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普外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0月所有发生切口感染的病例,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高于65岁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为8.17%,低于65岁的患者感染率为3.50%;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感染率为15.74%,无糖尿病史的患者感染率为3.38%;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的感染率为2.86%,偏高者感染率为9.26%;急诊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1.31%,择期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38%;术中所用时间<2h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3.78%,≥2 h的感染率为6.73%;Ⅰ类切口感染率为3.84%,Ⅱ类切口感染率为4.29%,Ⅲ类切口感染率为9.62%.结论 年龄、糖尿病史、体质量指数、手术时机、术中所用时间以及切口类型对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有影响,性别、切口长度以及是否引流对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影响.可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普外科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于本院普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研究导致术后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结果 200例患者中,25例术后发生感染,术后感染率为12.50%;感染病灶培养出病原体共25株,其中真菌2株(8.00%),革兰氏阳性菌6株(24.00%),革兰氏阴性菌17株(68.00%);胰腺、胆管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分别为40.00%、23.33%,其他普外科手术部位术后感染率4.44%~ 12.50%;年龄≥55岁、手术时间≥120 min、切口长度≥12 cm、术中失血量≥350 ml均为普外科手术感染的相关高危因素.结论 行普外科手术治疗较易发生术后感染,且相关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对患者实施围手术目标性监测和干预措施,降低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本院骨科无菌手术治疗后切口感染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骨科住院接受无菌手术治疗的患者586例,分析引起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类型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586例患者经治疗共39例患者发生术后切口感染,术后切口感染率为6.66%.切口分泌物培养出的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6.43%)、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5.00%)、铜绿假单胞菌(14.29%)等.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手术时间≥3h、接台手术、参观人数≥3人时,骨科无菌手术患者术后感染率会明显升高,以上因素是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较多,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术后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李欣斌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1):867-869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744例外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结果:有6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81%,其感染相关因素有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前皮肤准备、围手术期用药等。结论:针对切口感染易感因素,医护人员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防控工作及护理,可有效减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5.
腹部手术433例患者切口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发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433例腹部手术患者的伤口感染情况.结果:433例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2例,感染率5.08%,各类切口感染率以Ⅰ类切口最低,Ⅱ类切口次之,Ⅲ类切口最高(P<0.01);放置外科引流情况下手术感染率上升(P<0.01);手术时间长短对感染率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诊手术与择期手术切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外科手术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切口分类、引流的放置与否、手术时间的长短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外科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危险因素,以期为控制术后切口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普外科消化道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消化道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1060例患者当中,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为112例,占10.57%。其中,经单因素分析,年龄、体质指数、切口类型、伴其他病症、手术时间、侵入性操作、引流装置、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会显著影响切口感染的发生。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时间长、营养不良和Ⅱ,Ⅲ类切口是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3.16、3.07、2.63、2.98。结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危险因素及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预防和控制,尽可能降低术后切口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以预防或降低手术室感染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客观评价手术室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结果高龄、合并基础疾病、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手术切口缝合者均是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感染率。结论对手术室护理措施进行有效完善,分析手术室感染原因并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胆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554例肝胆外科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术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临床分析,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所有肝胆外科手术的患者当中,手术之后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66例,感染率为11.9%,发现导致感染发生的因素很多,比如年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患者进行切口的类型等。研究结果表明,≥60岁的患者发生感染率要明显高于<60岁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年龄越大越容易发生伤口感染。Ⅱ类和Ⅲ类的切口的感染率要明显高于Ⅰ类,并且手术时间越长,患者伤口感染的几率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医师需要掌握好手术的适应证,及时的减少或纠正措施因素,可以有效的减少肝胆外科术后感染的发生几率,提高手术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9.
廖理论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11-112
目的探讨肝胆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于本院行肝胆外科手术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的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单因素分析法,分析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患者年龄、体重指数、抗生素使用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类型与切口感染相关。结论手术者应注意了解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相关因素,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准确把握适应证,注意避免危险因素,以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促进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骨科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的相关高危因素,探讨微信随访在术后出院应用,为降低骨科手术出院后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对策.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1 453例骨科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引起手术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1 453例骨科手术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手术切口感染26例,感染率为1.79%;1 427例住院期间未发生切口感染的患者,出院后发生8例切口感染,感染率为0.56%.手术切口感染病例中,年龄、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植入物情况、出院时切口情况及随访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骨科手术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住院期间,应严格落实术前评估与准备、术中无菌操作及组织保护、术后无菌换药;出院后,可在电话随访的基础上增加微信随访,以期在提高随访率的同时,增加术后护理知识的掌握,减少手术部位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