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究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际效果。方法 收入普外科行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78例为探究样本,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各39例。参照组选择西医治疗,探究组选择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指标(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疗效、术后血清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结果 探究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失时间、治疗时间分别为(3.02±0.97)、(2.09±0.86)、(6.13±0.55)、(11.00±2.13)d,均短于参照组的(6.57±1.24)、(5.66±1.35)、(8.23±1.56)、(15.01±2.67)d(P<0.05)。探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优于参照组的79.49%(31/39)(P<0.05)。术后第1天,两组IL-6、TNF-α、CRP水平比较未见差异(P>0.05);术后第12天,探究组的IL-6、TNF-α、CRP水平低于参照组(P<0....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机理。方法:17例患给予消炎松解汤由胃肠减压管内注入,结合,抗炎,肠外营养等支持治疗,结果:本组17例患全部治愈,腹痛缓解时间3h-2d,临床治疗时间3-7d,平均4.5d。治疗时间均少于国内外报道,结论:消炎松解汤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有标本兼治作用,治疗时间短,见效快,费用低,为目前治疗该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7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普外科实施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采用西医外科常规保守疗法,观察组在常规保守治疗基础上应用复方大承气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显著,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中西医联合治疗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45例。研究组施予中西医联合治疗,参照组患者施予西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症状改善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56%较参照组患者的80.00%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肠鸣回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较参照组的短,P<0.05。结论实施中西医联合治疗普外科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快速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琳  陈宏  余元龙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8):1258-1259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则和方法。方法 对93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47例和西医对照治疗组46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方法治疗,观察临床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 93例经胃肠减压、抗感染、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生长抑素、中药内服和保留灌肠等非手术治疗,全部治愈,而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改善症状和降低医疗费用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应该遵循保守治疗的原则,中药及生长抑素的使用非常重要,中医立法以行气通腑、活血通络、益气养血,清热解毒为原则。  相似文献   

6.
黄鑫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230-231
目的探讨普外科腹部手术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疗效分析。方法对本院收治的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共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基本治疗,对照组在实验组的基础上加用通腑除胀汤,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有效率为96.7%,有效率为80.0%,实验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的诊断以及积极的基础治疗措施,加用通腑除胀汤可以明显改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促进肠功能早期恢复,提高患者疗效。  相似文献   

7.
徐兆林 《北方药学》2012,9(9):85-85
目的:分析并比较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0例,采用肠梗阻西医基础治疗,泛影葡胺注入组30例,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等。结果:泛影葡胺注入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泛影葡胺注入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以及胃肠减压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管注入泛影葡胺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愈率,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8.
<正>2009-02—2012-08笔者所在科收治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6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7例。男45例,女22例;年龄2367岁,平均(49.5±8.4)岁。手术类型:脾脏切除术17例,胆囊切除术1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7例,胃癌根治术5例,阑尾切除术3例。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时间:术后467岁,平均(49.5±8.4)岁。手术类型:脾脏切除术17例,胆囊切除术12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12例,外伤性肠破裂修补术7例,胃癌根治术5例,阑尾切除术3例。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时间:术后425d,平均(10.5±6.7)d。2护理2.1心理护理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多处于手术恢复期。患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9.
洪章晋 《现代医药卫生》2013,(22):3389-339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因、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该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5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临床治愈率及症状缓解时间等。结果52例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49例治愈(94.23%),平均治愈时间(12.3+1.7)d;3例因发生机械性肠梗阻、肠绞窄后中转手术,最终治愈。结论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发生在术后1-3周内.系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绝大多数患者经综合治疗后效果明显,但应密切观察病情,有极少数患者会出现机械性肠梗阻或肠绞窄,须手术治疗方能痊愈。  相似文献   

10.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为腹部手术后1~2周内出现的器质性肠腔狭窄,因手术对肠管及腹膜损伤导致肠壁充血、水肿及炎性介质渗出导致肠管与肠管之间或肠管与腹膜之间发生粘连,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如处理不当可发生腹腔感染,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本病多主张保守治疗,避免由于二次手术发生再粘连。笔者对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后发生炎性肠梗阻的43例患者诊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9例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on,EPISBO)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为该病的正确处置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本院2009年2月~2011年3月发生的9例腹部术后致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例患者疑肠坏死立即实施手术并行粘连松解小肠排列术,余8例患者均行保守治疗获得成功。结论: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疗以保守治疗为首选,有效的胃肠减压、肠外营养和促进肠管炎症水肿消退药物的运用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PISBO)非手术治疗措施及临床护理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EPISBO患者的治疗及护理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中55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及配合有效的心理护理,腹痛、腹胀的观察,胃肠减压护理,胃肠外营养支持护理,中药大承气汤经胃管注入加保留灌肠,应用生长抑制素口腔护理等措施,均于7~23 d(平均18d)治愈出院,1例经及时转手术治疗后治愈.结论 综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EPISBO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剂量奥曲肽微量泵输入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进行大剂量奥曲肽微量泵输入治疗,对照组仅进行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腹痛、腹胀、术后恢复时间和血浆炎症指标情况。结果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治疗3 d后,实验组腹胀例数(32例,53.33%)明显低于对照组(50例,83.33%),腹痛例数(29例,48.33%)明显低于对照组(46例,76.67%)(P〈0.05)。治疗7 d后,实验组腹胀例数(8例,13.33%)低于对照组(29例,48.33%),腹痛例数(9例,15.00%)低于对照组(23例,38.33%)(P〈0.05)。实验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气液平面消失时间和自主排气时间[(2.15±1.21)d,(2.28±1.02)d,(5.28±1.29)d,(2.47±0.68)d]均低于对照组(3.76±1.43 d,3.97±1.31 d,7.85±1.62 d,3.86±0.76 d(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CRP、TNF-α、IL-6三项指标[(2.65±1.19)mg/L,(14.93±3.51)ng/L,(13.78±3.41)ng/L)]低于对照组[(4.51±1.64)mg/L,(16.34±3.92)ng/L,(11.54±3.03)ng/L)](P〈0.05)。结论大剂量奥曲肽微量泵输入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显著,有利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病情恢复。  相似文献   

14.
曹章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3):164-16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9月~2011年9月共收治43例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紊乱、应用抗生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100.00%,治愈时间为(9.2±3.1)d。对照组治愈率为85.71%,治愈时间为(13.2±4.1)d。在治愈率与治疗时间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炎症性肠梗阻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皮硝外敷对老年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作用。方法将35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6例,除观察组加用皮硝外敷外,2组患者的治疗方法相同。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IL-6水平和TNF-α水平等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感染发生率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腹痛、腹胀均明显缓解(P<0.05),肛门排气时间缩短(P<0.05)。观察组术后5d血清CPK值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3d 、7d血清CRP水平也分别降于对照组(P<0.05),并且,其血清IL-6、TNF-α水平下降速度也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术后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采用皮硝外敷可有效地缓解老年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肠功能恢复和改善患者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术后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通过合理的保守治疗,治愈28例(80.0%),显效4例(11.4%),有效3例(8.6%),总有效率为100.0%;肛门排气时间为(3.1±0.8)d,排便时间为(3.3±0.8)d,肠鸣音恢复时间为(2.4±0.5)d,症状完全消失时间为(5.6±0.8)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3.0±0.5)d,治疗时间为(9.4±1.2)d.结论 术后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应慎用手术治疗,采用保守治疗是安全可行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湘雅三医院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诊治的42例腹部外科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经胃肠减压、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和抗生素等非手术治疗痊愈.平均治疗时间9.21 d.其中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17、20d保守治疗无效中转手术治疗,其中1例于术后第3天出现肠瘘,另1例于术后第10天死于严重肺部感染.结论 腹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首选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表现,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50例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掌握观察的要点及护理方法。结果 50例炎性肠梗阻患者均得到了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无一例出现肠瘘、肠穿孔。结论严密观察和认真护理,对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和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可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