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1资料和方法 1.1病例资料 女,18岁。扭伤致右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3 d收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患者疲软乏力,诉全身多处骨痛,下肢不能承重,行走困难。半年前摔倒后致右股骨颈骨折,未治疗。外院X线示:右股骨颈骨折畸形愈合,骨盆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手法整复、牵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2年4月-200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18例,采用保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骨折愈合情况、髋关节活动度、疼痛评分、生活自理能力.结果 除6例患者骨折愈合较差,余病例骨折愈合良好,治疗优良率达81.36%,有效率达94.92%.结论 本疗法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确有实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别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全髋关节置换术加以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所有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不同治疗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展开;对照组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等相关指标以及术后疼痛发生率等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等系列指标方面同对照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出现术后疼痛概率低于对照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分别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以及半髋关节置换术的方法加以治疗后,均可以成功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等系列指标,并且前者在降低患者出现术后疼痛概率方面,获得效果更为显著,从而证明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加以治疗后,可以获得更为确切的综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因"反复腰骶部、双髋关节疼痛1年,发热2个月"入院。患者于2012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足跟疼痛,渐累及腰骶部、双髋关节,以右髋关节疼痛为甚,夜间痛伴翻身困难,晨僵时间大于30 min。2012年9月7日于当地医院就诊查腰椎CT提示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予塞来昔布口服,疼痛好转,后间断口服,未予重视。2013年4月上述症状加  相似文献   

5.
[病例]男性,73岁。因摔伤致右髋关节疼痛、活动障碍来我院,摔倒时右侧大转子着地。查体:右髋关节肿胀、压痛明显,右髋关节主动活动不能,因疼痛被动运动检查不理想,双下肢等长,无右下肢外旋畸形。X线平片:右股骨颈骨折,右髋臼后缘见透亮影(图1)。初诊为右股骨颈骨折,不除外髋臼后壁骨折,入院后行右下肢皮肤牵引。考虑患者年龄较大、股骨颈骨折伴有髋臼后壁骨折且伴骨质疏松,拟行右侧全髋置换术。术中见髋臼后柱隐匿性骨折,骨折线起自坐骨大切迹角部,累及后柱的后上部分,经髋臼关节面后走行向下劈裂坐骨支,不累及闭孔,骨折块无明显移位。予先复位髋臼骨折,复位满意后以6孔重建钢板固定,固定髋臼后柱骨折后行右侧全髋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不典型髋关节滑膜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17岁。左髋部疼痛伴跛行3月余。无明显诱因。无畏寒、发热、盗汗等症状。1月前,左髋部疼痛突然加剧,地方医院X线摄片示:左股骨颈骨折。近日有低热,2002年2月19日转来我院进一步诊治。查体:骨盆无畸形,骨盆挤压分离试验(-),左髋呈屈曲状态,软组织肿胀,有压痛与叩击痛。红热不明显。左股骨大粗隆向后上方移位,左下肢缩短畸形。X线平片示:左股骨颈骨折,远股骨段向外上方移位,  相似文献   

7.
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颈骨折在中老年人中发生率较高,占全身骨折的3.6%。股骨颈骨折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行骨折内固定术或髋关节置换术。我科2002年1月-2006年6月共收治15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除3例保守治疗外,行骨折内固定术56例,髋关节置换95例,术后随防至12周均无感染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预防股骨颈骨折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疲劳性骨折多发于足部 ,约 80 % ,其中又有 5 0 %发生于跖骨 ,而因疲劳致股骨颈骨折者少见 ,我院最近收治 1例 ,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19岁 ,主因右髋部疼痛 1个月 ,加重 1天伴功能障碍于 2 0 0 2年 4月 12日入院。患者 1个月前开始右髋疼痛 ,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并摄片检查 ,报告 :未见异常 ;以“髋关节滑膜炎”给予消炎镇痛药物治疗 ,期间仍从事劳动 ,强度未有降低。 1天前突发性右髋疼痛剧烈 ,功能障碍 ,再次在当地摄片检查示 :右股骨颈骨折 (头下型 ) ,随即转入本院。入院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患者长期在砖窑从事重体力劳动 …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8岁,主因“反复骨痛4年”入院。2000年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髋关节隐痛,症状逐渐加重并出现跛行。在当地医院查血钙、磷“低”,骨盆X线示“双侧股骨颈陈旧性骨折”,诊为“低血磷抗维生素D佝楼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人工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62例。结果6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年,平均3.5年,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42例,无1例人工关节松动或脱位,髋关节均无明显疼痛,基本恢复伤前的功能,生活自理。患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平均85分。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只要是全身条件许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60岁。小腹疼痛,大便频2月,于1984年12月1日收住院。患者七月前,因右股骨颈骨折在本院骨科行切开复位两根斯氏针固定,术后穿“丁”字鞋,十天拆线出院。近三月来在床上做翻身动作及肢体的功能锻炼,但右髋关节自主活动困难,被动活动时剧痛。11月20日一根斯氏针退出皮肤脱落,  相似文献   

12.
白云飞   《中国医学工程》2011,(11):157+159
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漏诊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4~2010年间收治的15例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断8例中,中诊断5例,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其中术后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患者采用长柄动力髋螺钉(DHS)固定、空心钉钢板固定、股骨重建钉固定;其余病例2例股骨干采用逆行髓内针固定而股骨颈采用空心钉固定。采用股骨逆行髓内钉结合空心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2例。使用顺行带锁髓内钉加空心钉同时固定股骨干和股骨颈骨折8例。结果本组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5~5年,平均3.1年。术后复查X线显示15例患者显示股骨干骨折全部愈合、14股骨颈骨折全部愈合,1例再治疗14个月后股骨颈骨折不愈合、出现股骨头坏死,1年后行全髋关节置换术。1例出现髋内翻畸形,余患者膝、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活动基本正常,无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情况发生,所有患者无血管神经损伤,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较高,对于高能量损伤患者应提高警惕,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必要时行CT检查,治疗应根据股骨干骨折的部位和股骨颈骨折的移位程度来确定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的围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06年我们对81例高龄股骨颈骨折具有合并症患者行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术前术后对合并症做适当治疗。结果本组78例恢复到伤前状态,无髋脱位、髋内外翻,无假体松动、下沉。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精心围手术治疗是手术成功、防止合并症恶化和减少近远期并发症出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相关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总优良率95.56%。随访期间出现髋关节脱位2例;髋关节疼痛2例;假体松动1例。无一例出现感染、骨折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老年性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优势在于术后可以早期下地活动并恢复功能锻炼,术后症状和功能恢复更加确切,再手术率较低,其手术成功的关键是重建股骨偏心距。  相似文献   

15.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因为老年人股骨颈骨质疏松脆弱,髋周肌群退变,走路滑倒时,身体发生扭转,力量轻度间接传到股骨颈即可导致骨折。既往因治疗上的困难,常引起患髋疼痛,且因长期卧床引起诸多并发症。目前,应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就我科2008年2月-2009年10月收治的55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新鲜与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新鲜与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本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新鲜股骨颈骨折21例,陈旧性股骨颈骨折22例.主要比较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等,髋关节功能评定按Harris评分标准,手术疗效按功能改善率进行评定.结果 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组手术时间、出血时间及引流量高于新鲜股骨颈骨折组,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组术前Harris评分高于新鲜股骨颈骨折组,术后两组Harris评分无显著区别,两组手术疗效优良率均为100%,两组病例未出现假体脱位、骨折再发等并发症.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颈骨折疗效良好,陈旧性股骨颈骨折与新鲜骨折术后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26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经后外侧入路行全髋或半髋关节置换。结果本组84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4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1~4周患者扶拐下地活动。随访1.5~6.5年(平均4年10个月),患髋关节功能良好,无疼痛,X线片假体位置正常,无松动及下沉。结论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有早期下地、并发症少、关节功能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德 《广西医学》2009,31(11):1676-1677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18例,用Harris评定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结果优9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83.3%。术后无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髋关节置换术能缓解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疼痛,重建髋关节功能,大大提高其生活质量。但术前应注意掌握适应证及合并症治疗。  相似文献   

19.
郭宗信 《现代医学》2006,34(5):350-351
目的 探讨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诊断要点。方法 对1995年5月-200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初诊时未诊断出股骨颈骨折的6例同侧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膝关节合并损伤、股骨颈骨折诊断时间、治疗方法、随访结果等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 6例股骨干骨折均发生于中1/3,股骨颈骨折均为基底型,2例合并膝关节损伤,股骨颈骨折诊断延误时间1~75d。6例股骨干骨折及4例股骨颈骨折均行手术治疗,1例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另1例股骨颈骨折确诊时已近临床愈合。平均随访时间15.6个月,6例股骨颈及股骨干骨折均获得愈合,1例股骨颈骨折畸形愈合。所有患者随诊时均未发现股骨头有缺血性坏死的表现。结论 对高能损伤造成的股骨干骨折患者应常规拍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对髋关节X线片表现阴性,但股骨干骨折内固定之后仍主诉髋关节疼痛的患者应进行动态检查。一旦发现合并股骨颈骨折应争取早期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效果优于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24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2例因≥90岁无法耐受手术,7例因经济困难放弃手术治疗,15例经手术治疗后患肢活动满意。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进行多方面护理,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改变病废关节的功能,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