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新型护理管理模式 防范护理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的优质护理。方法正确识别现有与潜在的护理风险,建立风险管理组织,制定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正确识别现有与潜在的护理风险,加强护士素质教育与业务培训,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结果护理差错发生率由0.015%下降至0.002 8%,住院患者满意率保持在96.0%以上。结论利用新型的护理管理模式,可有效地防范护理风险,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髋部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预见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术后DVT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术后DVT的发生率为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在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生化指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部骨折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4.
产褥期是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一般需6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产褥期的护理。在这一时期,产妇的全身各系统尤其是生殖系统发生了较大的生理变化。同时家庭新成员的到来,产妇要经历心里和社会的适应过程。这时给予产妇全方面的精心护理,使产妇安全度过产褥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对收治的95例施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从一般护理、观察护理进行预防性术后功能锻炼及药物疗法等方面做好精心护理。结果本组95例患者均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切实做好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是提高治疗效果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女性产褥期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护理对产褥期的妇女来说很重要。它可以改变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促使病人顺利渡过产褥期,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1 产褥期的心理特征对产褥期的护理,首先应了解产妇在产褥期的心理状态,产褥妇的心理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大多数产妇在分娩后,初做母亲感到欣慰、自豪,精神过于兴奋,不思睡眠。又因分娩后注意力几乎全部集中到孩子身上,听到孩子的哭声感到心绪不宁,见到了婴儿正常的生理变化(新生儿黄疸等)感到惶恐;②手术的产妇(剖腹产、会阴侧切)担心伤口能否愈合,对身体有无影响;③产后腹痛引起的疑虑和恐惧;④个别女…  相似文献   

7.
刘娜 《哈尔滨医药》2011,31(2):153-153
产褥期是一个生理和心理变化非常复杂的时期,不重视产褥期保健或处理不当,可能造成产褥期疾病或远期后遗症,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和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为此,科学的产后康复治疗和保健服务有利于产妇更快、更好地恢复健康,提高产后生活质量,如何促进产褥期妇女的康复是产科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术后疤痕妊娠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2002-2005年共收治5例剖宫产疤痕妊娠,均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静脉血栓栓塞症(VTE)风险评估下的分级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1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术后基于VTE风险评估结果 予以患者分级护理,91例)和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91例)。护理前后,测定两组凝血功能指标PT、TT、APTT、FIB与D-D,SF-36量表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统计两组术后DVT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PT(11.26±1.07) s、TT(16.44±1.27) s、APTT (29.98±2.45) s、FIB(3.71±0.16)、D-D (0.62±0.13)g/L,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 <0.05)。试验组术后SF~36评分(71.35±6.94)高于对照组,DVT发生率(1.1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VTE风险评估予以宫颈癌手术患者分级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预防和减少DVT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在护理实习教学管理中实施新型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我院于2018年3月在护理实习教学管理中正式实施新型管理模式,在2018年3月-2019年5月间随机选择在我院进行实习的100例临床护生为本次研究对象,与2017年3月-2018年4月期间的实习护生进行比较,分析新型管理模式实施的效果.结果:应用后护生平均出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孕产期妇女进行健康教育后其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和护理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8年4月~2011年4月来本院进行孕期保健护理的104例孕产期妇女的资料,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52例。A组孕妇在孕产期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B组孕妇进行非系统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两组孕妇的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和护理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A组孕妇的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了解情况和自我护理能力均明显优于B组孕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产期妇女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方案,可以使孕妇对产褥期母婴保健知识的了解更加透彻,可以使其产褥期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提高,应将其作为今后对该类孕妇进行孕产期保健教育的常规项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424例骨科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244例和对照组180例。试验组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评价和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满意度99.6%高于对照组的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骨科能够提高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总体满意度,缓和日趋紧张的护患关系,对医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专科分组排班模式与层级管理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实施专科分组排班,结合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A(专科组长)—高级责任护士B(专科组员)—初级责任护士(轮转护士)—助理护士(培训护士)这个层级管理模式开展工作.结果 保证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护士的专科技能得到快速成长,患者、医生和护士对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均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专科分组排班模式结合护士层级管理开展工作,对规范手术室管理,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和提升人员技能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和比较细节管理和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患儿44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110)和观察组(n=330),其中观察组又分为A、B、C三组,分别为风险防范式护理组(n=110)、细节管理组(n=110)、细节管理加风险防范护理组(n=11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相应的风险防范式护理或细节管理或细节管理加风险防范式护理干预.观察各组患儿的护理情况、家属满意度情况等,并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对照组、A组、B组、C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8.31%、5.26%、5.51%、1.95%,客户评分护理非常不满意率分别为8.51%、4.34%、4.17%、1.68%, A、B、C三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 0.05),C组与A、B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意义(P<0.05).各个观察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较少,家长满意度高,结论 在儿科护理中,细节管理和风险防范式护理均能显著提高儿科护理质量,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且细节管理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护理模式要优于单独的细节管理和风险防范式护理.  相似文献   

15.
扁平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中运用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扁平化管理模式在神经外科护理中运用的临床效果,探讨提高神经外科护理水平的护理管理模式。方法选择同期神经外科住院患者62例,以上患者随机均分为传统组(n=31例)和扁平化组(n=31例),传统组采取传统的护理措施,扁平化组在扁平化管理模式下进行临床护理,比较住院期间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结果住院期间传统组基础护理(93.77±1.65)、重危护理(96.92±1.38)、护理文书(90.69±2.46)、健康教育(94.83±2.11),扁平化组基础护理(98.26±1.24)、重危护理(99.06±0.52)、护理文书(95.27±2.06)、健康教育(97.71±1.64),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患者满意率为80.6%、医生满意率为55.6%、自身满意率为55.6%,扁平化组患者满意率为96.8%、医生满意率为100.0%、自身满意率为88.9%,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医生对护理人员和护理人员对自身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琴凤 《上海医药》2016,(24):12-14
目的:研究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方案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住院部2016年1—3月的100名患者和2016年4—6月的100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实施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和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基础护理评分(98.6±0.5)分,护理安全评分(97.1±1.2)分,病房管理评分(96.3±0.8)分,健康教育评分(97.6±1.1)分,护理文书评分(95.5±0.9)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研究组总满意度为97.00%(97/1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管理实践中,应用护士分层管理方案可提高护理人员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房管理、健康教育、护理文书等护理质量的水平,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占继红  朱亚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8):177-178,181
目的观察循环改进管理理念在提升新人科护理人员T作状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的46名新人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管理组)23名和观察组(循环改进管理理念组)23名,然后比较两组干预前后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及MBI—GS工作倦怠量表的评估结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后3、6个月的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及MBI—GS工作倦怠量表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环改进管理理念在提升新人科护理人员工作状态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投入感及工作倦怠感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风险管理在NICU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的9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5例.对研究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参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管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考评结果、新生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新生儿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8.89%和8.89%,家属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0.45±1.87)与(95.56±1.48),研究组的NICU护理质量考评结果、新生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NICU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风险管理能显著提升护理效果,降低新生儿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形成,值得推广应用于NICU病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模式对其临床症状改善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于2012年6月~2013年5月收治的1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本院精神科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收治的15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设为研究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模式。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个月末的Barthel指数、NOISE评分及各项护理质量指标合格率。结果两组干预前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的积极因素及消极因素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积极因素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消极因素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基础护理合格率、特级护理合格率、护理措施落实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及健康教育有效率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标准化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并能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生活质量,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儿科患儿态度及依从性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2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儿科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和观察组(循证护理组),每组各43例,将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的静脉穿刺及服药依从性情况、家长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静脉穿刺及服药依从性较佳率均高于对照组。而家长对护理的总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改善儿科患者治疗态度中的效果较佳,家长对本护理模式的认可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