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频脉冲治疗仪结合中医穴位按摩对产妇产后泌乳及乳房胀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母乳喂养宣教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并结合中医辨证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按摩。比较2组产妇始动泌乳时间、泌乳量、乳房胀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始动泌乳时间早、泌乳量充足,乳房胀痛程度低,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揪.05)。结论对产妇应用低频脉冲治疗仪并结合中医辨证穴位按摩配合乳房按摩,可以使始动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充足,乳房胀痛程度降低,有利于母乳喂养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乳房按摩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将216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产后护理常规护理,观察组于产后6h给予乳房按摩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以及乳房肿胀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多、乳房肿胀的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早期乳房按摩干预可促进乳汁分泌,降低乳房肿胀的发生率,促进母乳喂养成功。  相似文献   

3.
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1的探讨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7例产妇按自愿方式分为两组,产后实行乳房穴位按摩的为实验组,共105例;实施常规方法护理的为对照组,共102例,比较两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结果经过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产后泌乳提前,且泌乳量增加,产妇乳房胀痛、乳汁滞留明显减少,实施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后早期乳房穴位按摩,能提高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母乳喂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白玉香 《哈尔滨医药》2012,32(2):168-16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效果.方法 对剖宫产术后的健康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产妇乳汁分泌情况进行效果评估.结果 实验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可使产妇泌乳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减少乳胀的发生,提高了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率,较好的满足了产妇及新生儿需求,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早期乳房按摩护理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3月行剖宫产的产妇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7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产妇早期进行乳房按摩护理。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产后乳汁淤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乳房按摩手法简便、便于掌握,可有效促进早期泌乳,值得在产科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赵氏雷火灸配合乳房按摩改善产后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将本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8月住院分娩中396例产妇随机分为A、B组。A组产妇产后予赵氏雷火灸,灸双侧乳根穴、膻中穴,并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和乳房按摩。B组产妇仅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和乳房按摩。观察和测量两组产妇分别在产后24、48、72 h泌乳始动时间和泌乳量充足情况。结果两组比较,A组乳汁分泌始动时间24 h内明显提前、泌乳量48 h内明显增加,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赵氏雷火灸具有使产妇乳汁分泌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手法点穴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乳腺胀痛的护理作用。方法: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内选择120例不典型乳房胀痛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案例。将120例产妇,根据随机数字法的原则分为两组。常规组仅采用手法点穴进行干预。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取生物电刺激进行干预。观察和对比两组产妇的乳房胀痛、乳房硬度以及泌乳始动时间。结果:实验组产妇的乳房胀痛、乳房硬度以及泌乳始动时间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结论:手法点穴联合生物电刺激对乳腺胀痛的护理作用突出,可以显著减轻产妇乳腺胀痛的症状,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对于母婴均具备显著帮助,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詹翠金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4):132-133
目的:探讨提高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的护理措施。方法:本文对剖宫产术后母婴进行了全方位护理,指导产妇早进食、早活动、合理膳食,宣传母乳喂养,坚持做好早接触、早吸吮,多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具体方法的指导,促进和保持乳汁的分泌,为产妇提供良好的休养环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48h泌乳量明显较对照组充足,术后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方位护理可提高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和母乳喂养情况的影响。方法6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0例。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产后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乳房按摩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泌乳量、母乳喂养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72、96 h泌乳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280/3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240/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乳房按摩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对于改善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提高产妇护理满意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住院分娩的足月顺产、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初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实验组即在分娩后2小时开始利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乳腺管疏通治疗,产后6小时进行乳房穴位按摩;对照组按照产科乳房常规进行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后乳房的舒适度和乳腺炎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实验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乳汁淤积、乳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2小时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乳房和产后6小时对乳房进行穴位推拿按摩,疏通乳腺管治疗,是减少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剖宫产产妇运用饮食护理干预对其术后泌乳与胃肠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自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收集的剖宫产产妇中抽取82例充当试验对象,并以随机分配法为标准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在常规护理下接受系统的饮食护理,评估两组产妇术后泌乳量与泌乳时间,同时对其胃肠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经精心护理,观察组术后泌乳时间(36.78±3.36)h,相比对照组的(53.87±7.25)h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泌乳量的比较,观察组的母乳充足率占87.8%,相比对照组的65.9%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在术后排气、排便和肠鸣音消除等方面的平均时间均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剖宫产产妇的术后护理中推行系统的饮食护理干预,对促进术后泌乳与胃肠功能恢复非常有帮助,适宜在今后的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8月本科室收治的采取剖宫产的产妇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少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泌乳量多率(46.67%)明显高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泌乳量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喂养成功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抑郁评分[(41.41±3.0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56.41±3.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剖腹产初产妇提高母乳喂养率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化颗粒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泌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1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83例、观察组8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低频电脉冲进行治疗;观察组术后在低频电脉冲进行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新生化颗粒。测量2组治疗前后子宫底高度,观察恶露量、类型及持续时间,子宫复旧情况,统计临床疗效,比较两组24,48 h泌乳量。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子宫底高度比明显缩小,术后5 d内恶露量、血性恶露比例与持续时间均显著减少,术后5,42 d子宫大小均显著缩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2%,显著高于对照组71.1%;术后48 h泌乳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新生化颗粒联合低频电脉冲技术可以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及乳汁分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镇痛对乳汁分泌的影响。方法:将无合并症和无母乳喂养禁忌证的剖官产术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持续静脉镇痛泵。对照组采用按需肌注哌替啶镇痛,观察两组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纯母乳喂养率88%,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2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结论:持续静脉镇痛泵用于剖官产术后有利于母乳喂养的实施和推广,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应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后康抚治疗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泌乳、子宫复旧、肛门排气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剖宫产术后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康抚治疗,于术后24h开始,每天1次;对照组采用剖宫产术后常规护理。观察2组乳汁分泌情况、子宫复旧情况及肛门排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泌乳时间提前、泌乳增加、子宫复旧情况改善良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为(28.75±6.2)h短于对照组的(32.5±7.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康抚按摩治疗对产妇子宫复旧,改善泌乳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剖宫产术后镇痛对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6月~2011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妇11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自控镇痛泵(PCA)镇痛,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镇痛,比较两组术后的镇痛效果、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8、24、48h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乳时间较对照组短,24h哺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PCA),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疼痛,能促进泌乳和胃肠功能恢复,掌握母乳喂养方法,有助于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产程、分娩结局、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导乐陪伴分娩产妇150例为试验组,同期非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对助产士的满意度、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导乐陪伴分娩能够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对助产士满意度提高,新生儿窒息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提高了产科的质量,在确保母婴安全方面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伞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产程、分娩结局、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导乐陪伴分娩产妇150例为试验组,同期非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对助产士的满意度、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 导乐陪伴分娩能够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对助产士满意度提高,新生儿窒息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导乐陪伴分娩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提高了产科的质量,在确保母婴安全方面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伞面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导乐陪伴分娩对产妇产程、分娩结局、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导乐陪伴分娩产妇150例为试验组,同期非导乐陪伴分娩的产妇1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程时间、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对助产士的满意度、新生儿窒息等情况。结果导乐陪伴分娩能够缩短产程,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提前;对助产士满意度提高,新生儿窒息情况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导乐陪伴分娩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护理模式,提高了产科的质量,在确保母婴安全方面效果明显,值得进一步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