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如何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并治疗及处理合并伤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迟发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存活27例,死亡5例。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GOS评分判定疗效,恢复良好21例,重残6例。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者应想到继发迟发性血肿的可能,宜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早期复查CT是及时诊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最有效方法。根据血肿的形成时间、部位、血肿量和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来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处理多发伤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钻颅紧急减压,抢救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继发脑疝的临床价值。方法治疗组:50例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钻颅吸出部分血肿,紧急减压后再行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48例直接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结果治疗组钻颅后,13例双侧瞳孔散大患者中,有7例对侧瞳孔回缩,37例单侧散大患者中,有26例瞳孔回缩。治疗组病死率低,预后良好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开颅术前钻颅引流血肿能够快速降低颅内压,缓解脑疝压迫,有效降低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继发脑疝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立止血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需手术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90例分为随机两组,立止血组45例于术前、术中、术后应用立止血,对照组45例使用常规止血药止血芳酸、止血敏和安络血.结果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血肿发生率立止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立止血应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效果良好,副作用少,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李晓斌  胡友珠 《江西医药》2005,40(Z1):697-698
目的总结轻中度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微创治疗体会。方法研究4年来58例病人的微创治疗指征、方法、时机及效果。结果痊愈57例,死亡1例,无致残,并发症2例,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技术是亚急性及慢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治疗方法,也是无开颅手术指征或具手术禁忌证的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最佳选择,还可作为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脑疝术前的重要施救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及早期诊断。方法按血肿发生的部位、发生的时间、与GCS及原发颅脑损伤的关系、对47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7例迟发性颅内血肿,其中27例在非手术治疗中出现,20例在开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按入院时GCS评分以6~12分为多(70%);发生时间多在伤后24h内(占89.3%);迟发硬膜下或脑内血肿发生多在原发脑挫裂伤处,术后迟发硬膜外血肿在对侧或颅骨骨折线处。颅压下降失去填塞效应、伤后低血压的纠正、术后凝血障碍是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均有迟发颅内血肿发生的可能,且大多发生在伤后24h内,每4~6小时CT复查能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术对患有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8例患有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术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硬膜外血肿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开始改善时间和接受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术对患有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立止血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需手术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90例分为随机两组,立止血组45例于术前、术中、术后应用立止血,对照组45例使用常规止血药止血芳酸、止血敏和安络血。结果 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血肿发生率立止血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立止血应用于外伤性颅内血肿开颅术效果良好,副作用少,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点、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37例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31例行颅骨切除清除血肿减压,6例在显微镜下行小骨窗切开清除血肿。结果本组37例再次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恢复良好15例,中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7例。结论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高龄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高危因素,降低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  相似文献   

9.
方琛 《北方药学》2012,9(2):116-116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护理方法以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18例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均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除1例于术后第2天死亡外,其余17例均手术治愈.结论:密切观察意识、瞳孔和生命体征,精心细致地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工作,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血肿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如何及时发现颅内迟发性血肿并及时治疗、提高疗效。方法 对29例颅内血肿清除术后并发迟发性血肿的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再次手术清除颅内血肿25例,其中恢复良好12例,中残6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 手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有多种机理。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应想到对侧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尤其首次CT提示颅内血肿伴脑挫裂伤或小出血灶的病例,宜动态复查CT,早诊早治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受伤机制、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技术。方法分析应用小儿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综合治疗技术治疗2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99例中228例行手术治疗(血肿清除、凹陷骨折整复、浮动骨瓣减压或去骨瓣减压术),71例行保守治疗。治愈275例,其中遗留偏瘫21例,失语5例,死亡24例,病死率8.03%。结论小儿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创伤后生命体征变化快,意识障碍明显,易发生休克。(2)易导致脑组织受压及脑疝,病情进展迅速,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较成人明显,容易发生血管源性脑水肿且较成人严重和广泛。(3)易合并癫痫,癫痫发生率占24.74%。(4)小儿颅骨弹性好,不易发生骨折,如出现硬膜外血肿则系因损伤硬脑膜血管所致。颅内血肿多发生于受力部位,对冲性颅内血肿发生率低,占16.2%。治疗以迅速解除脑组织受压为关键。预后与手术前意识状态、是否合并脑疝及脑挫裂伤程度密切相关。应用小儿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综合治疗技术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血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以提高该类病人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减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表现。结果外伤后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为19.56%,术区继发硬膜外血肿10.87%。死亡率为32.12%。结论急性脑肿胀去大骨瓣术后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率较高,多见于脑肿胀缓解病例,对术中出现的急性脑膨出和术后病情恶化应考虑到迟发性血肿的可能,早期的诊断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诊治经验,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统计1990-03~2002-03收治的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总数,对其发生率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CT和手术证实的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1082例,其中硬膜外血肿425例(39.3%),硬膜下血肿316例(29.2%),脑内血肿341例(31.5%)。手术治疗721例(66.6%),死亡190例(26.4%);非手术治疗361例(33.4%),死亡11例(3.0%)。全组硬膜下血肿病死率为27.5%(87/316),脑内血肿为20.2%(63/341),硬膜外血肿为10.6%(45/425),总病死率为18.6%(201/1082)。结论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预后与病人年龄、GCS评分、血肿大小及类型、瞳孔改变等相关。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的受伤机制、临床特点及综合治疗技术。方法分析应用小儿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综合治疗技术治疗2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99例中228例行手术治疗(血肿清除、凹陷骨折整复、浮动骨瓣减压或去骨瓣减压术),71例行保守治疗。治愈275例,其中遗留偏瘫21例,失语5例,死亡24例,病死率8.03%。结论小儿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具有以下临床特点:(1)创伤后生命体征变化快,意识障碍明显,易发生休克。(2)易导致脑组织受压及脑疝,病情进展迅速,血脑屏障通透性改变较成人明显,容易发生血管源性脑水肿且较成人严重和广泛。(3)易合并癫痫,癫痫发生率占24.74%。(4)小儿颅骨弹性好,不易发生骨折,如出现硬膜外血肿则系因损伤硬脑膜血管所致。颅内血肿多发生于受力部位,对冲性颅内血肿发生率低,占16.2%。治疗以迅速解除脑组织受压为关键。预后与手术前意识状态、是否合并脑疝及脑挫裂伤程度密切相关。应用小儿急性创伤性颅内血肿综合治疗技术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血肿微创引流的适应证和时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及骨瓣开颅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方法、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其疗效。方法将136例硬膜外血肿患者根据血肿量、GCS计分随机分为微创手术Ⅰ组36例(血肿量≥30ml)、开颅手术组32例(血肿量≥30ml)、微创手术Ⅱ组32例(血肿量<30ml)及保守治疗组36例(血肿量<30ml)4组,比较4组间的疗效、后遗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结果各组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微创手术Ⅰ组中无效8例,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手术组中遗有颅骨缺损伴轻偏瘫7例,保守治疗组中有延期癫痫3例,微创手术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后遗症、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疗效确切,准确选择适应证、把握手术时机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脑外伤开颅术中出现急性脑肿胀、脑膨出的原因,以及进展性硬膜外血肿的形成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381例因脑外伤开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中并发进展性硬膜外血肿27例.结果 除9例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外,18例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术中出现急性脑肿胀、脑膨出的患者一定要迅速查明原因,特别是术前对侧有颅骨骨折及硬膜外血肿的患者,立即复查头颅CT,立即手术治疗,切勿盲目切除膨出的脑组织,强行关颅,否则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特点。方法总结52例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分析血肿发生的部位、性质、特点、治疗措施及疗效。结果 52例患儿中,7岁以下儿童多为跌伤和(或)坠落伤,血肿类型则以硬膜下血肿为主;而7岁以上患儿为车祸伤及打击伤为主,以硬膜外血肿多见。患儿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结论及时手术清除血肿,解除颅内高压是治疗的关键;若治疗及时正确,小儿预后相对成人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入院的10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开颅组患者给予常规开颅手术,定向组患者给予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比较两组患者患肢肢体功能障碍分级分布、治疗前后昏迷状态与恢复效果、总体治疗效果与术后并发症.结果 定向组患者治疗后患肢肢体功能障碍分级分布明显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组患者治疗后GCS评分与GOS-E评分显著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定向组患者消化道出血与二次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立体定向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借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王志扬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8):175-176,179
目的 探讨皮瓣开颅术与小骨窗开颅治疗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治疗的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皮瓣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少于对照组;血肿吸收时间、脱水剂应用天数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小骨窗开颅治疗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患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