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俐  张安桢 《中医正骨》1992,4(2):39-41
髌骨骨折是中青年较为多见的一种骨折,常由股四头肌肌腱原发破裂或直接撞击髌骨引起。前者多为横形或纵形骨折,后者常引起髌骨粉碎性星状骨折。治疗上以恢复股四头肌延伸部的完整为原则。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对本病研究不断深入,髌骨骨折治疗方法不断更新,治愈率不断提高,非手术疗法与手术疗法的水平均进入一个新的高度,现将其治疗方法综述如下。 1 抱膝圈固定抱膝圈固定法治疗髌骨骨折是最原始的方法。即用一个较髌骨稍大一些的棉制单圈,紧套在复位后的髌骨外围,加以固定,控制两骨折端的分离。据临床观察,此法稳固性较差,固定后髌骨容易再移位。特别是关节腔内有积液的情况下更不可靠,易使  相似文献   

2.
自制活动抱膝圈治疗髌骨横断形骨折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830000)刘培合,刘瑛抱膝圈固定,是目前治疗髌骨骨折常用的方法。但因原抱膝圈是一个完整的死圈,使用时不易掌握松紧,而导致固定失败。近年来,笔者根据髌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和抱膝圈固定的生物力学原理,设...  相似文献   

3.
髌骨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治疗上以膝关节功能能否获得最大限度的恢复和能否减轻或避免创伤性关节炎为依据,现将我院伤科从1990~1996年5月治疗髌骨骨折136例,分为抱圈固定,切开复位绢丝荷包缝合固定及钢丝张力带固定3种方法治疗,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见表1)2治疗方法2.l抱膝固定适用于移位Icm以内或老年各型碳骨骨折(含分离较多者),用扎带、棉花加绷带按骸骨大小做成圆形抱膝圈,固定于骸骨上,膝后置一加棉垫的杉皮长托板,先行手法对挤复位后,外敷消炎散,再用四根扎带将抱膝圈与长托板固定,而后用伤痛外…  相似文献   

4.
从1982年至2000年采用自制弹力抱膝圈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髌骨骨折与传统抱膝圈加板外固定加以比较,经临床……  相似文献   

5.
抱聚器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应用和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传统抱膝圈的原理,结合生物力学理论研制出治疗髌骨骨折的抱聚器。临床应用103例,经3~35个月随访,优良率达97.4%,高于目前国内其它非手术疗法。观察认为抱聚器固定具有多向性、向心性、可变性和固定点多、压强小、可及时纠正偏差等优点,对髌骨骨折起固定和复位双重作用。力学测定骨折面承受的压应力,处于良好的愈合力学环境中,对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粉碎性骨折有特殊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髌骨骨折,骨折块分离间隙较小时,临床常用抱膝圈和长腿夹板,或石膏托,或石膏管形等固定.自1993年至今,笔者应用抱膝金属圈与石膏托的组合治疗髌骨骨折,其方法优越于抱膝圈和长腿夹板、石膏托及石膏管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骨外固定器治疗髌骨骨折的研制及应用现状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郭会卿,谢松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上要求良好的复位和牢固的固定。长期以来沿用的抱膝圈,对移位较大的骨折很难达到满意的固定效果。近年来,随着生物力学技术的应用,国内学者研制了多种治...  相似文献   

8.
张建福  毛权 《中医正骨》1994,6(3):23-24
抱膝圈经皮固定治疗髌骨骨折86例报告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75000)张建福,王庆武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科医院(311400)毛权河南省洛阳市第二中医院(471003)赵东社,曹荣平主题词 髌骨骨折/治疗,骨折固定术,抱膝圈,病例报告自19...  相似文献   

9.
根据中医抱膝圈理论和现代生物力学原理由孙永强教授研制的髌骨抱聚器,以经皮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充分磨造关节面为原则,克服了传统抱膝圈“只抱不聚”的缺点,使其具有多向性、向心性、可变性,具有及时纠正固定偏差,持续加压,固定牢靠,不易滑脱等特点。用于治疗髌骨骨折,操作简便快捷,固定稳固可靠,组织创伤小,便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经济实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医保守治疗闭合性横断型髌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抱膝圈及石膏外固定配合中药外敷、内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结果:2组5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最短6月,最长达2年半,平均随访9月。优良率治疗组为86.7%,对照组为80.8%,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疗效相当。结论:中医保守治疗闭合性横断型髌骨骨折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1.
周俊杰 《河南中医》2006,26(6):55-56
笔者2005年1~12月共收治56例髌骨骨折患者,通过抱膝环固定和中药熏洗治疗,膝关节功能均得到良好的恢复,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最小9岁,最大77岁,平均43岁。左侧21例,右侧35例。本组病例均采取非手术治疗,单纯手法复位后抱膝环固定和中药熏洗治疗。2  相似文献   

12.
应用抱膝器等方法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患者48例,其中闭合性骨折43例,开放性骨折5例,骨折类型多样。经6年随访结果,疗效优者32例,良者9例,差者3例,另4例结果不明,优良率达85.42%。认为抱膝器固定治疗各种类型的髌骨骨折,效果均较满意,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髌骨骨折临床常见,治疗方法较多,但无论非手术疗法还是切开复位内固定,都有明显的缺点.我院自1996年10月~2003年7月,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牵引、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47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运用“抱膝器”治疗髌骨骨折已有600余年的历史。这种方法能使骨折断端相互对合、减轻股四头肌和髌韧带的牵拉、避免关节僵硬等优点。然而在临床实践中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即骨折后关节的积血、肿胀,难于掌握抱膝器大小、扎带的松紧以及骨折远端的翻转移位不易克服。笔者按力学原理,采用胶布交叉固定治疗髌骨骨折,扬长避短,弥补了“抱膝器”的  相似文献   

15.
李顺平 《四川中医》2013,(12):118-118
摘要: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新鲜闭合性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新鲜闭合性髌骨骨折采用手法复位、中药外敷、抱膝环及石膏托外固定,并分期内服中药。结果:随访6-18个月,优:38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93.75%。结论:非手术治疗新鲜闭合性髌骨骨折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厚彬  李智 《四川中医》2003,21(2):59-60
为了治疗不同类型髌骨骨折,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无移位和经手法复位者用绞绳疗法固定,无法手法复位者用10号丝线三重环扎内固定,结合中医中药治疗。手法复位固定方法简单、有效;手术固定牢固不需再次手术取内固定,方法简单,取材方便,容易掌握。通过68例治疗观察,优63例,良4例,优良率100%。  相似文献   

17.
<正> 暴力致伤髌骨骨折多粉碎型和横断型骨折,且呈明显分离移位,骨折后由于股四头肌的持续作用,造成骨折块严重分离,给整复固定造成困难。我们以髌骨复位固定器、改良的半月环抱膝器及布巾钳牵引等非手术方法治疗此类骨折,经与手术治疗相比,可获得较满意疗效,非手术率达75.5%.现就我院1972年4月至1982年3月的10年间141例髌骨骨折住院病人治疗方法及疗效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141例移位型髌骨骨折,绝大多数为滑跌屈膝跪地所致。计新鲜性骨折104  相似文献   

18.
不规则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景银 《中医正骨》2002,14(4):36-36
髌骨骨折临床多见 ,粉碎性骨折所占比例较大 ,治疗方法多采用非手术疗法或钢丝环扎固定疗法 ,但其复位不满意 ,固定不稳固 ,还需长期应用外固定 ,易引起膝关节活动障碍。自1994~ 1999年我们应用不规则张力带钢丝固定治疗髌骨粉碎骨折 3 2例 ,观察结果表明固定牢稳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抱膝圈外固定方法治疗闭合性髌骨骨折多例,均获良好效果,现简介如下: 1.手法整复:将患肢置于伸直位170°,术者双手抓住髌骨的上下边缘,用力推挤,使分离的两断端合拢对位(原则上以近端凑远端)。若局部肿胀严重,断端分离较大,一次复位不成功者,应外敷消肿,或抽尽膝关节腔内积血,分2—3次复位,每次间隔2—3天。  相似文献   

20.
髌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其中横行骨折最为多见,约占髌骨骨折的66%[1]。治疗上要求关节面复位平整,内固定牢固可靠,早期康复锻炼和功能恢复。目前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以往多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手术创伤大,康复慢,易发生关节僵硬及关节内感染。2年来,我院应用微创外科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