012名学龄儿童,对其家长进行儿童家庭社会环境与睡眠健康问 卷调查。 结果发出调查问卷2012份,结果回收合格问卷1936份,回收率96.22%。6~12岁学龄儿童的夜间睡眠时间平时为(9.10±0.57)h,周末为(9.47± 0.81)h,两者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t=16.437,P=0.000);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年龄组(相差1岁分组,共6个年龄组)儿童平时的夜间睡眠时 间逐渐减少,依次为9.28h、9.27h、9.04h、9.04h、8.96h、8.85h。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父母认为孩子睡眠时间足够、儿童的年龄、 家庭人口数、有固定的睡眠时间、抚养人的睡眠时间、常常晚上看电视入睡、父亲文化教育程度等7个变量是影响儿童平时夜间睡眠时间的主要 因素(r=0.261,F=60.683,P=0.000)。 结论6~12岁学龄儿童的年龄、家庭社会环境是其夜间睡眠时间的重要影响因素,应提高家长对儿童睡眠健康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疒间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的临床表现和脑电图变化的特点。 方法对2002-07—2004-09在北京儿童医院神经科门诊治疗的59例BECT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诊断明确后予抗癫疒间药物治疗,其中28例患儿于治疗后3、6个月复查脑电图,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脑电图异常放电部位、放电频度及波形的动态变化。 结果发病高峰年龄为7~9岁,癫疒间发作类型为部分运动性发作(27/59例)、部分泛化全身性发作(48/59例)及两种发作类型均有(16/59例)。发作与睡眠密切相关,多在刚入睡不久(46/59例)或晨起欲醒时(25/59例)。临床主要表现为一侧口角歪斜或抽动(542%)、流涎(407%)和言语不能(271%),夜间易泛化为全身性发作。发作间期脑电图背景活动正常,在中央和(或)中颞区可见高幅棘波或尖波。治疗前与治疗后多数(21/28例)脑电图异常放电是变化的,或在中央和中颞区间移动,或由一侧转到另一侧,治疗3个月时7例(7/28)例异常放电消失,治疗6个月时其中5/7例异常放电又出现。2例监测到临床发作,脑电图为起源于发作对侧中央中颞的节律性低幅棘波、尖波,逐渐波及同侧甚至对侧导联。 结论BECT具有与睡眠密切相关的两种发作类型,以部分泛化全身性发作居多(48/59例)。脑电图特征对该病诊断有重要价值,中央中颞区棘波具有变化性、游走性甚至一过性消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妇幼健康》2007,(2):14-14
你知道吗?如果经常向左侧睡,就比较不容易胃痛。而相反向右侧睡觉,容易导致胃酸往食管回冲,严重、时还会导致喉咙酸痛、咳嗽、气喘、胸部紧压等问题。长期如此,还会导致食管癌。 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侧睡会影响食管与胃部的位置。当侧睡右边的时候胃部比食管还高,胃酸就容易回流到食管。而侧睡左边时就不容易。除食管癌外,很多疾病都是由于睡眠姿势不当而诱发或加重的。对于患有某种疾病的人而言,讲究一下睡眠姿势就很有必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睡眠新概念     
晓知 《妇幼健康》2004,(2):8-10
只要能消除疲劳和恢复精力,适当减少或增加睡眠时间都是无可非议的。长期以来,“每天睡眠8小时有利于身体健康”的观点被人们广泛接受。然而科学家最新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生活中的成就感或挫折感对人的睡眠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