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量控制和出凝血疾病临床一些意义。以及对实验室常规检验方法注意事项进行研究分析观察、加深进一步了解出凝血常规的机理。结果提示出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对临床指导治疗出凝血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D-二聚体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儿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DIC治疗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对37例DIC患儿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其中死亡9例,存活28例;20例一般感染患儿为对照组。观察治疗过程中D-二聚体的变化。结果入院时D-二聚体值,死亡组、存活组与一般感染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存活组入院治疗3d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7d较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治疗3dD-二聚体水平与入院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二聚体值的高低与DIC严重程度密切相关,D-二聚体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DIC病情发展及疗效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肝癌病人凝血及血浆D-二聚体(D-dimer)定量等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对73例肝癌(原发性肝癌42例,继发性肝癌31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凝血常规及D-dimer测定;凝血常规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表明,原发性肝癌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D-dimer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继发性肝癌PT、APTT均明显延长,D-dimer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TT延长,FIB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肝癌病人血浆PT、APTT、FIB、TT及D-dimer参数均有变化,提示有不同程度凝血及纤溶异常。上述指标的检测可客观地评价肝癌病人凝血和纤溶功能状况,对于观察病情和判断疗效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检测D-二聚体对预测产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ACLELITE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借助免疫比浊法对所有产妇进行D-二聚体检测;同时,利用Clauss法对产妇进行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正常组产妇的D-二聚体为(0.18±0.07)μg/mL,远低于晚孕组(1.69±0.13)μg/mL与DIC组(13.88±3.17)μg/mL的平均值,(P<0.05);正常组产妇的纤维蛋白原为(3.31±0.52)g/L,DIC组的纤维蛋白原为(2.05±1.05)g/L(P<0.05)。结论 D-二聚体检测对于预测与发现产妇是否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水解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的升高反映机体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亢进[1].目前各医院实验室对D-二聚体的检测主要在全自动血凝仪上进行,其检测方法多为免疫比浊法[2].在免疫比浊法检测中,抗原和抗体是按适当的比例结合的,而当D-二聚体浓度异常升高,则会导致抗原抗体比例失衡,出现抗原...  相似文献   

6.
陈德生 《哈尔滨医药》2011,31(6):434-43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2例糖尿病组分为无并发症组(38例)、并发症组(24例),并与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采用ELISA方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糖尿病并发症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无并发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糖尿病D-二聚体是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诊断指标之一[1]。严格控制血糖、监测D-二聚体对防治糖尿病并发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观察自制的凝血质控品在室内质控中的结果并做出评价。方法收集凝血像正常的患者的混和血浆,取出3ml,其余分装,-20℃冰冻保存,按方法学评价的内容进行准确度、精密度及稳定性观察。结果自制凝血质控品批内精密度CV%,PT为2.18%,FIB为2.32%,APTT为3.04%,TT为2.65%,日间精密度进口质控品各项凝血指标的CV%范围为2.76%~3.84%,自制质控品各凝血指标的CV%范围为3.91%~4.14%,均符合凝血质控要求。结论自制正常范围凝血质控品有良好精密度、稳定性、准确性,可代替进口正常范围质控品用于室内质控。  相似文献   

8.
王金行  刘柏新  宋鉴清 《江苏医药》2012,38(13):1538-1540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D-二聚体(D-D)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测定30例正常非孕育龄妇女(对照组)、60例正常孕妇(早、中、晚期孕妇各20例)和30例合并妊娠高血压孕妇的血浆D-D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妊娠高血压组PT为(10.6±1.0)s,明显低于晚孕组的(11.4±0.8)s和中孕组的(11.9±0.7)s(P<0.05);妊娠高血压组APTT为(28.4±2.2)s,明显低于中孕组的(31.2±2.2)s(P<0.05)。妊娠高血压组Fib为(5.1±1.0)g/L,明显高于晚孕组的(4.2±0.9)g/L和中孕组的(3.8±0.6)g/L(P<0.05);妊娠高血压组D-D为(0.72±0.4)mg/L,明显高于晚孕组的(0.48±0.2)mg/L和中孕组的(0.28±0.2)mg/L(P<0.05)。上述测定值均与早孕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尤其是合并妊娠高血压者监测D-D和凝血三项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凝血与纤溶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临床检验的作用。方法选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选同期体检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测,对两组检验指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D-二聚体指标水平会随着孕妇孕周的增加而升高,和对照组检测数据比较,数据差异明显(P <0.05)。实验组孕妇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指标情况与对照组孕妇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 D-二聚体联合凝血指标检验能够有效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症的检出率,与正常孕妇比较,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具备较高的凝血状态,并且有血栓形成的倾向,并且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相似文献   

10.
郑岚  张漩  郑浩 《淮海医药》2012,30(1):16-17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功能多项指标及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122例晚期妊娠妇女与80例健康非孕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DD)。结果妊娠晚期妇女PT、APTT和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FIB、DD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凝血程度明显高于非孕对照组,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DIC。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动态观察自制混合血浆在临床凝血三项室内质控的结果。方法 选取新鲜血浆100份,以109mmol/L枸橼酸钠抗凝,抗凝剂与血的比例为1:9,1h内分离血浆,3000r/min离心10min,取上层血浆混匀配制成混合血浆,0.5ml独立分装,置-20℃保存备用。使用参考血浆在同等条件下平行检测,比较其差异性。结果 自制混合血浆与参考血浆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混合血浆在-20℃冰箱保存情况下,20d保存期内,几项血凝参数均在稳定的水平内,且制备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建议使用自制混合血浆作为凝血室内质控,定有效期为20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9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血常规检验患者共计105例,均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予以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比较不同检测方法下血红蛋白、白细胞、红细胞检出率及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粒细胞阳性检出率。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阳性率中,血红蛋白58.09%、白细胞68.57%、红细胞62.85%,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阳性率中,血红蛋白80.95%、白细胞85.71%、红细胞82.85%,联合检测的检出率均高于单一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阳性检出率中,嗜酸性粒细胞47.61%、单核细胞45.71%、淋巴细胞38.09%、中粒细胞33.33%,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阳性检出率中,嗜酸性粒细胞61.90%、单核细胞60.00%、淋巴细胞59.04%、中粒细胞50.47%,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阳性率均低于联合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结果相对准确,极大的避免了单一检测下误诊、漏诊可能性,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中结果的稳定性。方法将近期于本院就诊的患者及健康体检人员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末梢血组采集指尖血,静脉血组采集静脉血,在0、10、30min分别进行检测,比较两组3次检测结果。结果末梢血组30min时白细胞、血小板检测结果与10min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0min时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静脉血组3个时间点数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结果受检测时间影响,而静脉血检测结果可重复性强,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80例接受血常规检验患者的血液标本,各标本均采用血涂片细胞形态学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检测符合率.结果 280份标本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阴性257份(91.79%),阳性23份(8.21%);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阴...  相似文献   

15.
抗凝静脉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抗凝静脉血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集50份抗凝静脉血标本于室温保存,定时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作血常规检测。结果抗凝血室温保存应在7h内完成标本的测定,如果放置时间超过13h,RBC、PLT的结果将发生变化,但变化没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应用品管圈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中的实际效果.方法 在内六科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对2016年5月至6月本科50份运转护理病历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护理文书书写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设定改进目标与实施对策,开展品管圈活动.结果 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从原来的57.8%降至11.8%.结论 合理运用品管圈对护理文书书写质量进行管控,能有效降低护理文书书写缺陷率,提高护理文书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麻醉苏醒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气管插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的原因,并探讨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接受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患者共1 0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后转入麻醉苏醒室进行监护,统计患者麻醉苏醒期间的意外拔管发生情况,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意外拔管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发生意外拔管事件)、对照组(未发生意外拔管事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对导致气管插管患者全麻苏醒期发生意外拔管事件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中,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年龄过小(≤12岁分别有52例、407例)、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39例、218例)、镇静镇痛措施不充分(28例、156例)、舒适度差(21例、119例)、缺乏有效固定或约束措施(54例、371例)、术前精神状态差(18例、89例)、护理措施不当(15例、59例)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出,导致气管插管患者全麻苏醒期发生意外拔管事件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过小、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镇静镇痛措施不充分、舒适度差、缺乏有效固定或约束措施、术前精神状态差、护理措施不当.结论 麻醉苏醒室气管插管患者发生意外拔管事件的原因主要为年龄过小、缺乏有效的护患沟通、镇静镇痛措施不充分、舒适度差、缺乏有效固定或约束措施、术前精神状态差、护理措施不当,临床上应根据上述原因对麻醉苏醒室的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加强护理和重点监护,以尽可能地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过程中随行的质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确保他克莫司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全血中他克莫司低、高质控样品浓度,并对测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7年6月-2010年7月进行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的同时随行的质控样品测定结果均"在控",低浓度质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测定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浓度质控结果单因素方差分析测定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高质控监测结果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表明他克莫司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准确度高,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微生物检验技术在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效果等进行分析.方法 抽取600例临床住院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A、B两组,平均每组300例,A组病人采用常规的临床治疗和护理;B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再利用微生物检验的方法对患者的感染现象进行监控.并且对两组病患在住院治疗的全部过程中出现感染现象的详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组300例患者中有122例病患被感染,感染率为40.6%,而B组300例患者中仅有29例患者出现感染情况,感染率仅为9.6%,B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感染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122例感染病患中,其中感染病情严重的有21例,中度感染的患者有79例,轻度感染的病患有22例,而B组29例出现感染情况的患者中,其中感染病情严重的有2例,中度感染的患者有12例,轻度感染的病患有15例,B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出现感染现象的患者病情明显轻于A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预防医院感染现象,对住院的病患采用微生物检验的方法,能够减少患者出现感染情况,预防和监控感染情况的发生,使病人免于承受不必要的痛苦,使患者能够迅速恢复健康,微生物检验技术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手术与跨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手术治疗青年胸腰椎骨折疗效比较.方法 将80例青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手术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行跨伤椎短节段内固定手术,观察组患者行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手术.两组矢状面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手术矫正情况以及术后随访期间丢失情况比较;于术后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障碍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Cobb角为(7.1±2.2)°,对照组Cobb角为(7.7±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末期,观察组Cobb角丢失(4.1±1.6)°,明显小于对照组(6.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为(97.1±6.6)%,对照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95.2±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末期,观察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4.4±1.1)%,明显小于对照组(8.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分别为(2.4±0.6)分、(25.8±7.2)分与(2.6±0.8)分、(26.1±8.4)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适应证应用经伤椎椎弓根置钉内固定手术,既可减少术后后凸畸形矫正的丢失,又可更好维持伤椎高度,为临床治疗青年胸腰椎骨折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